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佐治·索羅斯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佐治·索羅斯
George Soros
索羅斯在2018年
本名施瓦茨·捷爾吉
Schwartz György
出生 (1930-08-12) 1930年8月12日94歲)
匈牙利 匈牙利布達佩斯
別名紹羅什·捷爾吉
Soros György
公民權 美國[1]
母校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職業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
開放社會研究所主席
量子基金的創始人和顧問
僱主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開放社會研究所
淨資產86億美元(2022年4月)[2]
政黨民主黨
配偶Annaliese Witschak(1960-1983)
Susan Weber Soros(1983-2005)
Tamiko Bolton(2013-)
兒女Robert, Andrea, Jonathan, 亞歷山大·索羅斯英語Alexander Soros, Gregory
網站georgesoros.com

佐治·索羅斯(英語:George Soros,1930年8月12日),本名施瓦茨·捷爾吉匈牙利語Schwartz György),曾用譯名紹羅什·捷爾吉[3],是匈牙利出生的美籍猶太人商人貨幣投機家、股票投資者,進步主義政治社會運動家和哲學家。他是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開放社會研究所主席,也是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董事會前成員[來源請求]。在2021年美國400富豪榜,他以86億美元的資產,排名第92名[4]

早期生活

[編輯]

索羅斯1930年出生於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一直到1946年都在匈牙利生活。父親蒂瓦達·索羅斯世界語作家,佐治·索羅斯從小學習世界語當作母語之一[5]

二次大戰期間,索羅斯在匈牙利的黑市交易貨幣。14歲時,德國在戰爭的最後時期取得了匈牙利的軍事控制權。索羅斯的祖父是納粹統治下的匈牙利官員,他在女婿提瓦達·索羅斯的幫助下,負責聚斂猶太人財富的工作。佐治·索羅斯的家庭雖然有猶太血統,但因為親友為納粹官員的緣故下而躲過一劫。家人於1947年移民至英國,他在1952年畢業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1956年遷居到美國。他曾自述說,他的目標是在華爾街賺足夠多的錢來支持他成為作家哲學家

政治

[編輯]

索羅斯在英國求學期間,拜師於著名的猶太裔哲學家卡爾·波普爾,後者寫出了影響世界的名著《開放社會及其敵人》,批判了包括柏拉圖黑格爾馬克思等在內的對開放體系構成威脅的思想和主張[6]

索羅斯宣揚其開放社會的政治理念,扶植他國境內反對派抗議勢力來增進許多國家的民主政治。索羅斯支持「後工業時代」理論,主張一個國家要走服務業和金融業為主的經濟,反對大興土木的公共設施、重工業、水壩等興建,認為宏偉且由官方修建的建築是「現代法老金字塔」效應,有助加強集體主義和威權統治。索羅斯2019年在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威權政府正在與信息技術等高科技相結合,創造出新的國家監控的模式。這可能連喬治·歐威爾都想像不到[6]。近幾年來,索羅斯每年在政治活動上大約花費四億美元。據美國公共電視網估計他在2003年時公開帳目中就捐了40多億美元。[7]此種作法也招致不少國家政府批評,認為他的慈善基金、扶貧基金都帶有政治目的及干涉別國內政。

索羅斯是美國民主黨的支持者,歷年向民主黨提供大量的政治捐款,支援民主黨的政治人物參與各級選舉。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美國募集大量資金試圖阻止佐治·沃克·布什再次當選總統。2014年起,索羅斯向名為「為希拉里準備好」(Ready for Hillary)的政治行動委員會籌款基金捐款,支持希拉里·克林頓競選總統。

他在格魯吉亞玫瑰革命中扮演的角色而聞名世界,烏克蘭、吉爾吉斯斯坦相關社會運動都看見索羅斯身影。

在亞洲政治方面,他明顯反對中國的治理方式。1992年的《全球策略信息》(Executive Intelligence Review)雜誌就揭露中國趙紫陽的垮臺與其勾連索羅斯有關,自由亞洲電台亦披露索羅斯的開放社會基金會在1980年代就進入中國,在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的支持下,設立了旨在促進中西方思想交流的基金會,後被迫停辦[6]亞洲金融危機後1998年中共中央刊物參考消息論證所謂「後工業時代」理論是一種陰謀[8],是要眾多新興國家放棄製造業和重工業,靠容易被外部操控的軟性產業維生,永遠淪為歐美的經濟殖民地和意識形態殖民地。尤其在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金融海嘯後索羅斯對中國事務轉趨低調較少發言。[9]

但索羅斯在2019年世界經濟論壇上批評中國「在所有威權國家中,中國是財力最雄厚、最強大的,在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方面也最先進,這使得習近平成為開放社會最危險的對手。」索羅斯強調,如果威權國家都如此發展下去,會成為極權主義國家。他還警告說,中國正試圖在網絡經濟上掌握話語權,並通過其技術和策略在發展中國家中占統治地位。同時還指出「不能讓中興、華為等企業輕易逃脫,而應該嚴厲打擊。因為這些企業如果統治了未來的5G網絡,將給世界帶來不可接受的風險。」

對索羅斯的批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019年1月2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個別人發表顛倒黑白與是非的評論,毫無意義,不值一駁。在當今全球化不斷深入發展的時代,只有秉持發展的眼光、開放的胸襟、包容的態度,才能為自身發展以及國與國之間關係發展開闢更廣闊的空間。」[6]2019年9月,索羅斯在《華爾街日報》發表專欄評論,支持美國總統杜林普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以及對華為封殺[10]

商業

[編輯]

索羅斯是索羅斯基金會的創辦者,在1970年時,他和占·羅渣士共同創立了量子基金。在接下來十年間,量子基金回報率每年大約142.6%,共回收了33.65倍的利益,也創造了索羅斯大部份的財富。

1988年,佐治·索羅斯聘請士丹利·弗里曼·德魯肯米勒接替量子基金的域陀·尼德霍夫。

在1992年9月16日的黑色星期三,索羅斯更以放空100億以上的英鎊而聲名大噪,並利用英格蘭銀行頑固堅守英鎊匯率和可與其他歐洲匯率機制參加國相當的利率水準而獲利。而最終英格蘭銀行僅能被迫退出歐洲外匯機制並讓英鎊貶值,估計索羅斯在此役中獲得了約11億美元的利潤,也因此他被封為「讓英格蘭銀行破產的男人」。

紐約時報節錄索羅斯道:「直到黑色星期三為止,我們的空頭頭寸已經幾乎超過100億美元,我們計劃要賣出更多。事實上,當拉蒙特(當時英國財相)在貶值的前一刻還在說他將要借入將近150億美元來保衛英鎊,我們被逗樂了,因為我們也正想要再賣出那麼多。」[11]在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中,時任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穆罕默德指控索羅斯打壓馬幣,之後他稱索羅斯為蠢蛋。泰國則稱其為「吸取人民鮮血的經濟戰犯」。2011年進入中國大陸等地房地產產業,引發部分金融人士的擔憂以及民眾的恐慌。

在過去多年時間,衡量投資組合風險的方法有了長足的進步。索羅斯沒有採用那些科學的量化測量法。索羅斯不相信那些方法。他表示:那些算法大概都是建立在效率市場理論成立的假設之上,但是效率市場理論與其提出之不完美理解與反身性理論相衝突。他認為那些量化測量方法有九成九的時候是對的,但有百分之一的時間會失效。他比較在意那百分之一。那些假設通常預設市場是連續的,但他看到有一種系統性風險沒辦法融入這樣的假設。他對不連續的情況特別感興趣,而且發現那些測量方法對他來說沒什麼用。連續市場是指市場上活動量夠大,因此一般規模的交易可以在任何時間點執行,也不影響目前的市場價格或競爭。[12]:25

不過他還是會試着簡化操作。舉例而言,處理利率曝險時,他把所有部位都以三十年期債券為定量來做換算,就連國庫券都會換算成等值的三十年期債券。此外,他希望將資本沿着三個軸來做投資,也就是股票曝險、利率曝險與貨幣曝險。每個軸的曝險值範圍都落在正負百分之百之間。但這些風險中,有的會相互強化,因此極少讓他的權益資金對任何一個軸的曝險達到百分之百。有時候會出現第四個軸,因為他偶爾也會把資金配置在大宗商品上。索羅斯新增了第五個維度(索羅斯未透露)。他成立了一個量子產業控股基金(Quantum Industrial Holdings),進行產業投資,讓量子產業控股基金真正擁有或部分擁有某些企業。這個基金有百分之二十的資產會保留給總體投資,其實就是量子基金(與量子產業控股基金不同)採用的操作模式。實際上,量子產業控股基金整體的總體投資結構,只要仰賴百分之二十的資金所提供的擔保或購買力就足夠了,其餘資金專門用來做產業投資。至於那些保留給產業投資但還沒有實際支出的閒置資金,則會暫時停泊在量子基金(與量子產業控股基金不同)的股票中。量子產業控股基金的資金運用效率可能勝過量子基金本身。[12]:25

慈善

[編輯]

索羅斯從1970年代開始成為活躍的慈善家。當時他在種族隔離政策下的南非資助了黑人學生進入開普敦大學就讀,又向鐵幕內的離心份子提供資金援助。索羅斯的慈善基金在中歐東歐多以社會開發研究組織(OSI)及索羅斯國家基金的名義存在,有時則以其它基金的名義,例如波蘭的「Stefan Batory Foundation」。

時代雜誌在2007年時,曾刊載了索羅斯對在美國計劃投入了7億4200萬美元,加上其它地區,總共已投入總額超過60億美元。它也提及了兩個專案計劃:一億美元資助俄羅斯的區域大學建設基礎網絡架構,以及5000萬美元資助千年承諾計劃英語Millennium Promise去消滅非洲的極度貧困。其他值得一提的包括向中東歐科學家大學提供援助、在薩拉熱窩圍城戰時幫助平民、協助成立透明國際、捐贈4億2千萬歐元中歐大學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孟加拉鄉村銀行以及其微額貸款計劃等。

根據《國家觀察雜誌》(Nation review)的資料,OSI在2002年月給予萊茵·史超域(Lynne Stewart)的保護委員會兩萬美元。Lynne是美國律師,她在法庭上為一些被指控是恐怖份子的嫌疑犯辯護,卻被法院判處兩年又四個月的刑期,因為她被指控利用一場為她一位客戶而開的記者會「向恐怖陰謀提供物資支持」。一位OSI的發言人表示:「在那時它對我們來說,是個值得被支援的法律正確性議題。」

2006年9月,索羅斯脫離了他個人所專注的民主建設計劃,答應捐贈5000萬美元給謝菲·薩克斯領導的Millennium Promise救助非洲。他認為糟糕的統治與貧窮有關連,他注意到這個計劃中的人道主義價值。2000年獲頒耶魯管理學校的耶魯國際中心經濟獎,以及1995年得到波隆那大學的最高獎項-榮譽桂冠

2009年12月11日,索羅斯在哥本哈根舉行的200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發言,稱應利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金融工具特別提款權發展中國家發出貸款,以實現減排協議的達成,貸款的利息則出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黃金儲備來支付[13]

陰謀論

[編輯]

由於索羅斯支持開放邊境(對應猶太人的「無根世界主義」)、毒品去罪、安樂死等進步理念,大量為美國自由主義組織和親歐盟組織、監督政府組織捐款、猶太血統且在做空英鎊中一戰成名,自從巴拉克·奧巴馬勝選開始[14],他與羅斯柴爾德家族洛克菲勒家族一併成為了保守派陰謀論者(包括當勞·特朗普與其子小當勞·特朗普[15]、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迪·本·穆罕默德艾力士·瓊斯、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16]、匈牙利總理域陀·歐爾班、烏克蘭反對派「反對派平台——為了生活」領袖瓦迪姆·拉比諾維奇[17]、極右翼漫畫家本·加里森、布賴特巴特新聞網執行主席史提夫·班農、美國網絡電視製片人格倫·貝克、羅馬尼亞社民黨領袖利維烏·德拉格內亞、選擇黨領導人比約恩·霍克[18]「MAGA共產主義者」積遜·欣克爾等知名人物)猛烈攻擊的對象。[19][20]其中小當勞·特朗普和艾力士·瓊斯的例子尤其愚蠢:他們試圖指責索羅斯是在二戰期間是將匈牙利人送進毒氣室、「通敵」、竊取數億美元財產的的匈牙利納粹分子,同時他們為自己開脫「絕不是反猶太主義言論」,但索羅斯在德國佔領匈牙利時年僅14歲。藏匿在一名合作政府官員的基督教家庭中以逃避迫害。此外,索羅斯與以色列國的關係並不友好,以色列指責索羅斯的非政府組織正在破壞以色列民主,而索羅斯譴責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的行為是納粹式的。[21]

其餘「罪名」包括但不限於:

  • 資助東歐共產主義政權——事實上索羅斯為了擊垮東歐共產主義花了錢。而且也在部分情況下支持共和黨人[22][23][24][25][26]
  • 製造歐洲和北美難民潮[27]
  • 僱傭兇手製造校園槍擊案[28]
  • 希拉里「披薩門戀童組織」陰謀論
  • 核戰爭——然後配文「杜林普阻止了他」[29]
  • 製造佛洛伊德案抗議[30]
  • 控制緬甸加入東盟,導致1997亞洲金融危機[31]
  • 支持加泰羅尼亞獨立運動——根據西班牙Vox黨[32]
  • 編造全球變暖騙局和操控格蕾塔·通貝里——他和格蕾塔的合照是合成處理的。[33]
  • 破壞英國脫歐進程[34]
  • 栽贓腐敗醜聞並暗殺羅馬尼亞社民黨領袖利維烏·德拉格內亞[35]
  • 購買支持性少數的假共產主義者水軍——根據積遜·欣克爾
  • 支持迪桑提斯競選2024年共和黨總統以迫使杜林普退出共和黨,讓民主黨候選人獲得2024年大選勝利。[36]

俄羅斯政府以危害安全為理由從2015年起禁止所有索羅斯資助的慈善組織在俄羅斯運營。[37]。羅馬尼亞社民黨也藉口索羅斯否認國內存在的一切問題。一些意圖刺殺民主黨政治家的兇手亦聲稱其正在從索羅斯手中解放國家。[38]

家庭

[編輯]

與蘇珊·瑋伯·索羅斯結婚(現已離異),有五個孩子,分別是Paul、Jonathan、Gregory、Alexander和Robert。

2012年,宣布將在2013年與Tamiko Bolton結婚。

書籍

[編輯]

著作及合著

[編輯]
  • The Age of Fallibility: Consequences of the War on Terror (台灣書名為《不完美的年代 索羅斯給開放社會的建言》)(PublicAffairs, 2006) ISBN 978-1-58648-359-3.

列傳

[編輯]

供稿

[編輯]
  • MoveOn's 50 Ways to Love Your Country: How to Find Your Political Voice and Become a Catalyst for Change by MoveOn.org(Inner Ocean Publishing, 2004)ISBN 1-930722-29-X

參考資料

[編輯]
  1. ^ Forbes 400 Richest Americans: George Soros. Forbes. September 2011 [October 6,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7). 
  2. ^ George Soros. Forbes. [2022-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8). 
  3. ^ 新華社譯名起初根據匈牙利語譯名規則將Soros譯為「紹羅什」,見外国政要译名背后的故事. [2013-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1). 。2016年2月,中宣部召開了包括新華社、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央電視台等單位參加的座談會,專門討論法國政治調刺雜誌Charlie Hebdo查理周刊)和美國金融巨頭Soros的中文譯名問題,最終決定將美國金融巨頭Soros個人的中文譯名統一為「索羅斯」,見新华社译名室主任:为啥Trump译成了特朗普而非川普?. 澎湃新聞. 2016-11-26. 
  4. ^ The Forbes 400: The Definitive Ranking Of The Wealthiest Americans. Forbes. [2022-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8) (英語). 
  5. ^ Cowan, Alison Leigh. How Do You Say 'Billionaire' in Esperanto?. 紐約時報. 2010-12-16 [2011-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22). 
  6. ^ 6.0 6.1 6.2 6.3 索罗斯:习近平是开放社会最危险对手. [2019-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1). 
  7. ^ "David Brancaccio interviews George Soro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ow. PBS. September 12, 2003. Retrieved February 8, 2007.
  8. ^ 中國經濟危機,王燕京,領袖出版社. [2016-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0). 
  9. ^ 東森-索羅斯政治鬥爭清單. [2016-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1). 
  10. ^ 郭台铭退选、香港“和理非”抗议者现身、索罗斯批评中国与本周更多好故事. [2019-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4). 
  11. ^ 紐約時報,1992年10月26日號。
  12. ^ 12.0 12.1 佐治索羅斯(George Soros). 索羅斯談索羅斯. ISBN 978-986-06022-3-4. 
  13. ^ 索罗斯:用SDR资助穷国应对气候变化. [2009-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8). 
  14. ^ https://www.vox.com/23665035/trump-indictment-soros-backed-anti-semitism-george
  15. ^ https://www.independent.co.uk/voices/george-soros-nazi-jew-conspiracy-theory-roseanne-barr-twitter-rant-a8377301.html
  16. ^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world/soros-foundation-to-close-in-turkey-after-attack-by-erdogan-idUSKCN1NV1KL/
  17. ^ https://www.radiosvoboda.org/a/sorosiata/30460452.html
  18. ^ https://www.belltower.news/afd-zwischen-pro-israel-bekundungen-und-antisemitismus-teil-2-93567/
  19. ^ https://www.theatlantic.com/ideas/archive/2018/10/explaining-rights-obsession-george-soros/572401/
  20. ^ https://www.bbc.com/news/stories-49584157
  21. ^ https://ngo-monitor.org/funder/open_society_institute_osi_/?utm_source=chatgpt.com
  22. ^ https://foac-pac.org/Soros-Fund-Execs-Funded-Paul-Ryan-Marco-Rubio-Jeb-Bush-John-Mccain-John-Kasich-Lindsey-Graham-In-2016/News-Item/6239
  23. ^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politics/i-must-be-doing-something-right-billionaire-george-soros-faces-renewed-attacks-with-defiance/2018/06/09/3ba0e2b0-6825-11e8-9e38-24e693b38637_story.html
  24. ^ https://edition.cnn.com/2003/ALLPOLITICS/12/26/elec04.prez.bush.soros.reut/?utm_source=chatgpt.com
  25. ^ https://ivn.us/2018/09/19/how-many-republicans-is-george-soros-backing-in-november
  26. ^ https://www.vox.com/23665035/trump-indictment-soros-backed-anti-semitism-george
  27. ^ https://www.mediamatters.org/sean-hannity/hannity-guest-glenn-beck-claims-migrant-caravans-are-assault-america-funded-george
  28. ^ https://www.vanityfair.com/hollywood/2018/02/parkland-students-crisis-actors-conspiracy-kimmel-colbert-trevor-noah?utm_source=chatgpt.com
  29. ^ https://www.politifact.com/factchecks/2019/apr/26/facebook-posts/no-george-soros-never-said-he-made-it-his-lifes-mi/
  30. ^ https://www.foxbusiness.com/politics/black-lives-matter-has-been-hijacked-by-george-soros-sheriff-clarke
  31. ^ https://www.telegraph.co.uk/comment/telegraph-view/3597972/Mahathirs-dark-side.html
  32. ^ https://politic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50029/what-has-been-afds-take-on-soros-if-any?utm_source=chatgpt.com
  33. ^ https://forward.com/fast-forward/432183/greta-thunberg-george-soros-fake-news-trolls/
  34. ^ 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18/feb/08/brexit-antisemitic-dog-whistle-daily-telegraph-george-soros
  35. ^ https://www.thejc.com/news/world/george-soros-tried-to-kill-me-romanian-leader-liviu-dragnea-hints-metm7lxn?utm_source=chatgpt.com
  36. ^ https://apnews.com/article/fact-check-george-soros-ron-desantis-endorse-896435416713
  37. ^ https://www.cnbc.com/2015/11/30/russia-bans-george-soros-charity-as-security-threat.html
  38. ^ https://www.huffpost.com/entry/larry-mitchell-hopkins-united-constitutional-patriots-assassin-threat_n_5cbe35f7e4b0315683fbdb70

外部連結

[編輯]

生平

[編輯]

其他

[編輯]

http://www.family.org/cforum/citizenmag/coverstory/a0033418.cf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演講

[編輯]

著作

[編輯]

採訪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