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HaziiDozen/沙盒/4
外观
< User:HaziiDozen | 沙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止2024年,收录2007年第一批108项、2009年第二批77项、2012年第三批52项、2013年第四批56项、2018年第五批21项,[1][2][3][4][5]共计31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由申报地区或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保护。[5]
截止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有玛纳斯、江格尔、麦西热甫三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或《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统计
[编辑]批次[1][2][3][4][5] | 民间文学 | 传统音乐(民间音乐) | 传统舞蹈(民间舞蹈) | 传统戏剧 | 曲艺 |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杂技与竞技) | 传统美术(民间美术) | 传统技艺(传统手工技艺) | 传统医药 | 民俗 | 总数 |
---|---|---|---|---|---|---|---|---|---|---|---|
第一批 | 13 | 25 | 9 | - | 4 | 4 | 1 | 31 | - | 21 | 108 |
第二批 | 3 | 8 | 11 | - | 1 | 11 | 10 | 18 | 2 | 13 | 77 |
第三批 | 3 | 7 | 4 | 1 | - | 6 | 4 | 15 | 4 | 8 | 52 |
第四批 | 6 | 3 | 2 | 1 | 1 | 3 | 10 | 21 | - | 9 | 56 |
第五批 | - | 4 | - | 3 | - | 3 | 4 | 4 | 1 | 2 | 21 |
总数 | 25 | 47 | 26 | 5 | 6 | 27 | 29 | 89 | 7 | 54(包括扩展项目Ⅹ—43“哈萨克族服饰”) | 315(包括扩展项目Ⅹ—43“哈萨克族服饰”) |
民间文学
[编辑]序号[1][2][3][4][5]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图片 | 年份批次 | 备注[7][8][9][10][11] |
---|---|---|---|---|---|---|
1 | Ⅰ—1 | 玛纳斯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 | 2007年第一批 | 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玛纳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2] | |
特克斯县 | 2018年扩展 | |||||
2 | Ⅰ—2 | 江格尔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 | 2007年第一批 | 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乌苏市、尼勒克县 | 2009年扩展 | |||||
3 | Ⅰ—3 | 格萨(斯)尔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 2007年第一批 | 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温泉县 | 2018年扩展 | |||||
4 | Ⅰ—4 | 维吾尔族民间达斯坦(叙事长诗) |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阿克陶县、哈密市 | 2012年扩展 | |||||
托克逊县、墨玉县 | 2013年扩展 | |||||
5 | Ⅰ—5 | 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叙事长诗)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福海县、沙湾市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青河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 | 2012年扩展 | |||||
6 | Ⅰ—6 | 柯尔克孜族民间达斯坦(叙事长诗)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 | 2007年第一批 | ||
7 | Ⅰ—7 | 新疆蒙古族图兀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 | 2007年第一批 | ||
8 | Ⅰ—8 | 帕米尔柯尔克孜族约隆歌 | 新疆师范大学、阿克陶县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9 | Ⅰ—9 | 新疆杂话 | 乌鲁木齐市 | 2007年第一批 | ||
沙湾市 | 2018年扩展 | |||||
10 | Ⅰ—10 | 新疆蒙古族祝赞词 | 博湖县 | 2007年第一批 | 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 2009年扩展 | |||||
11 | Ⅰ—11 | 巴里坤汉族民间故事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 2007年第一批 | ||
12 | Ⅰ—12 | 奇台歌谣 | 奇台县 | 2007年第一批 | ||
13 | Ⅰ—13 | 西王母神话和传说 | 阜康市 | 2007年第一批 | 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109 | Ⅰ—14 | 维吾尔族热比亚与赛丁传说 | 疏勒县 | 2009年第二批 | ||
110 | Ⅰ—15 | 维吾尔族恰克恰克 | 伊宁市 | 2009年第二批 | 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111 | Ⅰ—16 | 锡伯族民间故事 |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 2009年第二批 | ||
186 | Ⅰ—17 | 维吾尔族比艺提(对诗) | 哈密市 | 2012年第三批 | ||
187 | Ⅰ—18 | 哈萨克族谚语 | 特克斯县 | 2012年第三批 | 2021年作为“谚语”子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188 | Ⅰ—19 | 连环谜语 | 奇台县 | 2012年第三批 | ||
238 | Ⅰ—20 | 阿凡提故事 | 喀什地区 | 2013年第四批 | 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239 | Ⅰ—21 | 维吾尔族歌谣 | 轮台县 | 2013年第四批 | ||
240 | Ⅰ—22 | 维吾尔族谚语 | 策勒县 | 2013年第四批 | ||
241 | Ⅰ—23 |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 | 尼勒克县、新源县 | 2013年第四批 | ||
242 | Ⅰ—24 | 蒙古族谚语 | 博乐市、博湖县 | 2013年第四批 | ||
243 | Ⅰ—25 | 蒙古族民间故事 | 和静县 | 2013年第四批 |
民间音乐
[编辑]序号[1][2][3][4][5]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图片 | 年份批次 | 备注[7][8][9][10][11] |
---|---|---|---|---|---|---|
14 | Ⅱ—1 |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艺术研究所、鄯善县、哈密市、麦盖提县、巴楚县、阿瓦提县、吐鲁番市、托克逊县 | 2007年第一批 | 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5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13]《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设立后,入收录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14] | |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十二木卡姆) | 伊宁县 | 2009年扩展 | ||||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十二木卡姆、哈密木卡姆伊吾版) | 喀什地区、莎车县、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吾县 | 2012年扩展 | ||||
15 | Ⅱ—2 | 维吾尔族鼓吹乐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艺术研究所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喀什地区、吐鲁番市、和田地区、伊宁县 | 2009年扩展 | |||||
16 | Ⅱ—3 | 维吾尔族叶城赛乃姆 | 叶城县 | 2007年第一批 | ||
17 | Ⅱ—4 | 维吾尔族哈密五堡赛乃姆 | 哈密市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以“维吾尔族赛乃姆”之名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18 | Ⅱ—5 | 维吾尔族若羌赛乃姆 | 若羌县 | 2007年第一批 | 2011年作为“赛乃姆”子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19 | Ⅱ—6 | 维吾尔族喀群赛乃姆 | 莎车县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以“维吾尔族赛乃姆”之名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20 | Ⅱ—7 | 哈密维吾尔族艾捷克艺术 | 哈密市 | ![]() |
2007年第一批 | |
21 | Ⅱ—8 | 库车维吾尔族民歌 | 库车市 | 2007年第一批 | 2014年以“维吾尔族民歌”之名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22 | Ⅱ—9 | 维吾尔族刀郎热瓦甫艺术 | 阿瓦提县 | 2007年第一批 | ||
23 | Ⅱ—10 | 鲁克沁维吾尔族婚礼系列歌舞 | 吐鲁番市、鄯善县 | 2007年第一批 | ||
24 | Ⅱ—11 | 罗布淖尔维吾尔族民歌 | 尉犁县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作为“维吾尔族民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25 | Ⅱ—12 | 维吾尔族喀喇昆仑山区歌舞 | 叶城县 | 2007年第一批 | ||
26 | Ⅱ—13 | 维吾尔族阿拉其热瓦甫艺术 | 且末县 | 2007年第一批 | ||
27 | Ⅱ—14 | 新疆哈萨克族冬不拉艺术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布尔津县、福海县 | 2009年扩展 | |||||
28 | Ⅱ—15 | 新疆哈萨克族六十二阔恩尔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29 | Ⅱ—16 | 新疆哈萨克族铁尔麦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沙湾市 | 2012年扩展 | |||||
30 | Ⅱ—17 | 新疆哈萨克族斯布孜额 | 沙湾市 | 2007年第一批 | ||
布尔津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乌鲁木齐市 | 2009年扩展 | |||||
呼图壁县 | 2012年扩展 | |||||
31 | Ⅱ—18 | 新疆蒙古族长调民歌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尼勒克县、乌苏市、精河县、吉木萨尔县 | 2009年扩展 | |||||
昭苏县、巴里坤县 | 2012年扩展 | |||||
32 | Ⅱ—19 | 新疆蒙古族托布秀尔音乐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博湖县 | 2007年第一批 | 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2009年扩展 | |||||
33 | Ⅱ—20 | 新疆蒙古族绰尔 | 阿勒泰市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34 | Ⅱ—21 | 新疆蒙古族呼麦 | 阿勒泰市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蒙古族呼麦”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呼麦(蒙古族、哈萨克族) | 2012年扩展 | |||||
35 | Ⅱ—22 | 新疆花儿 | 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焉耆回族自治县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作为“花儿”子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昌吉市 | 2012年扩展 | |||||
36 | Ⅱ—23 | 柯尔克孜族库姆孜艺术 | 阿合奇县、乌恰县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37 | Ⅱ—24 | 柯尔克孜族噢孜库姆孜(口弦) | 乌恰县 | 2007年第一批 | ||
38 | Ⅱ—25 | 锡伯族萨满舞蹈音乐 |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新疆嘎善文化传播中心 | 2007年第一批 | ||
112 | Ⅱ—26 | 维吾尔族民歌 | 伊宁市、阿图什市 | 2009年第二批 | 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鄯善县、喀什市 | 2012年扩展 | |||||
和田地区 | 2013年扩展 | |||||
113 | Ⅱ—27 | 哈萨克族民歌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2009年第二批 | 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福海县 | 2013年扩展 | |||||
114 | Ⅱ—28 | 哈萨克族人生礼仪中的歌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 2009年第二批 | ||
吉木乃县、青河县 | 2012年扩展 | |||||
115 | Ⅱ—29 | 哈萨克族库布孜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青河县 | ![]() |
2009年第二批 | 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116 | Ⅱ—30 | 新疆蒙古族短调民歌 | 温泉县、博湖县 | 2009年第二批 | 2021年以“新疆温泉县蒙古族短调民歌”之名作为“蒙古族民歌”子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117 | Ⅱ—31 | 塔吉克族民歌 |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 2009年第二批 | 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118 | Ⅱ—32 | 乌孜别克族埃希来、叶来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艺术研究所、喀什地区、莎车县、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2009年第二批 | 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119 | Ⅱ—33 | 锡伯族东布尔 |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 2009年第二批 | ||
189 | Ⅱ—34 | 维吾尔族山区民歌 | 策勒县、且末县 | 2012年第三批 | ||
190 | Ⅱ—35 | 巴拉曼音乐 | 洛浦县、策勒县 | 2012年第三批 | ||
191 | Ⅱ—36 | 维吾尔族萨巴依演奏艺术 | 岳普湖县 | 2012年第三批 | ||
192 | Ⅱ—37 | 维吾尔族弹拨尔艺术 | 伊宁县 | 2012年第三批 | ||
193 | Ⅱ—38 | 新疆蒙古族图瓦民歌 | 布尔津县 | 2012年第三批 | ||
194 | Ⅱ—39 | 俄罗斯族巴扬艺术 | 伊宁市 | 2012年第三批 | 202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195 | Ⅱ—40 | 锡伯族民歌 |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新疆嘎善文化传播中心 | 2012年第三批 | 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244 | Ⅱ—41 | 热瓦甫弹唱 | 喀什市 | 2013年第四批 | ||
245 | Ⅱ—42 | 维吾尔族卡龙琴艺术 | 麦盖提县 | ![]() |
2013年第四批 | |
246 | Ⅱ—43 | 俄罗斯族民歌 | 塔城地区 | 2013年第四批 | ||
295 | Ⅱ—44 | 古琴艺术 |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 | 2018年第五批 | ||
296 | Ⅱ—45 | 柯尔克孜族民歌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2018年第五批 | ||
297 | Ⅱ—46 | 马头琴音乐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 |
2018年第五批 | |
298 | Ⅱ—47 | 达斡尔族民歌 | 塔城市 | 2018年第五批 |
民间舞蹈
[编辑]序号[1][2][3][4][5]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图片 | 年份批次 | 备注[7][8][9][10][11] |
---|---|---|---|---|---|---|
39 | Ⅲ—1 | 塔吉克族鹰舞 |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 2007年第一批 | 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40 | Ⅲ—2 | 维吾尔族萨玛瓦尔舞 | 库车市 | 2007年第一批 | ||
41 | Ⅲ—3 | 哈密维吾尔族动物模拟舞(鸡舞、马舞、骆驼舞) | 哈密市 | 2007年第一批 | ||
维吾尔族动物模拟舞(老虎舞、鹅舞、鸭舞) | 且末县、英吉沙县 | 2012年扩展 | ||||
42 | Ⅲ—4 | 维吾尔族匹尔舞 | 哈密市、乌什县 | 2007年第一批 | ||
阿瓦提县 | 2009年扩展 | |||||
43 | Ⅲ—5 | 罗布淖尔维吾尔族做饭舞 | 尉犁县 | 2007年第一批 | ||
44 | Ⅲ—6 | 罗布淖尔维吾尔族狮子舞 | 尉犁县 | 2007年第一批 | ||
45 | Ⅲ—7 | 哈萨克族动物模拟舞阿尤毕 | 吉木乃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 2007年第一批 | ||
46 | Ⅲ—8 | 新疆蒙古族舞蹈萨吾尔登 | 和静县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博湖县、和硕县 | 2009年扩展 | |||||
47 | Ⅲ—9 | 锡伯族贝伦舞 |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120 | Ⅲ—10 | 维吾尔族赛乃姆(库车赛乃姆、伊犁赛乃姆、且末赛乃姆、库尔勒赛乃姆) | 库车市、伊宁县、且末县、库尔勒市 | 2009年第二批 | 2008年"维吾尔族赛乃姆"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1年“库尔勒赛乃姆”、“伊犁赛乃姆”、“库车赛乃姆”以“赛乃姆”子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4年“和田赛乃姆”作为“赛乃姆”子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维吾尔赛乃姆(新和赛乃姆、和田赛乃姆) | 新和县、于田县 | 2012年扩展 | ||||
维吾尔赛乃姆(喀什赛乃姆) | 喀什市 | 2013年扩展 | ||||
121 | Ⅲ—11 | 维吾尔族刀郎舞 | 麦盖提县 | 2009年第二批 | ||
122 | Ⅲ—12 | 维吾尔族顶碗盘子舞 | 库车市 | 2009年第二批 | ||
123 | Ⅲ—13 | 维吾尔族萨帕依舞 | 英吉沙县 | 2009年第二批 | ||
124 | Ⅲ—14 | 阿图什维吾尔族民间舞 | 阿图什市 | 2009年第二批 | ||
125 | Ⅲ—15 | 维吾尔族萨玛舞 | 喀什市 | 2009年第二批 | 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126 | Ⅲ—16 | 哈萨克族动物模拟舞(布尔克特毕) | 乌鲁木齐市 | 2009年第二批 | ||
127 | Ⅲ—17 | 哈萨克族卡拉角勒哈 | 青河县、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2009年第二批 | 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128 | Ⅲ—18 | 哈萨克族民间劳动舞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玛纳斯县 | 2009年第二批 | ||
吉木乃县 | 2012年扩展 | |||||
129 | Ⅲ—19 | 锡伯族蝴蝶舞 | 乌鲁木齐市 | 2009年第二批 | ||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 2013年扩展 | |||||
130 | Ⅲ—20 | 达斡尔族毕力多尔 | 塔城市 | 2009年第二批 | ||
196 | Ⅲ—21 | 纳孜库姆 | 吐鲁番市 | 2012年第三批 | 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197 | Ⅲ—22 | 维吾尔族阿勒喀舞 | 叶城县 | 2012年第三批 | ||
198 | Ⅲ—23 | 维吾尔族石头舞 | 英吉沙县 | 2012年第三批 | ||
199 | Ⅲ—24 | 俄罗斯族踢踏舞 | 塔城市 | 2012年第三批 | 202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247 | Ⅲ—25 | 维吾尔族油灯舞 | 墨玉县 | 2013年第四批 | ||
248 | Ⅲ—26 | 回族舞蹈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2013年第四批 |
传统戏剧
[编辑]序号[1][2][3][4][5]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图片 | 年份批次 | 备注 |
---|---|---|---|---|---|---|
200 | Ⅳ—1 | 木偶戏 | 克拉玛依市 | 2012年第三批 | ||
249 | Ⅳ—2 | 维吾尔剧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2013年第四批 | ||
299 | Ⅳ—3 | 京剧 | 乌鲁木齐市 | 2018年第五批 | ||
300 | Ⅳ—4 | 秦腔 | 哈密市伊州区 | 2018年第五批 | ||
301 | Ⅳ—5 | 皮影戏 | 昌吉市 | 2018年第五批 |
曲艺
[编辑]序号[1][2][3][4][5]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图片 | 年份批次 | 备注[7][8][9][10][11] |
---|---|---|---|---|---|---|
48 | Ⅴ—1 | 新疆曲子 | 昌吉回族自治州、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 ![]() |
2007年第一批 | 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乌苏市 | 2009年扩展 | |||||
霍城县 | 2012年扩展 | |||||
呼图壁县 | 2013年扩展 | |||||
49 | Ⅴ—2 |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2007年第一批 | 2006年“哈萨克族阿依特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 2012年扩展 | |||||
阿依特斯(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 | 阿勒泰地区、乌恰县 | 2018年扩展 | ||||
50 | Ⅴ—3 | 锡伯族汗都春 |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新疆嘎善文化传播中心 | 2007年第一批 | ||
51 | Ⅴ—4 | 锡伯族朱伦呼兰比和更心比 |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新疆嘎善文化传播中心 | 2007年第一批 | ||
131 | Ⅴ—5 | 哈萨克族托勒敖 | 尼勒克县 | 2009年第二批 | 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250 | Ⅴ—6 | 维吾尔族莱帕尔 | 和田地区、喀什市 | 2013年第四批 |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编辑]序号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图片 | 年份批次[1][2][3][4][5] | 备注[7][8][9][10][11] |
---|---|---|---|---|---|---|
52 | Ⅵ—1 | 维吾尔族达瓦孜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杂技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艺术研究所 | ![]() |
2007年第一批 | 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英吉沙县 | 2013年扩展 | |||||
53 | Ⅵ—2 | 维吾尔族叼羊 | 巴楚县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阿瓦提县 | 2009年扩展 | |||||
54 | Ⅵ—3 | 塔吉克族马球 |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55 | Ⅵ—4 | 新疆方棋 | 乌鲁木齐市 | ![]() |
2007年第一批 | |
132 | Ⅵ—5 | 叼羊(哈萨克族叼羊、塔吉克族牦牛叼羊) | 富蕴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 2009年第二批 | ||
叼羊(柯尔克孜族) | 乌恰县 | 2018年扩展 | ||||
133 | Ⅵ—6 | 赛马(哈萨克族) | 富蕴县 | 2009年第二批 | 2014年作为“赛马会”子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巩留县 | 2013年扩展 | |||||
134 | Ⅵ—7 | 维吾尔族且力西 | 岳普湖县 | 2009年第二批 | 2011年作为“摔跤”子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巴楚县 | 2012年扩展 | |||||
135 | Ⅵ—8 | 维吾尔族转轮秋千 | 岳普湖县、阿瓦提县 | 2009年第二批 | ||
136 | Ⅵ—9 | 维吾尔族葫芦人绊跤 | 疏勒县 | 2009年第二批 | ||
137 | Ⅵ—10 | 维吾尔族传统魔术 | 沙雅县 | 2009年第二批 | ||
138 | Ⅵ—11 | 维吾尔族开克力克宿库西吐如西 | 拜城县 | 2009年第二批 | ||
139 | Ⅵ—12 | 哈萨克族多依布 | 裕民县 | 2009年第二批 | ||
140 | Ⅵ—13 | 哈萨克族姑娘追 | 青河县 | 2009年第二批 | 202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141 | Ⅵ—14 | 柯尔克孜族奥尔朵 | 阿合奇县 | 2009年第二批 | ||
142 | Ⅵ—15 | 锡伯族射箭 |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 2009年第二批 | 2021年作为“传统箭术”子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201 | Ⅵ—16 | 维吾尔族恰姆巴士 | 奇台县 | 2012年第三批 | ||
202 | Ⅵ—17 | 维吾尔族曲棍球 | 于田县、且末县、麦盖提县 | 2012年第三批 | 202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203 | Ⅵ—18 | 蒙古族博克 | 乌苏市 | 2012年第三批 | 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204 | Ⅵ—19 | 赛马(蒙古族赛马) | 和静县 | 2012年第三批 | ||
205 | Ⅵ—20 | 哈萨克族库热斯 | 阿勒泰市 | 2012年第三批 | ||
新源县 | 2013年扩展 | |||||
裕民县 | 2018年扩展 | |||||
206 | Ⅵ—21 | 柯尔克孜族托古孜库尔阔勒(九巢棋) | 阿合奇县 | 2012年第三批 | ||
251 | Ⅵ—22 | 斗鸡 | 吐鲁番市 | 2013年第四批 | ||
252 | Ⅵ—23 | 哈萨克族马上竞技 | 福海县、哈巴河县 | 2013年第四批 | ||
昭苏县 | 2018年扩展 | |||||
253 | Ⅵ—24 | 蒙古族鹿棋 | 乌苏市 | 2013年第四批 | ||
302 | Ⅵ—25 | 抖空竹 | 哈密市 | 2018年第五批 | ||
303 | Ⅵ—26 | 赛骆驼 | 和硕县 | 2018年第五批 | ||
304 | Ⅵ—27 | 斗羊 | 轮台县 | 2018年第五批 |
民间美术
[编辑]序号[1][2][3][4][5]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图片 | 年份批次 | 备注[7][8][9][10][11] |
---|---|---|---|---|---|---|
56 | Ⅶ—1 | 新疆哈萨克族民间图案文化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2007年第一批 | ||
143 | Ⅶ—2 | 维吾尔族建筑艺术(阿依旺赛来民居) | 和田地区 | 2009年第二批 | 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144 | Ⅶ—3 | 维吾尔族建筑装饰工艺 | 喀什市 | 2009年第二批 | ||
145 | Ⅶ—4 | 皮革编织技艺(哈萨克族) | 布尔津县 | 2009年第二批 | ||
146 | Ⅶ—5 | 芨芨草编织技艺(哈萨克族) | 托里县 | 2009年第二批 | 2011年作为“草编”子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147 | Ⅶ—6 | 哈萨克族骨雕技艺 | 昌吉市 | 2009年第二批 | ||
148 | Ⅶ—7 | 毛线编织技艺(哈萨克族) | 托里县 | 2009年第二批 | ||
149 | Ⅶ—8 | 毡绣和布绣(哈萨克族) | 吉木乃县、富蕴县、尼勒克县 | 2009年第二批 | ||
150 | Ⅶ—9 | 新疆蒙古族唐卡 | 乌苏市 | 2009年第二批 | ||
和静县 | 2013年扩展 | |||||
151 | Ⅶ—10 | 刺绣(锡伯族、回族) |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焉耆回族自治县 | 2009年第二批 | 2011年“锡伯族刺绣”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维吾尔族刺绣”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柯尔克孜族刺绣”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年“哈萨克族刺绣”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刺绣(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 阿克苏市、轮台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 2012年扩展 | ||||
刺绣(汉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 | 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新疆一行文化艺术学术中心、阿克陶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 | 2013年扩展 | ||||
152 | Ⅶ—11 | 新疆满文、锡伯文书法 | 乌鲁木齐市 | 2009年第二批 | 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207 | Ⅶ—12 | 剪纸(维吾尔族剪纸) | 克拉玛依市、哈密市、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沙依巴克区 | 2012年第三批 | ||
剪纸 | 沙湾县 | 2018年扩展 | ||||
208 | Ⅶ—13 | 面人 | 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 | 2012年第三批 | ||
209 | Ⅶ—14 | 微雕 | 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 | 2012年第三批 | ||
210 | Ⅶ—15 | 毡绣和布绣(柯尔克孜族) | 阿合奇县 | 2012年第三批 | ||
254 | Ⅶ—16 | 木器彩绘 | 沙雅县 | 2013年第四批 | ||
255 | Ⅶ—17 | 葫芦雕刻 | 洛浦县 | 2013年第四批 | ||
256 | Ⅶ—18 | 和田玉玉雕 | 新疆和阗玉文化艺术研究院、新疆玉文化雕刻研究所 | 2013年第四批 | ||
257 | Ⅶ—19 | 布偶 | 乌鲁木齐市 | 2013年第四批 | ||
258 | Ⅶ—20 | 泥塑 |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 | 2013年第四批 | ||
259 | Ⅶ—21 | 石刻 | 阜康市 | 2013年第四批 | ||
石刻彩绘 | 乌鲁木齐市 | 2018年扩展 | ||||
260 | Ⅶ—22 | 维吾尔文书法 | 喀什市、策勒县 | 2013年第四批 | ||
261 | Ⅶ—23 | 哈萨克文书法 | 阿勒泰市 | 2013年第四批 | ||
262 | Ⅶ—24 | 新疆蒙文书法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2013年第四批 | ||
263 | Ⅶ—25 | 蒙古族骨雕技艺 | 和静县 | 2013年第四批 | ||
305 | Ⅶ—26 | 绳结艺术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艺术研究所 | 2018年第五批 | ||
306 | Ⅶ—27 | 木刻版画 | 伊宁市 | 2018年第五批 | ||
307 | Ⅶ—28 | 宝石嵌画 | 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 | 2018年第五批 | ||
308 | Ⅶ—29 | 陶塑 | 奎屯市 | 2018年第五批 |
传统技艺
[编辑]序号[1][2][3][4][5]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图片 | 年份批次 | 备注[7][8][9][10][11] |
---|---|---|---|---|---|---|
57 | Ⅷ—1 | 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 | 英吉沙县、喀什市、吐鲁番市、大漠土艺馆、伽师县 | ![]() |
2007年第一批 | 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阿克陶县 | 2012年扩展 | |||||
58 | Ⅷ—2 | 维吾尔族花毡制作技艺 | 吐鲁番市、大漠土艺馆、且末县 | 2007年第一批 | 2006年,以“维吾尔族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之名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柯坪县 | 2009年扩展 | |||||
毛纺织及擀制技艺(哈萨克族、蒙古族) | 阿勒泰地区、和静县 | 2018年扩展 | ||||
59 | Ⅷ—3 | 维吾尔族模戳印花布技艺 | 吐鲁番市、大漠土艺馆、英吉沙县 | 2007年第一批 | 2006年,以“维吾尔族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之名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60 | Ⅷ—4 | 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 | 吐鲁番市、大漠土艺馆 | ![]() |
2007年第一批 | 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和田地区 | 2009年扩展 | |||||
61 | Ⅷ—5 | 维吾尔族传统玉雕技艺 | 新疆和田玉文化艺术研究院 | 2007年第一批 | ||
62 | Ⅷ—6 | 维吾尔族帕拉孜纺织技艺 | 拜城县 | 2007年第一批 | 2011年作为“传统棉纺织技艺”子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63 | Ⅷ—7 | 维吾尔族传统小刀制作技艺 | 英吉沙县、沙雅县 | ![]()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64 | Ⅷ—8 | 维吾尔族卡拉库勒羊胎羔皮帽制作技艺 | 沙雅县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65 | Ⅷ—9 | 阿瓦提维吾尔族慕萨莱斯酿造工艺 | 阿瓦提县 | 2007年第一批 | ||
66 | Ⅷ—10 | 柯坪维吾尔族库休克(木勺)制作技艺 | 柯坪县 | 2007年第一批 | ||
67 | Ⅷ—11 | 维吾尔族乐器制作技艺 | 喀什市、疏附县、新和县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作为“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子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麦盖提县、巴楚县、阿瓦提县 | 2009年扩展 | |||||
维吾尔族乐器制作技艺(卡龙琴、萨它尔、都塔尔、弹拨尔) |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 | 2012年扩展 | ||||
68 | Ⅷ—12 | 维吾尔族民间刺绣技艺 | 哈密市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以“维吾尔族刺绣”之名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69 | Ⅷ—13 | 于田维吾尔族妇女服饰 | 于田县 | ![]() ![]()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以“维吾尔族服饰”之名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70 | Ⅷ—14 | 维吾尔族手工枝条编织 | 吐鲁番市、吐鲁番市 | ![]()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 维吾尔族枝条编织 ”作为“柳编”子项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维吾尔族手工枝条编制(柳编) | 伽师县 | 2012年扩展 | ||||
71 | Ⅷ—15 | 维吾尔族传统织布技艺 | 伽师县 | 2007年第一批 | ||
72 | Ⅷ—16 | 维吾尔族乔鲁(靴)制作技艺 | 叶城县 | 2007年第一批 | ||
73 | Ⅷ—17 | 维吾尔族驼毛切克曼布制作技艺 | 叶城县 | 2007年第一批 | ||
74 | Ⅷ—18 | 维吾尔族艾提莱斯绸织染技艺 | 洛浦县 | ![]()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75 | Ⅷ—19 | 维吾尔族地毯制作技艺 | 洛浦县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和田手工地毯行业协会 | 2012年扩展 | |||||
76 | Ⅷ—20 | 柯坪维吾尔族恰皮塔(薄馕)制作技艺 | 柯坪县 | 2007年第一批 | 2021年以“馕制作技艺”作为“传统面食制作技艺”子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77 | Ⅷ—21 | 哈萨克族毡房制作技艺 | 塔城地区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78 | Ⅷ—22 | 哈萨克族花毡制作技艺 | 塔城地区 | 2007年第一批 | ||
昌吉市、乌苏市 | 2009年扩展 | |||||
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 | 2013年扩展 | |||||
79 | Ⅷ—23 | 新疆哈萨克族服饰制作技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 | 2007年第一批 | 与拓展项目Ⅹ—43“哈萨克族服饰”序号相同,2008年以“哈萨克族服饰”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新疆哈萨克族服饰制作技艺(哈萨克族男女头饰) | 青河县 | 2012年扩展 | ||||
80 | Ⅷ—24 | 蒙古包制作工艺 | 博湖县 | 2007年第一批 |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 2013年扩展 | |||||
81 | Ⅷ—25 | 新疆蒙古族服饰制作技艺 | 博湖县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以“蒙古族服饰”之名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和硕县 | 2009年扩展 | |||||
82 | Ⅷ—26 | 新疆蒙古族刺绣技艺 | 博湖县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83 | Ⅷ—27 | 柯尔克孜族绣花布单制作技艺 | 温宿县 | 2007年第一批 | ||
84 | Ⅷ—28 | 柯尔克孜族马鞍制作技艺 | 温宿县 | 2007年第一批 | ||
85 | Ⅷ—29 | 柯尔克孜族约尔麦克(毛线编)编织技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2007年第一批 | ||
86 | Ⅷ—30 | 新疆俄罗斯族民居与建筑艺术 | 塔城地区、塔城市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87 | Ⅷ—31 | 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 |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新疆嘎善文化传播中心 | ![]() ![]()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作为“弓箭制作技艺”子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 | 2012年扩展 | |||||
153 | Ⅷ—32 | 维吾尔族花帽制作技艺 | 阿图什市 | 2009年第二批 | ||
鄯善县 | 2013年扩展 | |||||
154 | Ⅷ—33 | 维吾尔族胡尔捃制作技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馆、和田市 | 2009年第二批 | ||
155 | Ⅷ—34 | 木制器具制作技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 阿克苏市、特克斯县 | 2009年第二批 | ||
木制器具制作技艺(维吾尔族) | 泽普县 | 2012年扩展 | ||||
木制器具制作技艺(哈萨克族) | 乌鲁木齐县 | 2018年扩展 | ||||
156 | Ⅷ—35 | 苇编技艺 | 莎车县、沙雅县 | 2009年第二批 | ||
157 | Ⅷ—36 | 维吾尔族馕制作技艺(库车大馕、阿图什白苞谷馕、和田果西格尔地、疏勒花馕) | 库车市、阿图什市、和田市、疏勒县 | 2009年第二批 | 2021年以“馕制作技艺”作为“传统面食制作技艺”子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158 | Ⅷ—37 | 马鞍制作技艺(哈萨克族) | 奇台县、额敏县 | 2009年第二批 | ||
159 | Ⅷ—38 | 哈萨克族马皮滑雪板制作技艺 | 阿勒泰市 | ![]() |
2009年第二批 | |
160 | Ⅷ—39 | 乳制品加工技艺(哈萨克族)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2009年第二批 | ||
乳制品加工技艺(哈萨克族、蒙古族) | 温泉县、裕民县、阿勒泰市、哈巴河县 | 2012年扩展 | ||||
161 | Ⅷ—40 | 新疆蒙古族奶酒酿造技艺 | 布尔津县、和静县、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2009年第二批 | ||
乌苏市、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 2012年扩展 | |||||
162 | Ⅷ—41 | 蒙古族布朗制作技艺 | 乌苏市 | 2009年第二批 | ||
163 | Ⅷ—42 | 新疆蒙古族托布秀尔制作技艺 | 温泉县、博湖县 | 2009年第二批 | ||
164 | Ⅷ—43 | 柯尔克孜族波杂酿造技艺 | 特克斯县 | 2009年第二批 | ||
165 | Ⅷ—44 | 回族宴席九碗三行子 | 焉耆回族自治县 | 2009年第二批 | ||
鄯善县、昌吉市 | 2012年扩展 | |||||
166 | Ⅷ—45 | 新疆羊羔肉烹饪技艺 | 乌鲁木齐市 | 2009年第二批 | ||
167 | Ⅷ—46 | 锡伯族全羊席 | 乌鲁木齐市 | 2009年第二批 | ||
168 | Ⅷ—47 | 俄罗斯族比瓦酿造技艺 | 布尔津县 | 2009年第二批 | ||
比瓦酿造技艺 | 塔城地区 | 2018年扩展 | ||||
169 | Ⅷ—48 | 奇台古城窖酒酿造技艺 | 奇台县 | 2009年第二批 | ||
170 | Ⅷ—49 | 三台酒酿造技艺 | 吉木萨尔县 | 2009年第二批 | ||
211 | Ⅷ—50 | 维吾尔族金银首饰制作技艺 | 喀什市 | 2012年第三批 | ||
212 | Ⅷ—51 | 维吾尔族铜器制作技艺 | 喀什市、岳普湖县、 | ![]() |
2012年第三批 | 2021年作为“铜器制作技艺”子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库车市 | 2013年扩展 | |||||
213 | Ⅷ—52 | 维吾尔族畜力车套具制作技艺 | 沙雅县 | 2012年第三批 | ||
214 | Ⅷ—53 | 维吾尔族铁器制作技艺 | 于田县 | 2012年第三批 | ||
215 | Ⅷ—54 | 维吾尔族木雕技艺 | 于田县 | 2012年第三批 | ||
喀什市、新和县 | 2013年扩展 | |||||
216 | Ⅷ—55 | 维吾尔族斯尔开(葡萄果醋)制作技艺 | 阿图什市 | 2012年第三批 | ||
217 | Ⅷ—56 | 坎儿井开凿技艺 | 吐鲁番市 | 2012年第三批 | 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218 | Ⅷ—57 | 维吾尔族卡瓦甫(烤鱼、烤全牛) | 巴楚县 、策勒县 | 2012年第三批 | ||
219 | Ⅷ—58 | 维吾尔族皮帽制作技艺 (策勒台里派克、英吉沙县皮帽、疏勒县皮帽、阿图什白皮帽) | 策勒县、英吉沙县、疏勒县 、阿图什市 | 2012年第三批 | ||
220 | Ⅷ—59 | 哈萨克族银首饰制作技艺 | 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 | 2012年第三批 | ||
221 | Ⅷ—60 | 哈萨克族弹拨乐器制作技艺 | 奎屯市 | 2012年第三批 | ||
222 | Ⅷ—61 | 哈萨克族桦树皮工艺品制作技艺 | 阿勒泰市 | 2012年第三批 | ||
223 | Ⅷ—62 | 塔塔尔族传统糕点制作技艺 | 乌鲁木齐市艺术创作中心 | 2012年第三批 | 2021年作为“传统面食制作技艺”子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塔城地区 | 2018年扩展 | |||||
224 | Ⅷ—63 | 柯尔克孜族白毡帽制作技艺 | 阿克陶县 | 2012年第三批 | ||
225 | Ⅷ—64 | 金银错技艺(玉器金银错) |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 | 2012年第三批 | 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264 | Ⅷ—65 | 哈密瓜种植技艺 | 哈密市 | 2013年第四批 | ||
265 | Ⅷ—66 | 葡萄干晾制技艺 | 吐鲁番市 | 2013年第四批 | ||
266 | Ⅷ—67 | 瓜果储藏技艺 | 泽普县 | 2013年第四批 | ||
267 | Ⅷ—68 | 核桃麻糖制作技艺 | 叶城县、策勒县 | 2013年第四批 | ||
268 | Ⅷ—69 | 土法榨油技艺 | 皮山县 | 2013年第四批 | ||
269 | Ⅷ—70 | 维吾尔族保健茶制作技艺 | 策勒县 | 2013年第四批 | ||
保健茶制作技艺 | 喀什市 | 2018年扩展 | ||||
270 | Ⅷ—71 | 维吾尔族木质大门制作技艺 | 于田县 | 2013年第四批 | ||
271 | Ⅷ—72 | 维吾尔族窗棂制作技艺 | 和田县 | 2013年第四批 | ||
272 | Ⅷ—73 | 维吾尔族铁皮制品制作技艺 | 轮台县 | 2013年第四批 | ||
273 | Ⅷ—74 | 书画装裱技艺 | 新疆崇古斋书画装裱研修室 | 2013年第四批 | ||
274 | Ⅷ—75 | 巴里坤八大碗制作技艺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 2013年第四批 | ||
275 | Ⅷ—76 | 汉族传统节日面食制作技艺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 2013年第四批 | ||
276 | Ⅷ—77 | 养蜂技艺 | 尼勒克县 | 2013年第四批 | ||
277 | Ⅷ—78 | 哈萨克族皮革制品制作技艺 | 阿勒泰地区 | 2013年第四批 | ||
皮制品制作技艺(蒙古族)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温泉县 | 2018年扩展 | ||||
278 | Ⅷ—79 | 马拉雪橇制作技艺 | 布尔津县 | 2013年第四批 | ||
279 | Ⅷ—80 | 哈萨克族毡房装饰艺术 | 福海县 | 2013年第四批 | ||
280 | Ⅷ—81 | 哈萨克族小刀制作技艺 | 玛纳斯县 | 2013年第四批 | ||
281 | Ⅷ—82 | 蒙古族弩制作技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2013年第四批 | ||
282 | Ⅷ—83 | 蒙古族马鞍制作技艺 | 精河县 | 2013年第四批 | ||
283 | Ⅷ—84 | 柯尔克孜族毡房营造技艺 | 乌恰县 | 2013年第四批 | ||
284 | Ⅷ—85 | 俄罗斯族鞋靴制作技艺 | 塔城市 | 2013年第四批 | ||
309 | Ⅷ—86 | 酿醋技艺 | 玛纳斯县、阜康市 | 2018年第五批 | ||
310 | Ⅷ—87 | 传统制皂技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2018年第五批 | ||
311 | Ⅷ—88 | 拔廊房营造技艺 |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 | 2018年第五批 | ||
312 | Ⅷ—89 | 塔吉克族乐器制作技艺 |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 2018年第五批 |
传统医药
[编辑]序号[1][2][3][4][5]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图片 | 年份批次 | 备注[7][8][9][10][11] |
---|---|---|---|---|---|---|
171 | Ⅸ—1 | 维吾尔医药 | 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和田地区维吾尔医院、莎车县、新疆维吾尔医学研究所 | 2009年第二批 | 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子项“维药传统炮制技艺”、“木尼孜其·木斯力汤药制作技艺”、“食物疗法”、“库西台法”。2021年子项“和田药茶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维吾尔医药(正骨术、萨姆萨克传统医术) | 哈密市、阿图什市 | 2013年扩展 | ||||
172 | Ⅸ—2 | 新疆蒙古医药 | 和静县 | 2009年第二批 | ||
新疆蒙医药(金烙术、药浴) | 博湖县 | 2013年扩展 | ||||
正骨疗法(蒙古族) | 尼勒克县 | 2018年扩展 | ||||
226 | Ⅸ—3 | 哈萨克族医药(布拉吾药浴熏蒸疗法、卧塔什正骨术、 冻伤疗法、婴儿玛依斯拉吾保健术、烫伤疗法) |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医医院、 阿勒泰市、巩留县、吉木乃县、托里县 | 2012年第三批 | 2014年“哈萨克族医药(布拉吾药浴熏蒸疗法、卧塔什正骨术、冻伤疗法) ”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哈萨克族医药(烫伤疗法) | 哈巴河县 | 2013年扩展 | ||||
227 | Ⅸ—4 | 沙疗 | 吐鲁番市 | 2013年第四批 | 2014年作为“维吾尔医药”子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228 | Ⅸ—5 | 王氏中医踩跷法 |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维轩中医推拿诊所 | 2013年第四批 | ||
229 | Ⅸ—6 | 锡伯族拔火罐传统疗法 |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 2013年第四批 | ||
313 | Ⅸ—7 | 裹羊皮疗法 | 博湖县 | 2018年第五批 |
民俗
[编辑]序号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图片 | 年份批次[1][2][3][4][5] | 备注[7][8][9][10][11] |
---|---|---|---|---|---|---|
88 | Ⅹ—1 | 锡伯族西迁节 |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 2007年第一批 | 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89 | Ⅹ—2 | 塔吉克族引水节和播种节 |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 2007年第一批 | 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90 | Ⅹ—3 | 维吾尔刀郎麦西热甫 | 麦盖提县、巴楚县、阿瓦提县 | 2007年第一批 | 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91 | Ⅹ—4 | 维吾尔族阔克麦西热甫 | 哈密市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作为“新疆维吾尔族麦西热甫”子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92 | Ⅹ—5 | 维吾尔族却日库木麦西热甫 | 阿克苏市 | 2007年第一批 | ||
93 | Ⅹ—6 | 维吾尔族开依提麦西热甫 | 吐鲁番市、吐鲁番市 | 2007年第一批 | ||
94 | Ⅹ—7 | 维吾尔族塔合麦西热甫 |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 | 2007年第一批 | ||
阿克陶县 | 2009年扩展 | |||||
95 | Ⅹ—8 | 维吾尔族苏乃孜(清泉节) | 伊吾县 | 2007年第一批 | ||
96 | Ⅹ—9 | 维吾尔族传统捕鱼习俗 | 沙雅县 | 2007年第一批 | ||
97 | Ⅹ—10 | 新疆汉族社火 | 玛纳斯县 | 2007年第一批 |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 2009年扩展 | 2021年以“新疆社火”之名作为“民间社火”子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新疆社火 | 昌吉市 | 2013年扩展 | ||||
社火 | 吉木萨尔县 | 2018年扩展 | ||||
98 | Ⅹ—11 | 巴里坤汉族节日习俗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 2007年第一批 | ||
99 | Ⅹ—12 | 巴里坤汉族脑阁和抬阁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 2007年第一批 | ||
100 | Ⅹ—13 | 哈萨克族民间育婴习俗 | 哈巴河县 | 2007年第一批 | ||
101 | Ⅹ—14 | 新疆蒙古族祖拉节 | 和硕县 | 2007年第一批 | ||
乌苏市 | 2012年扩展 | |||||
102 | Ⅹ—15 | 新疆蒙古族那达慕节 | 和静县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温泉县 | 2012年扩展 | |||||
103 | Ⅹ—16 | 塔塔尔族撒班节 | 塔城地区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奇台县 | 2009年扩展 | |||||
104 | Ⅹ—17 | 达斡尔族沃其贝节 | 塔城市 | 2007年第一批 | 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105 | Ⅹ—18 | 新疆俄罗斯族帕斯喀节 | 塔城地区 | 2007年第一批 | ||
106 | Ⅹ—19 | 满族颁金节 |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 2007年第一批 | ||
107 | Ⅹ—20 | 塔吉克族婚俗 |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 2007年第一批 | 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108 | Ⅹ—21 | 塔吉克族丧俗 |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 2007年第一批 | ||
173 | Ⅹ—22 | 麦西热甫(欧托孜欧合勒麦西热甫) | 伊宁县 | 2009年第二批 | 2008年作为“新疆维吾尔族麦西热甫”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麦西热甫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 | |
麦西热甫(维吾尔族托依麦西热甫、维吾尔族古勒巴格麦西热甫、维吾尔族乔康麦西热甫) | 库尔勒市、岳普湖县、泽普县 | 2012年扩展 | ||||
麦西热甫(古丽汗麦西热甫、尼雅塔格麦西热甫、克里阳麦西热甫、普鲁麦西来甫) | 民丰县、皮山县、于田县 | 2013年扩展 | ||||
174 | Ⅹ—23 | 新疆蒙古族礼仪习俗 | 精河县 | 2009年第二批 | ||
175 | Ⅹ—24 | 新疆蒙古族婚俗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和静县 | 2009年第二批 | ||
176 | Ⅹ—25 | 蒙古族祭敖包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 2009年第二批 | ||
和硕县、布尔津县 | 2012年扩展 | |||||
177 | Ⅹ—26 | 哈萨克族婚俗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2009年第二批 | 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178 | Ⅹ—27 | 诺茹孜节 | 塔城地区 | 2009年第二批 | 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诺茹孜节(哈萨克族、维吾尔族) | 阿勒泰市、疏附县、哈密市 | 2012年扩展 | ||||
179 | Ⅹ—28 | 牧民转场习俗(哈萨克族) | 塔城地区 | 2009年第二批 | ||
转场习俗(哈萨克族、蒙古族)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静县 | 2018年扩展 | ||||
180 | Ⅹ—29 | 驯鹰习俗(柯尔克孜族) | 阿合奇县 | 2009年第二批 | 2011年“柯尔克孜族训鹰习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驯鹰习俗(哈萨克族) | 富蕴县 | 2012年扩展 | ||||
181 | Ⅹ—30 | 塔吉克族服饰 |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 2009年第二批 | 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182 | Ⅹ—31 | 回族婚俗 | 焉耆回族自治县 | 2009年第二批 | 与Ⅹ—38“回族婚俗”名称相同 | |
183 | Ⅹ—32 | 六月六庙会 | 吉木萨尔县 | 2009年第二批 | ||
庙会 | 玛纳斯县 | 2018年扩展 | ||||
184 | Ⅹ—33 | 锡伯族杭西 |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 2009年第二批 | ||
185 | Ⅹ—34 | 锡伯族婚俗 | 乌鲁木齐市 | 2009年第二批 | 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230 | Ⅹ—35 | 维吾尔族居宛托依仪式 | 策勒县 | 2012年第三批 | ||
231 | Ⅹ—36 | 维吾尔族服饰 | 麦盖提县 | 2012年第三批 | 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喀什市 | 2013年扩展 | |||||
232 | Ⅹ—37 | 哈萨克族巴塔 | 富蕴县 | 2012年第三批 | ||
233 | Ⅹ—38 | 回族婚俗 | 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 | 2012年第三批 | 与Ⅹ—31“回族婚俗”名称相同。 | |
234 | Ⅹ—39 | 回族服饰 | 焉耆回族自治县 | 2012年第三批 | ||
235 | Ⅹ—40 | 乌孜别克族婚俗 | 伊宁市 | 2012年第三批 | ||
236 | Ⅹ—41 | 柯尔克孜族服饰 | 乌恰县 | 2012年第三批 | 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237 | Ⅹ—42 | 打花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 2012年第三批 | ||
79 | Ⅹ—43 | 哈萨克族服饰 | 阿勒泰地区 | 2013年扩展 | 与Ⅷ—23“新疆哈萨克族服饰制作技艺”序号一致,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285 | Ⅹ—44 | 维吾尔族婚俗 | 喀什市、乌什县 | 2013年第四批 | ||
286 | Ⅹ—45 | 奥斯曼染眉习俗 | 拜城县 | 2013年第四批 | ||
287 | Ⅹ—46 | 维吾尔族摇床育婴习俗 | 喀什市 | 2013年第四批 | ||
288 | Ⅹ—47 | 蒙古族育婴习俗 | 博乐市 | 2013年第四批 | ||
289 | Ⅹ—48 | 蒙古族驯马 | 和静县东归 | 2013年第四批 | ||
290 | Ⅹ—49 | 柯尔克孜族饮食 | 阿克陶县 | 2013年第四批 | ||
291 | Ⅹ—50 | 肖贡巴哈尔节 |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 2013年第四批 | ||
292 | Ⅹ—51 | 锡伯族抹黑节 |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 2013年第四批 | ||
293 | Ⅹ—52 | 乌孜别克族服饰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2013年第四批 | ||
314 | Ⅹ—53 | 流水席习俗 |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 | 2018年第五批 | ||
315 | Ⅹ—54 | 冬宰习俗 | 新源县 | 2018年第五批 |
参考资料
[编辑]-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关于公布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07-04-12 [2025-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0-10).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关于公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18-09-21 [2025-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15).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关于公布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的通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09-09-11 [2025-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09).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关于公布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的通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12-06-08 [2025-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0-12).
-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关于公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13-12-31 [2025-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0-10).
- ^ 任华; 任春香.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数量居全国前列. 天山网. 2023-04-27 [2025-03-12].
-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06-05-20 [2025-03-12].
- ^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08-06-14 [2025-03-12].
- ^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11-05-23.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14-12-03 [2025-03-12].
-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21-06-10 [2025-03-12].
- ^ Manas. Unesc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2025-03-12] (英语).
- ^ 中国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06-03-31 [2025-03-12].
- ^ Uyghur Muqam of Xinjiang. Unesc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2025-03-12].
- ^ Meshrep. Unesc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202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