驹盆山
驹盆山 | |
---|---|
宇马薄哥山、盆驹山[1] | |
![]() | |
最高点 | |
海拔 | 3,022米(9,915英尺) (二等三角点) |
地形突起度 | 38米(125英尺)[3] |
列表 | 台湾百岳、六肩棱 |
坐标 | 23°32′54.2″N 121°01′57.0″E / 23.548389°N 121.032500°E [4] |
命名 | |
语源 | 布农语取下首级之意[2] |
别名 | 宇马薄哥山、盆驹山[1] |
原名 | 布农语:Umabungu[2] |
地理 | |
位置 | ![]() |
所属山脉 | 中央山脉 |
地质 | |
岩石年代 | 中新世[5] |
攀山 | |
首次登顶 | (原住民以外首次明文记录)鹿野忠雄(1931年8月4日)[注 1][6] |
普通路线 | 先登上马博拉斯山山顶,再沿西北支棱陡降约五公里远、七百多米高差,原路来回 |
驹盆山[4](布农语:Umabungu;排湾语:Kakiquluan[来源请求])[2],也称盆驹山、宇马薄哥山[7],为台湾中央山脉核心段,中央山脉第二高峰马博拉斯山(乌拉孟山)西北支棱尾端稍有起伏的山肩,设有标号1693的二等三角点,基点标高3,022米[1],名列台湾百岳第98、六肩棱之一,行政区划属于南投县信义乡东埔村,玉山国家公园北端园区内。广义而言,自马博拉斯山山顶(驹盆山登山口),往西北支棱渐次沿多层山麓阶,层层陡降七百多米,包含途经的多座山峰,基点设在最远最低一阶山麓阶的山肩,北侧数十米附近的最高处海拔约为3,030米[4];基点东南方约一公里处的圆顶草原山头为驹盆中峰,海拔约为3,110米;最高峰驹盆南峰在与马博拉斯山之间的半途,离马博拉斯山山顶西方略偏北约1.8公里,海拔3,438米,为一明显段阶[8]。南峰与中峰皆未列于百岳,传统登山步道亦未经过峰顶。驹盆山的西侧到南侧隔着郡大溪上游左股,西侧与玉山山脉北段郡大山对望、西南侧与观高及其后的玉山群峰对望、南侧与八通关山到秀姑峦山这段玉山山脉与中央山脉相连的棱线对望;北侧隔着郡大溪上游最长源流右股哈伊拉罗溪与东郡山汇的无双山对望。
语源
[编辑]据鹿野忠雄记载,驹盆山的布农语:Umabungu,“bungu”意为“头”、“umanun”指“取下”,传说有族人在这座山的山顶说雷神的坏话,雷神听闻后愤而砍下他的头,部落遂以此称呼驹盆山。
山名汉字“驹盆山”与“盆驹山”来自日语转译布农语Umabungu的汉字表记。一说由“馬”的训读“うま uma”、“盆”的音读“ぼん bon”、“駒”的音读“く ku”构组,衍生出“马盆驹”一称。另说由“駒”的训读“こま koma”、“盆”的音读“ぼん bon”、“湖”的音读“こ ko”构组,形成“驹盆湖”之名[2][9]。
登山
[编辑]盆驹山是数百年前峦社群、郡社群布农族从台湾中西部往中央山脉东侧与南台湾迁徙的重要中途点,当地原本是邹族的领域[10]:31,因受郑军攻侵、汉人侵垦、疫病肆虐而势力衰退后,布农族迁入浊水溪流域郡大溪上游(无双社),自乌拉孟山(马博拉斯山)西北支棱(沙沙鲁柏棱线)上登,经由盆驹山、乌拉孟山、马霍拉斯山(秀姑峦山),越过中央山脉主脊,再由马霍拉斯山东南支棱下降秀姑峦溪流域米亚桑溪与拉库拉库溪上游(太鲁那斯、大分等社群,布农语:Talunas、Tahun或称Baungzavan),后续陆续往花莲、台东(新武路溪流域)、高雄(荖浓溪流域)等地迁徙[2]。
原住民以外,盆驹山首次有明文记录的登顶,是日治时由鹿野忠雄于1931年8月4日达成。1931年夏季,当时于东京帝大地理科就读二年级的鹿野忠雄,来台湾高山连续登山两个多月。起先在北部雪山山区登山三周,后来7月底转往东埔单日往返郡大山,再循八通关越道路经由观高,遇到连日暴雨天候恶劣耽搁,而北转经由中之线警备道下到郡大溪溪底改往无双驻在所。当地自1915年大分事件之后,后来在日警严密监控下,1928年又发生郡大社脱出事件,当时郡社群布农族的拉荷·阿雷、阿里曼·西肯两兄弟在当地到玉山南侧一带进行长期抗日活动。在山区安全可能被威胁,8月4日鹿野与哈伊拉罗社配有双倍弹药的4名布农向导武装护卫下,一同由无双驻在所出发,循布农族传统迁徙猎路,纵走秀姑峦山脉:循乌拉孟山(马博拉斯山)西北支棱(沙沙鲁柏棱线)上登,当天首次登顶盆驹山[注 1],后续再纵走乌拉孟山、马霍拉斯山(秀姑峦山)、大水窟山,抵达八通关越道路的南驻在所。[6]
战后在郡大林道仍畅通的年代攀登盆驹山,车辆可行驶郡大林道到接近最末端73.8K处,再由盆驹南峰西腹轻松登上棱线往返。林道荒废毁损之后,须先登上乌拉孟山山顶,再陡降西北支棱轻装长程往返,全程极为费时耗力。[9]前往马博横断的登山行程,在过去马博拉斯山屋尚无兴建接水设施缺水时期,有队伍经常借由轻装长程往返盆驹山之便,经过盆驹山中峰南侧的最低鞍部,往东切下马斯布尔溪取水,再背回马博拉斯山屋。
山难
[编辑]台湾登山家吴季芸于2019年1月11日独自从南投县信义乡东埔入山,规划攀登八通关、盆驹山、无双社等地点,原计划1月24日沿郡大林道下山,但1月19日在驹盆山往无双社路段摔落约30米深山谷中身亡[12]。
注释
[编辑]- ^ 1.0 1.1 鹿野忠雄与4名哈伊拉罗社的布农向导同行,登顶盆驹山时,4名向导背负装备绕过山顶前往乌拉孟山先行,只有鹿野忠雄一人单独登顶。鹿野记录4名哈伊拉罗社的布农向导名为:ワンリック·タケシギヤナン、アトル·タケシモラン、ハイスル·タケシタハヤン、アスラン·タケシタハヤン;杨南郡汉译为:旺力克、阿都鲁、哈伊士鲁、阿士朗;[6]依布农族名制应为:Is-palidav氏族的Wanlik Takis-ngiana、Atul Takis-muzan,Is-lituan氏族的Haisul Takis-taxayan、Asulan Takis-taxayan(当中Wanlik在布农族名制查无音近者)[11]:50-52,144,145[10]:141,142。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OpenStreetMap上有关5582288631 盆驹山 二等三角点 1693的地理信息
- ^ 2.0 2.1 2.2 2.3 2.4 鹿野忠雄. 馬利加南山縱走馬博拉斯山. 山と雲と蕃人と [山、云与蕃人]. 由杨南郡翻译 汉译初版. 台北: 玉山社. 2000年2月: 224 [日文原著1941年8月 东京:中央公论社]. ISBN 957-8246-33-1.
- ^ Penju Shan (地图). PeakVisor (Routes Software SRL). [2022-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1).
- ^ 4.0 4.1 4.2 駒盆山 (地图). 国土测绘图资服务云 (国土测绘中心). [2022-05-22].
- ^ 中央地质调查所.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L0002南投縣-02 (PDF) (报告). 经济部. 2014年12月 [2022-06-2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10-06).
- ^ 6.0 6.1 6.2 鹿野忠雄. 秀姑巒山脈の縱走. 山と雲と蕃人と [山、云与蕃人]. 由杨南郡翻译 汉译初版. 台北: 玉山社. 2000年2月: 83–128 [日文原著1941年8月 东京:中央公论社]. ISBN 957-8246-33-1.
- ^ 登山 - 駒盆山. 交通部中央气象署. [2024-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31).
- ^ 駒盆南峰 (地图). 国土测绘图资服务云 (国土测绘中心). [2022-05-22].
- ^ 9.0 9.1 连锋宗. 盆駒山. 臺灣百岳全集:中央山脈南段. 上河文化. 2007 [2022-05-22]. ISBN 978-986-7342-24-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4).
- ^ 10.0 10.1 傅琪贻(藤井志津枝). 抗日事件與siduh的關聯. 大分事件:布農族郡社群抗日事件1914—1933 bnn:BAUNGZAVAN: Bunun mas minbas Lipun. 原住民族重大历史事件系列丛书(十) 再版. 原住民族委员会. 2020-12: 137–146 [2019-05初版]. ISBN 978-986-5435-36-3.
- ^ 刘千甄. 台東布農族的人名:戶籍登錄與改姓名 (PDF) (硕士论文). 指导教授·林修澈. 国立政治大学民族学系. 2017-02 [2022-11-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1-27).
- ^ 吴哲豪. 比基尼登山客遇難現場曝光 搜救員:裝備齊全. 中央社. 2019-01-22 [2022-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杨建夫. 台灣的山脈. 远足文化. 2001. ISBN 957-3049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