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溝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5年2月2日) |
世界遺產 | |
---|---|
官方名稱 | Jiuzhaigou Valley Scenic and Historic Interest Area[1](英文) Région d'intérêt panoramique et historique de la vallée de Jiuzhaigou[2](法文) |
位置 | ![]() |
標準 | 自然:(vii) |
參考編碼 | 637 |
登錄年份 | 1992年(第16屆會議) |
面積 | 72000公頃 |
緩衝區 | 60000公頃 |
座標 | 33°4′59.988″N 103°55′0.012″E / 33.08333000°N 103.91667000°E |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簡稱九寨溝,位於中國四川省北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原南坪縣)。域跨東經103°46'~104°4';北緯32°54'~33°19'。因溝中有樹正、荷葉、則查窪、盤信、黑果、盤亞助、故窪、彭布、尖盤九個藏族村寨而得名。九寨溝水系流經白河、白水江、嘉陵江,最後流入長江。1992年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地理
[編輯]季節 | 平均氣溫 | 備註 |
---|---|---|
春季 | 9度-18度 | 有凍土及殘雪 |
夏季 | 19度-22度 | 夜晚較涼,7、8兩月是雨季 |
秋季 | 7度-18度 | 秋高氣爽,晝夜溫差較大 |
冬季 | 0度左右 | 較寒冷 |
九寨溝處在青藏高原東南的尕爾納山峰北麓,主要由岷山山脈中呈「丫」字形分布的日則溝、則查窪溝、樹正溝三條溝谷所構成,海拔在2000米至3106米之間,屬世界高寒喀斯特地貌。總面積約620km²,約有52%的面積被原始森林所覆蓋,期間夾生箭竹和各種奇花異草,也有諸多野生動物棲息於此,如大熊貓、金絲猴、白唇鹿等。在冬季,九寨溝所有海子均會結冰,唯獨五花海因為湖底的泉眼影響,令湖水在冬天仍能保持在攝氏6度。 九寨溝是白水溝上游白河的支溝,以有九個藏族村寨而得名。溝內可分四大景區:樹正景區、日則景區、長海景區、寶鏡崖景,以翠海、疊瀑、彩林、雪山、藏情「五絕」馳名中外,被譽為「夢仙境」和「童話世界」。
地貌成因推測
[編輯]九寨溝大多數湖泊的形成源於水中所含碳酸鈣。遠古時代,地球處於冰期時,水中所含碳酸鈣質無法凝結,只能隨水漂流。到距今約12000年前,氣候轉暖後流水中的碳酸鈣質活躍起來,一旦遇到障礙物便附着其上,逐漸積累,形成今天九寨溝中一條條乳白色的鈣質堤埂,這些堤埂堆積起來形成堰塞湖。也就是所謂的「海子」。九寨溝山水約形成於第四紀古冰川時代,現保留大量第四紀冰川遺蹟。由於富含碳酸鈣質,湖底、湖堤、湖畔均可見乳白色碳酸鈣形成的結晶,而來自雪山活水本身清澈,加之梯狀湖泊層層過濾,其水色顯得更加透明。
歷史
[編輯]早期歷史
[編輯]原南坪縣古稱羊峒,分為上羊峒、中羊峒和下羊峒。以九寨溝溝口為界,至松潘方向為上羊峒,往南坪縣城區域為中羊峒[4]。九寨溝內有荷葉、則查窪、尖盤、盤亞、彭布、樹正、盤信、黑角、故窪9個藏族村寨,在清朝中後期稱三舍羊峒和藥九寨(簡稱羊峒寨或羊峒寨)[5],意為距離羊峒城三舍距離遠(一舍等於三十華里),由松潘直隸廳土司羊峒寨土百戶管轄,共120戶,540人。土司駐牧於和藥寨(今稱荷葉寨),後改駐樹正寨[6][7]。
《民國松潘縣誌·山川》曾記錄「羊峒番部內,海狹長數里,水光浮翠,倒影林嵐」,描述的是溝內長海的景色[7]。
森工開發
[編輯]1956年,森林工業部四川省林業勘察設計院勘查隊員王志強、傅華到九寨溝地區踏勘,發現這裡的美景和豐富的森林資源,研究制定了開發森林計劃,但因道路不暢,運輸困難而擱置。1960年,一支由220餘人組成的森林調查隊在武裝部隊護送下來到九寨溝調查森林資源後決定在溝內建設森工企業[7][8]。
1964年,林業部中南林業勘查設計院開展並完成了九寨溝林場總體設計圖。1966年,隨着三線建設的上馬,國家對木材需求量增大,林業部白龍江林業管理局成立南坪林業局,在九寨溝樹正溝建立124諾日朗林場。1974年,在日則溝建立126日則林場。兩個林場共下設8個工段,若干個工作面,近千名伐木工人[7]。1971年南坪林業局下放給四川省林業廳領導,1981年又下放給阿壩州管理[8]。
1970年代,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省林業廳等多個部門曾進入九寨溝考察,多次向上級單位提出保護的建議。1970年8月,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印開蒲到南坪林業局考察薯蕷時被景色吸引。1973年,中科院院士、林學家吳仲倫教授及四川省林業廳李吉剛、張開齊一行到南坪林業局檢查工作。考察完成後吳向林業部提出保護九寨溝的建議,但未能引起足夠重視;1975年8月,印開蒲和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四川農業大學等單位組織「四川西部植被調查隊」第二次考察九寨溝,在則查窪溝伐木工人的介紹下溯溪而上至長海。考察結束後調查隊分別向阿壩州政府和四川省科委領導匯報提出了希望能夠得到保護的建議,但並未引起足夠重視[7][9][8]。
1974年10月,四川省林業廳大熊貓考察隊到九寨溝考察。考察隊回蓉後向四川省革命委員會林業組組長韓正夫作了匯報。不久,四川省革命委員會林業組發出《關於日則、格則沿溝兩百米以下禁止砍伐的通知》,禁伐九寨溝道路兩旁200米以內的樹木。該通知受到文化大革命影響,政治局勢混亂而並沒有被執行[8]。
旅遊開發
[編輯]![]() 景區正門 | |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 |
---|---|
級別 | AAAAA |
所屬地區 | 四川 |
評定時間 | 2007年 |
保護區設立
[編輯]1976年8月16日,松潘——平武發生7.2級地震,四川省革委會副主任蔡文彬領導抗震救災隊伍奔赴災區救災。9月8日,南坪縣委領導在救災隊伍基本完成救災任務後,建議其去九寨溝休整。到了九寨溝後,蔡被美景打動,便立即通知峨眉電影製片廠、四川日報、四川電視台的隨行記者拍攝主要景點,但蔡本人於9月9日因毛澤東去世而緊急趕回成都。9月下旬,在毛澤東悼念活動結束後,蔡文彬向省委、省革委匯報了九寨溝的情況。得到省委第一書記趙紫陽支持,當即向國家旅遊總局寫報告,申請開發九寨溝[8]。
1977年,國家旅遊局局長韓克華帶隊到九寨溝考察,正式確定九寨溝為國家級旅遊開發項目。1978年,吳仲倫再次提出保護九寨溝的建議,並向四川省委第一書記趙紫陽打電話專門匯報此事[8]。
1978年7月,印開蒲三次深入九寨溝開展植被考察工作,然而震驚於溝內的森林採伐、生態破壞、水土流失。返回成都後,他立即向研究所領導匯報,並着手起草《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關於建議在四川建立幾個自然保護區的報告》,建議設立自然保護區以保護生態環境。由於擔憂「文化大革命」遺留下來的極端思想可能會對其建議提出「破壞林業生產」的批判,印開蒲在報告中以保護大熊貓為名義提出設立保護區。8月13日報告起草完成,並由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副院長馬識途直接交到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中國科學院院長方毅手中。10月17日,中國科學院報告轉發至農林部,並得到農林部的認可。此前林業部亦曾組織以卿建華為首的調查隊在九寨溝調查熊貓保護狀況[9]。後國家林業總局決定正式上報國務院[8]。
同年,中共南坪縣委宣傳部幹事田樹昌、縣農技廠技術員鄧一合寫了一封呼籲搶救九寨溝的信件,後此信在《四川日報內參》上刊登,題為《緊急呼籲保護九寨溝自然風景區》,受到省委書記趙紫陽批示:「請阿壩州和省林業廳採取措施保護」。並叮囑省林業廳停止對駐九寨溝的林場下達伐木任務和指標。國務院之後下發234號和256號文件,將九寨溝列為自然保護區。四川省林業廳電令南坪林業局停止在九寨溝採伐。阿壩州委發出《關於保護南坪九寨溝風景區的緊急通知》,責成阿壩州林業指揮部、南坪縣林業局採取果斷措施,禁止在九寨溝內採伐森林,轉而清理集運已伐木材[8]。
1978年11月30日,九寨溝停止森林採伐,森工系統單位則於1979年遷出。1978年12月15日,國務院批准建立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79年,四川省委又撥款600萬元人民幣,溝內的兩個林場分別遷至綿陽專區的北川縣小寨子溝和青川縣唐家河。1980年,南坪縣九寨溝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成立,人員編制20人[7]。
景區建設
[編輯]
1982年11月8日,國務院同意把九寨溝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4年1月,九寨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成立,九寨溝正式對外開放,開始進行探索性、小規模、粗放型的旅遊開發[10]。
1980年代,雖然林場已經關閉,但自然保護區遭受當地居民和旅遊業單位的過度開發。1983年10月,已升任國務院總理的趙紫陽視察九寨溝,發現當時的國有森林因包產到戶政策而劃歸當地群眾的現象時認為這樣不妥,並要求溝內陡坡地逐步退耕還林、種草、植樹、恢復植被;山區大量發展用材林、經濟林和果林;同時做好大熊貓保護工作[8]。
1986年1月7日,光明日報社內參《情況反映》刊載了王茂修撰寫的《四川九寨溝自然保護區遭受嚴重破壞》的文章。該文披露九寨溝自1982年後,旅遊事業迅速發展,溝內有13戶社員在溝內辦旅館,未經批准就在湖邊山坡上砍樹建房,同時大量廢水廢渣傾入湖內;有的單位在溝內建商店;溝內亂捕亂獵現象也很嚴重。該文再次引發趙紫陽重視,要求研究制定確保自然保護區免遭破壞的措施。1986年3月16日,四川省政府辦公廳向國務院辦公廳上報了《關於貫 徹落實趙總理對四川九寨溝問題的重要批示的報告》。整改措施包括改造龍康電站實施「以電代柴」、發展農戶旅遊產品、制定旅遊規劃、凍結處理占地亂建房等問題[8]。
1987年1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批准了九寨溝總體規劃,風景區範圍為720平方千米,外圍保護地帶為600平方千米[11]。1990年,國家旅遊局、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聯合四川省旅遊局、省建委、省林業廳共同投資約5000萬元人民幣,修建九寨賓館、旅遊棧道40公里、觀景台4個、步行木質架空棧道2.8公里、地面衛星接收站4個,開放景點29個[8]。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於1992年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1997年被納入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2000年評為中國首批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01年2月取得「綠色環球21」證書;2007年獲批成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12]
2000年,九寨溝正式實施「溝內游、溝外住」政策。同時,在全國景區中實施限流政策,控制每天進溝人數。2001年5月1日起,正式關閉九寨溝景區內所有賓館旅店。2003年起,大規模拆除景區經營性房屋和違章建築[10]。
景區管理
[編輯]1979年南坪林場遷出後,四川省革命委員會下發「關於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的通知」,成立四川省南坪縣九寨溝自然保護區管理所。1983年更名為「四川南坪九寨溝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同年四川省政府下發168號文確定管理處為南坪縣下轄的區科級單位,統一管理九寨溝自然保護區[11]。
1984年,九寨溝被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後,南坪縣九寨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成立;1985年,成立九寨溝旅遊公司[11]。
1989年,基於原隆康鄉、塔藏鄉建立九寨溝鎮,形成管理處、管理局、鎮政府三塊牌子、一套班子統一管理九寨溝[11]。1998年6月19日,南坪縣更名九寨溝縣,九寨溝鎮更名漳扎鎮。
阿壩州政府於2000年提出「大九寨」概念,成立大九寨管委會,並於2006年正式組建了大九寨旅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大九旅)。九寨溝旅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寨股份」)於成立於2008年5月,是大九旅集團整合了九寨溝綠色旅遊觀光公司、阿壩大九寨旅遊集團黃龍索道公司等資產。2012年剝離九寨黃龍機場公司[13][14],同時九寨股份更名為大九旅集團九寨溝分公司,實際控制人由九寨溝縣轉變為阿壩州國資委[15]。
2024年4月,成立大九寨文化旅遊投資發展集團[16]。
景區內自然村分屬荷葉社區、樹正社區、扎如社區管轄,行政隸屬九寨溝縣漳扎鎮,實際由九寨溝管理局代管[17]。
2017年地震
[編輯]2017年8月8日深夜於景區內發生大地震,多個景點產生崩塌。震後景區內的主要江河水勢平穩。不過火花海的「海水」已經大量流失。9日時火花海排空,沒有潰決風險。原有的堰塞湖經初步排查無潰決風險,新的堰塞湖也沒有出現。[18]多個湖泊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受損,多處山體垮塌。諾日朗瀑布發生嚴重崩塌,變成無數小亂流與一攤泥水。[19]「雙龍海」和「蘆葦海」大部分被沖毀,「老虎海」及「蘆葦海」邊坡受損嚴重,「犀牛海」對面的棧道及「盆景灘」一帶的棧道受損。
地震發生後,2017年8月9日起,九寨溝景區暫時關閉,停止接待遊客。[20]景區曾於2018年3月8日短暫開放,每天限制進溝2000人/天,只接待組織的團隊遊客,暫不接待散客,後又再次關閉[21]。2019年9月27日,九寨溝景區恢復開園,實行限區域、限時段(每日8:30至17:00)開放,單日最大限客量為5000人,實行網絡購票且僅針對團隊開放[22],至11月28日開始對散客開放,景區開放區域單日遊客接待最大限量由8000人次調至2萬人次。
目前九寨溝景區門票、車票實行全網實名制預購,不再設立現場購票窗口[23]。2021年9月28日,九寨溝景區全域恢復開放[24],單日遊客接待最大限量重返4萬人左右。
主要景區
[編輯]

九寨溝分三條溝:日則溝、樹正溝、則查窪溝3條主溝,呈倒Y形分布。景觀分布在樹正、諾日朗、劍岩、長海、扎如、天海六大景區,溝內設有40處觀景台、19個休息亭、57座生態廁所。九寨溝景區設有信息中心、遊客中心、管理中心等景區建築[10]。其中溝口立體式遊客服務設施於2017年地震後重建,建築面積26600平方米,其中包括遊客集散中心、展示中心、國際交流中心、智慧管理中心、人防應急避難場所、遺產景觀及生態保護國家級綜合觀測站等設施[25]。
景區內共有公路61公里,最初由林業局修建[26],現為國家二級公路一級路面標準,通往三條溝的沿途景點[10]。2021年9月,九寨溝景區境內五花海至原始森林的熊貓海隧道通車[27]。而棧道則全場82公里[25]。
景區管理方要求所有遊客乘坐景區觀光車遊覽。觀光車共分為三個區間,在每個景區設有停靠站[28]。
樹正溝
[編輯]樹正溝自九寨溝景區大門至諾日朗瀑布,全長約13.8km,海拔約2500-2600米[29],共有海子(湖泊)40餘個,約占九寨溝景區全部湖泊的40%。
-
火花海
-
犀牛海
-
樹正寨和瀑布
-
樹正群海
-
雙龍海
-
臥龍海
-
蘆葦海
-
盆景灘
-
荷葉寨
日則溝
[編輯]日則溝全長約25.3千米,位於諾日朗瀑布西南,海拔約2600-3100米,由北向南有鏡海、珍珠灘、金鈴海、五花海、熊貓海、箭竹海[29]。

-
劍岩
-
原始森林
-
天鵝海
-
芳草海
-
箭竹海
-
熊貓海
-
五花海
-
珍珠灘瀑布
-
鏡海
則查窪溝
[編輯]則查窪溝全長約31.7千米,位於諾日朗瀑布東南,海拔約2600-3100米,由北向南有下季節海、上季節海、五彩池、長海[29]。
-
長海景區停車場
-
長海
-
五彩池
-
上季節海
-
下季節海
-
則查窪寨
-
則查窪溝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Jiuzhaigou Valley Scenic and Historic Interest Area.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17-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4).
- ^ Région d'intérêt panoramique et historique de la vallée de Jiuzhaigou.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17-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3).
- ^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 [2017-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0).
- ^ 壮丽70年 · 新足迹丨九寨沟古称羊峒的由来. 九寨溝官方發布 (搜狐網). 2023-06-20.
- ^ 周伟洲:试论清代松潘藏区的“改土设弁”.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院. 2007.
- ^ 元明清时期九寨沟地区的建置情况. 文藝九寨 (微信公眾號). 2025-03-03.
- ^ 7.0 7.1 7.2 7.3 7.4 7.5 九寨溝縣史志中心. 【记忆】九寨沟:从闺藏深山到驰誉天下. 方志四川 (微信公眾號). 2022-08-10.
- ^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美丽四川】九寨沟是怎样保护下来的?‖万晓玲. 方志四川 (微信公眾號). 2023-09-13.
- ^ 9.0 9.1 科学春天催生九寨沟保护. 中國科學院. 2018-11-06.
- ^ 10.0 10.1 10.2 10.3 走进初心地·(1991-2000)丨你可能不知道,风景如画的九寨沟险些毁于斧锯. 四川在線. 2021-04-22.
- ^ 11.0 11.1 11.2 11.3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四川省風景園林協會. 2024-07-26.
- ^ 國家旅遊局. 关于批准发布北京市故宫博物院等66家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a景区公告的决定 _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 [Decision on Approving the Publication of 66 Scenic Spots including the Beijing Palace Museum as National 5A Tourist Scenic Spots]. web.archive.org. 2013-01-15 [2019-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5) (查莫羅語).
- ^ 九寨沟地震中的上市公司. 北京商報 (新浪財經). 2017-08-09.
- ^ 大九旅重组:机场剥离与减债并举. 21世紀經濟報道. 2013-01-25.
- ^ 法人资格丧失 九寨沟上市变轨. 中國經營報. 2013-10-12.
- ^ 阿坝州大九寨文化旅游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揭牌.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2024-04-22.
- ^ 佳文悦览 保护促发展,发展促保护——九寨沟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实践. 中國風景名勝區協會 (微信公眾號). 2023-08-17.
- ^ 九寨溝地震19死 6萬遊客安全疏散 救援級別降 料傷亡不會擴大. 大明報新聞網. 2017-08-10 [2017-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1) (中文(香港)).
- ^ 五花海變得黯淡而雜亂,木製棧道垮塌漂浮在水面上,樹枝、樹幹、木欄橫七豎八地落入水中「西遊記」美景被震垮!九寨溝夢幻瀑布一夕消失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自由時報,2017-08-11
- ^ 人民網. 九寨沟景区震后面目全非 多处景点“山水”变“荒滩”. 2017-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1月12日).
- ^ 9月27日 九寨沟景区部分区域将恢复开放. 四川日報. 2019-09-24 [2019-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4).
- ^ 九寨沟部分景观今日恢复开放 暂不对散客开放. 新京報. 2019-09-27 [2019-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7).
- ^ 九寨沟景区宣布对散客开放. 新京報. 2019-11-28 [2019-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30).
- ^ 張超群. 九寨沟景区即将全域恢复开放. 新華網. 2021-09-23 [2021-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4).
- ^ 25.0 25.1 九寨沟景区内大部分道路具备通行条件 正在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 四川在線. 2019-08-10.
- ^ 九寨沟:“吸金”景区应如何反哺林业. 第一財經日報. 2015-11-18.
- ^ 語謙. 四川九寨沟景区熊猫海隧道通车试运行. [2021-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4) (中文).
- ^ 九寨沟观光车打着环保名义“抢钱”. 新民晚報 (搜狐網). 2005-08-26.
- ^ 29.0 29.1 29.2 中科院遥感监测和评估显示:灾后3年九寨沟水体环境逐渐恢复昔日风采.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 20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