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ATannedBurger/散文集/如果维基人是利他主义
外观
![]() |
![]() | 本页简而言之:尽管维基百科强调须以建设百科全书服务,这种乌托邦式的完美利他主义很难实际落实 |
真正纯粹为了维基百科服务的编辑可谓少之又少 (比如WMF职员) ,绝大多数的无偿编辑(尤其是中维)很不幸的并非只为此目的服务。
目前我看到过的可大致分为三类:
- 成就感
- 归属感 (包括寻求价值认同)
- 自身价值 (包括帽子收集狂、为了自身履历、有偿编辑等等)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是属于某一类,有的可能是既寻求成就感也追求归属感, etc.
维基百科提供了编辑成就感
[编辑]这不是瞎说,有的编辑确实不论是成功推行了某项方针草案、写完长篇条目后都会感受的到。当这种在现实中或许无法获得的成就感在维百获得的时候,这些人会感到满足,继而继续在维基百科上做贡献。
维基百科提供了编辑归属感
[编辑]这或许也是为什么维百充斥着自认“社恐”的编辑的部分原因。
维基百科赋予了编辑价值
[编辑]很实际的状况是,维基百科的内容时常被媒体引用且在搜索引擎中的pagerank颇高。这也导致维百的关注度要相比其他百科全书的识别度高得多。
也因为如此,当编辑在维基百科上获得了某种头衔 (权限) 之后,这种头衔其实是能转换成价值。但这种感觉与成就感不完全相同,成就感的底层逻辑是“我做到了什么”,而自身价值则是“我拥有了什么”。
解套办法?
[编辑]当编辑从现实生活中得到更大量的成就感、归属感、或自身价值的时候,他们会选择慢慢从维基百科抽离。
我曾经看过普丁记者会上回答记者关于黄网的问题,其中有句话我觉得挺有意思:
“ | 全世界的人都在看色情网站,一个人最重要的事就是看色情网站,然后第二重要的也许是吃肉。
任何你想禁止的东西都有它的意义,除非有人能提供更有趣的东西。 |
” |
这点其实和达师的现充论述挺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