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張伯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人民英雄
張伯禮
院士
個人資料
出生 (1948-02-26) 1948年2月26日77歲)
 中華民國天津市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
公民權 中華民國(1948-1949)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至今)
學歷天津中醫學院碩士
專業中醫內科
獲獎「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榮譽稱號
「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國醫大師

張伯禮(1948年2月26日[1]河北寧晉人,漢族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人士,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院士,中國共產黨黨員,第十一屆第十二屆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天津地區代表,現任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2]。2020年9月8日獲得「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個人經歷

[編輯]

張伯禮祖籍河北寧晉縣張家莊村(今屬大陸村鎮[3],出生地今屬天津市南開區[4]1964年,他考入天津市衛生學校[註 1]。1968年,張伯禮畢業,被分配到天津大港漁鄉衛生院[6](有資料稱上古林醫院[4])。這是一家鄉村衛生院。在大港工作期間,張伯禮接觸了中醫,產生了興趣[7]。1973年,他參加了天津市衛生局委託天津市中醫醫院舉辦的「西醫學習中醫」脫產學習班,歷時兩年半。[8]

1978年,研究生考試恢復,張伯禮考入天津中醫學院中醫系[7][9],攻讀中醫內科學碩士研究生,導師為阮士怡。他1979年入校學習,1982年畢業留校。[6]2008年,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10]。2013年,再次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11]。2018年2月24日,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12]

2020年1月,張伯禮進入武漢參與抗擊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提倡中西醫結合治療[13],2月12日進駐江夏中醫方艙醫院,2月19日因膽囊炎發作而在武漢接受微創膽囊摘除手術,術後第三天又投入工作,並稱自己「把膽留在這兒了」。2020年8月獲得「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2020年9月獲得「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稱號[14]

2020年8月1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第53號主席令,授予鍾南山共和國勳章」,授予張伯禮、張定宇陳薇「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15][16]

2021年5月18日,在中華醫學會第二十六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第一屆中華醫學會監事會監事長。[17][18]

2022年11月4日,張伯禮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新冠病毒的變異動態一直是防疫措施優化調整的重要前提基礎之一,同時張伯禮強調「從病毒進化規律推測,新冠病毒趨於穩定、毒力趨弱的概率大。」「當前的臨床實踐表明,新冠病毒造成的重症和死亡比例很低。這意味着新冠病毒的致病力減弱。同時也不能忽視新冠病毒傳播更隱匿。」「我們應該認識到疫情的複雜性和反覆性,充分認識優化調整防控措施不是放鬆防控,更不是放開、『躺平』。」最後,張伯禮說,只有進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才能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間尋求最適合的平衡點。[19]

家庭

[編輯]

張伯禮的兒子張磊大學就讀於某醫學院,畢業後加入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隨後攻讀在職研究生並獲得碩士、博士學位。張磊現為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風濕免疫科副主任,自2017年起擔任天津中醫藥大學第四附屬醫院執行院長。[20]

爭議

[編輯]

張伯禮曾在10名腎臟健康的患者身上進行中藥關木通的馬兜鈴酸毒性活體實驗,並於1997年發表論文。在張伯禮研究之前,早就有比利時學者發現,關木通中含有的馬兜鈴酸是損傷腎臟的罪魁禍首,它使腎小管壞死並腎臟間質纖維化,導致腎功能衰竭。因此張伯禮的人體實驗被批評嚴重違反醫學倫理。[21]

此外,在中國大陸新冠疫情爆發期間,張伯禮提出用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稱「中藥完全可以治癒新冠肺炎輕症普通患者」,推薦了連花清瘟膠囊等中藥,並結合針灸、按摩、耳穴壓豆,練習太極拳八段錦,以及心理撫慰等中醫療法直接用於治療新冠患者。[22]其所推薦的這些中藥和中醫療法並沒有得到國際醫學界的廣泛認可,並缺乏公開發表的嚴謹的循證醫學證據。[23]

由於張伯禮主編了《常見病中成藥臨床合理使用叢書肝膽科分冊》,並聲稱中醫「善治急症」。而他自己在武漢新冠肺炎期間卻去現代醫學醫院做了膽囊炎手術,所以有些大陸網友戲稱其為「無膽院士」。

以張伯禮的名字命名的細菌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資料稱張伯禮1964年至1968年在天津醫學專科學校學習醫學專業,獲大學專科學歷[4]。但是,天津醫學專科學校是1978年在天津市衛生學校基礎上組建的,1984年升為天津第二醫學院,1993年併入天津醫科大學。《時事報告(高中版)》文章稱張伯禮畢業於衛校[5]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张伯礼 人生点滴. 中國工程院院士館.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2). 
  2. ^ 张伯礼卸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_青网教育频道_中国青年网. edu.youth.cn. [2022-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0). 
  3. ^ 张伯礼院士的宁晋情结. 寧晉發布. 2020-04-23 [2020-12-21] –透過澎湃新聞. 
  4. ^ 4.0 4.1 4.2 院士简介:张伯礼. 中國院士館. [2020-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3). 
  5. ^ 用知识为党旗增辉. 時事報告. 2012-03-05 [2021-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1). 
  6. ^ 6.0 6.1 张伯礼:中医西医优势互补 协同战疫大有可为. 天津廣播. 2020-09-09 [2020-12-19] –透過新浪. 
  7. ^ 7.0 7.1 张伯礼:希望中医药能帮助更多国家和地区战胜疫情.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官網. 新華社. 2020-08-25 [2020-12-19]. [失效連結]
  8. ^ 文革中的天津市中医医院. 天津中醫一附屬醫院. 2010-01-07 [2020-12-19]. 
  9. ^ 行医者大义 开中医新局——记“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2020-09-13 [2020-12-19]. 
  10. ^ 张伯礼代表信息. 全國人大代表信息. [2013-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25). 
  11. ^ 全国人大代表信息-张伯礼. 全國人大網. [2013-03-06]. [永久失效連結]
  12. ^ (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中新网. 中新網. [2021-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27). 
  13. ^ 陳欣然; 劉恩昊. 易鑫; 楊彬 , 編. 在战疫一线力推中西医结合治疗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 中國教育報. 2020-03-07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2). 
  14. ^ 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公布 钟南山等12人当选_教育. www.sohu.com. [2021-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英語). 
  15.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人民日報. [2021-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3). 
  16. ^ 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 授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新華社. 2020-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4). 
  17. ^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中華醫學會. 2021-05-19 [2021-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30) (中文). 
  18. ^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结果. 中華醫學會. 2021-05-19 [2021-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中文). 
  19. ^ 科技日報. 张伯礼院士谈优化防控工作二十条措施. 新華報業網. 2022-11-15 [2022-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5. 
  20. ^ 院士张伯礼战疫父子兵:每一次钟响都是肝胆相照. 知音. 2020-07-01 [2022-01-12] –透過天津中醫一附院. [失效連結]
  21. ^ 明白知識. 中医「人体实验」简史. 澎湃. [2020-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4). 
  22. ^ 鄭璐. 中医药迎来高光时刻——对话张伯礼院士. 新華網. [2020-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6). 
  23. ^ Cyranoski, David. China is promoting coronavirus treatments based on unproven traditional medicines. Nature. 2020-05-06 [2020-09-15]. doi:10.1038/d41586-020-01284-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30) (英語). 
  24. ^ Liu, Yue; Zhang, Gui; Yang, Jing; Cheng, Yanpeng; Ye, Lin; Lai, Xin-He; Yang, Caixin; Ma, Caiyun; Tao, Yuanmeihui; Jin, Dong; Lu, Shan. Arthrobacter caoxuetaonis sp. nov., Arthrobacter zhangbolii sp. nov. and Arthrobacter gengyunqii sp. nov., isolated from Marmota himalayana faeces from Qinghai-Tibet Platea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 2023-04-12, 73 (4): 5742 [2025-01-10]. ISSN 1466-5026. doi:10.1099/ijsem.0.00574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4-30). 
教育職務
新頭銜 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
2006年10月—2021年3月
繼任:
高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