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中小学条目指引

![]() | 本页是维基百科的方针、指引或流程的草案。 该草案可能仍在草议中、讨论中或正在达成共识以便通过。 |
资讯框
[编辑]对于中小学条目适用的资讯框,社群已经在2020年间完成整合,请统一使用{{Infobox school}}。
建议避免填写项目
[编辑]- 联络方式:例如电话号码、传真号码、电子信箱。(维基百科不是电话簿)
- 副职领导人:例如副校长、副主席。
- 尊称:前缀或后缀字(CEO、Dr、BA、BSc、MA、PhD等)及性别用语(先生、女士)。例如:不要使用“党委书记:王大华先生”,只需要写出“党委书记:王大华”就好了。
导言
[编辑]条目定义句应提到该校的官方全衔、常见名称及历史上使用过的其他名称,并描述其类型与位置。如:
是否在条目首句以括号加注中文以外的校名,请依下列原则判断:
- 如果该校校名的原文并非中文,请以括号加注原文。
- 学校所在地区实施多语制,广泛使用中文及其它语文,使原文校名为双语或多语命名者,可以加注其它语文的校名,如:
- 除了上述情况,原文校名就是中文者(如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绝大多数学校),不建议加注中文校名的其它语言翻译。
校歌歌词
[编辑]在合乎著作权规定的前提下,可以在条目中加入校歌歌词而不会侵权,否则仅能合理使用。有不少校歌歌词并非公有领域,过滤器会阻止编辑次数少于250的编者加入校歌歌词。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您可以在讨论页提起编辑请求,将会有熟稔著作权规定的编辑与您讨论。
即便校歌歌词处于公有领域,如果您想加入歌词全文,基于《维基百科不是歌词库》方针、《不要包含原始资料副本》指引,请您考虑是否改将之写入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维基文库。如果校歌本身或特定词句有特殊意义,可以在参考来源的佐证下,引用部分词句以说明意义。
人物
[编辑]家长会等相关组织领导者
[编辑]历任家长会长、校友会长、教师会长、学生会长等资讯,均不应列出。
教职员、学生与校友
[编辑]教职员、学生与校友,都应该只在人物本身就具备关注度,且有独立第三方来源提及这位人士与学校的关系时,才被列入学校条目中。如果满足独立列表的要求,可以另以列表收录(可参阅方针《列表的概述》、指引《以地方划分的人物列表的收录标准》,并参考《维基百科:格式手册/列表之内容》以及《维基百科:独立列表之选择标准》建立相关列表)。
在学校条目内提及这些人物时,请以叙事散文为主,尽量避免使用表格或列点。
建筑与学校设施
[编辑]各项学校建筑与设施,除非是古迹等特殊建筑,或者在可靠来源中具背景介绍或叙述者(不含单纯提及建筑/设施名称,或仅具建物楼层数、面积、建成日期等基本资料者),否则不应单独列出。
于条目中介绍建筑与设施相关背景资料时,应使用百科全书式的语调,撰写描述性质散文,尽量避免仅以列点形式罗列各项建物的名称,也请避免除了名称外,仅写出建物楼层数、面积、建成日期等统计资料。
前述“学校建筑与设施”泛指校园内之建筑物及其内含或附属之设施,包含但不限于校舍、运动场(含球场)、运动馆等建物,以及校舍内的实验室、专科教室、特别教室、建物旁的庭园等设施。
交通资讯
[编辑]维基百科不是旅游指南,请避免在学校条目中列出如何到达该校的详尽交通指南。另外,也不要像这样,把行经学校的公交路线不经筛选地全部列出(互助客栈2019年7月共识参照)。
不过,如果有可靠、独立的第三方来源表明某公共交通路线、班次或车站、道路、交流道等交通设施的设立或建造,与学校密切相关(如规划时该校师生通勤是重要考量因素),可以在引用来源后,介绍相关内容。
学校特色
[编辑]撰写此类文字,务必特别谨慎,以免流于宣传、广告。
开设课程
[编辑]请避免在条目中列出由当地教育主管机关①规定必须教授,或②统一规划,允许各校决定是否教授的课程,诸如该国语文、数学、科学、历史等常见科目,经常属于这种课程。但是,如果该校开设独特的课程(例如台湾在108课纲中规定各校都应该要有“校订必修课”),则可以列出。
外部链接
[编辑]学校条目中,请置放学校官方网站的连结,并使用{{Official Website}}或{{Url}}等模板,以统一格式。尽量使用语言代码模板(如{{zh-cn}})标注该网站的语言。
不要在学校条目中,加入该校社群网站专页、影音频道(如Facebook、YouTube、微博、Tiktok)账号,除非此账号实际上代替学校官方网站功能,且互联网上找不到这间学校的官方网站。
参见
[编辑]- Wikipedia:关注度 (组织)#教育机构:学校条目关注度适用教育机构关注度指引。
- 维基专题:学校/条目指引:更详细的论述,但是并未经社群共识认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