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共和国联邦
外观

阿拉伯共和国联邦 اتحاد الجمهوريات العربية ittiħād al-jumhūriyyāt al-`arabiyya | |||||||||||||||||
---|---|---|---|---|---|---|---|---|---|---|---|---|---|---|---|---|---|
1972年—1977年 | |||||||||||||||||
![]() | |||||||||||||||||
![]() | |||||||||||||||||
首都 | 开罗 的黎波里 大马士革 | ||||||||||||||||
常用语言 | 阿拉伯语 | ||||||||||||||||
宗教 | 伊斯兰教 | ||||||||||||||||
政府 | 共和国联邦 | ||||||||||||||||
历史时期 | 冷战 | ||||||||||||||||
• 建立 | 1972年7月1日 | ||||||||||||||||
• 终结 | 1977年3月 | ||||||||||||||||
|
阿拉伯共和国联邦(阿拉伯语:اتحاد الجمهوريات العربية)是一个曾经存在的一个泛阿拉伯主义国家,由利比亚、埃及和叙利亚三个阿拉伯国家所组成,建立于1972年。由于三国于各方面意见不合等因素,该联邦于1977年解散。
阿拉伯共和国联邦的成立起源于前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的倡议,认为必要组成一个单一的阿拉伯国家,以实现泛阿拉伯主义。在1972年3月,埃及、叙利亚和利比亚三国分别举行公民投票,并且都通过投票支持阿拉伯共和国联邦的成立,但上述三国政府都拒绝立即正式合并,埃、叙、利三国只是共同使用了图案极为相近的国旗和国徽,以示三方准备创造条件,为最终实现合为一国而努力。苏丹和伊拉克也曾经建议或被邀请加入联邦内,但最终因分歧过多而未参加。
该政权与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并无关联,但部分模仿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组织结构。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因利比亚不满埃及未邀请其打击以色列,暂停了拟议中的埃及-利比亚合并计划,阿拉伯共和国联邦内部合并进程自此受阻。1977年3月,又因叙利亚、利比亚联合谴责埃及试图与以色列达成和解,埃利、埃叙断绝外交关系,联邦无法继续维持,最终在同年6月30日正式解散。
成员国
[编辑]成员国家 | 之前国旗 | 之后国旗 | 之前国徽 | 之后国徽 | 执政党 | 首都 | 建国日期 | 政治体制 | 地理位置 |
---|---|---|---|---|---|---|---|---|---|
利比亚 | ![]() |
![]() |
![]() |
![]() |
利比亚阿拉伯社会主义联盟 | 的黎波里 | 1951年12月24日 | 共和制 | ![]() |
叙利亚 | ![]() |
![]() |
![]() |
![]() |
阿拉伯复兴社会党 | 大马士革 | 1946年4月17日 | 共和制 | ![]() |
埃及 | ![]() |
![]() |
![]() |
![]() |
阿拉伯社会主义联盟 (埃及) | 开罗 | 1953年6月18日 | 共和制 | ![]() |
参考文献
[编辑]- Федерация Араб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 на buckyogi.com(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