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Stella0804/林纪堂
您所提交的草稿仍需改善。在2025年1月9日由Talimu0518 (留言)审阅。
如何改善您的草稿
| ![]() |
您所提交的草稿仍需改善。在2025年1月9日由Aqurs1 (留言)审阅。 如何改善您的草稿
| ![]() |

- 有一个来源被反复使用了10次。参见Help:脚注#多处标明同一项注脚的说明将其变为一次使用。
- 这样就能看出来这个条目目前的来源不足,过于依赖单一来源,甚至是传主的日记。 MilkyDefer 2025年1月9日 (四) 12:05 (UTC)
林纪堂先生(1874~1922),台中雾峰人,名朝璇,字纪堂,讳大动。他是雾峰林家顶厝林文典之子、林献堂堂兄,在顶厝五少爷(纪堂、烈堂、献堂、礼堂、阶堂)中排行居长。1905年12月,纪堂获颁绅章,他平素对于地方公益每不惜捐资,故颇富德望。1922年因肾脏发炎病逝,得年四十九。[1]

家庭
[编辑]父母
[编辑]林纪堂的生母是张棠娘,为林文典侧室。生母关心儿子,曾在林纪堂富卧病时数度前往看视,并询问病况。[2]
妻妾
[编辑]林纪堂元配为庄赛金(1874~1919),惜无出。后又娶陈岑(1875~1939)、许悦 (1892~1990)为妾。陈岑为彰化人,个性严肃,行事十分低调,不太参与公共仪典。 另一妾许悦亦是彰化人,1937 年正式披剃出家,法名德真,1941 年接任雾峰灵山寺住 持。[3]在妻妾方面,林纪堂在日记中着墨不多,仅有少数几则,而且负面的描述不少。 例如他曾不满妻子庄赛金托林献堂转告,要求领月金。他也曾在日记抱怨陈岑对他无礼。对于许悦的描写则较为正面。纪堂曾因腹痛卧病在床,许悦担任看护及帮忙按摩, 连夜不眠,颇为勤奋。[4]
儿女
[编辑]至于儿子们,林纪堂则相当的疼爱。陈岑先后替纪堂生下魁梧(1900~1954)、津梁(1907~1962)、松龄(1910~1987)、鹤年(1914~1994)。[5]长子魁悟与次子津梁幼年曾赴日读小学,住宿于纪堂友人田中敬一家中。纪堂对魁梧及津梁甚为关心,田中常来信报告两小儿最新状况,有时魁梧及津梁也会亲自写信报平安,纪堂则常寄去冬笋、龙眼、花生、肉脯、蜜饯等食品。不过,之后魁梧由于考试落第、品行不良、不服管教,数度进出警察署及裁判所,让田中敬一大感困扰,最后在未告知纪堂的情形下,将其转托纪堂在东京的友人柯秋洁。此事让纪堂焦头烂额,忧心至极,却又无可如何。至于三子松龄,当时年纪尚小,纪堂每天早上均会带着他出门散步,往别墅运动,日记中常见他流露出的父爱。四子鹤年满四个月后,林纪堂曾替他举行祝四个月之庆。[6]
兄弟
[编辑]林纪堂日常与顶厝林烈堂( 1876~1947)、林献堂(1881~1956)、林澄堂 ( 1882~1929 ) 、 林阶堂 ( 1884~1954 ) , 下 厝林俊堂 ( 林痴仙 ) 、 林幼春 (1880~1939)、林瑞腾、林季商(1878~1925)、林资彬(1898~1940)、林仲衡 (1877~1940)、林波堂等人均有来往。其中,林献堂由于是顶厝的族长,与纪堂的来往最频繁。[7]然而在家族事务中,与堂弟林献堂相较,林纪堂较不关心,只愿意花钱了事,不愿意承担太多的责任,例如景山公祭祀公业的办理情形。由于纪堂认为当时该公业存在诸多问题而强力主张仍由阶堂承办,三、四年后他才愿意接手。此外,1915 年2月,献堂计划在锦荣堂内开家族恳亲会,欲入会者,每人须交会金三圆,纪堂虽即刻缴交,却不愿出席当日的宴饮,他以不能诸事兼之,到此亦无甚趣味,反为不雅为理由,拜托林坤山代为出席。[8]

公益事业
[编辑]林纪堂参与许多社会公益活动,例如兴修台中乐成宫(旱溪妈祖庙),八千圆建筑金除向邻近富户募捐外,其余不足之数均由他慨允补足。1902 年起到 1920 年间,他在雾峰、二林、台中街、澎湖等地以自己之力救济灾民,获得地方民众及官方肯定。[9]而在建设台中中学校方面,林献堂捐出巨款,并获得堂兄弟林纪堂等人的支持,可以说台中中学校的创立也有林纪堂的影子。[10]
兴趣爱好
[编辑]林纪堂沉醉于花鸟动物,自宅颐圃后方辟有花园,闲暇时常修整花木或栽植花苗。 他曾向日本神户育种园购买菊花种苗及芍药苗木,也常托旅居东京的友人柯秋洁,代为采买花木。此外,他在别墅饲养火鸡、玉燕、斑纹锦鸡、等多种鸟禽,这些鸟禽多购自东京,其中斑纹锦鸡由于稀有珍贵,曾出借台中农会,做为 1916 年共进会的展览品。他也养鹿、养蜂,其别墅犹如一个小型动物园,亲朋好友常竞相参观。在书画方面,纪堂喜搜集名人字画,常有掮客携带字画至其府上供其挑选。他的搜藏范围亦不限于台湾,曾请何添丁代为采买上海笔墨,并请林坤山代为修书,向日本订购名画。[11]
对日本的态度
[编辑]顺应时势是林纪堂的处世方针。他接受日本统治的现实,并积极学习日语。其次, 1915年 6月为配合始政记念日,台湾总督府颁赠褒状,以奖励各地热心公益的士绅, 台中地区唯有纪堂一人获选,获奖理由为纪堂天资温恭和顺,常捐赀尽瘁于慈善与公共事业。此外,针对1915年发生的西来庵事件,林纪堂则感到不以为然,并在与他人对话时,认同国语运动的推行。他认为此事若能成功,将来台人与日人便能声气相通, 太平之盛世即可到来。[12]
参考资料
[编辑]- ^ 林纪堂著、许雪姬编注. 林紀堂先生日記:一九一五——一九一六年. 台北市: 中研院台史所. 2017: xxxvii. ISBN 978-986-05-1882-5.
- ^ 林纪堂著、许雪姬编注. 林紀堂先生日記:一九一五——一九一六年. 台北市: 中研院台史所. 2017: x1vi. ISBN 978-986-05-1882-5.
- ^ 林纪堂著、许雪姬编注. 林紀堂先生日記:一九一五——一九一六年. 台北市: 中研院台史所. 2017: xxxix. ISBN 978-986-05-1882-5.
- ^ 林纪堂著、许雪姬. 林紀堂先生日記:一九一五——一九一六年. 台北市: 中研院台史所. 2017: x1vii. ISBN 978-986-05-1882-5.
- ^ 林纪堂著、许雪姬编注. 林紀堂先生日記:一九一五——一九一六年. 台北市: 中研院台史所. 2017: x1. ISBN 978-986-05-1882-5.
- ^ 林纪堂著、许雪姬编注. 林紀堂先生日記:一九一五——一九一六年. 台北市: 中研院台史所. 2017: x1viii–x1ix. ISBN 978-986-05-1882-5.
- ^ 林纪堂著、许雪姬编注. 林紀堂先生日記:一九一五——一九一六年. 台北市: 中研院台史所. 2017: x1ix–1. ISBN 978-986-05-1882-5.
- ^ 林纪堂著、许雪姬编注. 林紀堂先生日記:一九一五——一九一六年. 台北市: 中研院台史所. 2017: 1i–1ii. ISBN 978-986-05-1882-5.
- ^ 〈林紀堂〉. 文化部国家文化记忆库.
- ^ 霧峰林家歷史沿革. 雾峰林家花园林献堂博物馆园区.
- ^ 林纪堂著、许雪姬编注. 林紀堂先生日記:一九一五——一九一六年. 台北市: 中研院台史所. 2017: x1iii–x1iv. ISBN 978-986-05-1882-5.
- ^ 林纪堂著、许雪姬编注. 林紀堂先生日記:一九一五——一九一六年. 台北市: 中研院台史所. 2017: 1vi–1vii. ISBN 978-986-05-18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