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草稿:中國語文科 (香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為香港教育系列之一
學前教育
小學教育
小學派位
自行分配學位   統一派位
中學教育
升中派位
自行分配學位   統一派位
中一學科測驗
授課語文
英文中學   中文中學
以普通話教授中文科
三三四學制
文憑試  改革
校本評核
專上教育
專上學位資訊
經評審專上課程資料網
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
免入息審查資助計劃(NMTSS)
專上學位申請
大學聯合招生辦法
非大學聯合招生辦法
專上課程電子預先報名平台
優質教育基金
優質教育新資源
配對補助金計劃
教育局
學生資助處
教育統籌委員會
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
自資專上教育委員會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
香港課程發展議會
香港補助學校議會
香港津貼中學議會
香港直資學校議會
英基學校協會
自資高等教育聯盟
應用科學大學聯盟
基本能力評估
全港性系統評估
賽馬會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
手語輔助教學計劃
教育史
小學會考
中學入學試
學能測驗
中三評核試
高等程度會考
三二二三學制
會考    高考
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劃
語文能力評核(舊稱教師語文能力評核
教育制度改革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2012年至2023年為通識教育
教育多媒體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姊妹學校計劃
香港STEAM教育
香港幼稚園列表
香港小學列表
香港中學列表
香港國際學校列表
香港大專院校列表
香港特殊學校列表
香港已結束學校列表

其他香港系列

文化 - 經濟
地理 - 歷史 - 政治
香港主題首頁

中國語文科,簡稱中文,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與英國語文科、數學科(必修部分)、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並列為四科必修科目。

考核模式

[編輯]

在香港中學文憑試中,該科目一共分為SBA(校本評核)及公開考試,


公開考試

[編輯]

佔總分85%的公開考試現分為兩卷:卷一「閱讀能力」和卷二「寫作能力」。卷三「聆聽及綜合能力考核」和卷四「說話能力」已於2024年取消,其相關能力現已融入校本評核。

  • 卷一 閱讀能力 (40%):
    • 考試時間為1小時30分鐘。分甲、乙兩部分:
      • 甲部:考核12篇指定的文言經典學習材料(範文),佔全卷30%。
      • 乙部:考核課外篇章,文白兼備,佔全卷70%。所有題目均為必答題,題型包括問答、選擇、填表、填充等。
  • 卷二 寫作能力 (45%):
    • 考試時間為2小時15分鐘。分甲、乙兩部分:
      • 甲部:考核實用寫作,佔全卷30%。
      • 乙部:命題寫作,佔全卷70%。題目可能為命題作文、指定情境作文或提供選擇的作文題,字數要求為650字,文言、白話不拘,通常設有三題,可三選一寫作。

校本評核

[編輯]

所有學校考生必須參加,自修生則無需參加。評核內容為閱讀匯報,包括一次文字報告和一次口頭匯報,各佔7.5%。


重點

[編輯]
  • 閱讀理解: 卷一閱讀能力的比重提升至40%,考核重點包括理解、分析、感受、鑑賞和運用不同閱讀策略的能力。考生需熟練掌握不同題型,並能有效運用閱讀技巧,例如尋找關鍵詞、歸納段落大意等。 甲部(文言文)的指定篇章需要深入理解,乙部(課外篇章)則需要靈活應變。
  • 寫作能力:卷二寫作能力的比重為45%,考核重點包括理解、組織、構思、表達和創作能力。考生需熟悉不同文體的寫作技巧,並能根據題目要求,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新增的實用寫作部分更考驗考生簡潔扼要地表達資訊的能力。
  • 校本評核: 雖然只佔15%,但校本評核的閱讀匯報依然重要,它能展現考生的口頭表達和資訊整合能力。

其他資訊

[編輯]
  • 2024年起,DSE中國語文科考試時間由之前的270分鐘縮短至225分鐘。
  • 雖然2024年新增了8篇「只讀不考」的建議篇章,但這些篇章的內容和寫作手法與12篇指定範文息息相關,有助於考生更全面地理解文言文。
  • 考生應多閱讀、多寫作,並積極參與課堂討論,以提升自己的語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