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黑暗魔君/穆罕默德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使者
穆罕默德
محمد

أَبُو الْقَاسِمِ مُحَمَّدُ بْنُ عَبْدِ اللهِ بْنِ عَبْدِ الْمُطَّلِبِ بْنِ هاشم
阿拉伯书法书写的穆罕默德之名
众先知的封印(别号)
本名穆罕默德
艾布·卡西姆·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穆塔里布·本·哈希姆(全名)[1]
阿明(昵称)[2]
出生伊斯兰历前53年3月8至12日[3]
公历570年4月20至26日[4]
麦加
逝世伊斯兰历11年3月12日
公历632年6月8日(62岁)
阿拉伯帝国汉志雅什里布(麦地那)
墓地沙特阿拉伯先知清真寺
民族阿拉伯人
信仰伊斯兰教
配偶
妻妾时间
赫蒂彻595–619
萨乌黛·宾特·宰姆阿阿拉伯语سودة بنت زمعة619–632
阿伊莎619–632
哈夫莎624–632
宰娜卜·宾特·胡宰迈625–627
乌姆·赛莱迈阿拉伯语أم سلمة627–632
宰娜卜·宾特·杰哈希627–632
乌姆·哈比拜628–632
赖哈纳·宾特·宰德阿拉伯语ريحانة بنت زيد629–631
索菲娅·宾特·侯叶伊阿拉伯语صفية بنت حيي بن أخطب629–632
梅蒙娜·宾特·哈里斯阿拉伯语ميمونة بنت الحارث630–632
玛丽娅·格卜蒂亚阿拉伯语مارية القبطية630–632
儿女卡西姆·伊本·穆罕默德阿拉伯语القاسم بن محمد
宰纳卜·宾特·穆罕默德阿拉伯语زينب بنت محمد
阿卜杜·安拉·伊本·穆罕默德阿拉伯语عبد الله بن محمد
鲁奎雅·宾·穆罕默德
乌姆·库勒苏姆·宾特·穆罕默德阿拉伯语أم كلثوم بنت محمد
法蒂玛
易卜拉欣·伊本·穆罕默德阿拉伯语إبراهيم بن محمد
父母父:
阿卜杜拉·本·阿布德·穆塔利卜
母:
阿米娜·宾·瓦布

穆罕默德(阿拉伯语:محمد罗马化Muḥammad,约570年—632年6月8日)是伊斯兰教的创立者及先知,同时是初期穆斯林社群的政治、宗教及军事领导人[5][6][7]。他的全名是艾布·卡西姆·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穆塔里布·本·哈希姆,一般都称作穆罕默德,以往有马哈麻、马合麻等异译,中国穆斯林尊称为穆圣、马圣人[1][8][9][10]

原本是阿拉伯富商的穆罕默德在40岁的时候获得了他相信是真主的启示,于是他开始向亲朋戚友传授他从中得知的信仰,得到许多人的追随[11][12]。在麦加受到迫害的穆罕默德随后迁至麦地那,并成为当地的统治者[13]。他在后来率领穆斯林征服了麦加,到他在632年逝世的时候,他和他的追随者已经把伊斯兰教信仰散播到阿拉伯各地[14]

穆斯林认为穆罕默德是众多先知当中的最后一位,是“众先知的封印”,意味着真主最后的神启是通过天使向穆罕默德传达《古兰经》的讯息[15]。穆罕默德言行和态度被认为是模楷,伊斯兰教学者视之为解释、落实及补充了《古兰经》[16][17]

早年

[编辑]

穆罕默德确切的出生日期不详,因为当时的阿拉伯历法是阴历,与现代的阳历历法不同,因此学者难以推断他的出生日期[18]。另外,生日在当时的阿拉伯社会也不是特别重要,穆罕默德自己也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出生日期,直至他逝世后,穆斯林才尝试确定他的出生日期,以釐定伊斯兰教的历史年代,现代史学只能推断他在6世纪下半叶出生[19]

大多数穆斯林都相信穆罕默德在被称为“象年”的公元570年出生[20]。相传阿比西尼亚人在当年攻打麦加,但用作先锋的大象却在靠近麦加的时候突然跪倒,不愿前行,接着鸟群飞来投下石块,击溃了阿比西尼亚人[21]。伊斯兰教来源把穆罕默德的生日放在象年是为了把这两件喜事连上关系,因为击退阿比西尼亚人被认为是神迹,而穆罕默德的降生也被视为是真主体现了拯救麦加古莱什部落的意志[22]

一些穆斯林学者却指穆罕默德是在象年之后出生,学者赛义德·卡勒比阿拉伯语محمد بن السائب الكلبي指先知是在象年的15年后出生。另一位学者舒艾卜·伊本·伊沙克则称他是在23年后出生,研究穆罕默德圣训伊本·谢哈布·祖赫里阿拉伯语ابن شهاب الزهري就指是30年后。[23]不过,穆斯林传说穆罕默德是在40岁的610年开始成为先知,按此推算他是在570年出生[24]

关于穆罕默德出生的具体月份和日子也存在争议,月份有穆哈兰姆月(伊斯兰历的1月)、色法尔月(伊斯兰历的2月)、赖比尔·敖外鲁月(伊斯兰历的3月)、赖哲卜月(伊斯兰历的7月)及赖买丹月(伊斯兰历的9月)的说法,日子则有3日、9日、10日、12日之说,但一般都相信是伊斯兰历3月12日[25][26]。穆斯林每年也会在这一天庆祝穆罕默德的诞辰[27]

出身

[编辑]

穆罕默德出生于阿拉伯半岛西部的麦加,是母亲阿米娜·宾·瓦布的第一个儿子,她把儿子命名为穆罕默德,有“受赞美的人”的意思[28]。阿米娜与丈夫阿卜杜拉·本·阿布德·穆塔利卜同属古莱什部落[29]。古莱什部落控制着麦加的南北贸易路线,此外他们亦守护宗教圣地克尔白,因此能透过阿拉伯各个部落的朝觐赚取收益[30]

祖父阿布德·穆塔利卜在麦加有显赫的社会和政治地位,曾祖父哈希姆经营前往也门和叙利亚的商队,与埃塞俄比亚统治者英语Negus和皇帝的关系友好[31][32]。阿布德·穆塔利卜安排阿卜杜拉与瓦哈卜·伊本·阿卜杜·马纳夫阿拉伯语وهب بن عبد مناف之女阿米娜成婚,瓦哈卜是同属古莱什部落的分支祖赫拉部落阿拉伯语بنو زهرة的酋长,阿米娜被形容为“古莱什部落里家世谱系和地位最出色的女人”[33]

穆斯林史学家伊本·伊斯哈格伊本·希夏姆描述阿卜杜拉娶了阿米娜后马上与她圆房,他的妻子怀了穆罕默德,并形容不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那一边,穆罕默德的出身都是最高贵和最光辉[34]。伊本·伊斯哈格还记载在受胎之前,阿卜杜拉的前额有光,据传在阿米娜怀孕期间,她看到自己的肚子发散的光芒可直达叙利亚的城堡[35]。在婚后不久,阿卜杜拉去沙姆地区行商,回程时在麦地那病逝,穆罕默德在此后才出生[36][37]

童年

[编辑]

在穆罕默德出生不久后,阿米娜按照麦加贵族的传统做法把他交托给来自萨德部落阿拉伯语بنو سعد的乳母哈利玛·宾特·祖艾伊布阿拉伯语حليمة السعدية,在等候乳母到来期间曾经短暂把穆罕默德交给索薇芭阿拉伯语ثويبة照顾,她是穆罕默德的叔叔阿卜罗赫拜的下人。哈利玛照顾幼年的穆罕默德,教他说话,据说他说话一直都带有萨德部落的口音。[38][39]哈利玛在两年后回到麦加把穆罕默德交还给阿米娜,阿米娜深受哈利玛的爱心感动,于是让她继续抚养穆罕默德,直至他在五岁的时候才回到麦加与生母一起生活[40]

阿米娜在穆罕默德六岁的时候逝世,转由祖父阿布德照顾,他在作为哈希姆氏族领导人的祖父身边看到了他的为人举止和如何解决族人之间的争端[41]。随着阿布德的逝世,穆罕默德的伯伯阿布·塔利卜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42]。阿布·塔利卜把穆罕默德视同己出,穆罕默德也把伯母法蒂玛·宾特·阿萨德阿拉伯语فاطمة بنت أسد称作母亲,并指她甚至会优先给他喂食和穿衣,然后才到她自己的亲生子女[43][44]

不过,阿布·塔利卜没有继承阿布德的权力,古莱什部落的领导权落入阿布德的表亲倭马亚家族的手上,穆罕默德依然是一个穷困的孤儿,必须要为了生计和将来的打算而工作,据指他会替阿布·塔利卜放牧[45]。他照料家人和邻居的牲畜,有许多闲暇去思索,后来他回忆这段日子的时候都显得很高兴,并自豪地称“真主派遣的先知都是牧人……摩西是牧人,大卫也是牧人。我也是在阿贾德阿拉伯语أجياد放牧的时候受托成为先知”[46]

在穆罕默德到了八岁至十岁的时候,他央求阿布·塔利卜加入商队出行,阿布·塔利卜深知带着一名男孩横越沙漠会是负累,但还是勉强同意了。阿拉伯史学家提到穆罕默德参加了五次商旅,但仅一笔带过。[47]有传记作家记载12岁的穆罕默德在一次走商期间遇到基督教修道士巴希拉阿拉伯语بحيرى,巴希拉认为穆罕默德是上帝挑选的先知[48]

古莱什部落与哈瓦津部落阿拉伯语هوازن在随后爆发了冒渎之战阿拉伯语حرب الفجار,15岁的穆罕默德参与了战斗,但根据较可靠的记载,他并没有参与战斗,只是为族人抵挡和搜集箭矢[49]。他目睹了因琐碎的内斗和部落纠纷而引起的无谓战事,影响到他在日后作为穆斯林领袖后处理冲突的策略[50]

青壮年

[编辑]

穆罕默德在青壮年的经历没有太多的资料,因为他是以身为先知而闻名于世,关于他的传记都集中记载他在宗教上的见闻,而非他是如何为生计奔波[51]。《大英百科全书》记载他上过四至五年的学,但他阅读阿拉伯文的能力非常有限[52]。在协助塔利卜经商期间,穆罕默德的正直诚恳为人所知,因此获得了“阿明”的绰号,解作“可信之人”[53][54]。在穆罕默德成为先知之前,他又参与了美德同盟阿拉伯语حلف الفضول的缔结,并与赫蒂彻相遇[55]

美德同盟

[编辑]

冒渎之战打了四年,另有说法指其实是打了四次,而不是四年,随后双方停战[56]。在战后,古莱什部落意识到他们的衰落和在哈希姆、阿布德逝世后的声誉受损大多源于内耗,他们反思这是当时社会无法无天造成的恶果,于是造就了美德同盟的缔结[57][58]。另有记载指,麦加的圣地地位扮演了商贸所需中立、和平的重要角色,但一些麦加商人却为了赶走也门商人而开始耍手段,一位也门商人的货物被偷走,他寻求古莱什部落的协助,哈希姆氏族得知此事后召开了会议,促成美德同盟[59][60][61]

包括阿卜杜拉·伊本·朱丹意大利语'Abd Allah ibn Jud'an在内的古莱什部落的氏族领导人在他的家中会晤,约定他们将会支持受害人伸张正义[57]。由于古莱什部落亦意识到一些顶尖商人与普罗大众之间的鸿沟会破坏社会稳定,加剧部落之间的敌对,美德同盟亦承诺富人须把一部分的利润分给穷苦大众[62]。美德同盟对实现阿拉伯的和平起了重要的作用,据说在美德同盟缔结后,阿拉伯长时间都没有爆发战事。穆罕默德也参与了美德同盟的缔结,可能是他日后在麦地那解决争端时用作参考的案例。[63]

穆罕默德高度评价美德同盟,有记载指他在日后回忆这个事件时说道:“我在朱丹的家里见证了同盟的缔结,这实在太棒了,就算给我一群红骆驼也换不来这段经历。如果现在的伊斯兰教有这样的机会﹐而我受邀参加的话,我会乐于参与其中。”[64]

与赫蒂彻的相遇

[编辑]

当穆罕默德到25岁的时候,塔利卜把他介绍商人赫蒂彻,让她雇用穆罕默德带领商队前往大马士革[65]。赫蒂彻经历过两段婚姻,但都成为了寡妇,她继承了两位丈夫的遗产,因此得以扩充她的商队[66]。史学家伊本·赛德阿拉伯语محمد بن سعد البغدادي塔巴里描述了两人协商的细节,称赫蒂彻向穆罕默德提供了有利于他的条款。这次的商业合作取得了成功,穆罕默德得以用一倍的价格出售了赫蒂彻的商品[67]

与穆罕默德同行的一名小厮梅萨拉在他们返程回麦加的途中看到两名天使保护穆罕默德免受高温煎熬,他回到麦加后将之告诉赫蒂彻。赫蒂彻亦对穆罕默德的表现印象深刻,虽然两人相差十五岁,但在身为基督徒的堂兄沃莱格阿拉伯语ورقة بن نوفل的建议下,她依然向穆罕默德提亲。[68][69]穆罕默德把赫蒂彻提亲一事告知叔伯,他的叔叔哈姆扎·伊本·阿卜杜·穆塔利布阿拉伯语حمزة بن عبد المطلب陪同他去见赫蒂彻的父亲胡韦利德·伊本·阿萨德阿拉伯语خويلد بن أسد求亲[70]。不过,另有说法指出实际上是赫蒂彻的叔叔阿姆鲁·伊本·阿萨德答应把她嫁给穆罕默德,因为胡韦利德已经逝世[71]

史学家威廉·蒙哥马利·瓦特英语W. Montgomery Watt在评价两人的婚姻时称像穆罕默德这样有才华的孤儿与一位贵妇结婚可使他们建立商业关系[72]。两人在没有举行婚礼的情况下低调完婚,但亦有说法称沃莱格主持了他们的婚礼[73]。沃莱格是基督教伊便尼派的牧师,因此他们的婚礼可能遵照了基督教的形式进行。[74]在结婚当天,穆罕默德释放了继承自父亲的女奴巴拉卡,而赫蒂彻则送了一位15岁的奴隶给他,名叫宰德阿拉伯语زيد بن حارثة[75]

受启

[编辑]

没有太多史料提及穆罕默德和赫蒂彻在婚后的营商情况,但有记载指他继续在阿拉伯半岛及邻近的也门、巴林、伊拉克及叙利亚行商[76][77]。通过与赫蒂彻的婚姻,穆罕默德摆脱了贫困,《古兰经》亦提到真主在早年赐予他的怜悯:“难道他没有发现你伶仃孤苦,而使你有所归宿?他曾发现你徘徊歧途,而把你引入正路,发现你家境寒苦,而使你衣食丰足。”[78]他们居住在麦加最富庶的地区,邻近克尔白,他们的家附带花园,穆罕默德在附近还有一个仓库[67]

当时麦加人的宗教仍以多神信仰为主,包括穆罕默德出身的古莱什部落[79][80]。穆罕默德的宗教信仰起初与其他古莱什部落的成员无异,虽然伊本·伊沙克记述即使是儿时的穆罕默德也没有犯下过错,但同时他又记载他尊重异教的诸神[81][82]。克尔白供奉了阿拉伯部落崇拜的诸神,伊本·伊沙克记载古莱什部落在605年重建克尔白,被视为神圣的黑石由谁来安置的问题挑起了各个部落的纠纷,穆罕默德协助解决了争议,说明了他与这个宗教圣地有紧密的关联[83][84]

在受启成为先知之前,穆罕默德在经商期间接触过基督徒和犹太人,因此对他们的宗教信仰有基本的认知[85]。穆罕默德对他们之间的争论感到困惑,犹太人称上帝是他们的至高神,但基督徒却称那已经成为历史,并指上帝通过一位叫基督的凡人具现化,然而穆罕默德直觉上认为创造宇宙万物的上帝不会是一介凡人,并且他不会不公平地厚待了某一个人[86]。据指穆罕默德曾经遇到自称信奉亚伯拉罕宗教宰德·伊本·阿姆鲁阿拉伯语زيد بن عمرو بن نفيل,他拒绝了穆罕默德奉献给偶像的祭品,并责备他崇拜偶像和食用异教神祉的祭品,穆罕默德深受他的影响[87]

穆罕默德可能是从当地的基督教修士学习而开始有独处冥想的习惯[88]。不过,崇拜偶像的麦加人亦有类似的行为,称为泰汉努斯英语Taḥannuth,是指暂时脱离世俗的冥想,据指穆罕默德的祖父阿布德·穆塔利卜也有这样的习惯,因此这也有可能是承自祖父。穆罕默德在余生也保持着这个习惯,他后来的妻子阿伊莎描述“他喜爱独处,会去希拉山洞冥想数个晚上,然后会短暂回家获取补给,准备下一次冥想”。[89]

山洞奇遇

[编辑]

穆罕默德最喜欢的冥想地点是位于麦加以北两至三英里的光明山希拉山洞,他有时会在这里独处数天[90][91]。在穆罕默德年约40岁时,他表示自己开始在睡梦里看到“真实的影像”,像“晨光破晓一样”[92]。有一次他到希拉山洞冥想的时候,他开始接收《古兰经》启示[93]。当时他感受到自己的身体绷紧,就像遭到挤压一样,直到无法呼吸的时候,他听到一道声音向他讲述《古兰经》的第一段经文[94]

据说此事发生在公元610年赖买丹月的27日或当月最后十天的其中一个晚上,伊斯兰教把赖买丹月的第27个晚上称为盖德尔之夜,盖德尔有“前定”、“高贵”的意思[95]。有一些记载描述此事发生在他位于麦加的家中,而不是希拉山洞。[96]根据阿伊莎转述的圣训,天使降临让穆罕默德跟着他读,穆罕默德多番表示他不懂,直至天使说道:

当穆罕默德走出山洞时,他又听到一道声音说道:“穆罕默德!你是真主的使者,我是吉卜利勒。”[98]吉卜利勒正是加百列,伊斯兰教相信他在盖德尔之夜降临并把《古兰经》经文授予穆罕默德[99]。穆罕默德对这次经历的形容亦记载在《古兰经》里:

阿拉伯人相信灵体的存在,他们称之为镇尼,穆罕默德后来叙述自己在当时就是以为被镇尼附身,成为有神通的异教先知[101][102][103]。据指他曾经一度想走上山顶纵身而下自杀,以求得到安息[104]。受到惊吓的穆罕默德回家后把所见所闻告诉妻子,赫蒂彻让他放心,并指他是真主的先知,她是第一位相信穆罕默德是真主先知和皈依伊斯兰教的人[105]。赫彻蒂又与穆罕默德一起去见沃莱格,沃莱格在听闻了他的经历后确信他遇到的天使正是摩西遇到的那一位,并预言穆罕默德会被自己的同族驱逐[106]

麦加宣教

[编辑]

在首次受启后,穆罕默德在此后一段时间内没有再接收到真主的讯息,一些来源指这段时间是数个月,另一些来源则指长达三年[107]。穆罕默德大感沮丧,怀疑真主不满他的行为和诚心,他继续去希拉山洞祷告和冥想[108][109]。穆罕默德在家中第二次受启,他听到的声音说“盖被的人啊!你应当起来,你应当警告”,把穆罕默德称为“盖被的人”是因为闪米特人认为接触神灵会危害自身,盖被似乎被认为有保护作用[110]。这句话指示他要把讯息传达给民众,作为先知,他开始承担布道的角色。[111]

613年,穆罕默德开始公开以先知的身份传教,宣称“真主是唯一的神”,彻底信奉真主是人生正道阿拉伯语دين (مصطلح),并谴责偶像崇拜[112]。当时的阿拉伯人早就有崇拜诸神的传统,麦加人在起初并不在意他传教,又嘲讽他的主张怪诞。[113]穆罕默德在此前的追随者只有大约15至40人,因为他在早期的宣教对象都是亲友。除了赫蒂彻,宰德、他的堂弟阿里和他的朋友阿布·伯克尔都是最早的穆斯林。[114]

穆罕默德最早的宣教策略聚焦于社会改革,以吸引较贫困的部落,又与其他信仰一样重视克尔白,并与异教的朝拜习俗相容[115]。他又在克尔白附近向往来的民众诵读《古兰经》,为了向哈希姆氏族传教,他又宴请族人,并在席间谈论真主及祂的讯息[116][117]。根据伊本·伊斯哈格所说,穆罕默德在开始公开宣教的时候,公众并没有太大的抵触和反对,神学家哈里斯·比尔克兰书面挪威语Harris Birkeland分析了他当时宣扬的《古兰经》条文,当中并没有一神论、道德规范等后期才出现的内容[118]

受到迫害

[编辑]

随着穆罕默德的信徒日增及受到真主指示他“应当公开宣布你所奉的命令,而且避开以物配主者”,他开始更放胆地宣扬真主唯独,触动了麦加人的神经[119]。麦加人通过控制供奉诸神的克尔白得以敛财,他们意识到穆罕默德反对崇拜异端诸神,他强调崇拜神祇、偶像或镇尼都违背了一神论,挑战麦加领导人赖以掌握权力和财富的根基[120][121]。商人深恐如果阿拉伯人成为穆斯林,他们就不再到克尔白朝拜诸神和消费[113]。穆罕默德在传教时亦批评麦加富商们的行为和价值观[122]

部落领袖曾经尝试说服穆罕默德放弃传教,并许以财富和权力,但穆罕默德坚持要他们承认自己是先知,他们担忧因此而失势,拒绝予以承认,双方无法和解[123][124]。约615年,麦赫祖姆氏族阿拉伯语بنو مخزوم领导人阿布·贾赫勒成为穆罕默德的主要反对者,他锐意要铲除穆罕默德的新宗教[125]。由于穆罕默德在哈希姆氏族受到伯伯阿布·塔利卜的庇护,阿布·贾赫勒发起了针对哈希姆氏族的杯葛,指示古莱什部族的所有氏族不得与哈希姆氏族通商通婚[126]

穆罕默德的叔叔阿卜罗赫拜也阻挠他传教,每当他在说服阿拉伯部落相信他是先知的时候,阿卜罗赫拜也会劝阻人们不要相信他[127]。619年,赫蒂彻和阿布·塔利卜都相继离世,阿卜罗赫拜成为哈希姆氏族酋长。一些来源提到阿卜罗赫拜起初仍想像阿布·塔利卜那样照顾穆罕默德,但穆罕默德的反对者向他表示不论是阿布德·穆塔利卜还是阿布·塔利卜,在穆罕默德的眼中都是异教徒,他们在死后都受到地狱之火煎熬,阿卜罗赫拜为此向穆罕默德求证并得到肯定的答案,因而大感受到冒犯,开始漠视人们迫害穆罕默德。[128]

夜行登霄

[编辑]

在这段时间,穆罕默德夜行登霄,《古兰经》记载指夜行登霄的目的是为了向穆罕默德展示神迹:“他在一夜之间,使他的仆人,从禁寺行到远寺。我在远寺的四周降福,以便我昭示他我的一部分迹象。”[129]大部分穆斯林史学家都认为此事发生在620年,即穆斯林社群正遭受剧烈迫害的时期,所以此事被视作真主告慰正值困难的穆罕默德和穆斯林社群[130]

据描述所指,有一天晚上穆罕默德在克尔白附近睡觉,天使吉卜利勒现身叫醒了他,并让他骑上一只神奇的有翼神兽布拉克,在夜色当中飞向耶路撒冷。接着,吉卜利勒把穆罕默德带上七重天[131][132]在这个过程里,吉卜利勒请求天堂里的天使们开路给穆罕默德,并介绍他是身负神圣使命的先知。伊本·赛德描述穆罕默德逐层游览,并分别见到八位先知,包括亚当约翰耶稣约瑟易德立斯亚伦摩西亚伯拉罕[133]

据神学家哈桑·巴斯里阿拉伯语الحسن البصري描述,穆罕默德作为伊玛目领祷众位先知,确立了他在先知当中的超然地位[134]。 穆罕默德形容了其他先知的形象,如摩西身材瘦削,有一头直发;耶稣的身高中等,脸色潮红[135]。至于穆罕默德在夜行登霄的过程当中是否面对面看到真主则有不同的说法,阿卜杜拉·本·阿拔斯阿纳斯·伊本·马利克阿拉伯语أنس بن مالك伊克里玛·穆拉·阿巴斯法语'Ikrimah Mawlâ Ibn 'Abbâs都认同穆罕默德见到了真主,但与穆罕默德后娶的妻子阿伊莎的说法矛盾[136]。阿伊莎指出穆罕默德在当晚没有下床,所以夜行登霄是一次精神上的旅行[137][138]

夜行登霄被认为是穆罕默德人生的转捩点,他作为伊斯兰教先知在此时遇到最严峻的挑战。夜行登霄改变了穆罕默德的想法,他领悟到传播信仰要更有计划,开始着手创建一个国度。[139]学者阿迪勒·萨拉希英语Adil Salahi指出,夜行登霄“无疑对他造成深远的影响”,“提升了他的自信,也更坚信他所得到的讯息”,又指接续的事件显示他在传教方针上的变化[140]

希吉拉

[编辑]

鉴于穆罕默德在麦加的处境艰难,他在619年尝试寻求去塔伊夫避难[141]。不过,当地的塔吉夫氏族阿拉伯语ثقيف领导人蔑视自称先知的穆罕默德,当地人向他投掷石头,并把他赶了出去[142]。他叙述的夜行登霄经历加剧了反对者对他的蔑视和嘲讽,但他继续向族人和其他部族传教[143]。由于许多商旅和朝圣者都会来麦加,穆罕默德尝试通过他们来为自己和他的追随者寻找安身之地[144]

大约在这个时候,穆罕默德遇到一群来自雅什里布(麦地那的旧称)的人们。当时的雅什里布受困于奥斯氏族阿拉伯语الأوس (قبيلة)哈兹拉吉氏族阿拉伯语الخزرج (قبيلة)的政治斗争,并且可能牵涉到犹太人部落,他们希望有人可以协助雅什里布重新统合起来。[145]由于受到犹太人部落信奉的一神论影响,他们不太抵触穆罕默德诋毁多神教[146]。来自哈兹拉吉氏族的六人在620年率先成为穆斯林,接着在621年再有12人归依[147]。他们作出了誓言,史称“第一次阿克巴誓约”[148]

622年,75位麦地那人在第二次阿克巴誓约当中归依,并立誓保护穆罕默德[149][150]。在来自麦地那的辅士协助和随后获得真主准许作出武装抗争后,穆罕默德向追随者表示要迁徙到麦地那[151]。阿拉伯语希吉拉就是指穆罕默德在622年由麦加迁徙至麦地那[152]

出逃

[编辑]

在立下第二次阿克巴誓约的不久后,穆罕默德允许麦加的信众迁至麦地那,他们因此而被称为迁士,而穆罕默德及他的一些最亲近的追随者则留在麦加,静待离开的机会[153]。在此时,麦加人已耗尽了耐性,决定要杀死穆罕默德。为了避免哈希姆氏族的报复,各个部落的领袖们决定采用突袭的方式除掉穆罕默德。[154]每个部落都要派出“一位年轻、强壮、出身优秀、高贵的战士”,“每个人都要予以一击,取他的性命”,使穆罕默德所在的氏族无力对抗所有参加杀害穆罕默德的部落,从而被迫接受血锾赔偿阿拉伯语دية[155]

不过,传说称吉卜利勒在那些部落领袖决定痛下杀手的当天警告穆罕默德不要睡在他的床上[153]。穆罕默德让阿里充当诱饵睡在他的床上﹐他和阿布·伯克尔则骑骆驼逃出麦加[156]。他们去到城外的一个洞穴躲避了三天,期间敌人还在追杀他们,他们最终成功抵达麦地那,受到当地穆斯林的欢迎[157]

希吉拉是穆罕默德人生的转捩点,他在麦加饱受蔑视,因而离开了这个出生城市,转而在新的居住地里成为备受敬重的领导人[158]。他的身份出现了重大的转变,在麦加人的眼中,他只是普通人和麻烦制造者,但在希吉拉后,他成为了政治家和地位崇高的领导人[159]。根据宗教学者劳埃德·斯特芬维基数据Q113789889所述,穆罕默德对伊斯兰教的想法在希吉拉后也有了变化,他把伊斯兰教视作可以团结所有阿拉伯人的文化枢纽[160]

麦地那时期

[编辑]

穆罕默德花了十天时间,在622年9月24日安全抵达麦地那[161]。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南面的库巴进城,但由于那里太靠近犹太人部落和不太认同阿克巴誓言的奥斯氏族,他继续往北走,并在相对安全的地方落脚[162]。在穆斯林的协助下,穆罕默德在此地建造了他的新居,它同时是麦地那的首座清真寺[163][164]

这时的麦地那藏有许多明争暗斗,包括两个主要的阿拉伯部落之间、追随穆罕默德迁徒的迁士与麦地那的穆斯林辅士之间及犹太人与穆斯林之间[165]。穆罕默德很快便与这里的各个部落和他率领的穆斯林达成协议,称为《麦地那宪章阿拉伯语صحيفة المدينة》。根据协议,麦地那所有信奉各个宗教的社群都会团结起来互相支持,特别是在受到攻击的时候,又订明了穆罕默德在各方发生争议的时候担当仲裁者。[166][167]学者安东尼·布莱克德语Anthony John Black认为,根据《麦地那宪章》,穆罕默德是要在部落联盟的架构以外按照他的使命打造新民族[168]

不过,随着伊斯兰教在麦地那的流行及穆罕默德的地位水涨船高,伪信者成为穆罕默德需要面对的考验,这些人对外宣称自己信奉伊斯兰教,但却暗中破坏穆罕默德的使命,其中包括了犹太人、不满现状的多神教信徒及不满穆罕默德上位的政要[169]。以阿卜杜·安拉·伊本·欧拜伊阿拉伯语عبد الله بن أبي ابن سلول为首,伪信者批评来自麦加的迁士鸠占鹊巢,但穆罕默德仍对他们忍让有加[170]

巴德尔之役

[编辑]

为了支持麦地那新建的穆斯林社群,穆罕默德与穆斯林抢略往来麦加的商旅[171]。穆罕默德可能是为了解决穆斯林社群的经济问题而诉诸抢略,瓦特解释“抢略是阿拉伯漠民的常态”[172][173]。在他抵达麦地那仅仅八个月后的623年2月,穆罕默德下达了劫掠古莱什部族商队的命令,他本人在随后亦亲自参与了这些行动,其中的纳赫拉伏击战阿拉伯语سرية عبد الله بن جحش最为重要[174][175]。他们在阿拉伯人视为圣月的时间发动了这次袭击,攻击和杀害了没有防备的麦加人[176]

穆罕默德继续发动更多的袭击,其中一次麦加商队察觉到危机,于是请求麦加支援[176]。当时穆罕默德与约300名穆斯林事先抵达巴德尔埋伏,而得到情报的麦加人则出动了1000人,务求以更强大的人数优势击败穆斯林,阻止他们继续袭击麦加商队[177][178]。不过,古莱什部落在此役受挫,包括穆罕默德的主要反对者阿布·贾赫勒在内的约70人阵亡。在此役后,穆斯林对穆罕默德的信心得到大幅加强[179]。巴德尔之役的胜利让穆罕默德确信真主与他同在,进一步让人们确信他是真主的使者,改信伊斯兰教追随穆罕默德的人数有所增加[180][181]

整治麦地那

[编辑]

在巴德尔之役结束后,穆罕默德开始利用他获得的政治资本来对付不承认他是先知的犹太人[182]。根据伊斯哈格所述,那些犹太人部落不论在宗教和政治上都反对穆罕默德,甚至违背《麦地那宪章》与他的敌人古莱什部落合作[183]。穆罕默德要求圭努加氏族阿拉伯语بنو قينقاع皈依伊斯兰教,并在遭到拒绝后把他们逐出麦地那[184]。另一个犹太人部落纳迪尔氏族阿拉伯语بنو النضير在随后亦被驱逐[185]

此外,穆罕默德又下令杀死了诗人阿斯玛·本·玛尔万阿布·阿法克卡卜·伊本·阿什拉阿拉伯语كعب بن الأشرف,因为伊斯兰教方面的说法称他们所写的诗文批评穆罕默德和穆斯林,甚至煽动人们反对穆罕默德[186][187][188]。研宄宗教比较的学者托尔·安德烈瑞典语Tor Andræ形容穆罕默德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仰赖于他所得的名气,因此恶意讽刺他的作品对他的危害更甚[189]。另一方面,穆罕默德也动用诗人宣掦伊斯兰教和攻击政敌,例如哈桑·伊本·萨比特阿拉伯语حسان بن ثابت编写了捍卫穆罕默德和讽刺麦加人的诗文[190][191]

在麦地那,穆罕默德所获的《古兰经》启示交代了巴德尔战役的战利品分配问题,亦谈及如何处理犠牲战士遗下的孤儿和寡妇,圣训亦提到他试图在麦地那建立社会秩序[192]。历史学家理查德·A·加布里埃尔英语Richard A. Gabriel形容穆罕默德最大的成就之一是建立了穆斯林社会制度,大大改变了阿拉伯的社会秩序[193]

武侯德战役与堑壕之战

[编辑]

巴德尔战役的失败反而坚定了麦加人要铲除穆斯林的决心,他们在625年组成了一支3000人的部队进攻麦地那[194]。穆罕默德决定率军前出武侯德山迎战,但他们遭到击败,穆罕默德负伤撤回麦地那,但麦加人亦无力攻占麦地那[195][196][197]。武侯德战役的失败与巴德尔战役的胜利在穆罕默德的眼中是同等重要,他在此后决意要争取穆斯林和非穆斯林的服从[198]

在两年后,据史学家塔巴里记载,被驱逐的纳迪尔氏族犹太人煽动麦加的古莱什部族对付麦地那,他们连同盟友向麦地那发动了攻势[199]波斯人萨勒曼建议穆罕默德在城市周边筑壕,穆罕默德亲自动手参与在内,因此此战被称为堑壕之战[200]。麦加军队围攻了麦地那将近两个星期都无法越过战壕,他们的补给开始跟不上,他们的盟友也退出了战事,他们只能无功而还撤回麦加[201][202]。穆罕默德在这两场战役都有所得着,挺过麦加最强大的攻势,又得以处理制造麻烦的犹太人部落,把影响力扩大到沙漠部族[203]

侯代比亚和约

[编辑]

628年,穆罕默德率领约700人前往麦加朝圣受阻,于是他们唯有转至附近的侯代比亚[204]。穆罕默德遣使向古莱什部族说明他们只是来朝圣[205]。麦加方面派出代表到侯代比亚与穆罕默德协商,最终达成了为期十年的协议[206]。根据协议,穆斯林在这一年不能进入麦加,但往后可以到麦加朝圣并逗留三个晚上。[207]

侯代比亚和约被誉为是穆罕默德在政治上的重大胜利,伊斯哈格称“伊斯兰教没有比这更大的胜利”[208]。此举亦令穆罕默德及穆斯林得以在不久后征服了麦加的盟友海拜尔,使他们可以在日后得以无后顾之患地进攻麦加[209]。此外,和约亦便于穆罕默德传播伊斯兰教﹐史学家瓦基迪阿拉伯语الواقدي称侯代比亚和约结束了战争,令人们觉得更安全,没有人害怕谈及和信仰伊斯兰教[210]

征服麦加

[编辑]

根据侯代比亚和约,穆罕默德在629年到麦加朝圣,此举令人们看到朝圣的传统习俗和克尔白可以得到伊斯兰教的保障,使又一批民众改信伊斯兰教[211][212]。同年,他决定进攻拜占庭帝国,但在穆厄泰战役阿拉伯语غزوة مؤتة受挫,于是意识到必须征服麦加才可以控制阿拉伯[213]。630年,穆斯林的盟友卡卜氏族阿拉伯语بنو كعب遭到古莱什部落的盟友巴克尔氏族阿拉伯语بكر بن وائل袭击,穆罕默德视之为违背侯代比亚和约,必须予以回应[214]

穆罕默德起兵10000人南征麦加,由于麦加领导人出现更替,麦加部分具影响力的家族已迁居麦地那和皈依伊斯兰教,而且前领导人阿布·苏富扬与穆罕默德的关系有所改善,苏富扬出城向麦地那投降[215][216]。穆罕默德保证只要麦加方面不施袭,他们不会杀害任何人。进城后,穆罕默德没有强迫任何人皈依伊斯兰教,亦没有报复古莱什部落。[217]

他围绕着克尔白走了七圈,对放置在东南角的黑石予以尊崇,做法成为了穆斯林到这里朝圣的样板,而放置在克尔白的360个偶像则逐一被移除和摧毁,此后克尔白仅用以供奉真主[218][219]。随着麦加的降伏,许多阿拉伯部落都接受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在接下来的两年继续巩固伊斯兰教的地位[220][221]

辞朝演说

[编辑]

632年,穆罕默德最后一次到麦加朝圣,指示只有穆斯林可以在克尔白朝圣,又发表辞朝演说阿拉伯语خطبة حجة الوداع[222]。穆罕默德在演说当中提醒穆斯林要反对压迫、尊重妇女及抛弃古阿拉伯的部落冲突,又表示《古兰经》和圣行可以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免受邪恶侵扰[223]。据说有14万人在场听取辞朝演说,穆罕默德指示他们要把演说内容传播出去。[224]

流传至今的辞朝演说有多个不同的版本,学者阿卜杜勒·哈米德·阿布苏莱曼阿拉伯语عبد الحميد أبو سليمان认为不同版本的矛盾是“圣训叙述者的误解所致”[225][226]。部分穆斯林相信穆罕默德在回程途中的盖迪尔胡木阿拉伯语حديث الغدير最后一次布道,并指定女婿阿里继承为穆斯林社群领导人[227]。不过,另一些人不认可这种解读,他们认为穆罕默德仅因他们的关系亲密而请求穆斯林尊重阿里,并没有指定继承人[228]。这种分歧导致穆斯林社群分裂成逊尼派什叶派[229]

逝世

[编辑]

632年5月,穆罕默德再次发兵征伐拜占庭帝国控制的叙利亚地区,但他在远征队出发前染病,不得不把领祷的职责交托给阿布·巴克尔[230][231]。有来源指他因朝圣而积劳成疾,发热和头痛的病征已持续了一段时间[232]。据指穆罕默德在逝世的约80天前收到真主最后的启示,当中真主称“我已为你们成全你们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赐你们的恩典,我已选择伊斯兰做你们的宗教”,因此穆斯林认为伊斯兰教信仰在穆罕默德的逝世时已臻完善[233][234]

6月8日,穆罕默德躺在妻子阿伊莎的膝上去世,终年62岁,但有指他“逝世时的年龄在60至65岁之间”[235][236][237]。不过,史学家迈克尔·库克英语Michael Cook (historian)引述的一些资料认为,到穆斯林向阿拉伯以外地区扩张那时,穆罕默德仍健在。另一位学者帕特丽夏·克罗内指“一般认为穆罕默德是在632年逝世,但他在此后的两至三年后才逝世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238]由于穆罕默德恰好在伊斯兰历的3月12日出生和逝世,穆斯林会在这一天同时纪念他的诞辰和忌辰,那一天被称为圣纪节[239]

据说穆罕默德曾经在病榻上让人拿来笔墨,称要写下一些东西,以免后人误入歧途,但最后没有留下任何文字。什叶派称穆罕默德当时有意写下阿里的名字,确认他是真主拟定的继承人。[240]逊尼派圣训亦有记载此事,指穆罕默德的门徒欧麦尔称先知受疾病的影响,因而没有提供书写材料[241]

根据伊斯哈格的记载,穆斯林在穆罕默德逝世的翌日确认阿布·巴克尔的领导权,然后开始筹办穆罕默德的丧葬[242]。欧麦尔最初还寄望先知复苏,因此不愿意让他下葬,但穆罕默德的叔父阿拔斯留意到遗体开始发臭,坚称要下葬[243]。穆罕默德在家中下葬,后来在该地兴建了陵墓,并成为清真寺的一部分,许多穆斯林会来到这里参拜[244]

形象与性格特征

[编辑]

穆斯林视穆罕默德为亚伯拉罕诸教最后的先知[245]。美国传教士迈克尔·库恩维基数据Q131917128指出,在穆斯林的眼中,他是“男儿的典范、全人类前所未见的道德榜样”[246]。有见及此,穆罕默德的性格特征是穆斯林社群的一大关注点,尽管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但并非所有穆斯林都严格遵照,形容先知个性和容貌的文献、口头描述及绘画都十分普及,而且在伊斯兰教宗教艺术占据重要地位[247][248]

非穆斯林的看法呈现两极化。基督教福音派有人认可穆罕默德是一位伟大的君子,也可能是上帝的先知,但亦有人认为他精神错乱和崇尚暴力[249]。西方对穆罕默德生平的记载往往语带负面,质疑他的先知身份[250]。不过,如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弗里德里希·沃尔夫托马斯·卡莱尔等学者却刻划出他的正面形象[251][252][253]。1980年代后,穆罕默德在学者当中的形象好转,基督教神学也从过往的拒绝承认其先知身份转变成理解认可[254]

外貌

[编辑]

由于伊斯兰教奉行圣像破坏主义,关于穆罕默德外貌特征的描述不多,只知他的外貌平凡、身高一般、身材结实、手臂修长,有浓密的头发和胡子,鼻钩瞳黑[255]。相关的描述可见于圣训和传记[256][257]希利亚阿拉伯语حلية شريفة是一种艺术文体,构成文字形式的画像用以描述穆罕默德的外貌特征,规避视觉上造成偶像崇拜[258]。这种艺术表现穆罕默德外表的形式据信有保佑和医护作用,所以此类作品会被当作护身符使用[259]

埃及作家穆罕默德·侯赛因·海卡尔阿拉伯语محمد حسين هيكل在他的著作里详细描述穆罕默德在二十多岁时的面貌,称他有一张俊朗的面孔,身材中等,大大的脑袋有一头浓密的黑发。他的额头寛阔,大大的黑眼睛配上浓密的眉毛,眼侧微红,睫毛长长;鼻子美观,牙齿整齐,胡子厚密,颈部修长,胸肩阔大。他的肤色浅白,手脚厚实。[260]穆罕默德的朋友形容他体格魁梧,皮肤“像女人一样”红润,偌大的深色眼睛动人心魄[261]。标榜是由穆斯林泽利姆(Zelim)写给一位犹太拉比的《犹太人的伟大解放者穆罕默德与摩西的相似之处》(Parallele entre Mahomet et Moise le grand liberateur des Juifs)里亦有类似描述,形容他五官生动、神态高贵,泽利姆强调这样的描述是由穆罕默德的敌人所载,不能被视为奉承之语[262]

所有记载都称穆罕默德的肤色非常白晳,阿里形容是“白里透红”[263]。他的肤色、外观和芬芳的体味在伊斯兰教文献里经常都被比拟作玫瑰,例如中世纪诗人尼扎米提到穆罕默德时称“如你是玫瑰,请赐予我们花圃那般的芬香”,作家哈卡尼·穆罕默德贝伊维基数据Q130374921把穆罕默德犹如玫瑰的外观类比天国,称他与玫瑰花苞相似[264]

性格

[编辑]

据作家艾尔沙德汗(Arshad Khan)所述,穆罕默德为人诚实、谦虚、公正、仁慈、有爱心、体贴及勇敢,生活简朴,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待人,是所有穆斯林的模楷[265]。伊斯哈格记载真主自穆罕默德年幼开始便保护他,使他成为人们当中最有男子气慨、性情最好的人,真主灌输了良好的品格,因此他获人们称为“可信之人”[266]。学者阿迪勒·萨拉希英语Adil Salahi认为穆罕默德追求正义的性格贯彻始终,他在成为先知之前已经参加美德同盟,帮助受到不公待遇的人,成为先知后亦能公正地处理穆斯林社群的纠纷[267]

在圣训里,穆罕默德被形容为“反映《古兰经》之道”,学者穆尔塔达·扎比迪阿拉伯语مرتضى الزبيدي解释称这是指穆罕默德与《古兰经》的善意、指示及优秀相连[268]。《古兰经》形容他“具备一种伟大的性格”,又赞颂他是“优良模范”[269][270]。穆罕默德的妻子阿伊莎提及他的时候称他是“行走的《古兰经》”[271]。穆斯林则形容他深爱全人类,不分种族、信仰和肤色,不以怨报怨,宽恕包容,仁厚待人[272]

史学家爱德华·吉本评价穆罕默德时称他是一位善恶交加的历史人物,既非辩护基督教的人们口中所说的邪恶天才,亦非歌颂伊斯兰教的人们口中所指的卓越先知[273]。神学家弗里德里希·斯潘海姆德语Friedrich Spanheim der Ältere指穆罕默德是一位缺德的伪先知,但承认他为人机智,慷慨对待穷困人士,待人有礼[274]。犹太学者阿洛伊斯·施普伦格德语Aloys Sprenger则形容他懦弱、狡诈及过分狂热[275]

文化水平

[编辑]

穆罕默德在6世纪末认识阿拉伯文的基础字形,但不清楚他是否能写字或只是能读,但一般都不认为这算作识字,当时的大部分人都没有学习阅读和写字[276][277]。传统上,穆斯林认为穆罕默德是文盲,但有很好的记忆力和出色的说话能力[278]。不过作为商人,他应该有一些阅读和写作能力[279]。《古兰经》里以“乌米”(Ummi)一词来指称穆罕默德,该词有文盲的意思,但这个词语有歧义,亦可指他本身并非犹太教徒或他本身是异教徒的意思[280]

诗人穆斯塔法·阿里称穆罕默德是不识字的先知,并指出这正好证明他的品性至高无上,因为他已经超脱了普通人“白纸黑字的阅读和写作能力”[281]。作家阿里·于纳尔土耳其语Ali Ünal称他没有接受过教育,也没有上过学,也正因为是这样,“他没有受到当时的文学影响,免受思想和精神上的污染”[282][283]。不过,学者法里德·伊萨克英语Farid Esack引述称,一些学者认为穆罕默德所谓的文盲是后世捏造,目的是为了争论《古兰经》的唯独[284]。宗教学者阿尔温德·夏尔马印地语अरविन्द शर्मा把穆罕默德的文盲比拟圣母玛利亚的童贞,指出穆斯林的这种说法是为了确立《古兰经》经文是真主之言[285]

伊斯兰教内外的文献都描述穆罕默德是一位教师和指导者,学者阿卜杜勒·拉希姆·基德瓦伊维基数据Q113723403赞扬他是“人类前所未有最好的老师”[286][287]。穆罕默德非常重视学习知识,圣训中提及他说过“知识就是崇拜”、“求学问是穆斯林的天职”、“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又鼓励识字的圣伴教人读书识字[288]。穆罕默德在传授《古兰经》的时候采用渐进式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掌握教授的内容,亦重视教学的质量[289]

军事才能

[编辑]

在穆罕默德年轻时,叔叔哈姆扎留意到他眼力极佳,射术天资出众,于是磨练他的射术[290]。传统上有记载指穆罕默德擅用六种弓,据称他曾经参加冒渎之战,并发射了箭矢,又在后来的武侯德战役中用弓战斗,直到把弓拉坏[291][292]。穆罕默德重视弓术锻练,并称比起练习骑术,练习弓术的人们更得他的欢心[293]。不过,圣训提到他也会骑马和骆驼,并且亲自骑骆驼参与劫掠[294][295]。穆罕默德参加的几乎所有战役也骑在骆驼上[296]

史学家宰海比阿拉伯语شمس الدين الذهبي引述10世纪学者伊本·法里斯·卡兹维尼阿拉伯语ابن فارس称穆罕默德拥有八把有名号的利刃,穆罕默德使用其中一把名为阿德卜阿拉伯语مقتنيات النبي محمد的利刃参加巴德尔之役及武侯德战役[297][298]。尽管有记载指他在巴德尔之役位处后方受到保护,但有其他说法称他“勇猛无畏”,“没有人比他更接近敌人”[299]。在征讨盖斯部落阿拉伯语قيس عيلان胡耐因之战阿拉伯语غزوة حنين,穆斯林陷入劣势,但据载他毫不退缩,催促座下的骡子继续向前[300]

加布里埃尔称穆罕默德除了是优秀的将领和战术家,还是军事理论家、军制改革者、战略思想家、实战指挥官及军事领导人,又实践了他发明的举事反抗理论[301]。学者奥利弗·利曼英语Oliver Leaman也指出,他的军事才能在伊斯兰教历史里得到验证,看来是有战功的军事领导人[302]。穆罕默德在准备发动侵袭的时候特别谨慎,他会故意使用含糊的言语来指称行动的地点,避免消息泄漏给敌人[303]。他袭扰贸易路线时所选的地点有战略上的考虑,目的是控制接近红海的贸易路线,穆斯林史学家叙述这些行动的时候都强调他是精明、出色的军官,能智取麦加的异教徒[304]

在巴德尔之役,穆罕默德把300名战士组织成两条队列,一些穆斯林作家声称穆罕默德首次把这种阵形引入阿拉伯[305]。他曾经率领商队经商,所以他熟悉路线、行走距离、驮运动物的食水供应、水井位置、天气等知识,从来因物资调动困难而改变和放弃军事行动[306]。文献亦提及穆罕默德引入了也门的投石机洞屋,用于攻城战,大概是首位在北阿拉伯应用这些攻城武器的阿拉伯军事指挥官[307]

不过,加布里埃尔认为穆罕默德未能在武侯德战役采用原本拟定的战术。麦地那的地形能阻碍大批骑兵和步兵,削弱麦加一方的人数优势,而且他们缺乏攻城武器,只要穆斯林坚守不出,麦加军队自然会因军饷耗尽而退兵,但穆罕默德最终却同意了部下出战的请求。[308]即使穆罕默德叮嘱了驻守一个小山丘上的弓兵不得擅离,他们后来没有遵从这个命令,麦加军队有机可乘,得以从后方攻击穆斯林[309]

《古兰经》与圣行

[编辑]

真主通过天使吉卜利勒向穆罕默德传授的《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重要的宗教源头,而穆罕默德的身教言传则称为圣行和圣训[310]。穆斯林相信他的生活表达了《古兰经》的信仰思想,指导他们如何信奉伊斯兰教[311]。圣训收录穆罕默德的所言所行,用以演示、解释及补充《古兰经》的教条和价值观,两者都是伊斯兰教法的主要法源[312]

古兰经

[编辑]

据说《古兰经》是第二代哈里发欧麦尔才下令收集穆罕默德所得的启示而成[313]。穆斯林不认为穆罕默德是《古兰经》的作者,而是真主向穆罕默德揭示的讯息,《古兰经》本身也否认他是作者,但非穆斯林普遍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示穆罕默德是《古兰经》的作者[314]。学者马利兹·鲁思文英语Malise Ruthven认为,既然穆罕默德是在《古兰经》出现后才成为先知,而《古兰经》自称是不经修改、原汁原味的真主之言,那么穆罕默德就不是《古兰经》的作者,而是相反《古兰经》是穆罕默德的“作者”[315]

身为拉比的学者亚伯拉罕·盖格尔德语Abraham Geiger相信《古兰经》是人为的产物,许多内容都是重塑犹太教[316]。比较《古兰经》与犹太教及基督教文献的相同叙事,他认为当中有差异是因为《古兰经》是基于《出埃及记》一个含糊的版本,而且穆罕默德的转述出错[317]。基督教传教士里科耳多·达蒙特·迪克罗意大利语Riccoldo da Monte di Croce称穆罕默德在《古兰经》里安插了许多伪造的东西,西班牙雄辩家佩特鲁斯·阿方索西班牙语Pedro Alfonso及13世纪著作《揭开隐秘阿拉伯语كتاب الواضح بالحق》的匿名作家都断定穆罕默德是《古兰经》的作者[318]

伊斯兰学者以穆罕默德的文盲为由,证明《古兰经》确实是圣典,他们指出如果穆罕默德没有读写能力,就无法编写《古兰经》[319]。神学家赛义德·努尔西指出,《古兰经》启导了许多圣人,认为它的经文是人类之言无法解释它的性质和影响[320]。法国医生莫里斯·比卡耶法语Maurice Bucaille也认为,《古兰经》所述的一些内容过于超前,把穆罕默德视作它的作者是站不住脚[321]

圣行

[编辑]

在穆罕默德逝世后,伊斯兰教通过军事征服向外扩张,而穆罕默德的同伴逐渐老去和逝世,穆斯林有迫切需要收集和保存穆罕默德的故事[322]。有人开始自主或受到指使收集被称为圣行的先知传说,辑录成圣训[323]。一则圣训包含两个部分,分别说明了该圣训的传述世系阿拉伯语سند (علم الحديث)及内文[324]。圣训包含了与穆罕默德相关的事件、言论和决定,提供了素材描绘穆罕默德的生平,以支持穆斯林所行的习俗[325]

圣训不仅用作记录历史,它还揭示真主通过穆罕默德想表达的行径[326]。许多穆斯林都认为,将来出现的任何困难和疑问都可以在穆罕默德的圣训当中找到答案[327]。部分学者指出,尽管有许多圣训都是伪造,但许多圣训都包含历史资料[328]。根据圣训学者穆罕默德·伊本·伊斯梅尔·布哈里的估算,约有2350则圣训被认为是真实可靠[329]

圣行补足了《古兰经》,有时可以解释经文的内容,或提供更多细节,穆斯林应当仿效穆罕默德的这些圣行[330]。伊斯兰教学者马哈茂德·阿尤布阿拉伯语محمود محمد أيوب称“圣行在本质上不是宗教圣典,而是穆斯林在他们的生活当中的榜样”[331]。穆斯林文化和一些行为习惯都是参照了穆罕默德的做法,例如穿鞋、梳头等动作都是先右后左[332]证信礼拜的宗教课业都是源自圣行,而斋戒朝觐的细节规定也是通过圣行而订立[333]

奇迹

[编辑]

《古兰经》与圣经一样认为奇迹是真主在世间行事的异象,穆罕默德在《古兰经》当中并没有施展奇迹,经文中提到他自称“只是一个同你们一样的凡人”,在回应不信道者质疑真主不降临神迹于他身上时,经文亦称他“只是一个警告者”,他自身也声称《古兰经》是他的唯一奇迹[334][335][336]。穆斯林学者解释穆罕默德不行奇迹时称“《古兰经》的美妙极致和伟大已证明了穆罕默德的先知身份,而不是那些违反自然定律、常人无法理解的东西”[337]。学者贾希兹阿拉伯语الجاحظ认为穆罕默德其人其事已可以证明他是先知,不亚于其他先知所立的奇迹[338]

学者德尼·格里伊维基数据Q113828747表示,早于穆罕默德的先知有奇迹相助,确认和肯定他们所传达的讯息,然而《古兰经》里的穆罕默德却没有得到真主的这种认受[339]。穆罕默德的追随者伊本·劳哈阿拉伯语عبد الله بن رواحة声称“即使他没有显著的神迹,仅仅是他的存在便表明了祂的旨意”[340]。对于穆罕默德和穆斯林来说,《古兰经》的所有章节都是真主的神迹,所以《古兰经》的章节被称作“阿亚”,意思是奇迹。《古兰经》经文提出“如果你们是诚实的”,“那末,你们试拟作一章”,向不信者提出了挑战[341]

不过,英国神学家大卫·理察德·托马斯维基数据Q101210633提到《古兰经》当中提到的开拓胸襟、月亮破裂和夜行登霄都是与穆罕默德相关的奇迹[342]。开拓胸襟是指据传有两位天使或雀鸟带走了还是孩童的穆罕默德,打开了他的心胸,并施行了手段净化了他的心脏[343]。月亮破裂则是有人要求穆罕默德所行的奇迹,他让空中的月亮分为两半[344]。伊本·希夏姆亦论述了这些奇迹[345]

关于这些奇迹,圣训有更详尽的叙述,而且类似这样的奇迹在圣训当中有数百个[346][347]。阿拔斯王朝初期的穆斯林学者撰写的圣训和绥拉阿拉伯语السيرة النبوية(穆罕默德传记)都引述了先知生平当中创造的大量奇迹,许多都与天空、风、树木、动物的自然景象相关,它们所出现的兆象确立穆罕默德的先知身份[348]。海卡尔解释,后世出现更多故事叙述穆罕默德的奇迹,是因为穆斯林知道以往的先知所立的奇迹,他们认为这是先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使《古兰经》没有说明,他们也接纳了这些奇迹[349]

神学家安萨里艾什尔里巴基拉尼阿拉伯语أبو بكر الباقلاني阿卜杜·卡希尔·巴格达迪阿拉伯语عبد القاهر البغدادي阿塔·马里克·志费尼巴兹达维乌尔都语صدر الاسلام都认为,尽管先知是与其他人无异的人类,信众需要辨别真先知与假先知,这些普通人做不到的异象和成就就是差异之处[350]。在《宗教科学之复兴阿拉伯语إحياء علوم الدين》一书里,安萨里列出了穆罕默德所立的45项奇迹,但他强调真主是以穆罕默德为介创造奇迹[351]。同是神学家的伊本·阿卜杜勒·瓦哈卜则在他的《法学概要》(Mukhtasar)里反对后世的穆罕默德传记里添加了大量奇迹,他所创立的派别瓦哈比派强调《古兰经》的解读不可变更,拒不接纳凭空创造的所谓奇迹[352][353]

家庭

[编辑]

穆罕默德出生在哈希姆氏族一个贫困家庭,并根据传统寄养在另一家人那里。在母亲逝世后,他先后由祖父和伯伯照顾。他没有血脉相连的兄弟姐妹,但在寄养家庭里有八位兄弟姐妹[354]。成为先知后,每当乳母哈利玛到访时,穆罕默德都会把自己的斗篷铺开,让她坐下,以示尊敬[355]。胡耐因之战结束后,穆斯林抓了一个声称是穆罕默德养姐妹的莎伊玛·宾特·哈里斯,穆罕默德放了她回到她的部族[356]

在伊斯兰教里,圣裔一词专指先知穆罕默德的家人。逊尼派认为该词包括了穆罕默德的妻儿,而什叶派的定义则较狭窄,认为圣裔仅指穆罕默德和他的女儿法蒂玛、女婿阿里、外孙哈桑侯赛因及他们的后裔。什叶派认为圣裔是绝对正确的伊玛目,相信这些伊玛目是真主选定的穆斯林领袖。[357]所有穆斯林都十分尊崇穆罕默德的家人,什叶派甚至相信他们可行神迹,帮助他们在审判日进入天堂[358]

阿卜杜·马纳夫阿拉伯语عبد مناف بن قصي及他的儿子阿卜杜·沙姆斯阿拉伯语عبد شمس بن عبد مناف也是穆罕默德的祖先[359]。穆罕默德是阿卜杜·马纳夫的第五代子孙,而阿卜杜·沙姆斯则是倭马亚家族的祖先[360]。穆罕默德一共有11位叔伯、6位姑母[361]。除了女婿兼堂弟阿里,阿卜杜拉·本·阿拔斯是穆罕默德的堂兄,他被称为最伟大的《古兰经》经注学家[362][363]

妻妾

[编辑]

穆罕默德在595年迎娶他的第一位妻子赫蒂彻,当时40岁的赫蒂彻是一名富有的寡妇,同时是他的雇主[364]。据称多配偶制在伊斯兰教出现之前的阿拉伯相当普遍,《古兰经》加以限制,穆斯林男子最多可娶四名妻子[365]。可是,穆罕默德在娶了赫蒂彻后的25年也只有这一名妻子,直至她在619年逝世[366][367]。赫蒂彻在伊斯兰教历史里备受敬重,认为她的品格高尚,而且她是穆罕默德奉行先知使命的重要支持者[368]。法学家卡迪·努曼阿拉伯语ابن حيون大加赞颂她的美德,把她为妻忠虔和典型的母亲形象塑造成穆斯林眼中完美的妇女[369]

据伊斯哈格记载,穆罕默德在赫蒂彻逝世后缔结了10次婚姻,对象分别是萨乌黛阿拉伯语سودة بنت زمعة阿伊莎哈夫莎乌姆·赛莱迈阿拉伯语أم سلمة朱韦丽娅阿拉伯语جويرية بنت الحارث宰娜卜·宾特·杰哈希宰娜卜·宾特·胡宰迈乌姆·哈比拜索菲娅阿拉伯语صفية بنت حيي بن أخطب梅蒙娜阿拉伯语ميمونة بنت الحارث[366]。不过,圣训记载的数量不一,一些穆斯林认为他的所有婚姻都是《古兰经》经文限制妻子数量至四人之前缔结,但亦有解读认为先知不受此限制[370]。据指他又另立两妾玛丽娅·格卜蒂亚阿拉伯语مارية القبطية赖哈纳·宾特·宰德阿拉伯语ريحانة بنت زيد,前者是基督徒,后者则是犹太人[371]

穆罕默德的妻子们被称为圣妻,《古兰经》中又称她们是信士之母,穆斯林在先知逝世后不能迎娶她们[372][373]。除了赫蒂彻,穆罕默德所娶的其中七名妻子都是寡妇,学者穆罕默德·阿里指出他在赫蒂彻之后的多次婚姻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护那些寡妇[374][375]。他的一些婚姻是出于政治原因而缔结,例如阿伊莎、哈夫莎、乌姆·哈比拜、梅蒙娜[376]。阿伊莎和哈夫莎的父亲都是穆罕默德的支持者,乌姆·哈比拜的父亲阿布·苏富扬原本是穆罕默德的敌人,但穆罕默德通过联姻鼓励了苏富扬皈依伊斯兰教。[377]另外﹐通过与梅蒙娜的婚姻,哈立德·本·瓦利德成为了穆罕默德的外甥,他被称为是古莱什部落最强大的战士[378][379]

阿伊莎是穆罕默德所娶的唯一一位处女,她在623年正值9岁的时候与穆罕默德订婚,经常被认为是穆罕默德最爱和最亲密的妻子,非常了解先知的生活习性,她转述了超过2000则圣训[380]。圣训也记载了穆罕默德与妻子们的关系和相关的资料,形容他爱护和供养了妻子,又会平息她们之间的纷争[381]。在穆罕默德逝世后,妻子们似乎没有继承他的资产,哈里发欧麦尔在641年设立了国家抚恤金,利用征服所得的庞大收益供养包括她们在内的人士[382]

后裔

[编辑]

据说穆罕默德与赫蒂彻生下了两男四女,分别是阿卜杜·安拉·伊本·穆罕默德阿拉伯语عبد الله بن محمد卡西姆·伊本·穆罕默德阿拉伯语القاسم بن محمد鲁奎雅·宾·穆罕默德乌姆·库勒苏姆·宾特·穆罕默德阿拉伯语أم كلثوم بنت محمد宰纳卜·宾特·穆罕默德阿拉伯语زينب بنت محمد法蒂玛。穆罕默德又与其妾玛丽娅诞下了一子易卜拉欣·伊本·穆罕默德阿拉伯语إبراهيم بن محمد,但三名儿子皆早夭。[383]四女当中亦只有法蒂玛在穆罕默德逝世后仍健在[384]。法蒂玛嫁给穆罕默德的堂弟阿里,并诞下哈桑侯赛因,他们是穆罕默德仅有的男性后裔[385]

圣训记载了许多轶事描述穆罕默德对哈桑和侯赛因的喜爱[386]。什叶派相信穆罕默德的后裔是神授的穆斯林领导人,他们认为阿里在穆罕默德逝世后成为首位伊玛目,哈桑和侯赛因则是第二及第三位[387]。不过,逊尼派则支持穆斯林推选产生的阿布·巴克尔成为哈里发,并称阿里亦效忠于他[388]

哈桑的后裔被称为谢里夫,而侯赛因的后裔则被称为赛义德,以示出身之高贵[389][390]。谢里夫自968年至1925年一直统治麦加的谢里夫国,立国的贾法尔·伊本·穆罕默德·伊本·侯赛因·阿米尔阿拉伯语جعفر بن محمد الحسني是哈桑的第九代子孙[391]。一些现代穆斯林国家的君主自称是先知后裔,主张自身的正当统治权,如伊拉克和约旦的哈希姆家族[392]

争议

[编辑]

伊斯兰教教义相信其宗教是先知穆罕默德在7世纪的沙特阿拉伯所得,《古兰经》、先知传记阿拉伯语السيرة النبوية、圣训和一般的历史记载都提供了有关穆罕默德的历史资料[393][394]。许多穆斯林学者认为这些资料基本上都是真确,法国史学家欧内斯特·勒南也认为穆罕默德“在历史上完全有迹可见”,科学家迈克尔·哈特承认他是“历史上唯一在宗教和世俗层面上都极其成功的人”[395][396]。不过,像古斯塔夫·魏尔德语Gustav Weil威廉·缪尔英语William Muir伊格纳茨·戈德齐赫尔匈牙利语Goldziher Ignác等学者都质疑这些史实[397]

穆罕默德相关的史实问题甚至引发学者质疑穆罕默德可能并不存在。学者穆罕默德·斯文·卡利施德语Sven Kalisch称穆罕默德存在的证据在踏入8世纪的时候才出现,他指出“研究得越多,就越发现这位历史人物未必真确存在”[398]。另一位学者迈克尔·库克英语Michael Cook认为穆斯林以外的资料可以证实确有穆罕默德其人,但这些资料也对伊斯兰教的早期历史产生诸多疑问[399]。美国学者凯西亚·阿里英语Kecia Ali形容了基督徒把穆罕默德描述成以基督为蓝本的虚构人物,其声称等同甚至超越基督皆纯属谎言,毫无事实基础[400]

此外,穆罕默德的人格经常都受到敌视伊斯兰教的人们批评[401]。基督教往往都批评穆罕默德是一位享乐主义者及奸诈之人,犹太作者经常用“疯狂”来描述穆罕默德,世俗作家则批评他愚昧、野蛮及不道德[402][403][404]

个人生活

[编辑]

基督徒指责穆罕默德的道德败坏,借此来否认他的先知身份,亦有世俗的观点认为他是一位文盲的骗子,利用骗术来拔高自己的地位[405][406]。基督教传教士唐·理查森英语Don Richardson (missionary)形容穆罕默德的道德水平及不上寻常无赖的底线,另一位传教士杰里·瓦因斯英语Jerry Vines指他是“被魔鬼附身的恋童者[407][408]。作者诺尼·达尔维什埃及阿拉伯文نونى درويش指出即使是以当时阿拉伯的标准来说,穆罕默德也难以隐暪他在个人生活当中犯下的罪孽[409]

穆罕默德的性癖和婚姻生活一直都是西方反对伊斯兰教的一方聚焦的议题[410]。他在踏入50岁后迎娶了当时不足10岁的阿伊莎,被指等同虐儿[411]。曾任荷兰议员希尔西·阿里称穆罕默德在当今会被视为恋童,但史学家丹尼丝·斯佩尔伯格英语Denise Spellberg认为阿伊莎的婚龄可能是后世所创,用以说明穆罕默德最宠爱的妻子在结婚时是处女[412][413]。伊斯兰教法学者赛义德·穆罕默德·雅斯曼(Sayyid Muhammed Jasmin)认为批评穆罕默德娶了年幼的阿伊莎是现在论的说法,以当时并不存在的现代形势来错误解读历史[414]

自中世纪以来,穆罕默德的多配偶婚姻一直都被指有违道德,被视为性变态[415]。意大利传教士罗伯托·卡拉乔洛意大利语Roberto Caracciolo (vescovo)认为穆罕默德着重肉欲,西班牙辩论家佩特鲁斯·阿尔方斯西班牙语Pedro Alfonso称他“非常喜欢女人,太沉迷酒色,正如他所称,他的色欲等同四十个男人”。[416][417]一些人辩称穆罕默德娶了多位妻子是出于同情和关照他人,例如穆罕默德·阿里-哈吉·萨尔明(Muhammad Ali-Al-Haj Salmin)称穆斯林为了伊斯兰教牺牲了性命,穆罕默德为了捍卫他们的遗孀而与她们缔结婚姻,另一些婚姻则是出于政治原因[418][419]

穆罕默德的其中一位妻子宰娜卜·宾特·杰哈希原本是他的义子扎伊德·伊本·哈迪萨·卡尔比阿拉伯语زيد بن حارثة的妻子,但她后来离婚,转而嫁给穆罕默德,此举在当时甚至受到一些穆斯林的批评,因为阿拉伯人视义子等同于亲生儿子,所以他们之间的婚姻会被视为乱伦[420][421]。作家法蒂玛·梅尔尼西阿拉伯语فاطمة المرنيسي认为穆罕默德迎娶宰娜卜的主要原因是垂涎她的美色[422]。海卡尔却认为这样的批评不合理,他承认穆罕默德的确打破了当时的社会规范,但摩西杀害埃及人、约拿与鲸鱼的经历及耶稣是处子所生都违反自然定律[423]

战争与蓄奴

[编辑]

作家阿卜杜·马西赫·伊本·伊斯哈格·肯迪意大利语Abd al-Masih ibn Ishaq al-Kindi不同意穆罕默德在宣教过程当中发动的战争和劫掠,他称“从未听闻有人会像穆罕默德那样宣称,如果有人不接纳他的先知身份,他就用刀剑刺他、洗劫他的屋子、奴役他的孩子”[424]巴勒斯坦作家瓦利德·侯赛尼指出,在当今的国际法之下,穆罕默德干犯了反人类的战争罪行、盗窃、强奸、抢劫和破坏,亦会因蓄奴、人口贩卖、仇女及针对非穆斯林的宗教偏见而受审[425]。福音布道家老杰瑞·法威尔形容穆罕默德是“崇尚暴力和战争的人”,是“恐怖份子”[426]

沙特思想家比赖克·阿布·迈拉(Birayk Abu Mayla)认为穆罕默德按照真主的允许而对敌人发动圣战,目的是让人们摆脱愚昧的黑暗,使他们可以沐浴的宗教信仰的光芒下[427]。埃及作家阿巴斯·马哈茂德·阿卡阿拉伯语عباس محمود العقاد指出现代国际法对战俘的保护是基于不知情对方的所作所为,但穆罕默德允许杀害战俘是因为他知道对方侵害穆斯林,而屠杀犹太人则是因为他们通敌,违反了与穆罕默德的协定[428]。另一位作家阿卜杜·拉赫曼·谢尔卡维阿拉伯语عبد الرحمن الشرقاوي认为穆罕默德仅在自卫的情况下发动战争[429]

学者威廉·缪尔英语William Muir在写作穆罕默德的传记时批评奴隶制得到《古兰经》的背书,是“彻头彻尾的邪恶”[430]。另一位学者大卫·马戈柳思英语David Samuel Margoliouth称穆罕默德从来没有想过废除奴隶制[431]。不过,倡导伊斯兰教改革的赛义德·艾哈默德·汗认为蓄奴源自信奉异端的阿拉伯人及犹太-基督教英语Judeo-Christian传统,他不认同圣训所述的穆罕默德接受奴隶制甚或拥有奴隶的说法[432]。史学家戈弗雷·希金斯英语Godfrey Higgins指出,尽管穆罕默德没有废除奴隶制,但他对之加以管制,并鼓励释奴[433]

注脚

[编辑]
  1. ^ 1.0 1.1 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2007年),第389页
  2. ^ Hewer(2014年),第27页
  3. ^ Drissner(2016年),第20页
  4. ^ Spencer(2006年),第35页
  5. ^ Campo(2008年),第490页
  6. ^ Mansouri & Akbarzadeh(2006年),第53页
  7. ^ Baumer(2016年),第6页
  8. ^ Salama(2018年),第xii页
  9. ^ 李健彪(2000年),第102页
  10. ^ 吴学荣(2015年),第127页
  11. ^ Mitchell(2007年),第xi页
  12. ^ Takacs & Cline(2015年),第378页
  13. ^ Watt(2008年),第52页
  14. ^ Harper,Subanthore & Gritzner(2007年),第51页
  15. ^ Oliver & Lewis(2008年),第276页
  16. ^ Gwynne(2017年),第92页
  17. ^ Brown(2011年),第103页
  18. ^ January(2013年),第9页
  19. ^ Aslan(2011年),第18页
  20. ^ Sodiq(2010年),第10页
  21. ^ Fasching,DeChant & Lantigua(2011年),第264页
  22. ^ Ibrahim(2014年),第81页
  23. ^ Sirry(2021年),第214页
  24. ^ Lassner & Bonner(2010年),第19-20页
  25. ^ Haykal(1976年),第52页
  26. ^ Aleem(2011年),第32页
  27. ^ Simmonds(1993年),第70页
  28. ^ Marston(2001年),第12页
  29. ^ Abbas(2021年),第22页
  30. ^ Chaurasia(2005年),第135页
  31. ^ Netton(2013年),第4页
  32. ^ Andrae(2012年),第33页
  33. ^ Williams(2013年),第25页
  34. ^ Segovia(2015年),第104-105页
  35. ^ Katz(2007年),第13页
  36. ^ Haykal(1976年),第42-43页
  37. ^ Al-Huseini(2014年),第188页
  38. ^ Nagel(2020年),第35页
  39. ^ Mahmoud(2008年),第16-17页
  40. ^ Drissner(2016年),第29页
  41. ^ Brown(2011年),第10页
  42. ^ El-Azhari(2019年),第10页
  43. ^ Knight(2023年),第48页
  44. ^ Rizvi(1997年),第21页
  45. ^ Rogerson(2004年),第48页
  46. ^ Haykal(1976年),第63-64页
  47. ^ Koehler(2014年),第123-124页
  48. ^ Kim(2018年),第10页
  49. ^ Salahi(2010年),From Youth to Maturity
  50. ^ Ridley(2019年),第28页
  51. ^ Koehler(2014年),第29页
  52. ^ Tiemann(2011年),第4页
  53. ^ Bey(2016年),第52页
  54. ^ Dabashi(2012年),第38页
  55. ^ Rane(2010年),第16页
  56. ^ Ibrahim(2014年),第51页
  57. ^ 57.0 57.1 Haykal(1976年),第53页
  58. ^ Macdonald(2005年),第313页
  59. ^ Bamyeh(1999年),第36页
  60. ^ Ibrahim(2014年),第71页
  61. ^ Skelly(2010年),第39页
  62. ^ Çakmak(2017年),第599页
  63. ^ Kirazli(2024年),第48页
  64. ^ Chak(2014年),第84页
  65. ^ Haylamaz(2007年),第89页
  66. ^ Hendrix & Okeja(2018年),第326页
  67. ^ 67.0 67.1 Koehler(2014年),第31页
  68. ^ Spencer(2006年),第37页
  69. ^ Knysh(2015年),第18页
  70. ^ Peters(1994年),第137页
  71. ^ Kurpershoek(2005年),第62页
  72. ^ Peterson(2007年),第45页
  73. ^ Peters(2010年),第58页
  74. ^ Gabriel(2004年),第31页
  75. ^ Freedman & McClymond(2001年),第496页
  76. ^ Denny(2015年),第53页
  77. ^ Rahman(1982年),Business After Marriage
  78. ^ Andrae(2013年),第41页
  79. ^ Sodiq(2010年),第404页
  80. ^ Satya(2020年),第16-17页
  81. ^ Rhodes(2007年),第36页
  82. ^ Bozkurt(2021年),第25页
  83. ^ Meri(2006年),第429页
  84. ^ Campo(2009年),第108、420页
  85. ^ Ochs & Johnson(2009年),第53页
  86. ^ Umar(2011年),第283页
  87. ^ Khan(2009年),第56-57页
  88. ^ Renard(2015年),第10页
  89. ^ Gabriel(2014年),第57页
  90. ^ Leeming(1992年),第345页
  91. ^ Hughes(2013年),第46页
  92. ^ Peterson(2007年),第50页
  93. ^ Stefon(2009年),第24页
  94. ^ Stanton(2012年),第85页
  95. ^ 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2007年),第160页
  96. ^ Orji(2021年),第226页
  97. ^ Dickson(2022年),第230-231页
  98. ^ Keene(1999年),第14页
  99. ^ Campo(2009年),第254页
  100. ^ Crotty & Lovat(2016年),第28页
  101. ^ Campo(2009年),第402页
  102. ^ Muesse(2017年),第220页
  103. ^ Jenkins(2003年),第288页
  104. ^ Hanegraaff(2017年),第41页
  105. ^ Orji(2021年),第227页
  106. ^ Long & Long(2017年),第109页
  107. ^ Sprenger(1851年),第104页
  108. ^ Caner & Caner(2002年),第43页
  109. ^ Haris(2023年),第81页
  110. ^ Ṭabarī(1988年),第xi页
  111. ^ Draz(2000年),第10-11页
  112. ^ Waheed(2024年),第149页
  113. ^ 113.0 113.1 Hazen(2002年),第3页
  114. ^ Crandall(2008年),第117页
  115. ^ Leaman(2006年),第420页
  116. ^ Arnold(1896年),第10-11页
  117. ^ Emerick(2002年),第67页
  118. ^ Peters(1994年),第152-153页
  119. ^ Fitzpatrick & Walker(2014年),第478页
  120. ^ Polk(2018年),第10-11页
  121. ^ Gordon(2009年),第24-25页
  122. ^ Walsh(2017年),第84页
  123. ^ Knysh(2015年),第26页
  124. ^ Ibrahim(2014年),第78页
  125. ^ Watt(1961年),第74页
  126. ^ Brown(2011年),第19页
  127. ^ Haykal(1976年),第151页
  128. ^ Peterson(2007年),第74-75页
  129. ^ Sodiq(2010年),第26页
  130. ^ Fitzpatrick & Walker(2014年),第421-422页
  131. ^ Keene(1999年),第16页
  132. ^ Montague(2011年),Islamic Angels
  133. ^ Rubin(2022年),第287页
  134. ^ Rustomji(2008年),第29-30页
  135. ^ Spencer(2006年),第86页
  136. ^ Coppens(2018年),第230页
  137. ^ Swartley(2005年),第19页
  138. ^ Bennett(2020年),第38页
  139. ^ Omar(2019年),第29页
  140. ^ Salahi(2010年),第174页
  141. ^ Khan(2009年),第18-19页
  142. ^ Wilkinson(2014年),第77页
  143. ^ Wynbrandt(2021年),第44页
  144. ^ Syed,Akhtar & Usmani(2011年),第20页
  145. ^ Donner(2010年),第42页
  146. ^ Phipps(2016年),第44页
  147. ^ Bosworth(2007年),第382页
  148. ^ 金宜久(1997年),第294页
  149. ^ Stillman(1979年),第9页
  150. ^ Watt(1999年),第25页
  151. ^ Firestone(1999年),第116页
  152. ^ Bowering,Mirza & Crone(2013年),第219页
  153. ^ 153.0 153.1 Gabriel(2014年),第65页
  154. ^ Fitzpatrick & Walker(2014年),第256页
  155. ^ Lindsay(2005年),第51页
  156. ^ Turner(2013年),第25页
  157. ^ Gordon(2009年),第26-27页
  158. ^ Zeitlin(2007年),第11页
  159. ^ Fitzpatrick & Walker(2014年),第257页
  160. ^ Steffen(2007年),第223页
  161. ^ Sodiq(2010年),第30页
  162. ^ Gabriel(2014年),第70页
  163. ^ Campo(2009年),第493页
  164. ^ Morris(2013年),第387页
  165. ^ Esposito(1999年),第9页
  166. ^ Sonn(2010年),第27页
  167. ^ Knysh(2016年),第27页
  168. ^ Black(2011年),第10页
  169. ^ Brown(2011年),第61页
  170. ^ Khalidi(2009年),第91-92页
  171. ^ Doak(2009年),第20页
  172. ^ Gabriel(2014年),第72-73页
  173. ^ Watt(1961年),第105页
  174. ^ Khan(2009年),第30页
  175. ^ Ibrahim(2014年),第90页
  176. ^ 176.0 176.1 Qureshi(2016年),第43页
  177. ^ Ibrahim(2024年),第108页
  178. ^ Turner(2013年),第27页
  179. ^ Shaw & Demy(2017年),第106页
  180. ^ Sarker(2004年),第58页
  181. ^ Gabriel(2014年),第103-104页
  182. ^ Knysh(2015年),第28页
  183. ^ O'Grady(2019年),Chapter 2
  184. ^ Carimokam(2010年),第304页
  185. ^ Ibrahim(2024年),第215-216页
  186. ^ Gabriel(2014年),第104页
  187. ^ Peterson(2007年),第107-108页
  188. ^ Biale(2012年),第287页
  189. ^ Bennett(1998年),第126页
  190. ^ Damrosch & Lindberg-Wada(2022年),第468页
  191. ^ Sowayan(1985年),第202页
  192. ^ Nomani & Behdad(2006年),第4页
  193. ^ Gabriel(2017年),第241页
  194. ^ Wynbrandt(2021年),第41页
  195. ^ Gabriel(2014年),第111-113页
  196. ^ January(2009年),第29页
  197. ^ Doak(2009年),第25页
  198. ^ Kitts,Juergensmeyer & Jerryson(2015年),第130-131页
  199. ^ Fishbein(2015年),第xiv页
  200. ^ Bennett(2010年),第99页
  201. ^ McHugo(2018年),第31页
  202. ^ Geisler & Saleeb(2002年),第80页
  203. ^ Lapidus(2002年),第27页
  204. ^ Ruthven(2006年),第56-57页
  205. ^ Malik(1997年),第31-32页
  206. ^ Nigosian(2004年),第11页
  207. ^ Brown(2017年),第72页
  208. ^ Gabriel(2014年),第150页
  209. ^ Donner(2012年),第93页
  210. ^ Hareir & Mbaye(2011年),第96页
  211. ^ Karsh(2007年),第16页
  212. ^ Deming(2010年),第78页
  213. ^ Bukay(2011年),第95页
  214. ^ Wilkinson(2014年),第85页
  215. ^ Denny(2015年),第68页
  216. ^ Nigosian(2004年),第12页
  217. ^ Sodiq(2010年),第50页
  218. ^ Zepp(2000年),第24-25页
  219. ^ Rowell(2021年),第79页
  220. ^ Lapidus(2002年),第28页
  221. ^ Chaurasia(2005年),第137页
  222. ^ Arquilevich(1995年),第94页
  223. ^ Alkhateeb(2017年),第30页
  224. ^ Akhtar(2008年),第411页
  225. ^ Burns(2010年),第79页
  226. ^ Morrow,Upton & Bayindir(2020年),第140页
  227. ^ Fitzpatrick & Walker(2014年),第480页
  228. ^ Campo(2009年),第257-258页
  229. ^ Adel(2016年),第626页
  230. ^ Kennedy(2022年),第41页
  231. ^ Keene(1999年),第24页
  232. ^ Gabriel(2014年),第203页
  233. ^ George(2009年),第21页
  234. ^ Sodiq(2010年),第184页
  235. ^ Swartley(2005年),第27页
  236. ^ Satya(2020年),第18页
  237. ^ Bennett(1998年),第18页
  238. ^ Shoemaker(2011年),第7页
  239. ^ 王正伟(2008年),第181页
  240. ^ Peters(2009年),第133页
  241. ^ Reza(2012年),第145页
  242. ^ Madelung(1997年),第356页
  243. ^ Shoemaker(2011年),第70页
  244. ^ Hewer(2014年),第36-37页
  245. ^ Hadiwitanto(2016年),第55页
  246. ^ McCallum(2024年),第65页
  247. ^ Shalem & Gruber(2014年),第5页
  248. ^ Tracy(2014年),第13页
  249. ^ Quosigk(2021年),第94页
  250. ^ Kurzman & Browers(2004年),第105页
  251. ^ Seufert & Gülalp(2013年),第16页
  252. ^ Heizer(1996年),第54页
  253. ^ Quinn(2008年),第106页
  254. ^ Ho(2013年),第145页
  255. ^ Friedman(2014年),第108页
  256. ^ Brown(2020年),第87页
  257. ^ Meri(2006年),第366-367页
  258. ^ Brockopp(2010年),第130页
  259. ^ Knight(2023年),第156页
  260. ^ Zepp(2000年),第17页
  261. ^ Payne(1984年),第22页
  262. ^ Gunny(2015年),第85-87页
  263. ^ Morrow(2016年),第18页
  264. ^ Roxburgh(2016年),第224页
  265. ^ Khan(2003年),第9页
  266. ^ Rosenwein(2018年),第143页
  267. ^ Salahi(2014年),Chapter 3:The Key to The Prophet's Character
  268. ^ Çakmak(2017年),第412-413页
  269. ^ Bacchus(2014年),第25页
  270. ^ Kirazli(2024年),第118-119页
  271. ^ Abdullah(2011年),第118页
  272. ^ Hardt(2016年),Chapter 10: The Tests of a Prophet
  273. ^ Foster(2013年),第320页
  274. ^ Gunny(2015年),第62页
  275. ^ Heschel(2012年),第96页
  276. ^ Archer(2024年),第111页
  277. ^ O'Connor(2009年),第8页
  278. ^ Muesse(2017年),第216页
  279. ^ Christopher(1972年),第17页
  280. ^ Peters(2009年),第60页
  281. ^ Âli(2011年),第37页
  282. ^ Ünal(2006年),第1275页
  283. ^ Ghiloni(2016年),第292页
  284. ^ Bennett(2005年),第91-92页
  285. ^ Sharma(1976年),第51页
  286. ^ Fitzpatrick & Walker(2014年),第634页
  287. ^ Kidwai(2016年),第54页
  288. ^ Watling & Quay(2008年),第526页
  289. ^ Mohamed等(2019年),第62-63页
  290. ^ Akhtar(2008年),第64页
  291. ^ Borrill & Bleach(2014年),第62页
  292. ^ Haykal(1976年),第57、266页
  293. ^ Hayward(2022年),第115页
  294. ^ Campo(2009年),第310页
  295. ^ Haykal(1976年),第93页
  296. ^ Smith & Goodman(2013年),第64页
  297. ^ Wheeler(2006年),第33页
  298. ^ Drissner(2016年),第129页
  299. ^ Ibrahim(2024年),第110-111页
  300. ^ Khan(1996年),第99页
  301. ^ Gabriel(2014年),第xix页
  302. ^ Leaman(2013年),第103页
  303. ^ Shameem(2014年),第152页
  304. ^ Ibrahim(2024年),第87-88页
  305. ^ Hayward(2022年),第134页
  306. ^ Gabriel(2014年),第50页
  307. ^ Gabriel(2017年),第250页
  308. ^ Gabriel(2014年),第113页
  309. ^ Hayward(2022年),第155-158页
  310. ^ Caner & Caner(2009年),第94页
  311. ^ Singh(2021年),Chapter 5
  312. ^ Esposito & DeLong-Bas(2018年),第36页
  313. ^ Morgan(2009年),第32页
  314. ^ Archer(2024年),第4-5页
  315. ^ Ruthven(2012年),第35-36页
  316. ^ Reeves(2004年),第7页
  317. ^ Wheeler(2013年),第39页
  318. ^ Shalem & Gruber(2014年),第220-221页
  319. ^ Penn(2015年),第111页
  320. ^ Turner & Eickelman(2013年),第230页
  321. ^ Abdul-Raof(2012年),第63页
  322. ^ Curta(2016年),第418页
  323. ^ Ariffin(2005年),第19页
  324. ^ Brown(2020年),第2页
  325. ^ Rippin & Knappert(1990年),第7页
  326. ^ Brown(2017年),第104页
  327. ^ Fine(2015年),第116页
  328. ^ Muesse(2017年),第211页
  329. ^ Bennett(2020年),第76页
  330. ^ Khan(2003年),第182-183页
  331. ^ Ayoub(2012年),第xiii页
  332. ^ Shenk(2006年),第69页
  333. ^ Bennett(2020年),第81-82页
  334. ^ Irvine(2008年),第81页
  335. ^ Hawley(1987年),第39页
  336. ^ Geisler & Saleeb(2002年),第105页
  337. ^ Phipps(2008年),第12页
  338. ^ Khalidi(2009年),第182页
  339. ^ Netton(2019年),第19页
  340. ^ Gril,Sarmis & Reichmuth(2021年),第169页
  341. ^ Woodward(2001年),第184页
  342. ^ Rowley & Hodgson(2021年),Divine violence: from the ancient Near East to the assault on the United States Capitol
  343. ^ Brockopp(2010年),第29页
  344. ^ Arberry等(2022年),第96页
  345. ^ Tolan(2025年),第6页
  346. ^ Netton(2019年),第20页
  347. ^ Geisler & Saleeb(2002年),第168页
  348. ^ Price(2024年),第154-155页
  349. ^ Wessels(1972年),第79页
  350. ^ Yazicioglu(2015年),第19页
  351. ^ Netton(2019年),第175页
  352. ^ Jordan,Chih & Reichmuth(2021年),第66页
  353. ^ Weddle(2010年),第205-206页
  354. ^ Renard(2015年),第9页
  355. ^ Haykal(1976年),第48页
  356. ^ Shameem(2014年),第263-264页
  357. ^ Çakmak(2017年),第71-72页
  358. ^ Campo(2009年),第23页
  359. ^ Netton(1997年),第15页
  360. ^ Hawting(2002年),第22页
  361. ^ Rizvi(1997年),第18页
  362. ^ Hughes(1885年),第188页
  363. ^ Husain(2018年),第159页
  364. ^ Bennett(1998年),第249页
  365. ^ Hijab(1988年),第16页
  366. ^ 366.0 366.1 Fitzpatrick & Walker(2014年),第690页
  367. ^ Netton(2013年),第344页
  368. ^ Coope(2017年),第95页
  369. ^ Cortese & Calderini(2006年),第10页
  370. ^ Stowasser(1996年),第86页
  371. ^ Bennett(1998年),第251页
  372. ^ 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2007年),第505页
  373. ^ Stowasser(1996年),第99页
  374. ^ Gwynne(2017年),第153页
  375. ^ Ali(2014年),第145-146页
  376. ^ Hughes & Hughes(2015年),第158页
  377. ^ Bennett(1998年),第250页
  378. ^ Lings(1987年),第281-282页
  379. ^ Khan(2001年),第301页
  380. ^ Campo(2009年),第25页
  381. ^ Braswell(2000年),第74页
  382. ^ Ahmed(2021年),第60页
  383. ^ Syed,Akhtar & Usmani(2011年),第28页
  384. ^ Sodiq(2010年),第79页
  385. ^ Daftary & Miskinzoda(2014年),第42页
  386. ^ Leaman(2013年),第11页
  387. ^ Cusack & Upal(2021年),第179页
  388. ^ Andrea & Neel(2011年),第604页
  389. ^ Bowering,Mirza & Crone(2013年),第190页
  390. ^ Bruck & Halliday(2016年),第34-35页
  391. ^ Teitelbaum(2001年),第9页
  392. ^ Ahmed(2013年),第206页
  393. ^ Guidère(2012年),第144页
  394. ^ Esposito(2003年),第211页
  395. ^ Morgan(2009年),第97-98页
  396. ^ Phipps(2016年),第10页
  397. ^ Spencer(2021年),第8-10页
  398. ^ Qureshi(2016年),第262页
  399. ^ Ali(2014年),第11页
  400. ^ Procario-Foley(2018年),Chapter 10
  401. ^ Leaman(2013年),第102页
  402. ^ Gottschalk & Greenberg(2008年),第19页
  403. ^ Fitzpatrick & Walker(2014年),第312页
  404. ^ Melton & Baumann(2010年),第1515页
  405. ^ Lefebure(2014年),Chapter Four:Christian Interpretations of Scripture in Relation to Muslims and Islam
  406. ^ Fitzpatrick & Walker(2014年),第174页
  407. ^ Richardson(2008年),第82页
  408. ^ Markham(2016年),第146页
  409. ^ Darwish(2017年),第16页
  410. ^ Brown(2014年),第143页
  411. ^ Turner(2013年),第34页
  412. ^ Widlanski(2012年),第357页
  413. ^ Hughes(2013年),第258页
  414. ^ Powell(2024年),第143页
  415. ^ Wessels(1972年),第121页
  416. ^ Johnson(2012年),第342页
  417. ^ Thobani(2020年),第120页
  418. ^ Al-Krenawi(2013年),第55页
  419. ^ Ali(2014年),第142页
  420. ^ Gelder(2005年),第97页
  421. ^ Andrae(2013年),第153页
  422. ^ Phipps(2016年),第144页
  423. ^ Wessels(1972年),第123页
  424. ^ Reynolds(2005年),第217页
  425. ^ Al-Husseini(2017年),第29页
  426. ^ Sonn(2010年),第186页
  427. ^ Ibrahim(2024年),第16页
  428. ^ Safran(1961年),第213页
  429. ^ Wessels(1972年),第23页
  430. ^ Freamon(2019年),第368页
  431. ^ Clarence-Smith(2006年),第16页
  432. ^ Bashir(2024年),第105-107页
  433. ^ Roggema,Thomas & Chesworth(2009年),第151页

参考资料

[编辑]
  • 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 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 四川辞书出版社, 2007, ISBN 9787806823095 (中文(简体)) 
  • Hewer, Chris, Understanding Islam: The First Ten Steps, Hymns Ancient & Modern, 2014, ISBN 0334052335 (英语) 
  • Drissner, Gerald, Islam for Nerds: 500 Questions and Answers, Gerald Drißner, 2016, ISBN 3981984846 (英语) 
  • Spencer, Robert, The Truth About Muhammad: Founder of the World's Most Intolerant Religion, Regnery Publishing, 2006, ISBN 1596980478 (英语) 
  • Campo, Juan Eduardo, Encyclopedia of Islam, Facts on File, 2008, ISBN 0816054541 (英语) 
  • Mansouri, Fethi; Akbarzadeh, Shahram, Political Islam and Human Security, Cambridge Scholars Press, 2006, ISBN 144380651X (英语) 
  • Baumer, Christoph, The History of Central Asia: The Age of Islam and the Mongols,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6, ISBN 1838609407 (英语) 
  • Salama, Mohammad, The Qur’ān and Modern Arabic Literary Criticism: From Ṭāhā to Naṣr, Bloomsbury Academic, 2018, ISBN 9781474254267 (英语) 
  • 李健彪, 执著岁月: 回族史与伊斯兰文化, 西安出版社, 2000, ISBN 7805944733 (中文(简体)) 
  • 吴学荣, 先知的啟示: 古蘭經中最經典的故事, 乐果, 2015, ISBN 986919169X (中文(繁体)) 
  • Mitchell, Linda E., Family Life in The Middle Ages,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07, ISBN 0313055750 (英语) 
  • Watt, W. Montgomery, Islam and the Integration of Society, Taylor & Francis, 2008, ISBN 1134685416 (英语) 
  • Harper, Robert Alexander; Subanthore, Aswin; Gritzner, Charles F., Saudi Arabia, Infobase Holdings, 2007, ISBN 1438105371 (英语) 
  • Oliver, Evelyn Dorothy; Lewis, James R, Angels A to Z, Visible Ink Press, 2008, ISBN 1578592283 (英语) 
  • Gwynne, Paul, World Religions in Practice: A Comparative Introduction, Wiley, 2017, ISBN 1118972287 (英语) 
  • Brown, Jonathan A. C., Muhammad: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UP Oxford, 2011, ISBN 0191510270 (英语) 
  • January, Brendan, The Arab Conquests of the Middle East, Lerner Publishing Group, 2013, ISBN 1467703745 (英语) 
  • Aslan, Reza, No God But God: The Origins, Evolution, and Future of Islam, Random House Publishing Group, 2011, ISBN 067964377X (英语) 
  • Sodiq, Yushau, An Insider's Guide to Islam, Trafford Publishing, 2010, ISBN 1426925603 (英语) 
  • Fasching, Darrell J.; DeChant, Dell; Lantigua, David M., Comparative Religious Ethics: A Narrative Approach to Global Ethics, Wiley, 2011, ISBN 1444331337 (英语) 
  • Ibrahim, Mahmood, Merchant Capital and Islam,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2014, ISBN 0292767722 (英语) 
  • Sirry, Mun'im A., Controversies over Islamic Origins: An Introduction to Traditionalism and Revisionism,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21, ISBN 1527571343 (英语) 
  • Lassner, Jacob; Bonner, Michael, Islam in the Middle Ages: The Origins and Shaping of Classical Islamic Civilization, ABC-CLIO, 2010, ISBN 031304709X (英语) 
  • Haykal, Muḥammad Ḥusayn, The Life of Muhammad, Islamic Book Trust, 1976, ISBN 0892590025 (英语) 
  • Aleem, Shamim, Prophet Muhammad (S) And His Family: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Authorhouse, 2011, ISBN 9781467028189 (英语) 
  • Simmonds, David, Believers all: a book of six world religions, Thomas Nelson and Sons Ltd., 1993, ISBN 0174370571 (英语) 
  • Marston, Elsa, Muhammad of Mecca: Prophet of Islam, Franklin Watts, 2001, ISBN 0531203867 (英语) 
  • Abbas, Hassan, The Prophet's Heir: The Life of Ali Ibn Abi Talib,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21, ISBN 0300252056 (英语) 
  • Chaurasia, Radhey Shyam, History of Middle East, Atlantic, 2005, ISBN 8126904488 (英语) 
  • Netton, Ian Richard, Encyclopedia of Islamic Civilisation and Religion, Taylor & Francis, 2013, ISBN 1135179603 (英语) 
  • Andrae, Tor, Mohammed: The Man and His Faith, Dover Publications, 2012, ISBN 0486119092 (英语) 
  • Williams, Rebecca, Muhammad and the Supernatural: Medieval Arab Views, Taylor & Francis, 2013, ISBN 1135940789 (英语) 
  • Segovia, Carlos A., The Quranic Noah and The Making of the Islamic Prophet: A Study of Intertextuality and Religious Identity Formation in Late Antiquity, De Gruyter, 2015, ISBN 311040589X (英语) 
  • Katz, Marion Holmes, The Birth of The Prophet Muhammad: Devotional Piety in Sunni Islam, Taylor & Francis, 2007, ISBN 1135983941 (英语) 
  • Al-Huseini, Syed Farouq M., Islam: And the Glorious Ka'abah, Trafford Publishing, 2014, ISBN 1490729127 (英语) 
  • Nagel, Tilman, Muhammad's Mission: Religion, Politics, and Power at the Birth of Islam, De Gruyter, 2020, ISBN 311067498X (英语) 
  • Mahmoud, Omar, Muhammad: An Evolution of God, AuthorHouse, 2008, ISBN 1434360512 (英语) 
  • El-Azhari, Taef, Queens, Eunuchs and Concubines in Islamic History, 661-1257,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19, ISBN 1474423191 (英语) 
  • Knight, Michael Muhammad, Who Is Muhammad?,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23, ISBN 9798890862945 (英语) 
  • Rizvi, Sayyid Saeed Akhtar, The Holy Prophet, Bilal Muslim Mission of Tanzania, 1997, ISBN 9976956320 (英语) 
  • Rogerson, Barnaby, The Prophet Muhammad; A Biography, HiddenSpring, 2004, ISBN 1587680297 (英语) 
  • Koehler, Benedikt, Early Islam and the Birth of Capitalism, Lexington Books, 2014, ISBN 0739188836 (英语) 
  • Kim, David William, Religious Encounters in Transcultural Society: Collision, Alt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Lexington Books, 2018, ISBN 1498569196 (英语) 
  • Salahi, Adil, Muhammad: Man and Prophet, The Islamic Foundation, 2010, ISBN 0860373223 (英语) 
  • Ridley, Yvonne, The Rise of the Prophet Muhammad: Don't Shoot the Messenger,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19, ISBN 1527524213 (英语) 
  • Macdonald, Ronald St. John, Towards World Constitutionalism: Issues in the Legal Ordering of the World Community, Brill, 2005, ISBN 9047415914 (英语) 
  • Bamyeh, Mohammed A., The Social Origins of Islam; Mind, Economy, Discours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9, ISBN 0816632642 (英语) 
  • Skelly, Joseph Morrison, Political Islam from Muhammad to Ahmadinejad: Defenders, Detractors, and Definitions, ABC-CLIO, 2010, ISBN 0313372241 (英语) 
  • Tiemann, Frederick, The Tears of the Prophet, Dorrance Publishing, 2011, ISBN 1434957810 (英语) 
  • Dabashi, Hamid, Shi'ism: A Religion of Protes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ISBN 0674064283 (英语) 
  • Rane, Halim, Islam and Contemporary Civilisation, Melbourne University Publishing, 2010, ISBN 0522857280 (英语) 
  • Kirazli, Harris Sadik, Conflict Resolution and Peacemaking in Islam: Theory and Practice, Palgrave Macmillan, 2024, ISBN 3031539273 (英语) 
  • Çakmak, Cenap, Islam: A Worldwide Encyclopedia, ABC-CLIO, 2017, ISBN 1610692160 (英语) 
  • Chak, Farhan Mujahid, Islam and Pakistan's Political Culture, Taylor & Francis, 2014, ISBN 1317657942 (英语) 
  • Haylamaz, Reşit, Khadija: The First Muslim and the Wife of the Prophet Muhammad, Tughra Books, 2007, ISBN 1597841218 (英语) 
  • Hendrix, Scott E.; Okeja, Uchenna, The World's Greatest Religious Leaders: How Religious Figures Helped Shape World History, ABC-CLIO, 2018, ISBN 1440841381 (英语) 
  • Knysh, Alexander, Islam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aylor & Francis, 2015, ISBN 1317347129 (英语) 
  • Peters, F. E., Muhammad and the Origins of Islam,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4, ISBN 1438415974 (英语) 
  • Kurpershoek, P. M., Oral poetry and narratives from Central Arabia, Brill, 2005, ISBN 1429453303 (英语) 
  • Peterson, Daniel C., Muhammad, Prophet of God,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7, ISBN 0802807542 (英语) 
  • Peters, F. E., Jesus and Muhammad: Parallel Tracks, Parallel Liv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 0199780048 (英语) 
  • Gabriel, Mark A., Jesus and Muhammad, Charisma House, 2004, ISBN 1591852919 (英语) 
  • Denny, Frederick, An Introduction to Islam, Taylor & Francis, 2015, ISBN 1317347277 (英语) 
  • Rahman, Afzalur, Muhammad: Encyclopædia of Seerah 2, Seerah Foundation, 1982, ISBN 0907052800 (英语) 
  • Andrae, Tor, Mohammed: The Man and His Faith, Taylor & Francis, 2013, ISBN 1135030537 (英语) 
  • Satya, Laxman D., World History: An Analytical Survey from Mid-First Millennium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Linus Publications, 2020, ISBN 1607978911 (英语) 
  • Rhodes, Ron, The 10 Things You Need to Know About Islam, Harvest House Publishers, 2007, ISBN 0736931155 (英语) 
  • Bozkurt, Nahide, The Life of Muhammad Before Prophetic Call in The Sirah of Ibn Ishaq, Journal of Sirah Studies, 2021, (11) (英语) 
  • Meri, Josef W., Medieval Islamic Civilization: An Encyclopedia, Routledge, 2006, ISBN 0415966906 (英语) 
  • Campo, Juan Eduardo, Encyclopedia of Islam, Facts On File, 2009, ISBN 1438126964 (英语) 
  • Ochs, P.; Johnson, W., Crisis, Call, and Leadership in the Abrahamic Traditions, Palgrave Macmillan, 2009, ISBN 0230101356 (英语) 
  • Umar, Imam Warith-Deen, Yahvehism: The Religion of Prophet Moses and His People, the Ancient Hebrews, Xlibris US, 2011, ISBN 1456818538 (英语) 
  • Khan, M. A., Islamic Jihad: A Legacy of Forced Conversion, Imperialism, and Slavery, iUniverse, 2009, ISBN 1440118469 (英语) 
  • Renard, John, The Handy Islam Answer Book, Visible Ink Press, 2015, ISBN 1578595436 (英语) 
  • Gabriel, Richard A., Muhammad: Islam’s First Great General,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2014, ISBN 0806182504 (英语) 
  • Leeming, David Adams, The World of Myth: An Anth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ISBN 0199762724 (英语) 
  • Hughes, Aaron W., Muslim Identities: An Introduction to Isla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3, ISBN 0231161476 (英语) 
  • Stefon, Matt, Islamic Beliefs and Practices, Britannica Educational Pub, 2009, ISBN 1615300600 (英语) 
  • Stanton, Andrea L., Cultural Sociology of the Middle East, Asia, & Africa: An Encyclopedia, SAGE Publications, 2012, ISBN 9781452218458 (英语) 
  • Orji, Cyril, An Introduction to Religious and Theological Studies, Cascade Books, 2021, ISBN 1532685912 (英语) 
  • Dickson, John, A Doubter's Guide to World Religions: A Fair and Friendly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Beliefs, and Practices of the Big Five, Zondervan, 2022, ISBN 0310118344 (英语) 
  • Keene, Michael, Islam, Nelson Thornes Limited, 1999, ISBN 0748739033 (英语) 
  • Crotty, Robert; Lovat, Terence, Islam: Its Beginnings and History, Its Theology and Its Importance Today, ATF Press, 2016, ISBN 1925486133 (英语) 
  • Muesse, Mark W., Four Wise Men, Lutterworth Press, 2017, ISBN 0718895223 (英语) 
  • Hanegraaff, Hank, Muslim: What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 World's Fastest Growing Religion, Thomas Nelson, 2017, ISBN 0785216030 (英语) 
  • Jenkins, Everett, The Creation: Secular, Jewish, Catholic, Protestant, and Muslim Perspectives Analyzed, McFarland, 2003, ISBN 0786410426 (英语) 
  • Long, Fiachra; Long, Siobhán Dowling, Reading the Sacred Scriptures: From Oral Tradition to Written Documents and Their Reception, Taylor & Francis, 2017, ISBN 1134792492 (英语) 
  • Sprenger, Aloys, The Life of Mohammad: From Original Sources,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1851, ISBN 0524033102 (英语) 
  • Haris, Saheem, The First Revelation: Unveiling Historical Secrets, FanatiXx Publication, 2023, ISBN 9356051917 (英语) 
  • Caner, Ergun Mehmet; Caner, Emir Fethi, Unveiling Islam: An Insider's Look at Muslim Life and Beliefs, Kregel Publications, 2002, ISBN 0825424003 (英语) 
  • Draz, Mohammad Abdallah, Introduction to the Qur'an, Bloomsbury Academic, 2000, ISBN 186064421X (英语) 
  • Ṭabarī, Muḥammad at Mecca,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8, ISBN 0887067069 (英语) 
  • Hazen, Walter, The Development of Islam: Inside Islam, Milliken Publishing Company, 2002, ISBN 0787726583 (英语) 
  • Crandall, Richard, Islam: The Enemy, Xulon Press, 2008, ISBN 1606473077 (英语) 
  • Leaman, Oliver, The Qur'an: An Encyclopedia, Taylor & Francis, 2006, ISBN 1134339755 (英语) 
  • Arnold, T. W., The Preaching of Islam: A History of the Propagation of the Muslim Faith, 1896, OCLC 470133869 (英语) 
  • Emerick, Yahiya, Critical Lives: Muhammad, Alpha, 2002, ISBN 0028643712 (英语) 
  • Polk, William R., Crusade and Jihad: The Thousand-Year War Between the Muslim World and the Global North,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8, ISBN 0300231903 (英语) 
  • Fitzpatrick, Coeli; Walker, Adam Hani, Muhammad in History, Thought, and Culture: An Encyclopedia of the Prophet of God, ABC-CLIO, 2014, ISBN 1610691784 (英语) 
  • Walsh, George, The Role of Religion in History, Taylor & Francis, 2017, ISBN 1351474855 (英语) 
  • Watt, William Montgomery, Muhammad: Prophet and Statesm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1, ISBN 0198810784 (英语) 
  • Montague, Charlotte, Angels: The Mythology of Angels and Their Everyday Presence Among Us, Omnipress, 2011, ISBN 1908698101 (英语) 
  • Rubin, Uri, The Life of Muhammad, Taylor & Francis, 2022, ISBN 1351886762 (英语) 
  • Rustomji, Nerina, The Garden and the Fire: Heaven and Hell in Islamic Cultur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9780231511834 (英语) 
  • Coppens, Pieter, Seeing God in Sufi Qur'an Commentaries: Crossings between This World and the Otherworld,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18, ISBN 1474435076 (英语) 
  • Swartley, Keith E., Encountering the world of Islam, Authentic Media, 2005, ISBN 1932805249 (英语) 
  • Bennett, Matthew, 40 Questions about Islam, Kregel Publications, 2020, ISBN 0825446228 (英语) 
  • Omar, Abdallah Ma'rouf, Jerusalem in Muhammad’s Strategy: The Role of the Prophet Muhammad in the Conquest of Jerusalem,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19, ISBN 1527537358 (英语) 
  • Wilkinson, Matthew L.N., A Fresh Look at Islam in a Multi-Faith World: A Philosophy for Success Through Education, Taylor & Francis, 2014, ISBN 131759598X (英语) 
  • Wynbrandt, James, A Brief History of Saudi Arabia, Infobase Publishing, 2021, ISBN 1438199546 (英语) 
  • Syed, Muzaffar Husain; Akhtar, Syed Saud; Usmani, B. D., A Concise History of Islam, Vij Books India, 2011, ISBN 938257347X (英语) 
  • Donner, Fred M., Muhammad and the Believers: At the Origins of Isla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 0674503759 (英语) 
  • Phipps, William E., Muhammad and Jesus: A Comparison of the Prophets and Their Teachings,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6, ISBN 1474289355 (英语) 
  • Bosworth, C. Edmund, Historic Cities of the Islamic World, Brill, 2007, ISBN 9047423836 (英语) 
  • 金宜久, 伊斯兰教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7, ISBN 7532602834 (中文(简体)) 
  • Stillman, Norman A., The Jews of Arab Lands, Jewish Publication Society, 1979, ISBN 0827611552 (英语) 
  • Watt, W. Montgomery, A Short History of Islam, Oneworld, 1999, ISBN 1851682058 (英语) 
  • Firestone, Reuven, Jihad: The Origin of Holy War in Isla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019535219X (英语) 
  • Bowering, Gerhard; Mirza, Mahan; Crone, Patricia, The Princeton Encyclopedia of Islamic Political Though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3, ISBN 0691134847 (英语) 
  • Lindsay, James E., Daily Life in the Medieval Islamic World,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05, ISBN 0872209342 (英语) 
  • Turner, Colin, Islam: The Basics, Taylor & Francis, 2013, ISBN 1134296916 (英语) 
  • Zeitlin, Irving M., The Historical Muhammad, Polity Press, 2007, ISBN 0745639984 (英语) 
  • Steffen, Lloyd, Holy War, Just War: Exploring the Moral Meaning of Religious Violence,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7, ISBN 1461637392 (英语) 
  • Morris, A.E.J., History of Urban Form Befor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aylor & Francis, 2013, ISBN 1317885147 (英语) 
  • Esposito, John L., The Oxford History of Isla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0195107993 (英语) 
  • Sonn, Tamara, Islam: A Brief History, John Wiley & Sons, 2010, ISBN 1405180943 (英语) 
  • Knysh, Alexander, Islam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aylor & Francis, 2016, ISBN 1317273397 (英语) 
  • Black, Antony, History of Islamic Political Thought: From the Prophet to the Present,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11, ISBN 0748647562 (英语) 
  • Khalidi, Tarif, Images of Muhammad: Narratives of the Prophet in Islam Across the Centuries, Doubleday, 2009, ISBN 0385518161 (英语) 
  • Doak, Robin S., Empire of the Islamic World, Facts On File, 2009, ISBN 1438103174 (英语) 
  • Qureshi, Nabeel, Answering Jihad: A Better Way Forward, Zondervan, 2016, ISBN 031053139X (英语) 
  • Ibrahim, Ayman S., Muhammad's Military Expeditions: A Critical Reading in Original Muslim Sourc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4, ISBN 0197769179 (英语) 
  • Shaw, Jeffrey M.; Demy, Timothy J., War and Religion: An Encyclopedia of Faith and Conflict, ABC-CLIO, 2017, ISBN 1610695178 (英语) 
  • Sarker, Abraham, Understand My Muslim People, Barclay Press, 2004, ISBN 1594980020 (英语) 
  • Carimokam, Sahaja, Muhammad and the People of the Book, Xlibris US, 2010, ISBN 1453537856 (英语) 
  • O'Grady, Selina, In the Name of God: A History of Christian and Muslim Intolerance, Atlantic Books, 2019, ISBN 1786492776 (英语) 
  • Biale, David, Cultures of the Jews: A New History, Knopf Doubleday Publishing Group, 2012, ISBN 0307483460 (英语) 
  • Bennett, Clinton, In Search of Muhammad, A&C Black, 1998, ISBN 0304704016 (英语) 
  • Damrosch, David; Lindberg-Wada, Gunilla, Literature: A World History, John Wiley & Sons, Inc., 2022, ISBN 1119775736 (英语) 
  • Sowayan, Saad Abdullah, Nabati Poetry: The Oral Poetry of Arab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ISBN 0520048822 (英语) 
  • Nomani, Farhad; Behdad, Sohrab, Islam and the Everyday World: Public Policy Dilemmas, Taylor & Francis, 2006, ISBN 1134206747 (英语) 
  • Gabriel, Richard A., Great Generals of the Ancient World: The Personality, Intellectual and Leadership Traits that Made Them Great, Pen & Sword Military, 2017, ISBN 1473859093 (英语) 
  • January, Brendan, The Arab Conquests of the Middle East, Twenty-First Century Books, 2009, ISBN 0822587440 (英语) 
  • Kitts, Margo; Juergensmeyer, Mark; Jerryson, Michael K., The Oxford Handbook of Religion and Viol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ISBN 0190270098 (英语) 
  • Fishbein, Michael, History of al-Tabari, Volume 8: The Victory of Islam: Muhammad at Medina A.D. 626-630/A.H. 5-8,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5, ISBN 1438402902 (英语) 
  • Bennett, Clinton, Interpreting the Qur'an: A Guide for the Uninitiated, A&C Black, 2010, ISBN 0826499430 (英语) 
  • McHugo, John, A Concise History of Sunnis and Shi'is,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2018, ISBN 1626165882 (英语) 
  • Geisler, Norman L.; Saleeb, Abdul, Answering Islam: The Crescent in Light of the Cross, Baker Publishing Group, 2002, ISBN 0801064309 (英语) 
  • Lapidus, Ira M., A History of Islamic Societ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ISBN 0521770564 (英语) 
  • Ruthven, Malise, Islam in the Worl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0195305035 (英语) 
  • Malik, Muhammad Farooq-i-Azam,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Meaning of Al-Qurʼan: The Guidance for Mankind, Institute of Islamic Knowledge, 1997, ISBN 0911119779 (英语) 
  • Brown, Daniel W., A New Introduction to Islam, John Wiley & Sons, 2017, ISBN 1118953487 (英语) 
  • Nigosian, Solomon A., Islam: Its History, Teaching, and Practice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0253110742 (英语) 
  • Donner, Fred M., Muhammad and the Believers: At the Origins of Isla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ISBN 0674064143 (英语) 
  • Hareir, Idris El; Mbaye, Ravane, The Different Aspects of Islamic Culture: The Spread of Islam Throughout the World, UNESCO Publishing, 2011, ISBN 9231041533 (英语) 
  • Karsh, Efraim, Islamic Imperialism: A History,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BN 0300122632 (英语) 
  • Bukay, David, From Muhammad to Bin Laden: Religious and Ideological Sources of the Homicide Bombers Phenomenon,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11, ISBN 1412809134 (英语) 
  • Deming, Davi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World History, Volume 2: Early Christianity, the Rise of Islam and the Middle Ages, McFarland, 2010, ISBN 0786458399 (英语) 
  • Zepp, Ira G., A Muslim Primer: A Beginner's Guide to Islam, University of Arkansas Press, 2000, ISBN 1610752708 (英语) 
  • Rowell, James L., Making Sense of the Sacred: The Meaning of World Religions, Fortress Press, 2021, ISBN 1506468098 (英语) 
  • Arquilevich, Gabriel, World Religions, Teacher Created Resources, 1995, ISBN 1557346240 (英语) 
  • Alkhateeb, Firas, Lost Islamic History: Reclaiming Muslim Civilisation from the Past, Hurst, 2017, ISBN 1849049777 (英语) 
  • Akhtar, Mohsin, Oracle of the Last and Final Message: History and the Philosophical Deductions of the Life of Prophet Muhammad, Xlibris US, 2008, ISBN 1436322022 (英语) 
  • Burns, William E., Speeches in World History, Facts On File, 2010, ISBN 1438126808 (英语) 
  • Morrow, John Andrew; Upton, Charles; Bayindir, Abdülaziz, The Most Controversial Qur'anic Verse: Why 4:34 Does Not Promote Violence Against Women, Hamilton Books, 2020, ISBN 0761872108 (英语) 
  • Adel, Farid, The Champions’ of the True Faith, Xlibris US, 2016, ISBN 1524547085 (英语) 
  • Kennedy, Hugh, The Prophet and the Age of the Caliphates: The Islamic Near East from the Sixth to the Eleventh Century, Taylor & Francis, 2022, ISBN 1000605558 (英语) 
  • George, Timothy, Is the Father of Jesus the God of Muhammad?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ristianity and Islam, Zondervan, 2009, ISBN 0310539684 (英语) 
  • Shoemaker, Stephen J., The Death of a Prophet: The End of Muhammad's Life and the Beginnings of Islam,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11, ISBN 0812205138 (英语) 
  • 王正伟, 回族民俗学,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8, ISBN 7227036618 (中文(简体)) 
  • Peters, F. E., Islam: A Guide for Jews and Christian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9, ISBN 1400825482 (英语) 
  • Reza, Saiyed Jafar, The Essence of Islam, Concept Publishing Company, 2012, ISBN 8180698327 (英语) 
  • Madelung, Wilferd, The Succession to Muhammad: A Study of the Early Caliphat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0521646960 (英语) 
  • Hadiwitanto, Handi, Religion and Generalised Trust: An Empirical-theological Study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Indonesia, Lit, 2016, ISBN 3643907125 (英语) 
  • McCallum, Richard, Evangelical Christian Responses to Islam: A Contemporary Overview, Bloomsbury UK, 2024, ISBN 1350418218 (英语) 
  • Shalem, Avinoam; Gruber, Christiane J., The Image of the Prophet Between Ideal and Ideology: A Scholarly Investigation, De Gruyter, 2014, ISBN 3110312549 (英语) 
  • Tracy, Kathleen, Islamic Culture in the Middle East in Perspective, Mitchell Lane Publishers, 2014, ISBN 1612285678 (英语) 
  • Quosigk, Ashlee, American Evangelicals: Conflicted on Islam, Bloomsbury Academic, 2021, ISBN 9781350175587 (英语) 
  • Kurzman, Charles; Browers, Michaelle, An Islamic Reformation?, Lexington Books, 2004, ISBN 073910554X (英语) 
  • Seufert, Günter; Gülalp, Haldun, Religion, Identity and Politics: Germany and Turkey in Interaction, Taylor & Francis, 2013, ISBN 1136231676 (英语) 
  • Heizer, Donna K., Jewish-German Identity in the Orientalist Literature of Else Lasker-Schüler, Friedrich Wolf, and Franz Werfel, Camden House, 1996, ISBN 157113025X (英语) 
  • Quinn, Frederick, The Sum of All Heresies: The Image of Islam in Western Though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019532563X (英语) 
  • Ho, Wai-Yip, Islam and China's Hong Kong: Ethnic Identity, Muslim Networks and the New Silk Road, Taylor & Francis, 2013, ISBN 1134098073 (英语) 
  • Friedman, Saul S., A History of the Middle East, McFarland, 2014, ISBN 0786451343 (英语) 
  • Brown, Daniel W., The Wiley Blackwell Concise Companion to The Hadith, Wiley, 2020, ISBN 1118638484 (英语) 
  • Brockopp, Jonathan E.,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Muhamma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 0521886074 (英语) 
  • Payne, Robert, The Dream and the Tomb: A History of the Crusades, Stein and Day, 1984, ISBN 081282945X (英语) 
  • Morrow, John Andrew, Restoring the Balance: Using the Qur’an and the Sunnah to Guide a Return to the Prophet’s Islam,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16, ISBN 1443892963 (英语) 
  • Roxburgh, David J., Envisioning Islamic Art and Architecture: Essays in Honor of Renata Holod, Brill, 2016, ISBN 9004280286 (英语) 
  • Gunny, Ahmad, Prophet Muhammad in French and English Literature: 1650 to the Present, Kube Publishing Limited, 2015, ISBN 086037646X (英语) 
  • Khan, Arshad, Islam 101: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Universe, 2003, ISBN 0595262996 (英语) 
  • Rosenwein, Barbara H., Reading the Middle Ages: Sources from Europe, Byzantium, and the Islamic World,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18, ISBN 1442636734 (英语) 
  • Salahi, Adil, Muhammad: His Character and Conduct, Kube Publishing Limited, 2014, ISBN 0860375684 (英语) 
  • Bacchus, Safraz, The Concept of Justice in Islam, FriesenPress, 2014, ISBN 1460253574 (英语) 
  • Abdullah, Naeem, Concepts of Islam, Xlibris US, 2011, ISBN 1456852450 (英语) 
  • Hardt, Doug, Who Was Muhammad?, TEACH Services, 2016, ISBN 1479605441 (英语) 
  • Foster, S.P., Melancholy Duty: The Hume-Gibbon Attack on Christianity, Springer Netherlands, 2013, ISBN 9401722358 (英语) 
  • Archer, George, The Prophet's Whistle: Late Antique Orality, Literacy, and the Quran, University of Iowa Press, 2024, ISBN 1609389468 (英语) 
  • O'Connor, Frances, History of Islam, Rosen Pub, 2009, ISBN 1435850645 (英语) 
  • Christopher, John B., The Islamic tradition, Univ Pr of Amer, 1972, ISBN 0819166278 (英语) 
  • Âli, Mustafa bin Ahmet, Akın, Esra , 编, Muṣṭafá Alī's Epic Deeds of Artists: A Critical Edition of the Earliest Ottoman Text about the Calligraphers and Painters of the Islamic World, Brill, 2011, ISBN 9004178724 (英语) 
  • Ünal, Ali, The Qurʼan with Annotated Interpretation in Modern English, The Light, 2006, ISBN 1597840009 (英语) 
  • Bennett, Clinton, Muslims and Modernity: Current Debates, Bloomsbury Academic, 2005, ISBN 082645481X (英语) 
  • Sharma, Arvi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lleged Illiteracy of the Prophet, Islam and the Modern Age, 1976, 7 (1): 46–53 (英语) 
  • Kidwai, Abdur Raheem, Blessed Nam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ophet Muhammad, Kube Publishing Limited, 2016, ISBN 1847740901 (英语) 
  • Watling, Gabrielle R.; Quay, Sara E., Cultural History of Reading, ABC-CLIO, 2008, ISBN 0313071675 (英语) 
  • Mohamed, Ahmad Kilani; Basiron, Bushrah; Safar, Jimaain; Jasmi, Kamarul Azmi; Huda, Miftachul, Global Perspectives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Paths in Islamic Education, IGI Global, 2019, ISBN 1522585303 (英语) 
  • Borrill, Keira; Bleach, Lorna, Battle and Bloodshed: The Medieval World at War,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14, ISBN 1443857378 (英语) 
  • Hayward, Joel, The Warrior Prophet Muhammad and War, Claritas Books, 2022, ISBN 1800110049 (英语) 
  • Smith, Ian; Goodman, Justin, Animals and War: Confronting the Military-Animal Industrial Complex, Lexington Books, 2013, ISBN 0739186523 (英语) 
  • Wheeler, Brannon, Mecca and Eden: Ritual, Relics, and Territory in Isla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6, ISBN 0226888045 (英语) 
  • Khan, Faizul Rahman, Prophet Muhammad: History and Character of His Life, Writers Inc. International, 1996, ISBN 0962785490 (英语) 
  • Leaman, Oliver, Controversies in Contemporary Islam, Taylor & Francis, 2013, ISBN 1134499752 (英语) 
  • Shameem, Ahmad, The Fascinating Story of Muhammad: Simplified & De-mystified from the Original Narration and the Qur’an, AuthorHouse UK, 2014, ISBN 1491889012 (英语) 
  • Ruthven, Malise, Isla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UP Oxford, 2012, ISBN 0199642877 (英语) 
  • Morgan, Diane, Essential Islam :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Belief and Practice, ABC-CLIO, 2009, ISBN 0313360251 (英语) 
  • Reeves, John C., Bible and Qurʼān: Essays in Scriptural Intertextuality, Brill, 2004, ISBN 9004127267 (英语) 
  • Wheeler, Brannon M., Moses in the Qur'an and Islamic Exegesis, Taylor & Francis, 2013, ISBN 1136128980 (英语) 
  • Penn, Michael Philip, Envisioning Islam: Syriac Christians and the Early Muslim World,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15, ISBN 0812247221 (英语) 
  • Abdul-Raof, Hussein, Theological Approaches to Qur'anic Exegesis; A Practical Comparative-Contrastive Analysis, Taylor & Francis, 2012, ISBN 1136459928 (英语) 
  • Turner, Colin; Eickelman, Dale, The Qur'an Revealed: A Critical Analysis of Said Nursi's Epistles of Light, Gerlach Press, 2013, ISBN 3940924288 (英语) 
  • Caner, Ergun Mehmet; Caner, Emir Fethi, Unveiling Islam: An Insider's Look at Muslim Life and Beliefs, Kregel Publications, 2009, ISBN 0825499003 (英语) 
  • Singh, Bharat, Muhammad and Islam: A Straightforward Overview for Westerners, Archway Publishing, 2021, ISBN 1665702818 (英语) 
  • Esposito, John L.; DeLong-Bas, Natana J., Shariah: What Everyone Needs to Kno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ISBN 0199325081 (英语) 
  • Curta, Florin, Great Events in Religion: An Encyclopedia of Pivotal Events in Religious History,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6, ISBN 9798216091875 (英语) 
  • Ariffin, Syed Ahmad Iskandar Syed, Architectural Conservation in Islam: Case Study of the Prophet's Mosque, Penerbit Universiti Teknologi Malaysia, 2005, ISBN 9835203733 (英语) 
  • Rippin, Andrew; Knappert, Jan, Textual Sources for the Study of Isla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0, ISBN 0226720632 (英语) 
  • Fine, Jonathan, Political Violence in Judaism, Christianity, and Islam; From Holy War to Modern Terror,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15, ISBN 1442247568 (英语) 
  • Irvine, Audrey A., Infinite Possibility: Frameworks for Understanding Extraordinary Human Experience, AuthorHouse, 2008, ISBN 1467877263 (英语) 
  • Hawley, John Stratton, Saints and Virtu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 ISBN 0520061632 (英语) 
  • Phipps, William E., Supernaturalism in Christianity: Its Growth and Cure, Mercer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088146094X (英语) 
  • Netton, Ian Richard, Islam, Christianity and the Realms of the Miraculous: A Comparative Exploration,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19, ISBN 0748699074 (英语) 
  • Gril, Denis; Sarmis, Dilek; Reichmuth, Stefan, The Presence of the Prophet in Early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Islam Volume 1, The Prophet Between Doctrine, Literature and Arts: Historical Legacies and Their Unfolding, Brill, 2021, ISBN 9004466738 (英语) 
  • Woodward, Kenneth L., The Book of Miracles: The Meaning of the Miracle Stories in Christianity, Judaism, Buddhism, Hinduism and Islam, Simon & Schuster, 2001, ISBN 0743200292 (英语) 
  • Rowley, Matthew; Hodgson, Natasha, Miracles, Political Authority and Violence in Medieval and Early Modern History, Taylor & Francis, 2021, ISBN 9781000473827 (英语) 
  • Arberry, A. J.; Thomas, F. W.; Spalding, H. N.; Radhakrishnan, S., Ethical and Religious Classics of East and West, Taylor & Francis, 2022, ISBN 1000807711 (英语) 
  • Tolan, John, Faces of Muhammad: Western Perceptions of the Prophet of Islam from the Middle Ages to Toda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25, ISBN 0691270988 (英语) 
  • Price, Elizabeth G., The Barāhima’s Dilemma: Ibn Al-Rāwandī’s ›Kitāb Al-Zumurrud‹ and the Epistemological Turn in the Debate on Prophecy, De Gruyter, 2024, ISBN 3111027201 (英语) 
  • Wessels, Antonie, A Modern Arabic Biography of Muhammad: a Critical Study of Muhammad Husayn Haykal's Hayat Muhammad, Brill, 1972, ISBN 9004034153 (英语) 
  • Yazicioglu, Isra, Understanding the Qurʾanic Miracle Stories in the Modern Age, Pen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15, ISBN 0271062568 (英语) 
  • Jordan, David; Chih, Rachida; Reichmuth, Stefa, The Presence of the Prophet in Early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Islam Volume 2, Heirs of the Prophet: Authority and Power, Brill, 2021, ISBN 9004466754 (英语) 
  • Weddle, David L., Miracles: Wonder and Meaning in World Religions, NYU Press, 2010, ISBN 0814794165 (英语) 
  • Ayoub, Mahmoud,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the Qur'an and Sunnah,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Islamic Thought, 2012, ISBN 1565645774 (英语) 
  • Shenk, David W., Journeys of the Muslim Nation and the Christian Church: Exploring the Mission of Two Communities, Uzima, 2006, ISBN 9966855211 (英语) 
  • Netton, Ian Richard, A Popular Dictionary of Islam, Curzon Press, 1997, ISBN 0700710469 (英语) 
  • Hawting, G. R, The First Dynasty of Islam: The Umayyad Caliphate AD 661-750, Taylor & Francis, 2002, ISBN 1134550596 (英语) 
  • Hughes, Thomas Patrick, A Dictionary of Islam: Being a Cyclopaedia of the Doctrines, Rites, Ceremonies, and Customs, Together with the Technical and Theological Terms, of the Muhammadan Religion, W.H. Allen & Company, 1885, ISBN 0608345601 (英语) 
  • Husain, Ed, The House of Islam: A Global History,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8, ISBN 1408872293 (英语) 
  • Hijab, Nadia, Womanpower: The Arab Debate on Women at W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ISBN 052126992X (英语) 
  • Coope, Jessica, The Most Noble of People: Religious, Ethnic, and Gender Identity in Muslim Spai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17, ISBN 0472130285 (英语) 
  • Cortese, Delia; Calderini, Simonetta, Women And the Fatimids in the World of Islam,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0748626298 (英语) 
  • Stowasser, Barbara Freyer, Women in the Qur'an, Traditions, and Interpret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BN 0199761833 (英语) 
  • Ali, Kecia, The Lives of Muhamma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ISBN 0674744489 (英语) 
  • Hughes, Sarah Shaver; Hughes, Brady, Women in World History: V. 1: Readings from Prehistory to 1500, Taylor & Francis, 2015, ISBN 1317451856 (英语) 
  • Lings, Martin, Muhammad: His Life Based on the Earliest Sources, Inner Traditions International, 1987, ISBN 0892810467 (英语) 
  • Khan, Maulana Wahiduddin, Muhammad: A Prophet for All Humanity, Goodword Books, 2001, ISBN 8185063842 (英语) 
  • Braswell, George W., What You Need to Know about Islam & Muslims, Broadman & Holman Publishers, 2000, ISBN 0805418296 (英语) 
  • Ahmed, Leila, Women and Gender in Islam: Historical Roots of a Modern Debate,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21, ISBN 0300258178 (英语) 
  • Daftary, Farhad; Miskinzoda, Gurdofarid, The Study of Shi'i Islam: History, Theology and Law,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4, ISBN 0857723383 (英语) 
  • Cusack, Carole M.; Upal, Muhammad Afzal, Handbook of Islamic Sects and Movements, Brill, 2021, ISBN 9004435549 (英语) 
  • Andrea, Alfred J.; Neel, Carolyn,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ABC-CLIO, 2011, ISBN 1851099301 (英语) 
  • Bruck, Gabriele Vom; Halliday, Fred, Islam, Memory, and Morality in Yemen: Ruling Families in Transition, Palgrave Macmillan US, 2016, ISBN 1137117427 (英语) 
  • Teitelbaum, Joshua,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Hashimite Kingdom of Arabia, Hurst, 2001, ISBN 1850654603 (英语) 
  • Ahmed, Akbar, The Thistle and the Drone: How America's War on Terror Became a Global War on Tribal Islam,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13, ISBN 0815723792 (英语) 
  • Guidère, Mathieu,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Islamic Fundamentalism, Scarecrow Press, 2012, ISBN 0810879654 (英语) 
  • Esposito, John L.,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Isla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0195125592 (英语) 
  • Spencer, Robert Bruce, Did Muhammad Exist?: An Inquiry into Islam's Obscure Origins, Post Hill Press, 2021, ISBN 164293853X (英语) 
  • Procario-Foley, Elena, Righting Relations After the Holocaust and Vatican II: Essays in Honor of John T. Pawlikowski, OSM, Paulist Press, 2018, ISBN 1587687011 (英语) 
  • Gottschalk, Peter; Greenberg, Gabriel, Islamophobia: Making Muslims the Enemy,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8, ISBN 0742552861 (英语) 
  • Melton, J. Gordon; Baumann, Martin, Religions of the World: A Comprehensive Encyclopedia of Beliefs and Practices, ABC-CLIO, 2010, ISBN 1598842048 (英语) 
  • Markham, Ian S., Engaging with Bediuzzaman Said Nursi: A Model of Interfaith Dialogue, Taylor & Francis, 2016, ISBN 1317143388 (英语) 
  • Richardson, Don, The Secrets of the Koran: Revealing Insights Into Islam's Holy Bible, Gospel Light, 2008, ISBN 0830731237 (英语) 
  • Lefebure, Leo D., "True and Holy": Christian Scripture and Other Religions, Orbis Books, 2014, ISBN 1608333221 (英语) 
  • Darwish, Nonie, Wholly Different : Why I Chose Biblical Values Over Islamic Values, Salem Books, 2017, ISBN 1621575780 (英语) 
  • Brown, Jonathan, Misquoting Muhammad: The Challenge and Choices of Interpreting the Prophet's Legacy, Oneworld Publications, 2014, ISBN 178074420X (英语) 
  • Widlanski, Michael, Battle for Our Minds: Western Elites and the Terror Threat, Threshold Editions, 2012, ISBN 1451659059 (英语) 
  • Powell, Charles W., Southern Baptists and Muslims: A Path to Dialogue Through Narrative Empathy, Wipf and Stock Publishers, 2024, ISBN 9798385212507 (英语) 
  • Johnson, Timothy J., Franciscans and Preaching: Every Miracle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World Came about Through Words, Brill, 2012, ISBN 9004231293 (英语) 
  • Thobani, Sunera, Contesting Islam, Constructing Race and Sexuality: The Inordinate Desire of the West,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20, ISBN 1350148113 (英语) 
  • Al-Krenawi, Alean, Psychosocial Impact of Polygamy in the Middle East, Springer New York, 2013, ISBN 1461493757 (英语) 
  • Gelder, Geert Jan van, Close Relationships: Incest and Inbreeding in Classical Arabic Literature,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05, ISBN 0857711458 (英语) 
  • Reynolds, Gabriel, A Muslim Theologian in the Sectarian Milieu: ʿAbd Al-Jabbār and the Critique of Christian Origins, Brill, 2005, ISBN 904740582X (英语) 
  • Al-Husseini, Waleed, The Blasphemer: The Price I Paid for Rejecting Islam, Arcade Publishing, 2017, ISBN 162872675X (英语) 
  • Safran, Nadav, Egypt in Search of Political Community: An Analysis of the Intellectual and Political Evolution of Egypt, 1804-195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1, ISBN 0674241509 (英语) 
  • Freamon, Bernard K., Possessed by the Right Hand: The Problem of Slavery in Islamic Law and Muslim Cultures, Brill, 2019, ISBN 9004398791 (英语) 
  • Clarence-Smith, W. G., Islam and the Abolition of Slavery, Hurst, 2006, ISBN 1850657084 (英语) 
  • Bashir, Haroon, Slavery, Abolition, and Islam: Debating Freedom in the Islamic Tradition, OUP Oxford, 2024, ISBN 0192874861 (英语) 
  • Roggema, Barbara; Thomas, David; Chesworth, John A., Christian-Muslim Relations. A Bibliographical History Volume 17. Britain, the Netherlands and Scandinavia (1800-1914), Brill, 2009, ISBN 9004442391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