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昆辉 |
---|
 |
|
|
任期 2007年1月26日—2016年1月25日 |
秘书长 | 林志嘉 |
---|
前任 | 林志嘉(代理) 苏进强(正任) |
---|
继任 | 林志嘉(代理) 刘一德(正任) |
---|
|
任期 1999年11月18日—2000年3月20日 |
主席 | 李登辉 |
---|
前任 | 章孝严 |
---|
继任 | 林丰正 |
---|
|
任期 1996年8月3日—1999年11月18日 |
总统 | 李登辉 |
---|
前任 | 吴伯雄 |
---|
继任 | 章孝严 |
---|
|
任期 1994年12月15日—1996年6月8日 |
行政院院长 | 连战 |
---|
前任 | 吴伯雄 |
---|
继任 | 林丰正 |
---|
|
任期 1991年6月1日—1994年12月14日 |
总统 | 李登辉 |
---|
行政院院长 | 郝柏村 → 连战 |
---|
前任 | 施启扬 |
---|
继任 | 萧万长 |
---|
|
|
性别 | 男 |
---|
出生 | (1936-11-08) 1936年11月8日(88岁)
日治台湾台南州虎尾郡土库街 |
---|
国籍 | 大日本帝国(1936年-1945年)
中华民国(1945年至今) |
---|
政党 | 中国国民党(1978年-2007年1月11日)
台湾团结联盟(2007年1月15日-) |
---|
|
|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助教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主任
- 台湾省政府委员
(1978年-1979年)
-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局长
(1979年-1981年)
- 台湾省政府教育厅厅长
(1981年-1983年)
- 中国国民党文化工作会副主任
(1983年-1984年)
- 行政院青年辅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84年8月-1987年3月)
- 中国国民党青年工作会主任
(1987年-1988年)
- 行政院政务委员
(1988年7月20日-1996年6月8日)
-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1年6月12日-1994年12月15日)
- 中央选举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5年7月16日-1996年6月8日)
- 李连教育基金会董事长
- 内政部(第十九任)部长
(1994年12月15日-1996年6月8日)
- 内政部人口政策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4年12月15日-1996年6月8日)
-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委员
(1994年12月15日-1996年6月25日)
- 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委员
(1994年12月15日-1996年8月8日)
- 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委员
(1994年12月15日-1996年6月10日)
- 行政院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委员
(1995年1月21日-1996年6月28日)
- 总统府国策顾问
(1996年6月10日-1996年8月2日)
- 总统府秘书长
(1996年8月3日-1999年11月18日)
- 中国国民党秘书长
(1999年11月18日-2000年3月18日)
- 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
(2001年2月19日-2001年9月7日)
- 美国北科罗拉多大学访问学人
(2001年9月-?)
- 总统府资政
(2002年1月18日-2008年5月19日)
- 台湾团结联盟主席
(2007年1月26日-2016年1月25日)
|
|
黄昆辉(1936年11月8日—),台湾学者及政治人物,出生于云林县土库镇,前任台湾团结联盟主席、中国国民党秘书长、内政部部长。黄昆辉从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局长开始至接掌台联主席,追随前总统李登辉三十余年。是台湾政党史上在任第七长的政党领袖。
美国北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博士,回国后担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所副教授、教授、所长。
在李登辉任台北市长时,任台北市教育局长,任内1981年1月23日外双溪放水造成15位高中师生溺毙事件,当时他请辞以示负责,但李登辉批示慰留且升官。后担任台湾省教育厅长,在1983年发生著名的丰原高中礼堂倒塌事故,黄昆辉请辞获准转任党职。
李登辉担任中华民国总统时,黄昆辉历任诸多党政要职: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主任委员、行政院政务委员、内政部部长、总统府秘书长、中国国民党秘书长、李连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总统府资政。
2000年总统选举后,李登辉被迫辞去国民党主席,黄昆辉也辞去国民党秘书长,追随李登辉创立“群策会”并综理会务任群策会副董事长兼任秘书长。
2006年北高市长选举后,台联面临了未来“小党难生存”的困境。原先已淡出政坛的黄昆辉几经考虑后,终于接受李登辉等政要的邀请,于2007年1月26日起担任台湾团结联盟主席一职,时任行政院院长的苏贞昌、立法院院长王金平、民主进步党主席游锡堃、国民党副主席吴伯雄、前行政院长萧万长等人前往祝贺。就任之后黄昆辉首次公开表示“台联要符合人民的期待,必须在最短时间人事改组,使组织健全、功能强化才可以!”[1]。并且表达将考虑改动台联的党名。就职次日,黄昆辉就自己的政治理念,曾发表《台联需要大大的改造》一文,阐述对政治局势的观察与期许。
2008年,马英九当选中华民国总统后,与马英九会谈,未有台联前任立法委员赖幸媛出任陆委会主委的共识。
2012年立法委员选举黄昆辉排名第三,台联得票破百万,得三席不分区立委,但因选罢法规定女性不得低于二分之一,使得黄昆辉礼让给林世嘉而落选,但台联也因此能在立法院组成一个党团运作议事,台联并内部约定两年一任依序由后递补。
2016年1月25日,台联召开中执会,通过党主席黄昆辉辞呈获准,并决定资遣全部党工,三个月内选出新主席。
|
---|
1948年依据《 总统府组织法》设立,由 总统聘任,无定额,无聘期限制,一般为终身任职; 1996年改为有给职、无给职者各不超过15人,聘期不超过总统任期;2008年不再聘任有给职资政;2010年修法后均为无给职。 |
1948-1996年 | | |
---|
| 无 |
---|
|
- 1950:阎锡山 (1960逝世)
- 朱家骅 (1963逝世)
- 吴铁城 (1953逝世)
- 陈立夫
- 顾孟余 (1972逝世)
- 李文范 (1953逝世)
- 陈济棠 (1954逝世)
- 许世英 (1964逝世)
- 丘念台 (1953卸任)
- 石志泉 (1960逝世)
1952:徐永昌 (1959逝世)
- 钮永建 (1965逝世)
1954:贾景德 (1960逝世)
1956:顾维钧 (1985逝世)
1958:董显光 (1971逝世)
1960:张知本 (1976逝世)
- 戢翼翘 (1976逝世)
- 何成濬 (1961逝世)
- 赵恒惕 (1971逝世)
1963:王云五 (1979逝世)
1965:孙科 (1973逝世)
1966:余井塘 (1985逝世)
1969:马超俊 (1977逝世)
1970:王世杰 (1981逝世)
1971:魏道明 (1978逝世)
- 吴经熊 (1986逝世)
|
---|
| |
---|
| |
---|
| |
---|
|
---|
1996年后 | | 1996.5 (26人) | |
---|
1997.5 (27人) | |
---|
1998.5 (29人) | |
---|
1999.5 (28人) | |
---|
|
---|
| 2000.5 (28人) | |
---|
2001.5 (23人) | |
---|
2002.5 (30人) | |
---|
2003.5 (28人) | |
---|
2004.5 (27人) | |
---|
2005.5 (26人) | |
---|
2006.5- 2008.5 | 从缺 |
---|
|
---|
| 2008.5- 2008.12 | 从缺 |
---|
2009.1 (13人) | |
---|
2010.1 (14人) | |
---|
2011.1 (24人) | |
---|
2012.8 (21人) | |
---|
2015.3 (27人) | |
---|
|
---|
| 2016.5– 2016.11 | 从缺 |
---|
2016.11 (20人) | |
---|
2018.5 (17人) | |
---|
2021.2 (26人) | |
---|
2022.9 (27人) | |
---|
|
---|
| 2024.5– 2024.7 | 从缺 |
---|
2024.8 (27人) | |
---|
|
---|
|
---|
|
---|
1990年10月7日成立,2006年2月28日终止运作。 |
| | 第一届 1990.10.2聘任 | 副主任委员 (3人) | |
---|
委员 (30人) | |
---|
研究委员 (12人) | |
---|
|
---|
第二届 1992.1.1聘任 | 副主任委员 (3人) | |
---|
委员 (28人) | |
---|
研究委员 (22人) | |
---|
|
---|
第三届 1995.3.1聘任 | 副主任委员 (3人) | |
---|
委员 (32人) | |
---|
研究委员 (22人) | |
---|
|
---|
第四届 1996.10.4聘任 | 副主任委员 (3人) | |
---|
委员 (31人) | |
---|
研究委员 (21人) | |
---|
|
---|
第五届 1997.11.8聘任 | 副主任委员 (4人) | |
---|
委员 (31人) | |
---|
研究委员 (20人) | |
---|
|
---|
第六届 1999.3.25聘任 | 副主任委员 (4人) | |
---|
委员 (32人) | |
---|
研究委员 (24人) | |
---|
|
---|
|
---|
| 停止活动 |
---|
|
---|
|
| | 一中全会(10人) 1952.10.23 | |
---|
二中全会(10人) 1953.5.7 | 上届连任 |
---|
三中全会(10人) 1953.11.14 | |
---|
四中全会(10人) 1954.8.5 | |
---|
五中全会(10人) 1955.3.3 | |
---|
六中全会(10人) 1955.10.5 | 上届连任 |
---|
七中全会(10人) 1956.5.8 | |
---|
八中全会(10人) 1957.3.7 | |
---|
|
---|
| | 一中全会(15人) 1957.10.26 | |
---|
二中全会(15人) 1959.5.19 | |
---|
三中全会(15人) 1960.10.2 | |
---|
四中全会(15人) 1961.11.16 | |
---|
五中全会(15人) 1962.11.15 | |
---|
|
---|
| | 一中全会(15人) 1963.11.23 | |
---|
二中全会(17人) 1964.11.28 | |
---|
三中全会(17人) 1966.3.10 | 上届连任 |
---|
四中全会(19人) 1966.12.29 | |
---|
五中全会(19人) 1967.11.23 | |
---|
|
---|
| 总裁:蒋中正 (1975.4逝世)
中央委员会主席:蒋经国 (1975.4当选) | 一中全会(21人) 1969.4.10 | |
---|
二中全会(21人) 1970.4.2 | 上届连任 |
---|
三中全会(21人) 1972.3.10 | |
---|
四中全会(21人) 1973.11.15 | |
---|
五中全会(21人) 1974.11.27 | 上届连任 |
---|
|
---|
| | 一中全会(22人) 1976.11.19 | |
---|
二中全会(22人) 1978.2.15 | 上届连任 |
---|
三中全会(22人) 1978.12.18 | 上届连任 |
---|
四中全会(27人) 1979.12.14 | |
---|
|
---|
| | 一中全会(27人) 1981.4.6 | |
---|
二中全会(31人) 1984.2.15 | |
---|
三中全会(31人) 1986.3.31 | |
---|
|
---|
| | 一中全会(31人) 1988.7.14 | |
---|
二中全会(31人) 1989.6.5 | 上届连任 |
---|
三中全会(31人) 1992.3.16 | 上届连任 (陈履安于1993.1辞职,郑为元于1993.8逝世) |
---|
|
---|
| | 一中全会(31人) 1993.8.23 | |
---|
二中全会(31人) 1994.8.1 | |
---|
三中全会(31人) 1995.8.24 | |
---|
四中全会(31人) 1996.9.4 | |
---|
|
---|
| | 一中全会(33人) 1997.8.28 | |
---|
二中全会(33人) 1998.9.2 | |
---|
三中全会(33人) 1999.9.8 | |
---|
主席:连 战 (2000.6当选)
副主席:萧万长 (2000.6通过)、王金平 (2000.6通过)、蒋仲苓 (2000.6通过)、吴伯雄 (2000.6通过)、林澄枝 (2000.6通过) | 四中全会(31人) 2000.6.2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