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琨
劉家琨 | |
---|---|
出生 | 1956年(68—69歲)![]() |
公民權 | ![]() |
教育程度 | 重慶建築工程學院(現重慶大學) |
職業 | 建築師 |
獎項 |
|
網站 | 家琨建築設計事務所 |
事務所 | 家琨建築設計事務所 |
建築 |
|
劉家琨(1956年—),四川省成都市出生,是中國著名建築師及文學創作者。1982年畢業於重慶建築工程學院(現重慶大學),後創辦家琨建築設計事務所。其設計理念注重地域文化、傳統工藝和可持續發展,作品涵蓋學術、文化、公共及城市規劃等多個領域,並曾多次參加國內外重要展覽。2025年,他榮獲普利茲克建築獎,成為繼王澍之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中國建築師,亦是第三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
生平與教育
[編輯]劉家琨1956年生於四川成都,其父母均為當地知名醫生。自幼酷愛繪畫,並曾接受過系統的美術訓練。中學畢業後,他下鄉生活一段時間,並以知青題材創作了第一篇小說。1977年恢復高考後,劉家琨考入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建築系,1982年獲得建築工程學士學位[2]。畢業後,他被分配至成都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工作。
職業生涯
[編輯]在建築設計研究院工作期間,劉家琨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設計風格。工作初期,他曾赴西藏(1984—1985年)、四川和新疆(1990—1992年)等地開展實踐,並曾被借調至四川省文學院從事文學創作。1999年,劉家琨在成都創立家琨建築設計事務所,先後主持設計了包括鹿野苑石刻博物館、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館、藝術家工作室系列等在內的30餘個項目[3]。
建築理念
[編輯]劉家琨的設計主張將現代建築與地域文化、傳統工藝以及環保理念相結合。他注重採用本土材料與工藝,追求「瑕疵美學」,並在2008年汶川地震後發起「再生磚計劃」,將地震廢墟轉化為新建築材料,以提升社區復原力和環境可持續性[4]。
主要作品
[編輯]劉家琨主持設計的代表性作品包括:
- 鹿野苑石刻博物館
- 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館
- 西村一號
- 成都喜來登酒店
- 胡慧姍紀念館
- 上海相東佛像藝術館
- 玉林西路小酒館外觀設計
- 藝術家工作室系列
- 其他文化、學術及城市規劃項目
展覽與國際影響
[編輯]劉家琨的建築作品曾多次參加國際性展覽,包括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威尼斯藝術雙年展等。2018年,他受委託設計了英國倫敦蛇形美術館在北京舉辦的首個國際展亭,此舉大幅提升了其在國際建築界的知名度[5]。
文學創作與學術交流
[編輯]除建築設計外,劉家琨還積極從事文學創作,其主要著作包括《英雄》、《高地》、《灰色貓和有槐樹的庭院》、《明月構想》、《此時此地》以及《敍事話語與低技策略》等。與此同時,他應邀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法國巴黎夏樂宮等國內外知名院校及機構舉辦講座,促進了中外文化與建築領域的交流。
獲獎情況
[編輯]劉家琨曾獲得多項重要獎項,部分獎項包括:
- 2003年第七屆亞洲建協榮譽獎
- 2003年中國建築藝術獎
- 2006年建築實錄中國獎(最佳公共建築獎)
- 2007年遠東建築獎
- 2009年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創作大獎
- 2010年建築實錄中國獎(最佳歷史保護建築獎、最佳公共建築獎)
- 2025年「第四屆中國建造匠心年度人物」獎
- 2025年普利茲克建築獎[1]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Wainwright, Oliver. ‘I aspire to be like water’: the exquisite buildings of Liu Jiakun, winner of architecture’s top prize.
- ^ Biography of Liu Jiakun. [2025-03-04].
- ^ Overview of Liu Jiakun’s Projects. [2025-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3-10).
- ^ Rebirth Brick Project. [2025-03-04].
- ^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s of Liu Jiakun. [202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