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教部
主教部 | |
---|---|
Dicasterium pro episcopis | |
![]() 聖座紋章 | |
機構概要 | |
成立時間 | 1588年1月22日 |
前身機構 |
|
類型 | 羅馬教廷聖部 |
駐地 | 意大利羅馬庇護十二世廣場宗座聖部大樓 |
網站 | http://www.congregazionevescovi.va |
影像資料 | |
![]() 位於庇護十二世廣場(聖伯多祿廣場前)的主教宮殿是羅馬教廷大多數主教的辦公場所 |
![]() |
本文部分系列在 |
羅馬教廷 |
---|
主教部(Dicastery for Bishops,拉丁語:Dicasterium pro episcopis), 是天主教羅馬教廷的部門之一,負責監督全球大部分新主教的遴選。其提名需經教宗批准方能生效,但通常會被採納。該部門還負責安排主教每五年一次的羅馬述職訪問("ad limina"),屆時主教們需面見教宗並向教廷各部門匯報工作。此外,主教部還負責新教區的設立事宜。作為教廷中頗具影響力的部門之一,它深刻影響着教會的人事政策。
主教部的管轄範圍不包括福音傳播部管轄的傳教區,也不包括東方教會部負責的東儀天主教會及中東和希臘的拉丁禮教會。[1] 若主教的任命或教區邊界調整需與世俗政府協商,則主要由國務院負責,但必須徵詢主教部的意見。[2]
主教部還管轄宗座拉丁美洲委員會,該部部長同時兼任委員會主席。[3]
歷史
[編輯]主教部的前身可追溯至1588年1月22日由教宗西斯篤五世設立的御前會議部(Congregation for the Erection of Churches and Consistorial Provisions)。在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之前,當教宗在僅限神職人員參加的秘密樞機會議上宣布新樞機名單時,通常會先宣讀新樞機姓名,隨後宣布新任總主教和主教名單。1967年,該部門正式更名為主教聖部(Congregation for Bishops)。
2010年6月30日至2023年期間,部長由馬爾谷·烏埃勒樞機擔任。[4] 2023年至2025年5月8日期間,部長職務由羅伯特·弗朗西斯·普雷沃斯特樞機(後當選為教宗良十四世)擔任。
2022年7月13日,教宗方濟各作出歷史性決定,首次任命女性加入該部門,包括兩名修女和一名平信徒女性。[5]
現行運作程序
[編輯]主教部常駐羅馬的成員每隔一周周四上午舉行全體會議,通常每次審議四個教區的主教任命事宜。在會議召開前,主教部成員會收到各教區候選人的資料。會議期間,指定一名成員擔任提案人,負責審閱材料並從三名候選人名單中提出推薦人選。隨後,其他成員依照資歷順序依次發表評估意見。
主教部將審議結果(包括存在的疑慮、問題或少數意見)呈報教宗。通常情況下,教宗會批准該部的決定,但也可能要求退回作進一步討論和評估。每周六,部長需面見教宗並匯報部門建議。數日後,教宗將最終決定告知主教部。隨後,該部通知相關宗座大使,由大使聯繫候選人確認其是否接受任命。[6]
參見
[編輯]參考
[編輯]- ^ Pastor bonus, article 60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February 23, 2001,.
- ^ Pastor bonus, article 47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February 23, 2001,.
- ^ Apostolic Constitution Praedicate Evangelium, Art 111-112. Vatican. June 5, 2022 [2025-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3) (Italian).
- ^ Rinunce e Nomine (continuazione), 25.01.2012 (新聞稿). Holy See Press Office. 25 January 2012 [15 July 2022] (意大利語).
- ^ White, Christopher. Pope Francis names three women to Vatican office that recommends new bishops. National Catholic Reporter. 13 July 2022 [15 July 2022].
- ^ How Bishops Are Appointed. United States Conference of Catholic Bishops. [January 7,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