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非洲新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利的非洲新稻田

非洲新稻(New Rice for Africa,简称NERICA),是非洲水稻中心英语Africa Rice Center研发出,由水稻非洲稻两种稻属杂交种。主要有三种品种:高地品种、低地品种和灌溉品种。

非洲新稻在1992年开始培育,在2007-08年全球粮食价格危机后被进一步推广。

背景

[编辑]

非洲稻西非已被种植约3500年以来,由于是原生物种,它极度适应非洲水土,其耐旱、耐涝、而且竞争力强能自动排挤杂草。但其产量天生偏低,导致后来粮食需求上升后,农民广泛改种、进口产量较高的亚洲稻。但作为外来种,亚洲稻较不适应非洲,生命力亦不及非洲稻顽强,水需求亦高于非洲稻、导致本来稀缺的水资源更为吃紧。[1][2]

2007-08年全球粮食价格危机时,非洲各国决定扩大稻米种植以减少进口依赖。[1]

培育

[编辑]

非洲新稻研发计划始于1992年,农学家蒙蒂·琼斯研究如何将亚洲稻的高产跟非洲稻的适应力结合,[2]非洲新稻在1994年首次被培育出。[3]培育计划在非洲开发银行、日本政府与联合国资助下进行,并在培育成功后尝试大规模种植。[1][4]

特征

[编辑]

非洲新稻由水稻(学名:Oryza glaberrima)和非洲稻(学名:Oryza sativa)杂交培育而成,由于不同无法在自然环境下杂交,故研究团队使用植物组织培养胚拯救英语embryo-rescue技术确保杂交种能够存活。[2]

非洲新稻混合了两种稻的优点,它如非洲稻能排挤杂草、抗旱,也如亚洲稻产量高、易收割,且蛋白质含量较进口米高。[2]

案例

[编辑]

2003年,非洲新稻的高地品种被引进乌干达,作为消除贫困政策的一部分。由于其高产量、成熟期短、抗旱性强,被认为值得在全国推广种植。一项于2012年发表的研究发现,2004年开始种植非洲新稻的农民中,有一半在2006年时已不再种植。高退出率被认为与多项因素有关,包括农民缺乏贷款与机构支援、稻米作为新引进作物尚未普及,以及优良种子的短缺。然而,该研究也指出,种植非洲新稻的家庭收入有所提升。[5]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Mail, Accra. `Recipe for Disaster`TICAD convenes and experts warn about Africa`s current dependence on rice imports. Modern Ghana. 2008-05-27. 
  2. ^ 2.0 2.1 2.2 2.3 New Rice for Africa – Plant Breeding Technologies Fighting Hunger. WIPO. 2009-03-18. 
  3. ^ AfricaRice | History. africarice-English. [2025-05-15] (英语). 
  4. ^ 世界の飢餓をネリカ米で解決したい. 高知大学农林海洋科学部. [2025-05-16]. 
  5. ^ Kijima, Yoko; Otsuka, Keijuro.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NERICA Adoption in Uganda. Otsuka, Keijiro; Larson, Donald F. (编). An African Green Revolution: Finding Ways to Boost Productivity on Small Farms. Springer. 2012: 123–42. ISBN 9789400757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