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甘饶理
![]() | 本草稿尚未提交审核
提交前,请先查阅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免犯下常见错误。 要让草稿被接受,需要至少满足以下要求:
我们强烈不鼓励您创建与您自己、您所在的组织、其对手或其产品相关的条目。如果您仍要这么做,请申报利益冲突。 注意:若您提交之后,本模板出现在页面最下方,表示您已成功提交。
如何改善您的草稿
| ![]() |
甘饶理医师(Dr George. Grham Cumming)是彰化基督教医院第三任院长。
生平
[编辑]甘饶理 George Graham-Cumming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906/1/16 苏格兰 |
逝世 | 1998/1/14 |
甘饶理医生(Dr. George Graham-Cumming)是英国长老教会派往台湾的医疗传教士,1906年1月16日出生于苏格兰的牧师家庭,与兰大卫医生家族渊源深厚。1930年,他抵达台南进行语言学习,随后于1931年赴福建泉州,担任惠世医院的院长。1934年,由于兰大卫院长因健康因素无法继续管理彰化基督教医院,甘饶理被召回台湾接任院长一职。
甘饶理于1936年至1937年担任彰化基督教医院院长。在此期间,他与兰大卫共同管理医院,完成了医院资产转移至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的过程,奠定了医院未来的发展基础。他也曾于1935年因为时任台南新楼医院院长李约翰出国而暂时被调任至新楼医院担任代理院长。[1]虽然他的任期较短,但在当时宗教活动受限的背景下,他的贡献显得弥足珍贵。[2]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甘饶理曾经在香港被捕,并被关在集中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定居温哥华,直到1998年1月14日病逝于加拿大温哥华。在被关在集中营等待被发监作苦工时,有军官发现他曾经在彰化服务过,就问他“你是兰医生(兰大卫)吗?”,甘饶理回答“我是甘医生,但我认识兰医生,我也和他共事过。”由于当时的这位军官是彰化人,也知道彰化医馆,因此暗中帮了他的大忙,使他免于受难。[3]
事迹
[编辑]甘饶理医生积极投入于台湾的医疗与教育事业,大致有下列几项。
彰化基督教医院的医疗服务与台湾的宗教事务
[编辑]甘饶理于1934年到彰化基督教医院,1936年接任院长,任期至1937年3月。他协助推动医院的运营与现代化,并以医疗作为传道的重要工具。在此期间,他与其他传教士合作,不仅提供治疗,也进行了医护教育与训练。例如,从1931起,年台湾迈入了皇民化时期。在1931年上海事变后,由于民族主义与排外思想弥漫日本全国,基督教亦被视为落后、不爱国的思想。而对当时的教会而言,随着中国战局的开打,日本与英美关系日渐恶化;随后由于日本在1933年退出国际联盟,对教会的压迫与控制也更加严格。在这样的政局影响下,至战争末期,日人教会在无形中取代外国宣教师的地位。因此在甘饶理医生任职彰化基督教医院院长期间,日本政府对于外籍宣教师态度是敌视的,并且开始进行压迫教会的工作。英国长老会因而紧急派遣甘饶理医生处理经医院资产移转给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由南部大会管理营运。[4]
教育与培养本地医疗人才
[编辑]甘饶理与其前辈及同仁一同培训本地医师和护士,为台湾的医疗现代化奠定了基础。这些努力有助于本地医疗人才接棒西方传教医师的工作,尤其是二战后,本地医师逐渐取代外籍院长的职务。例如,根据当时日本政府设立的《台湾医师令》[5]及《医师法》,正式的医生需具备完整的医学专门学校毕业的学历,即需毕业于帝大医学部或台湾医学专门学校。而彰化基督教医院自行培训的在地医生,在法律上仅能担任“医务助手”。[6]
潘维贞医生是兰大卫训练的本地医生之一,所以彰化基督教医院以医务助手的职位聘任他。甘饶理院长并为潘维贞医生开立在职证书,说明他自1929年至1937年任职八年期间工作勤奋。[7]
甘饶理医生的医疗传教活动反映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传教士的努力,将医疗与宗教相结合,深刻影响了当地的公共卫生和基督教的传播。
参考资料
[编辑]- ^ 朱真一. 戰前來台的歐美醫界人士——中南部教會相關 (PDF). 台北市医师公会会刊. 2024, 68 (5): 93-94.
- ^ 彰基文史博物館. cchhmuseum.org. [2025-1-11] (英语).
- ^ 甘饒理老院長訪問記. www.laijohn.com. [2025-1-11].
- ^ 廖安惠. 兩個太陽底下的台灣教會——日治末期教會面臨的難題. 《台湾教会公报》. 1998年 1月4日, (2392期): p.10-11 [2024/1/12].
- ^ “台湾医师令”(1916年1月13日),〈府报第925号〉,《台湾总督府府(官)报》,国史馆台湾文献馆,典藏号:0071020925a001。 大正5(1916)年1月13日,总督公布律令第1号“台湾医师令”、律令第2号“台湾齿科医师令”。自此,台湾与日本内地一样,普通医师与齿科医师分开,两者有特定的专门法规。
- ^ 李为桢. 戰後臺灣醫師資格認定的角力:兼論《醫師法》之修訂 The Controversy for Physician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ion in Post-War Taiwan: also on The Revision of "Physicians Act". 国立政治大学台湾史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 2022 [2024/1/12].
- ^ 属于台湾人的文化宝库|国家文化记忆库2.0. 甘饒理院長署名發改潘維貞醫生的在職證書|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国家文化记忆库 2.0. [2025-1-12] (中文(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