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理


上海位於北緯31度14分,東經121度29分。正處中國海岸線中心點,守長江口。處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前緣,東瀕東海,北界長江,南臨杭州灣,西與江蘇省和浙江省接壤。全市南北最長處約120公里,東西最寬處約100公里。上海人將前上海公共租界和上海法租界以及週邊地區(靜安、黃浦、盧灣等)稱為上只角,滾地龍和棚戶區密集的閘北、普陀等地稱為下只角[1]。
地貌
[編輯]上海市全境為沖積平原,僅西南部有部分火山岩丘。海拔平均高度在4米左右,地勢平坦,山脈少而低小。西部有佘山、天馬山等,但高度都在100米以下。上海市最高點是位於杭州灣內,距離杭州灣北岸陸地最近點金山嘴6.2公里的海拔105.03米的大金山。
上海四至
[編輯]
面積
[編輯]上海全市市域面積為7823.44平方公里(包括陸域、長江水面和沿海灘涂)。陸域面積6340.50平方公里(其中大陸面積5132平方公里,島嶼面積1208平方公里);長江水面1107平方公里;沿海灘涂面積376平方公里[2]。
氣候
[編輯]上海的氣候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濕潤。按照中國的季節劃分標準,上海市區新世紀(2001年-2024年)常態四季分布情況為春季(3月9日-5月15日)、秋季(10月5日-12月4日)較短,夏季(5月16日-10月4日)最長,冬季(12月5日-次年3月8日)次之。有春雨、梅雨、秋雨三個雨期,因而5月至9月間為上海的汛期,降水量達全年的60%左右[3]。每年的7月中旬至8月進入伏旱天氣,較之日常月份顯得潮濕酷熱。由於地處東南沿海,每年夏季和初秋時節常會有來自太平洋上的熱帶氣旋(颱風)過境或影響。每年1月中旬至2月初為全年最寒冷的季節,受北方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影響,會出現霜凍現象。如遇強冷空氣來襲並恰逢暖濕氣流,上海也會出現雨夾雪或降雪天氣[4]。
氣候數據
[編輯]- 年平均氣溫:17.1 °C。(市區17.5 °C)
- 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4.9 °C。(市區5.4 °C)
- 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8.8 °C。(市區29.1 °C)
- 極端最低氣溫:-12.1 °C(出現在1893年1月19日)。
- 極端最高氣溫:40.9 °C(出現在2017年7月21日以及2022年7月13日[5])。
上海市氣候數據(寶山區),(1991-2020年平均,極值自1951年至今)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23.0 (73.4) |
27.0 (80.6) |
30.9 (87.6) |
34.3 (93.7) |
36.4 (97.5) |
37.5 (99.5) |
39.7 (103.5) |
40.0 (104.0) |
38.2 (100.8) |
36.7 (98.1) |
29.2 (84.6) |
24.4 (75.9) |
40.0 (104.0) |
平均高溫 °C(°F) | 8.2 (46.8) |
10.1 (50.2) |
14.3 (57.7) |
20.1 (68.2) |
25.1 (77.2) |
27.8 (82.0) |
32.4 (90.3) |
31.9 (89.4) |
27.9 (82.2) |
22.9 (73.2) |
17.5 (63.5) |
11.0 (51.8) |
20.8 (69.4) |
日均氣溫 °C(°F) | 4.9 (40.8) |
6.5 (43.7) |
10.3 (50.5) |
15.7 (60.3) |
20.9 (69.6) |
24.4 (75.9) |
28.8 (83.8) |
28.5 (83.3) |
24.7 (76.5) |
19.7 (67.5) |
13.9 (57.0) |
7.5 (45.5) |
17.2 (62.9) |
平均低溫 °C(°F) | 2.2 (36.0) |
3.6 (38.5) |
6.9 (44.4) |
12.0 (53.6) |
17.5 (63.5) |
21.7 (71.1) |
25.9 (78.6) |
25.9 (78.6) |
22.2 (72.0) |
16.7 (62.1) |
10.7 (51.3) |
4.4 (39.9) |
14.1 (57.5) |
歷史最低溫 °C(°F) | −10.1 (13.8) |
−7.9 (17.8) |
−5.4 (22.3) |
−0.5 (31.1) |
6.9 (44.4) |
12.3 (54.1) |
16.3 (61.3) |
18.3 (64.9) |
10.8 (51.4) |
1.7 (35.1) |
−4.2 (24.4) |
−8.5 (16.7) |
−10.1 (13.8)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69.8 (2.75) |
64.0 (2.52) |
86.5 (3.41) |
77.1 (3.04) |
90.2 (3.55) |
196.7 (7.74) |
146.9 (5.78) |
210.1 (8.27) |
116.5 (4.59) |
71.4 (2.81) |
57.5 (2.26) |
49.3 (1.94) |
1,236 (48.66) |
平均降水天數(≥ 0.1 mm) | 10.0 | 9.7 | 12.2 | 10.6 | 10.8 | 13.7 | 11.9 | 12.5 | 9.9 | 7.0 | 8.6 | 8.1 | 125 |
平均降雪天數 | 1.9 | 1.4 | 0.4 | 0.1 | 0.1 | 0 | 0 | 0 | 0 | 0 | 0.1 | 0.7 | 4.7 |
平均相對濕度(%) | 73 | 73 | 72 | 70 | 71 | 79 | 76 | 77 | 75 | 71 | 72 | 71 | 73 |
月均日照時數 | 110.4 | 115.4 | 136.6 | 157.0 | 169.7 | 120.7 | 184.7 | 186.5 | 161.2 | 157.6 | 127.1 | 127.1 | 1,754 |
可照百分比 | 34 | 37 | 37 | 40 | 40 | 28 | 43 | 46 | 44 | 45 | 40 | 41 | 40 |
數據來源:國家氣候中心[6][7] |
上海市氣候數據 (徐匯區),(1991-2020年平均,極端值自1951年至今)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21.6 (70.9) |
27.0 (80.6) |
29.5 (85.1) |
33.9 (93.0) |
36.7 (98.1) |
38.4 (101.1) |
40.9 (105.6) |
40.8 (105.4) |
38.2 (100.8) |
36.0 (96.8) |
28.5 (83.3) |
23.4 (74.1) |
40.9 (105.6) |
平均高溫 °C(°F) | 8.7 (47.7) |
10.7 (51.3) |
14.9 (58.8) |
20.9 (69.6) |
25.8 (78.4) |
28.6 (83.5) |
33.2 (91.8) |
32.6 (90.7) |
28.7 (83.7) |
23.5 (74.3) |
17.8 (64.0) |
11.3 (52.3) |
21.4 (70.5) |
日均氣溫 °C(°F) | 5.4 (41.7) |
7.0 (44.6) |
10.7 (51.3) |
16.1 (61.0) |
21.3 (70.3) |
24.7 (76.5) |
29.1 (84.4) |
28.8 (83.8) |
25.1 (77.2) |
19.9 (67.8) |
14.3 (57.7) |
7.9 (46.2) |
17.5 (63.5) |
平均低溫 °C(°F) | 2.9 (37.2) |
4.1 (39.4) |
7.6 (45.7) |
12.6 (54.7) |
17.9 (64.2) |
22.0 (71.6) |
26.2 (79.2) |
26.2 (79.2) |
22.5 (72.5) |
17.1 (62.8) |
11.4 (52.5) |
5.3 (41.5) |
14.7 (58.4) |
歷史最低溫 °C(°F) | −10.1 (13.8) |
−7.9 (17.8) |
−5.4 (22.3) |
−0.5 (31.1) |
6.9 (44.4) |
12.3 (54.1) |
16.3 (61.3) |
18.8 (65.8) |
10.8 (51.4) |
1.7 (35.1) |
−4.2 (24.4) |
−8.5 (16.7) |
−10.1 (13.8)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72.2 (2.84) |
65.0 (2.56) |
97.3 (3.83) |
84.2 (3.31) |
91.0 (3.58) |
224.9 (8.85) |
163.2 (6.43) |
225.9 (8.89) |
131.5 (5.18) |
69.6 (2.74) |
61.4 (2.42) |
50.4 (1.98) |
1,336.6 (52.61) |
平均降水天數(≥ 0.1 mm) | 10.6 | 10.4 | 12.7 | 11.3 | 11.2 | 14.3 | 12.2 | 12.7 | 10.1 | 7.5 | 9.2 | 8.5 | 130.7 |
平均降雪天數 | 2.1 | 1.8 | 0.5 | 0.0 | 0 | 0 | 0 | 0 | 0 | 0 | 0.1 | 0.9 | 5.4 |
平均相對濕度(%) | 71 | 71 | 70 | 69 | 70 | 79 | 76 | 76 | 74 | 70 | 71 | 69 | 72 |
月均日照時數 | 114.3 | 119.9 | 128.5 | 148.5 | 169.8 | 130.9 | 190.8 | 185.7 | 167.5 | 161.4 | 131.1 | 127.4 | 1,775.8 |
數據來源:國家氣候中心[6][8][9][10] |
上海市氣候數據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 (2015-2024年平均, 極值自2013年至今)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24.0 (75.2) |
27.0 (80.6) |
32.0 (89.6) |
33.0 (91.4) |
37.0 (98.6) |
38.0 (100.4) |
42.0 (107.6) |
41.0 (105.8) |
38.0 (100.4) |
36.0 (96.8) |
30.0 (86.0) |
24.0 (75.2) |
42.0 (107.6) |
平均高溫 °C(°F) | 9.8 (49.6) |
11.2 (52.2) |
16.6 (61.9) |
21.9 (71.4) |
26.3 (79.3) |
28.8 (83.8) |
33.4 (92.1) |
33.8 (92.8) |
29.2 (84.6) |
23.8 (74.8) |
18.5 (65.3) |
11.9 (53.4) |
22.1 (71.8) |
日均氣溫 °C(°F) | 6.5 (43.7) |
7.6 (45.7) |
12.4 (54.3) |
17.4 (63.3) |
22.1 (71.8) |
25.3 (77.5) |
29.8 (85.6) |
30.2 (86.4) |
25.9 (78.6) |
20.2 (68.4) |
15.0 (59.0) |
8.2 (46.8) |
18.4 (65.1) |
平均低溫 °C(°F) | 3.8 (38.8) |
4.6 (40.3) |
9.0 (48.2) |
13.5 (56.3) |
18.3 (64.9) |
22.4 (72.3) |
26.7 (80.1) |
27.0 (80.6) |
23.1 (73.6) |
18.4 (65.1) |
12.1 (53.8) |
5.2 (41.4) |
15.3 (59.6) |
歷史最低溫 °C(°F) | −7.0 (19.4) |
−5.0 (23.0) |
0.0 (32.0) |
5.0 (41.0) |
11.0 (51.8) |
17.0 (62.6) |
18.0 (64.4) |
20.0 (68.0) |
17.0 (62.6) |
9.0 (48.2) |
−2.0 (28.4) |
−6.0 (21.2) |
−7.0 (19.4) |
平均相對濕度(%) | 70 | 69 | 69 | 67 | 68 | 77 | 75 | 73 | 75 | 70 | 71 | 67 | 71 |
數據來源:[11] |
水文
[編輯]


江南地區水網密布,天氣濕潤多雨,上海地區河網縱橫,水量豐富。到2018年,本市的河道及湖泊總面積尚有628.8543平方公里,河湖水面率為9.92%。本市河網基本屬於黃浦江水系。境內主要河流有黃浦江、吳淞江及川楊河、澱浦河等。黃浦江起自澱山湖[註 1],全長約113公里,流經市區,江道寬度300~770米不等,平均360米,為不凍河,是上海的水上交通要道和主要城市景觀組成部分。吳淞江(俗稱蘇州河)上海境內長54公里,河道平均寬度45米,原有入海口即今吳淞口,後「黃浦奪淞」[12],現於外白渡橋以東入黃浦江。上海境內的最大湖泊為澱山湖,面積為62平方公里。此外,由於城市發展,上海市區境內諸多河道已被填埋並修築道路,最為知名的為公共租界與法租界的界河洋涇浜,即今延安東路。
島嶼
[編輯]上海的自然島嶼分為海洋島嶼與內河島嶼兩大系統。海洋島嶼主要分布在北部長江口和南部杭州灣一帶。共有崇明島、長興島、橫沙島3個有居民島嶼,大金山島、佘山島、九段沙等23個無居民島嶼(沙洲)。[13]島嶼以自然島嶼為主。北部長江口處的島嶼以崇明島、長興島和橫沙島三個島為主,並伴有一些小型沙洲,這是上海市最大的三個島嶼。而杭州灣處的島嶼則有金山區境內的的大金山等島,崇明島以東35公里有佘山島。黃浦江游的楊浦區有一座上海市區唯一的內河島嶼—復興島。此外黃浦江中游還有泖島、瀏河還有瀏河島等內河島嶼。

崇明島是由長江攜帶下來的大量泥沙沖積而成,唐武德元年(618年)僅是長江中的兩個小沙洲,面積只有十餘平方公里[14]。後幾經變遷,現在東西約80多公里,南北寬約10-15公里,面積為1041平方千米。被譽為「長江門戶、東海瀛洲」是世界最大的河口沖積島和中國第三大島。
長興島和橫沙島位於崇明島以南的江口,將江水分為南北二水道。長興島俗稱鴨窩沙,露出水面不過百年左右,分為石頭沙、瑞豐沙、潘家沙、鴨窩沙、金帶沙五個部分。近40年來才逐漸成一島。與吳淞相對。橫沙島在長興島東面,由橫沙島和元沙島組成,面積約為40平方公里。
九段沙是在長江口深水航道南側新淤積形成的沙島,總面積為420平方公里(-6米),其中吳淞0米線以上面積145平方公里。目前無常住人口,2000年建立上海市九段沙濕地自然保護區[15]。
注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上海人独创词汇:上只角与下只角. [2022-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4).
- ^ 《上海计划志》>>第三篇 专项计划>>第二章 国土规划>>第二节 规划内容. [2019-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5).
- ^ 上海概览-上海气候概况. 中國上海. [2011-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07) (中文).
- ^ 上海气候概况. 中國網. 2009-09-08 [2011-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9) (中文).
- ^ 40.9℃!上海追平1873年以来最高气温纪录.
- ^ 6.0 6.1 中国气象数据网 – WeatherBk Data. 國家氣候中心. [2023-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5).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cma graphical」的
<ref>
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 ^ 中国气象数据网. 國家氣候中心. [2023-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4).
- ^ 中国气象数据网. 國家氣候中心. [10 October 2023] (中文(簡體)).
- ^ 中国地面国际交换站气候标准值月值数据集. 國家氣候中心. [2014-06-11] (Chinese).
- ^ Extreme Temperatures Around the World. [2024-09-22].
- ^ 上海虹桥(机场)历史天气. rp5.ru. [2025-04-17].
- ^ 上海港的发韧地——旧青浦. 新滬商. 2010-03-10 [2011-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1) (中文).
- ^ 上海市海洋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4-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2).
- ^ 崇明岛印象. 嘉興日報. 2006-09-01 [2011-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2) (中文).
- ^ 上海九段沙湿地成候鸟天堂. 人民網. 2001-03-11 [2010-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