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威斯康星州奶农罢工

1933年威斯康星州奶农罢工是大萧条时期威斯康星州奶农合作社组织发起的一系列罢工,旨在提高支付给生产者的牛奶价格。 1933年有三次主要罢工时期,每次罢工持续时间越来越长,暴力程度也不断增加。
牛奶池合作社试图与更大的农场团体勠力同心,特别是美国全国农场假日协会与威斯康星州农民假日协会。然而每次罢工时,规模较大的农场假日团体都会提前结束罢工,留下牛奶池单独罢工。
根本原因
[编辑]
《威斯康星州的过去与现在》一书中列出了1927年至1929年淡奶的价格为每100磅4.79美元,其中46%归奶农,33%归加工厂,21%归销售商。1930年至1933年间,该价格跌至平均每100磅3.48美元,个体奶农所得的收益比例少了:30.5%归奶农,43%归加工厂,26.5%归销售商。这种下降,加上大萧条期间的通货膨胀[1],使小农户陷入了极其困难的境地。生产瓶装牛奶的农民尚能维持偿付能力,但生产用于制作奶酪、黄油与其他用途的牛奶的农民却陷入了贫困。运往城市地区装瓶的奶价约为每百磅1.50美元,而运往奶酪与黄油工厂的奶价仅为每百磅0.85美元。[2]这导致了两类奶农之间爆发了内战。瓶装牛奶基本未受到罢工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威斯康星州曾是美国最大的牛奶产地。[3]根据1930年的十年一次人口普查,该州有超过12.5万家奶牛场。威斯康星州63%的土地为农田,其中71%用于乳业。[4]

最初罢工所采用的方法是简单地不出售牛奶,除非价格达到事先商定的每百磅1.50美元。[2]当罢工者意识到他们人数远远落后于部分正在以低价出售牛奶的成员时,他们便设置路障,阻止牛奶运送到加工厂。有些设立了固定的路障,拦截载有牛奶的货车。如果他们拒绝返回,罢工者就强行将牛奶倾倒在路边。在罢工早期,货运也简单地绕路以避开固定路障。在罢工后期中,罢工者上路上寻找牛奶送货车,一旦发现送货车就迫使其返回。当罢工者无法阻止牛奶运送时,他们有时会用煤油或石油来污染运送的牛奶,或者有极少数情况下向奶油厂投掷炸弹。
政府试图通过拆除路障或护送运送牛奶的车队到达目的地以将牛奶流向市场。警方使用催泪瓦斯驱散大批罢工者,有一次,手持刺刀的警卫队员强迫奶农离开他们的阵地。铁路与城际列车被用来绕过路障,但一些铁路线也被罢工者阻塞,至少有一个货场被闯入,导致牛奶被倾倒在货场内。
此时,美国中西部不同州的其他农民组织已开始抗议奶制品价格上涨与其他农业问题。这些农民联盟与1932年与1933年在某些地区出现的“农民假日”组织有很大关系,该组织与另一个名为联合农民联盟(The United Farmers League)的组织合作,该联盟是一个由共产主义者领导的团体,成立于1930年到1931年间,与农民假日合作。[5]农场假日协会曾发起过其他农业领域与相关行业的罢工,例如在不同州的牲畜养殖罢工,并试图让不同州的农民在抵制与抗议活动中站在同一边。[2]农民假日在威斯康星州奶农罢工中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因为它在同一时间在其他州也发起了奶农罢工,并试图协调更有效的针对某些城市的跨州罢工。
经过
[编辑]二月罢工
[编辑]第一次罢工从2月15日持续到22日。他们的行动主要局限于罢工据点,以在福克斯河谷的沃尔特·M·辛格勒(Walter M. Singler)领导的威斯康星牛奶池合作社(Wisconsin Cooperative Milk Pool)控制的地区为中心。
据报道,罢工中第一次流血事件发生在威斯康星州阿普尔顿附近,当时牛奶车队的警卫向100名罢工者投掷了马蹄铁等重物。[6]
五月罢工
[编辑]第二次罢工从5月13日持续到19日。这些罢工蔓延至威斯康星州大部分地区,并引发了比二月份罢工更多的暴力事件。
1933年5月15日,《哨兵杂志》(Journal Sentinel)报导说,在沙瓦诺县(Shawano County)的国民警卫队宣誓就职的警官“参与了一场激战”,在一座乳制品厂前向纠察队冲锋开路,有30人受伤。 《哨兵杂志》说:“罢工者赢得了这场冲突,倾倒牛奶并反过来扔自己的催泪弹,把警官驱赶到掩体。”[7]
1933年5月16日,国民警卫队用上了刺刀并发射了催泪弹,迫使纠察队从沃基肖县的达勒姆山撤离。[8]
在杰斐逊县法明顿附近的一家乳品厂,25,000磅(11,000千克)牛奶被故意用煤油污染。[9]
5月16日,拉辛县一名警卫开枪射杀了两名青年,原因是他们没有停下自己的车辆。[10]
5月18日,一名五十多岁的奶农在一辆牛奶送货车驶离奥扎基县索克维尔与格拉夫顿之间的一个警戒路障后,从车踏板上摔下或被推下而身亡。[11]
5月19日,牛奶池与麦迪逊的州政府达成临时和平协议,讨论结束罢工的方案。牛奶联盟希望审查的五点是:第一,将国民警卫队撤出抗议活动;第二,废除牛奶的双重价格体系;第三,改组农业部;第四,禁止使他们弱势的连锁商店生产或加工食品;第五,承认奶农组织。 [12]
十月至十一月罢工
[编辑]第三次罢工从10月21日持续到11月18日,威斯康星州大部分地区受到影响。
1933年11月1日左右,威斯康星州普利茅斯与丰迪拉克附近的奶油厂遭炸。[13][14][15]威斯康星州奥扎基县比利时附近的一家奶酪厂于同周4日被炸后焚毁。[16]1933年11月3日周五,威斯康星州肖瓦诺县的克拉科夫与扎霍的奶油厂遭炸。总共有七家奶油厂被炸弹袭击,数千磅牛奶被倾倒。[17]
1933年10月28日,威斯康星州伯克镇的一辆被人群拦下的汽车中的一名乘客向人群开了一枪,导致一名60岁的奶农在纠察线上身亡。被杀害的奶农并不是罢工纠察队的成员,而是在那里为罢工者运送食物。当晚早些时候,枪手的车辆在纠察线上行驶时,车头灯被罢工者撞坏,枪手因此而愤怒。 [18]枪手后来承认过失杀人罪名,被判处二至四年监禁。[19]
后果
[编辑]当地报纸报道称,罢工期间奶民损失了一千万美元。[20]1933年后,辛格勒的牛奶池合作社购买了奶油厂,以帮助增加其成员的利润,但牛奶池后来逐渐被人们遗忘。经济最终好转,帮助小农户赚到了更多的钱,但尚不清楚罢工是否有助于经济复苏。 [20]
涉及的知名人士
[编辑]- 威斯康星州合作牛奶池负责人沃尔特·M·辛格勒
- 威斯康星州州长艾伯特·施梅德曼(G·Albert G. Schmedeman)
- 全国农场假日协会(美国)主席米洛·雷诺(Milo Reno)
- 威斯康星州农民假日协会主席阿诺德·吉尔伯茨(Arnold Gilberts)
在大众文化中
[编辑]这场罢工中出现倾倒牛奶的举动成为广为乐道的经济大萧条的标志性事件。[21]传播中整个事件通常被过度简化为“资本家宁愿把牛奶倒掉也不愿意给穷人喝”[22],尽管饮用奶并未被1933年罢工所波及。
参见
[编辑]参考来源
[编辑]- ^ Hausman, Joshua K., Paul W. Rhode, and Johannes F. Wieland. 2019. “Recovery from the Great Depression: The Farm Channel in Spring 1933†.”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9 (2): 427–72. doi:10.1257/aer.20170237.
- ^ 2.0 2.1 2.2 Jacobs, Herbert. The Wisconsin Milk Strikes. The Wisconsin Magazine of History. 1951, 35 (1): 30–35. ISSN 0043-6534. JSTOR 4632334.
- ^ 1930 Decennial Census, 1929 Agricultural data table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0-06-15.. 11.052 billion US gallons of milk were produced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1929; Wisconsin was the top producer, producing around 10% of milk in the U.S. WI 1.2 Billion US gallons of milk, MN 825 million US gallons of milk, NY 800 million US gallons of milk.
- ^ 1930 Decennial Censu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0-06-15.. 15,616,253英亩(63,196.73平方千米) of Dairy farmland, 21,874,155英亩(88,521.56平方千米) for farms of all types. 34,758,400英亩(140,662平方千米) of land in Wisconsin.
- ^ Pratt, William C. Women and the Farm Revolt of the 1930s. Agricultural History. 1993, 67 (2): 214–223. JSTOR 3744058.
- ^ "First Blood Reported in Milk Strike," Wisconsin State Journal, Madison, Wisconsin, February 22, 1933, p. 1.
- ^ Foran, Chris. War comes to Wisconsin over milk prices – in 1933. jsonline.com. [2019-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1).
- ^ "Guardsmen, Bayonets Fixed Patrol Strike Areas," Wisconsin Rapids Daily Tribune, Wisconsin Rapids, Wisconsin, May 18, 1933, p. 1.
- ^ "Lake Mills Guard Doubled as Officials Hear Threats to Poison Milk, Bomb Plant," Wisconsin State Journal, Madison, Wisconsin, May 16, 1933, p. 1.
- ^ "One Killed, Two Shot," Wisconsin State Journal, Madison, Wisconsin, May 19, 1933, p. 14.
- ^ "Picket Killed in Fall; Scores Injured, Jailed; Singler, Pool Chiefs Face Charges at Shawano," Wisconsin State Journal, Madison, Wisconsin, May 18, 1933, p. 1.
- ^ Newspaper archive. The Daily North Western. 1933-05-16 [2019-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0-10-18).
- ^ "County Factory Is Bombed As Strike Ends," Sheboygan Journal, Sheboygan, Wisconsin, November 1, 1933, p. 1.
- ^ "Blast Damages Cheese Factory at St. Cloud," Sheboygan Journal, Sheboygan, Wisconsin, November 1, 1933, p. 1.
- ^ "End of farmer strike depends on Roosevelt," Albuquerque Journal, Albuquerque, New Mexico, November 2, 1933, p. 1.
- ^ "Dane Council Backs Truce; Milk Strikers Bomb, Burn 4th Northern Cheese Plant," Wisconsin State Journal, Madison, Wisconsin, November 2, 1933, p. 1.
- ^ "Farm Strikers are organizing military units," Albuquerque Journal, Albuquerque, New Mexico, November 4, 1933, p. 4.
- ^ Farmer Murdered in Picket Line. Wisconsin State Journal (Madison, Wisconsin). 1933-10-28: 1 [May 17, 2024]. (原始内容
存档于May 17, 2024).
- ^ "McCorison Sentenced to 2–4 Years," Wisconsin State Journal, Madison, Wisconsin, February 28, 1934, p. 1.
- ^ 20.0 20.1 Herbert Jacobs, "The Wisconsin Milk Strike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1-07-17. Wisconsin Magazine of History, 35: 1 (Autumn 1951), p. 35.
- ^ 李雷、李彤彤. 为什么经济一下滑,奶农就要倒牛奶. 澎湃新闻. 2020-04-22 [2025-01-17].
- ^ 蓝魅之光. 资本家宁愿把牛奶倒掉也不分给穷人喝,是因为坏吗?. 格隆汇. 2016-01-21 [2025-01-17].
- 雅各布斯,赫伯特。 “威斯康星州牛奶罢工” 。《威斯康星历史杂志》(Wisconsin Magazine of History),第35卷,第1期(1951年秋季):30-35页。
- Luoma,Everett E.:《农民度假:全国农民假日协会与1932-1933年农民罢工的故事》(The Farmer Takes A Holiday: The Story of the National Farmers' Holiday Association and the Farmers' Strike of 1932–1933) 。纽约:博览会出版社,1967年。
- 威斯康星州制图师协会。《威斯康星州的过去与现在》(Wisconsin's Past and Present)。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出版社,1998 年。ISBN 0-299-15940-X
外部链接
[编辑]- 美国1930年人口普查,威斯康星州有125,301个奶牛场。各类农场共计181,767 个。
- 15,616,253英亩(63,196.73平方千米)奶牛养殖场,21,874,155英亩(88,521.56平方千米) 用于各类农场。威斯康星有34,758,400英亩(140,662平方千米)的土地。(44.9%用于乳业农田,在所有农田中占比71.4%。)
- 平均奶牛场规模125英亩(0.51平方千米) ,平均农场面积120英亩(0.49平方千米) 。
- 奶牛场饲养的奶牛与小母牛数量(主要用于产奶)为1,533,955头
- 奶牛场销售的牛奶, 1,091,170,539美制加仑(4.13052982×109升) 。每头(仅奶牛场)688美制加仑(2,600升)。非奶牛场生产150,167,317美制加仑(568,445,130升)。
- 奶牛场劳动力成本,21,572,710美元。
- 1930年人口普查1929年农业数据表
- “一场残忍而冷酷的谋杀”, 《首都时报》 ,威斯康星州麦迪逊,193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