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讨论:侠刀行/2011/01~04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添加话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Jason22在话题“清朝撰写计划”中的最新留言:14年前

你是琉球人?

[编辑]

请问你是在台湾出生的琉球人吗?门中是什么?--Ws227 (留言) 2011年1月2日 (日) 14:05 (UTC)回复

re

[编辑]

问HW去吧...我没有动过那个页面--Mys 721tx(留言)-U18协会 2011年1月16日 (日) 14:05 (UTC)回复

你有不信的权利

[编辑]

按照现有政策,饭桶没有公开真实身份的义务。--罪孽深重的爱学习的饭桶 (留言) 2011年1月16日 (日) 15:15 (UTC)回复

re.

[编辑]

在下不理解阁下所提出的意见,因此无法改善。—ATRTC 2011年1月17日 (一) 06:02 (UTC)回复

RE

[编辑]

懂不懂什么叫做揭别人疮疤?--Zhxy 519(联系啊) 2011年1月17日 (一) 11:16 (UTC)回复

WP:拉票。这不是方针,但是做了也是很令人不快的。--Zhxy 519(联系啊) 2011年1月17日 (一) 11:24 (UTC)回复

re

[编辑]

反正是个松散组织,顶多是我离开吧,谈不上解散-Mys 721tx(留言)-U18协会 2011年1月19日 (三) 08:54 (UTC)回复

回应

[编辑]

有关阁下于苹果派君的讨论页留言,阁下可能对人身攻击的定义有错误判断,即使阁下端出所谓的“方针连结”,但也无法证明本人留言有人身攻击成分,也并无触犯方针,相反阁下要提出指控也必须指出问题词句为何,要不然你的指控便属诬告;黄世泽先生亦曾经向管理员诬告本人人身攻击,但黄的指控后来被证实并不成立,并受到管理员的遣责,请用户留意,人身攻击即对事不对人、因人废言,但本人对事情发表意见若乃系基于事实,便不属于人身攻击。crazy>d (留言) 2011年1月19日 (三) 13:39 (UTC)回复

在苹果派君的讨论页“有关黄世泽和HW”一栏,本人所留之段落,仅道出此二人对本人的诬告及有违编辑方针但极力负隅顽抗之行为,自问未有对任何人作出人身攻击,阁下既说“好像有看到人身攻击的语句”,同时却言谓“但仍未找到须详查”,本人不解;而黄世泽先生亦不断指摘本人对其“人身攻击”,但此人一直没有陈明问题词句为何,这样的指控是不成立的。
黄世泽此人并非仅和我一人不咬弦,事实上他跟香港很多网民都起争端,经常说要告人诽谤他但多年来未有一件成事,这位网友的留言一语中的,也正如该位网友所言,黄一直都是以“不屑回应”来回应任何指控,这样说来,到底是谁在人身攻击或诽谤谁呢?还望阁下亦可监察黄之言行,黄对的诬告言论举措对本人反而有侵害性。
另,有关本人在投票区的言论,或者本人真是多言了,我会收俭,但还望君可谅解,这都是基于作为被加害苦主的第一身感受,也是管理员日后须要面对,正是活生生的case study,另,本人向来善用条目讨论页与用户对话页,惟黄先生一直采取不欲对话和沟通的态度,另方面则对本人肆意抹黑,本人实有必要澄清。crazy>d (留言) 2011年1月19日 (三) 18:25 (UTC)回复

大哥,您不是对我的警告吧?

[编辑]

看到您在我的讨论页的留言,应该不是对我的警告吧?我一直审慎发言,应该不至于人身攻击。-- 苹果派.(留言).本人现在申请成为管理员,欢迎发表意见 2011年1月19日 (三) 16:34 (UTC)回复

re

[编辑]

......User:Waihorace...HW不就是他么-Mys 721tx(留言)-U18协会 2011年1月20日 (四) 10:02 (UTC)回复

抱歉

[编辑]

或许我认为这只是对其本人的一种善意提醒,应该不算人身攻击。我觉得现在这两个人打的火红火绿,不管是拿出法律还是拿出事实,这两个人暂时都不像是用理智去思考问题。我认为我已经拿出解决方案了,既然一方不接受我都无话可说,还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Edouardlicn (留言) 2011年1月23日 (日) 04:51 (UTC)回复

我也不认为阁下对本人作过人身攻击,但请君明办我与该人之别,我一直以来都用理智思考,事实上黄世泽仍然未对本人提出的问题作出回应,问题源于谁人,谁又没有沟通谋求共识之心,显然易见。crazy>d (留言) 2011年1月23日 (日) 08:41 (UTC)回复

不好意思,我插个嘴,不晓得你认识哪几位维基人,是否曾经看过有维基人因为太在乎别人说的每一句话,每每斤斤计较又钻牛角尖,到最后卡死了自己,我不讲是那一位维基人,他的用户名开头是Y,避免我有人身攻击,我讲这番话就是要你以他为借镜,不要步上他的后尘,能不要理会就不去理,才不会搞的自己这么累。—218.174.196.213 (留言) 2011年1月23日 (日) 08:32 (UTC)回复

担心你会误解,我拿个[1]连结给你看 。—218.174.196.213 (留言) 2011年1月23日 (日) 09:27 (UTC)回复

回应︰请中立判断

[编辑]

已经在早前的回应说过,黄世泽本人早前亦有言明禁止本人于其留言页留言,并将本人的留言回退,阁下现在反指本人“不欢迎黄世泽留言”是“有违方针”,敢问阁下现在摆出来的正义感有否在黄世泽无视言论不欲沟通之时得到彰显?又,由于另一用户WH君也曾向我表示“用户是有权操作自己的留言页”,着实不懂你俩哪套才是真理,请你与他沟通清楚才好说,本人对于是非准绳可以随意调校解读之辈是非常不耻,但观乎阁下于多个页面作出各种各样的“意见”,指出别人怎样“违反方针”,但指控同样笼统,当深入观察某个由你端出相关方针连结,更每每令人意想不到──根本就没有阁下所讲回事,反而做法是跟方针一致。阁下多次对黄君有所偏袒,相反是对指出问题所在的本人却极度苛刻,本人对于阁下在有关黄世泽风波的多件事情判断,有感阁下谈不上是中立公道,恳请反省自身立场是否早有所属,如是者,请勿再对意见异于阁下的网民作出种种似是而非的指控。crazy>d (留言) 2011年1月23日 (日) 08:37 (UTC)回复

有关阁下于黄世泽的对话页所发表的以下言论──

不好意思,我等原本有意介入调停你和他之间的事情,但已明显感受到crazy>d的不友善,深感调停无法继续。基于善意推定的原则我仍相信他不带有恶意,但已被给予偏袒不公的称号。加上最近接获匿名IP的疑似劝说或警告〈先不管那是什么,始终令人一点畏惧〉,黄先生请你好自保重,尽量不要挑起他的情绪或刺激他。crazy>d这个人我不了解,他有没有和其他管理员“互通有无”只能是猜测。所以请你格外留意,今后我会暂停调停。但我建议你找个客观中立的第三者介入,我推荐user:AT和user:Mys 721tx可以当调停者。希望黄先生今后不再受欺凌或骚扰,祝您身心健康愉快。--侠刀行 (留言) 2011年1月23日 (日) 09:11 (UTC)

本人回应如下︰

- 本人一如以往,旨在以事论事,惟阁下未能拿捏好公平中立原则,本人对阁下的批评亦基于事实,并附事例陈明阁下值得相榷之处,这并非本人的“不友善”。

- 阁下如要反对本人对阁下的偏袒不公指摘,务请指出有何被冤枉之处,然而,阁下也得反省自否对于黄世泽对别人的人身攻击、骚扰等行为视而不见。

- 将“最近接获匿名IP的疑似劝说或警告”相提并论,阁下似乎想带出什么猎奇效果。

- 单方面地向谁推荐谁去做调停工作,阁下是否有违公平原则?阁下亦未对本人作出任何具建设性的建议,更未向本人建议第三者介入事件,我会更质疑阁下是否为黄世泽提供了更多方便。

- “希望黄先生今后不再受欺凌或骚扰”一句,明显看出阁下对一些眼前事实置之不顾,事非判断出现问题并带有严重的偏见取向,甚或是阁下一再对本人的抹黑。

本人对于阁下的言行极其不中立,深表遗憾、失望和愤怒!crazy>d (留言) 2011年1月23日 (日) 12:00 (UTC)回复

感谢你的协助调停

[编辑]

感谢你的帮助。我明白现时情况,己不是讲法律,或者维基方针可以解决得了的问题。感谢你的提醒。Martinoei (留言) 2011年1月23日 (日) 14:36 (UTC)回复


辽朝参选特色条目

[编辑]

辽朝正在参选维基百科:特色条目候选/辽朝,辽朝包含文化各段落已大幅扩充,本条目堪称优良作品,希望阁下能前往关注评选,谢谢。-- Jason 22  对话页  贡献  2011年2月28日 (一) 03:18 (UTC)回复

利比亚国旗

[编辑]

阁下所提的革命旗是仿照1951年利比亚王国版国旗制造,故放在利比亚王国时期章节,页面右方模板亦希标示。展示时一旦领袖被推翻,其实阁下可以知会管理员在模板:Dyk修改,故临时换旗绝不是个大问题。—香港の達人留言板 2011年3月1日 (二) 13:06 (UTC)回复

图片修剪

[编辑]

已完成,放在 --玖巧仔留言 2011年3月3日 (四) 17:24 (UTC)回复

可保存一段时间。--玖巧仔留言 2011年3月5日 (六) 16:24 (UTC)回复

Re:杜尔贝战役

[编辑]

看到您在杜尔贝战役的意见票,我得澄清一下,阵亡的150名骑士是有名有姓的骑士,而这场战役死的最多的还是那些征召士兵,当地雇佣兵等更低级的士兵,当然,在阵亡那一栏里只填150名骑士是不对的,欧洲记述战役好像有习惯,自己方的战力雇佣兵等都不算,而敌军则是什么都算的。无论如何,多谢意见。—TBG TBG Best and Greatest 2011年3月5日 (六) 09:51 (UTC)回复

re.

[编辑]

我与阁下的观念不同,首先,这是十字军东征,也是战争的行为,不能以类似能用来形容墨西哥毒品集团以枪支与警方交火的“武装冲突”,那这样岂不是一进入战争中,任何大小战斗都可称为战役?当然不是,但要注意的是这场战斗双方投入4150+的兵力,以夺取战略地点所进行的战斗,是有军人和平民分野的战争中的“战役”。最后,以拿破仑战争来讲,当时已是1800年以后,但这场“战斗”发生于1200,相距600年,各国人口与动员能力早已不同,死亡人数不能与其并论。—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3月5日 (六) 12:18 (UTC)回复

同意,而且杜尔贝战役已讲“150名左右的骑士与几百名世俗骑士或低级士兵战死沙场。”也就是说,150名骑士应当只是骑士团方面伤亡人员的一部分,此外骑士团还有几百名叫不上号的士兵战死,另外,萨莫吉希亚方面也一定会有伤亡。我之所以采用“战役”,是引文英文原文的“battle”一词,而根据战役条目,battle通常翻译为“战役”(尽管本条目也称其实汉语方面的“战役”指的是英语中的“operation”)—TBG TBG Best and Greatest 2011年3月5日 (六) 13:36 (UTC)回复

re:脚注用法

[编辑]

不好意思,在下没理解您的意思。--KuailongTM 2011年3月5日 (六) 13:07 (UTC)回复

似乎配合{{anchors}}模板可以做到您说的效果。不过个人觉得没有必要。--KuailongTM 2011年3月5日 (六) 13:43 (UTC)回复
commons上有介绍[2]。脚注中套脚注这种方式个人觉得实用价值不大而已,无他。祝编辑愉快。--KuailongTM 2011年3月5日 (六) 13:54 (UTC)回复

图片分开

[编辑]

因为这张图片分辨率小,本身也较模糊,放大后会变得更差。--玖巧仔留言 2011年3月17日 (四) 16:53 (UTC)回复

re:问题:战役符号图示

[编辑]

恕本人才疏学浅,除了翻阅相关书籍,不知道还有其他什么方法。--KuailongTMWAA 2011年3月19日 (六) 11:17 (UTC)回复

图片网址被墙

[编辑]

那个网站被G-F-W认证,打不开。如果有可能建议上传到上次的那个帖图网站。--玖巧仔留言 2011年3月24日 (四) 17:04 (UTC)回复

图片

[编辑]

,我选了一张尺寸较小的来处理,先将图片摆正再放大到原图的百分之一百五十左右,避免了原本的大尺寸效果下的杂色,并去掉了边框,但这样将下面的文字也去掉了。所以又制作了一份保留文字的--玖巧仔留言 2011年3月25日 (五) 17:47 (UTC)回复

大分辨率的图片中含有较多的杂色。没有做手脚,只是将原图进行了放大、摆正并去除一些杂点。--玖巧仔留言 2011年3月26日 (六) 17:14 (UTC)回复

清朝撰写计划

[编辑]

你好,我们正在招募熟悉清朝历史或对清朝有兴趣的维基人参与清朝条目的编写,以祈让清朝成为优良或特色条目,希望能够参与此条目。目前有五个人参与此计划,分工的细节详见于此。如果有疑问或是想讨论事情,可以到此发表意见-- Jason 22  对话页  贡献  2011年3月27日 (日) 14:52 (UTC)回复

re.

[编辑]

用{{Navbox subgroup}}框起,再加上group和list,因为这蛮简单的我就顺手帮阁下完成了。—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3月29日 (二) 09:26 (UTC)回复

至于阵亡符号,那不存在一般键盘的打法中,但有模板,输入{{KIA}}即可,投降则是Surrendered。—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3月29日 (二) 09:35 (UTC)回复

图片加亮

[编辑]

[]--玖巧仔留言 2011年4月2日 (六) 15:49 (UTC)回复

RE..

[编辑]

至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求助看看。—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4月8日 (五) 10:31 (UTC)回复

RE..

[编辑]

机器人?非也。。—Cncs (留言) 2011年4月8日 (五) 10:38 (UTC)回复

re:16209055

[编辑]

图片适当与否请阁下比对Commons的方针自行斟酌,如果有问题欢迎去WP:互助客栈询问。--KuailongTMWAA 2011年4月8日 (五) 13:13 (UTC)回复

Re:

[编辑]

您好,我方才检查了下,发现Template:Canpaignbox 第二次直奉战争是阁下创建并自行提交速删的。--Cp111 (留言) 2011年4月14日 (四) 22:50 (UTC)回复

re.

[编辑]

看不懂。—ATRTC 2011年4月16日 (六) 16:49 (UTC)回复

还请给一下连结。就在下所见,未有发现阁下所说的情况。—ATRTC 2011年4月16日 (六) 17:38 (UTC)回复
欢迎。—ATRTC 2011年4月16日 (六) 17:54 (UTC)回复
完成。—ATRTC 2011年4月16日 (六) 18:10 (UTC)回复

re:

[编辑]

该条目整体而言符合方针,故投支持。-- 小虎 Tiger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011年4月17日 (日) 02:32 (UTC)回复

re:

[编辑]

好像类似的提示,和剧透提示一样现在被取消了,因为很久没有参与贡献(愧),所以不大清楚,可以在互助询问,不好意思。-孙学 (留言) 2011年4月19日 (二) 07:29 (UTC)回复

re.

[编辑]

那是因为侵犯版权。阁下如果不同意,可以前Wikipedia:存废复核请求提出。—ATRTC 2011年4月19日 (二) 14:26 (UTC)回复

感谢阁下的建议,不过目前无意更改回应形式,还望见谅。—ATRTC 2011年4月19日 (二) 15:32 (UTC)回复

Re:为了公路也可以跟人吵

[编辑]

阁下的留言我看到了,从阁下发言可知,想必没有探究我们在讨论是什么吧,因为阁下指的是公路,但实际上我们讨论是山口,由于有的地方会有公路通过山口,因此造成阁下对该事误解。提醒,日后若阁下对他人的讨论不知情而来插嘴,这对他人是种冒犯举动,请三思后行。—yiken (留言) 2011年4月19日 (二) 16:05 (UTC)回复

Re:为了公路也可以跟人吵

[编辑]

侠刀行君,您好:

本人只是认真参与讨论一个具有学术性的议题而已,并未对针该条目从事“编辑战”,何“吵”之有?一个议题是否重要,见人见智,并不适合以个人观点批判之。以上敬请参考,谢谢!-Kolyma (留言) 2011年4月19日 (二) 23:32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