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號

此條目論述以部分區域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2012年10月8日) |
《》 | |
---|---|
書名號 | |
書名號,是用於標明語段中出現的各種書名、篇名、報刊名、文件名等作品名稱的符號。其變體有雙書名號「《》」(直排:︽︾)、單書名號「〈〉」(直排:︿﹀)、浪線書名號「﹏﹏」(直排:︴)。
歷史
[編輯]和中文大多數標點符號一樣,在官話白話文開始作為正式書面語言(1919年)以後,書名號才開始被採用。
1919年4月,胡適和馬裕藻、周作人、朱希祖、劉半農、錢玄同頒布了《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議案》[1]。
1951年,1951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公布《標點符號用法》,確定了以「《》」作為書名號。
用法
[編輯]中國大陸
[編輯]中國大陸書名號的基本形式有兩種,即雙書名號(《》)和單書名號(〈 〉),例如馬克思《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外雙內單。
香港
[編輯]早期使用波浪線書名號(﹏﹏),但排版及書寫不便,現在通常使用新式的書名號(《》)。
台灣
[編輯]台灣早期的書名號一律為浪線書名號(﹏﹏),輸入、排版十分不便,和私名號一樣漸漸淘汰消失中。後來,中華民國教育部於2008年9月頒定《重訂標點符號手冊》將浪線書名號列為甲式書名號,《》和〈〉列為乙式書名號[2]。中小學的教科書仍以浪線書名號為主。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GB/T 15834的規定不同,中華民國在使用書名號時,有時可以在並非嵌套的情況下在篇章中直接使用單書名號。[3]
輸入
[編輯]角型書名號可用電腦直接輸入。但是單書名號不同於數學的小於號(<)和大於號(>),雙書名號也不能寫作兩個小於號和大於號相疊加。
而對於浪線書名號,由西方主導設計之Unicode並未提供百分百符合定義之書名號,只有「⌇」(WAVY LINE,U+2307)、浪綫「〰」(wavy dash,U+3030)、頂浪綫「﹋」(wavy overline,U+FE4B)、雙重頂浪綫「﹌」(double wavy overline,U+FE4C)及底浪綫「﹏」(wavy low line,U+FE4F)亦可連用,及用於直排之「︴」(presentation form for vertical wavy low line,U+FE34),但於現代文書軟件難以實際配合文字使用。部份軟件如OpenOffice.org和LibreOffice可以在文字加「底浪綫(wavy underline)」,但和以底綫作專名號一樣無法自動斷詞。如果要解決前述的無法斷詞的問題,可以在兩字詞間加入一號字體大小的空格作臨時技術手段。
比較:
兩條WAVY LINE(U+2307) | ⌇ |
兩條浪綫(U+3030) | 〰〰 |
兩條頂浪綫(U+FE4B) | ﹋﹋ |
兩條雙重頂浪綫(U+FE4C) | ﹌﹌ |
兩條底浪綫(U+FE4F) | ﹏﹏ |
直排底浪綫(U+FE34) | ︴ |
範例
[編輯]- 書名、篇名、報紙名、刊物名、影劇名等,用書名號標示。注意除非原名就包含了「書」、「雜誌」和「刊」的詞語,不然應當放在書名號外。
- (
中國大陸)書名號裡邊還要用書名號時,外面一層用雙書名號,裡邊一層用單書名號。
- 《〈中國工人〉發刊詞》發表於1940年2月7日。
- (
臺灣)書名接著篇、章、卷名,可用雙書名號標示書名、單書名號標示篇、章、卷名。例如:
- 《論語》〈學而〉
- 《史記》〈項羽本紀〉
- 《莊子》〈逍遙遊〉
- 書名與篇、章、卷名之間的分界,亦可用「間隔號」標示。
- 《孟子·梁惠王》
- 《荀子·正名》
-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 通常情況下,不需要在書名號內的並列成分之間使用頓號。但是,如果在引號或書名號內並列的部分之間有其他插入成分(比如引語或括注),則建議使用頓號[4][5]。
- 《紅樓夢》《西遊記》《三國演義》和《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
- 書架上有《1984》(中文版)、《格林童話》(英文原版) 。
在其他語言裡
[編輯]中文的書名號是比較特別的,大多數文字一般用引號或斜體表達。如果中文裡面附帶了英語(和其他外語),一般不附加書名號[6],而是用斜體或用括號。
而不是:
- 《Faust》(《浮士德》)是歌德的作品。
英文(以及幾乎所有拉丁字母書寫的語言)沒有書名號。書名直接以斜體字來表示,如 Harry Potter。
日文的書名號為雙引號『』,並不使用雙角號《》[註 1],篇名則使用單引號「」表示。
部分印歐語系語言使用外形接近中文書名號的 Guillemet 作為引號使用,例如‹Beispiel in der Schweiz›或»Beispiel in Deutschland und Österreich«[註 2]。該字符碼位如下:
- U+00AB « LEFT-POINTING DOUBLE ANGLE QUOTATION MARK
- U+00BB » RIGHT-POINTING DOUBLE ANGLE QUOTATION MARK
- U+2039 ‹ SINGLE LEFT-POINTING ANGLE QUOTATION MARK
- U+203A › SINGLE RIGHT-POINTING ANGLE QUOTATION MARK
標準的AZERTY鍵盤及加拿大法語QWERTY鍵盤皆有西文雙「Guillemet」。以下為部分輸入西文「Guillemet」的方式。
« | » | ‹ | › | |
---|---|---|---|---|
DOS+Windows[a] | Alt+174 | Alt+175 | ||
Windows[b] | Alt+0171 | Alt+0187 | Alt+0139 | Alt+0155 |
HTML | ||||
注釋: |
注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胡适与新式标点符号. 人民政協網.
- ^ 存档副本. [2015-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1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重訂標點符號手冊》修訂版(網路試用版)
- ^ 3.0 3.1 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撰稿原則與稿件格式/標點符號規則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3-04-23.
- ^ 李娜. 标点符号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2021-12-01 [2024-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2) (中文(中國大陸)).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 15834—2011 標點符號用法 4.5.3.5
- ^ 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 90.
外部連結
[編輯]- 重訂標點符號手冊——書名號 Archive.today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