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动物群
外观
![]() |
马龙动物群是一个主要产自中国西南红井哨组(或称沧浪铺组红井哨段)的海相生物群,由罗惠麟命名于1992年。[1]该动物群在西面以小江断裂带与时代更早的小石坝生物群相界。
该动物群是一个奇异的三叶虫动物群。这些三叶虫一般尾部较大,分节较多,多具尾刺,且个体较大,保存完好,数量丰富。该动物群同层位亦产少量古虫、奇虾附肢等化石。[1]
结构
[编辑]该生物群依据生物带可分为四段:
小宜良虫带
[编辑]该带主要产光滑欺诈油栉虫,上部产剪刀形小宜良虫、双长刺云南壳虫等,化石相对较少,岩性以黄绿色粉砂质页岩为主,厚约80米。
镰尾虫带
[编辑]下部
[编辑]三叶虫以镰尾虫为主,伴生有镰尾形虫、拟马龙虫、新马龙虫、似小宜良虫、拟小宜良虫、小马宜虫等。也产鳃虾、奇虾附肢、古虫、腕足动物、软舌螺等化石。
中部
[编辑]三叶虫以小马宜虫为主,伴生有拟马龙虫、拟小宜良虫、似小宜良虫、龙对虫、镰尾形虫等,产大量腕足动物化石。
上部
[编辑]三叶虫以尹氏虫为主,伴生有拟马龙虫、龙对虫、红军哨虫、砍斧箐虫、镰尾形虫等,产大量腕足动物化石。
生物
[编辑]节肢动物
[编辑]
奇虾
[编辑]该生物群曾被报道产帚刺奇虾(该种经重新描述后归入侯氏虾属),但这些标本的具体分类地位有待进一步研究。[1]
其他节肢动物
[编辑]腕足动物
[编辑]古虫动物
[编辑]产地
[编辑]马龙动物群分布较广,除滇东外,在滇东南蒙自、滇东北镇雄,贵州遵义、瓮安、金沙,四川南江,陕西南部与红井哨组相当的地层明心寺组、仙女洞组等均有发现和报道。四川乐山遇仙寺组张山段也有该生物群典型分子发现。[1]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1.6 罗惠麟,李勇,胡世学等. 云南东部早寒武世马龙动物群和关山动物群. 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8. ISBN 9787541629570.
- ^ 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在寒武纪射齿类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首次在中国发现罕见的捕食动物Caryosyntrips(果钳虾)-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 www.ynuip.ynu.edu.cn. [2025-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