跳转到内容

视位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视位置是观察者在空间中所看到的位置。由于物理和几何效果,它可能与“真实”或“几何”位置不同。

天文学

[编辑]

天文学 中,对物体的“平均位置”、“视位置” 和“站心位置”进行了区分。

恒星的位置

[编辑]

恒星的平均位置(相对于观察者采用的坐标系)可以根据它在任意历元的值以及它随时间的实际运动(称为自行)来计算。“视位置”是理论观察者在移动的地球中心看到的位置。多种效应会导致视位置与平均位置不同[1]

  • 周年光行差:由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速度相对于惯性参考系引起的偏转。这与恒星与地球的距离无关。
  • 周年视差:在的过程中,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由于从不同地方观察恒星而导致的位置明显变化。与光行差不同,这种效应取决于恒星的距离,越近的恒星数值越大。
  • 岁差(轴向进动):地球自转轴方向的长期(约26,000年)变化。
  • 章动:地球自转轴方向的短期变化。

《基本恒星的视位置》是一本天文年鉴(年刊),由德国海德堡的海德堡大学天文学计算研究所提前一年出版。它列出了大约1000颗基星每隔10天的视位置,除了以书本的形式出版,也在互联网上以更广泛的版本出版。

太阳系天体

[编辑]

行星或其它天体在太阳系中的视位置也受到光时校正英语Light-time correction的影响,这是由来自运动物体的光到达观察者需要花费有限的时间引起的。简单地说,观察者看到的物体位置是在光线离开它时的位置。

理论上,也可以为更远的天体(例如恒星)计算光时校正,但在实践中它被忽略了。物体自光线离开后的运动是不需考量的,因为平均位置是它看起来所在位置的平均位置,而不是它曾经所在位置的平均位置。与行星不同,这些物体基本上似乎是沿直线移动的,因此对于正常使用,不需要复杂的计算来找到它们的平均位置。

站心位置

[编辑]

物体的“站心位置”是地球上实际观察者所看到的位置,由于以下影响,它与视位置不同:

  • 周日光行差:由于地球自转,观察者围绕地球中心运动的速度引起的偏转。
  • 周日视差:当观察者的位置围绕地轴旋转时,由于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而导致的视位置变化。
  • 极移:地球旋转轴相对于其表面的位置的微小变化。
  • 大气折射:来自物体的光穿过地球的大气层引起的光偏转。

相关条目

[编辑]

References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