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贝莱德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贝莱德集团
BlackRock Inc.
公司类型上市公司NYSEBLK
ISINUS09247X1019在维基数据编辑
成立1988年
创办人拉里·芬克苏珊·瓦格纳罗伯特·S·卡皮托
代表人物拉里·芬克CEO
总部 美国纽约州
标语口号机会尽握(Opportunity Found)
产业投资管理
产品资产管理
营业额178.6亿美元(2023)
息税前利润62.75亿美元(2023)
净利润55.02亿美元(2023)
资产管理规模11.5兆美元(2023)
资产1232亿美元(2023)
资产净值393.5亿美元(2023)
员工人数19,800(2023)
市值120,500,000,000 美元 (2018年) 编辑维基数据
网站blackrock.com
备注[1][2]

贝莱德集团(英语:BlackRock Inc.NYSEBLK),也译作黑岩集团,是一家美国的投资管理公司,总部设于于美国纽约市,并在全球30个国家中设立了70个办事处,客户遍及100个国家。主要业务为针对法人与零售通路提供投资管理、风险管理与财务咨询服务。旗下知名基金包括贝莱德环球资产配置基金、贝莱德世界矿业基金、贝莱德拉丁美洲基金、贝莱德新兴欧洲基金、贝莱德世界能源基金及贝莱德新能源基金等。

现时,贝莱德聘用18,400名员工,在股票、固定收益、现金管理、另类投资、不动产咨询策略等领域中,合计管理资产总值为11.6兆美元

历史

[编辑]

1976年,贝莱德集团创始人拉里·芬克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毕业,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3];并于同年进入第一波士顿投资银行英语First Boston工作,1978年晋升至部门管理,并在年仅31岁时成为第一波士顿投资银行历史上最年轻的董事,有望成为公司CEO[4]。但1986年第一波士顿投资银行的一次投资失利造成亏损约1亿美元,促使芬克于1988年辞职[4]。此后,芬克决定创建一家专注于风险控制的投资管理公司,其理念打动了黑石集团创始人彼得·彼得森史蒂芬·施瓦茨曼,1988年,芬克向黑石集团借资五百万美元,在黑石集团办公楼内设立贝莱德的前身-黑石集团金融资产管理部门(Blackstone Financial Management[3][4]

1992年,黑石集团金融资产管理部门自黑石集团独立,更名为贝莱德 (BlackRock)。1995年,贝莱德与PNC资产管理部门合并,发行共同基金。1999年,贝莱德透过首次公开发售股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NYSEBLK)。2000年,贝莱德开发出阿拉丁风险管理系统(Aladdin)。2005年,贝莱德吞并State Street股票研究公司。2006年10月,贝莱德与美林投资管理公司(Merrill Lynch Investment Managers)合并,成为全美最大上市资产管理公司。2007年,贝莱德吞并Quellos集团的组合基金业务。2008年,贝莱德吞并启动金融市场咨询服务。

2009年6月12日,受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大衰退影响,巴克莱银行为提振其资本充足率以135亿美元的价格将旗下资产管理部门巴克莱国际投资管理(Barclays Global Investors,简称BGI)售予贝莱德,BGI是当时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资产规模达1.5兆美元,旗下王牌业务安硕 (iShares)在美国交易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市场的占有率接近五成,贝莱德则管理着约1.3兆美元资产。最终贝莱德出资66亿美元现金加价值69亿美元3780万股普通股方式,约占合并后新公司的19.9%权益,以总价135亿美元完成收购。同年12月1日,两家公司正式完成完成合并,合并的新公司名称为贝莱德(BlackRock),同时继续保有安硕品牌,贝莱德集团管理的资产跃升至约3.19兆美元,成为全球最大投资管理公司。

  • 2011年9月9日:贝莱德公布,马凯博将加盟,出任亚太区主席,并成为环球行政委员会及环球营运委员会之成员,向主席及首席执行官劳伦斯·芬克汇报。马凯博为汇丰香港总裁。
  • 2012年5月21日:巴克莱银行以61亿美元全部出售其所持19.6%贝莱德股份巴克莱称,在其持有的19.6%的股份中,贝莱德同意回购10亿美元的份额
  • 2014年1月18日:贝莱德及其他投资者投资2.5亿美元(约19.4亿港元)注资云端储存服务公司Dropbox,而今次融资对Dropbox的估值更接近100亿美元(约780亿港元)
  • 2015年11月4日:贝莱德同意收购美国银行规模达870亿美元的货币市场基金业务,以扩充其业务规模去符合新的监管要求。是项合并会将贝莱德资金管理业务规模扩大至3720亿美元。
  • 贝莱德的一家关联公司,因涉嫌在2024年7月13日发生特朗普遇刺案之前,做空特朗普公司的股票,而受到调查,但该公司否认有此行为。[7]此外,贝莱德曾于2022年拍摄过一则广告,出现了遇刺案的枪手托马斯·马修·克鲁克斯,贝莱德随后于2024年7月15日撤下了该广告。[8][9]
  • 2024年12月贝莱德和专门从事信贷投资的HPS Investment Partners联合宣布双方已达成协定,以约1210万股贝莱德普通股约130亿美元收购HPS Investment Partners,交易后集团的私募信贷管理规模将增至2200亿美元,

贝莱德中国投资始末

[编辑]

总体而言,贝莱德以较高调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但以较低调的方式退出中国市场。

贝莱德进场中国市场

  • 2015年9月7日:贝莱德释放出对中国商业房地产有兴趣的讯息[10]
  • 2017年:贝莱德在中国大陆开展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务(2021年3月退出)[11]
  • 2021年6月:贝莱德获准在中国大陆开业,从事公募基金业务。[11]
  • 2021年9月: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于华尔街日报社论上,批评贝莱德在中国的扩大投资(共同基金等)是极大的错误,误判中国的政治、经济局势。除了会损害美国安全,也会导致投资人财务损失。贝莱德的经理人应该明白“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在酝酿一场巨大危机”[12]。之后贝莱德回应,指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有庞大和复杂的商业关系,无法避免投资;且执行长拉里·芬克(Larry Fink)认为此时机是投资中国的好时候,相信长期而言,会对世界各地投资人有益[13]

贝莱德退出中国市场

  • 退出中国市场的风声,一开始是透过彭博社2024年1月的报导。报导指称,贝莱德欲将2018年,于中国上海黄金地段所购的商业大楼,以原价七折卖出。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贝莱德已透过纽约的资产管理公司降价售出,希望能快速成交。贝莱德就此传言并未回应。报导分析,以中国房地产过度抛售,供过于求的现象,此买卖应该相当不易[14]
  • 2024年9月: 彭博社报导,目前贝莱德避免在中国房地产扩大投资,除非未来中国房地产供需稳定,且投资者信心回温。贝莱德的亚太首席投资长哈米许.麦唐纳(Hamish MacDonald)认为,现在中国已不在公司投资组合的考量内,即便中国中央银行做了很多措施,但目前未能挽回全球投资者信心。另外,无论是离岸市场或国内市场,都没有什么买家进驻中国。因此,贝莱德会首先考虑澳洲、日本和新加坡市场,因为“客户们定睛亚太市场,希望多元化其全球投资组合,并不期待有额外的风险”。[15]
  • 2025年2月13日,彭博社再次透过知情人士消息,称贝莱德于纽约的资产管理公司选择,不缴交到期的联合贷款(syndicated loan)。知情人士称,贷款方已在 2023 年贷款到期时,已经展期一年,并拒绝再次展期。对此消息,贝莱德并未回应[16]
  • 2025年3月,南华早报报导,此前,贝莱德因拖欠7.8亿元人民币联合贷款(syndicated loan),而被没收了位于上海滨水广场商业区的两栋办公大楼。目前,该办公大楼正以 7 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给不良资产专业公司鼎一公司(DCL Investments)。南华早报也引用2月时彭博社的报导,说明此次出售,比贝莱德 2018 年的收购价便宜了 40% 以上[16][17]

主要股东

[编辑]
  • 挪威政府养老基金:持股量 :7.01%[来源请求]
  • 淡马锡控股:持股量 :3.9%

参考来源

[编辑]
  1. ^ BlackRock, Inc. 2023 Form 10-K Annual Report. 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23 February 2024. 
  2. ^ Gledhill, Alice; Lacqua, Francine. BlackRock's Hildebrand Wants IMF to Address New Economic Reality. Bloomberg News. 9 October 2023 [1 December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6 January 2024). 
  3. ^ 3.0 3.1 熊华乔. 资管王贝莱德问鼎之路. 新理财(政府理财). 2020-03-15. 
  4. ^ 4.0 4.1 4.2 Wigglesworth, Robin. The ten trillion dollar man: how Larry Fink became king of Wall St. Financial Times. 2021-10-07 [2023-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8). 
  5. ^ Smith, Elliot. Zelenskyy, BlackRock CEO Fink agree to coordinate Ukraine investment [泽连斯基与贝莱德CEO芬克同意协调乌克兰投资]. CNBC. 2022-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30) (英语). 
  6. ^ Schonfeld, Zach. Zelensky agrees to Ukraine rebuild investment with BlackRock CEO [泽连斯基与贝莱德CEO就乌克兰重建投资达成一致]. 国会山报. 2022-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9) (英语). 
  7. ^ BlackRock-linked firm shorted Trump stock ahead of shooting [贝莱德关联公司在枪击事件发生前做空特朗普股票]. RT电视台. 2024-07-19 [2024-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0-10) (英语). 
  8. ^ Victoria Cavaliere, Bloomberg. Trump shooter was once featured in a BlackRock ad [刺杀特朗普的枪手曾出现在贝莱德广告中]. 财富. 2024-07-14 [2024-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15) (英语). 
  9. ^ BlackRock says suspect from Trump rally appeared in a 2022 ad [贝莱德称特朗普集会嫌疑人出现在2022年广告中]. 路透社. 2024-07-15 [2024-07-16] (英语). 
  10. ^ Reuters. BlackRock's buyout arm sees opportunities in China real estate. Reuters. 2015-09-07 [2025-03-31] (英语). 
  11. ^ 11.0 11.1 胡颖君. 首家落地!全球最大资管巨头贝莱德公募基金公司获批开业,此前放弃私募牌照. 界面新闻. 2021-06-11 [2021-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30) (中文). 
  12. ^ Soros, George. https://www.wsj.com/articles/blackrock-larry-fink-china-hkex-sse-authoritarianism-xi-jinping-term-limits-human-rights-ant-didi-global-national-security-11630938728. 2021-09-06 [2025-03-31] (英语).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13. ^ Meredith, Sam. BlackRock responds to George Soros’ criticism over China investments. CNBC. 2021-09-08 [2025-03-31] (英语). 
  14. ^ Bloomberg. BlackRock to sell Shanghai office towers acquired for US$167 million in 2018 for 30 per cent discount, sources say. 彭博社Bloomberg. 2024-01-22 [2025-03-31] (英语). 
  15. ^ Low De Wei. BlackRock 'Long Way'From Investing More in China's Real Estate. 彭博社Bloomberg. 2024-09-24 [2025-03-31] (英语). 
  16. ^ 16.0 16.1 Bloomberg. BlackRock fund gives up China towers after missing loan. 彭博社Bloomberg. 2025-02-13 [2025-03-31] (英语). 
  17. ^ Yuke Xie. BlackRock sells Shanghai tower at 34% discount as it pulls back from China property. 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025-03-28 [2025-03-31] (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
  • 官方网站 在维基数据上编辑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