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娜‧語‧錄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娜‧語‧錄
Confessions on a Dancefloor
一位身穿粉色緊身衣、一頭火紅秀髮的女子背影。她雙腿分開,腳穿粉色高跟鞋。她左手伸直,頭向後仰,右手支撐身體。背景上點綴着一些像的士高球一樣的彩色小圓圈。畫面上,「麥當娜」(Madonna)字樣以大寫字母書寫,粉白相間。下方,白色流暢的字體寫着「娜‧語‧錄」(Confessions on a Dancefloor)。
麥當娜錄音室專輯
發行日期2005年11月11日
錄製時間2005年
倫敦
(梅菲爾工作室)
斯德哥爾摩
(Murlyn音樂集團)
類型
時長56:34
唱片公司華納兄弟唱片公司
監製Mirwais Ahmadzaï, Bloodshy & Avant, Madonna, Stuart Price
麥當娜專輯年表
Remixed & Revisited
(2003年)
娜‧語‧錄
Confessions on a Dancefloor

(2005年)
娜式糖
(2008年)
收錄於娜‧語‧錄的單曲
  1. 心神不寧 / Hung Up
    發行日期:2005年10月17日
  2. 對不起 / Sorry
    發行日期:2006年2月28日
  3. 在一起 / Get Together
    發行日期:2006年6月6日
  4. 跳躍 / Jump
    發行日期:2006年10月31日
專業評分
評論得分
來源評分
Allmusic3.5/5顆星[1]
BBC音樂(favorable)[2]
告示牌(favorable)[3]
娛樂周刊B+[4]
衛報4/5顆星[5]
觀察家音樂月刊5/5顆星[6]
雜誌4/5顆星[7]
偏鋒雜誌4/5顆星[8]
手寫筆雜誌英語Stylus MagazineA−[9]
時代(favorable) [10]

娜‧語‧錄》(英語:Confessions on a Dance Floor直譯:「舞池中的告白」)是美國女歌手麥當娜的第10張錄音室專輯,於2005年11月11日由華納兄弟唱片公司發行。這是麥當娜自1992年後再度由舊東家發行的新作,曲風和她上一張專輯《夢醒美國》(英語:American Life)迥異,是一張商業性極高的作品。《娜‧語‧錄》空降《Billboard》專輯榜冠軍[11],是麥當娜第3張空降榜首專輯,第6張美國冠軍專輯,它更榮獲第49屆格林美獎的最佳電子/舞曲專輯獎(Best Electronic / Dance Album),專輯在美銷售數字逾百萬張。

專輯簡介

[編輯]

回歸舞池

[編輯]

《娜‧語‧錄》製作人是英國音樂人Stuart Price,整張專輯採用了Non-Stop的編制,以「回歸舞池」為大前提,麥當娜將專輯的重點放在「自白」上。主打歌《心神不寧》是一首復古風格的舞曲,曲調采樣了ABBA組合1979年的名曲《Gimme! Gimme! Gimme!》,麥當娜在這支單曲的音樂影片中身着桃紅色、綠色健美連體裝,成功營造出上世紀70年代的的士高風潮。第二支單曲《對不起》的音樂影片則是噱頭十足,除麥當娜在歌曲中講了八種不同語言的Sorry外,影片中更請來了當紅的同志成人影片男星韋弗瑞德·奈特(Wilfried Knight)客串演出,更是吸引了不少同志的眼光。

商業成績

[編輯]

專輯《娜‧語‧錄》於2005年12月3日空降專輯榜冠軍,在美銷售逾百萬張,這是麥當娜第6張美國冠軍專輯。這張專輯一共發行4首單曲,《心神不寧》、《對不起》、《在一起》和《跳躍》。首支單曲《心神不寧》在單曲榜成績第7名,成為麥當娜第36首TOP 10,這也追平了貓王的紀錄,和貓王並列擁有最多首TOP 10單曲的藝人。第二首單曲《對不起》僅在單曲榜拿到第58名。

雖然單曲在流行榜的成績不佳,但是在舞曲榜上,這四支單曲通通都登上了第一名。《心神不寧》4週冠軍、《對不起》2週冠軍、《在一起》1週冠軍以及《跳躍》2週冠軍,麥當娜創下連續10年每年都有冠軍舞曲產生(1997年至2006年),而且她在舞曲榜冠軍曲累積至37首,這紀錄遙遙領先所有的藝人。

在2006年告示牌年終排行方面,《舞曲榜》共有3首單曲上榜,《對不起》名列第6名、《在一起》第9名以及《心神不寧》第27名[12]。《Dance / Club Artists》中麥當娜名列冠軍[13]。《Dance / Electronic Albums》第一名為《娜‧語‧錄》[14]

在英國榜方面,《娜‧語‧錄》是麥當娜第7張英國冠軍專輯,這張專輯在該榜拿下2週冠軍,在榜內共停留了54週,更連續兩年進入英國年終專輯榜排名,2005年為第15名,2006年為第40名。專輯中的單曲《心神不寧》、《對不起》都拿下英國單曲榜第一,《對不起》成為麥當娜第12首英國冠軍單曲,這也讓她成為擁有最多英國冠軍單曲女藝人。另外兩首單曲《在一起》和《跳躍》則獲得第7名和第9名。

2006年上映的電影《穿着Prada的惡魔》(英語:The Devil Wears Prada)挑中麥當娜的《跳躍》和另一首她的曠世經典《風尚》成為電影插曲,而《跳躍》不僅是片中插曲之外,它還被片商選為搭配電影預告片的廣告曲,不過《跳躍》未納進該片電影原聲帶中的曲目,原聲帶中只收錄了《風尚》。

英國樂壇紀錄

[編輯]

麥當娜是一項健力士世界紀錄認證的英國樂壇紀錄保持者,她憑藉着《娜‧語‧錄》和《心神不寧》於2005年11月26日在英國專輯、單曲榜上雙雙摘冠,因而成為締造此紀錄最年長的藝人(47歲又101天),這是她第三度在英國排行榜創此成績,前兩次分別為1986年7月12日專輯《忠實者》和單曲《爸爸別說教》以及1989年4月1日專輯《宛如祈禱者》和同名單曲《宛如祈禱者》同時登頂。 [15] [16] [17]

格林美獎

[編輯]

在2006年第48屆格林美獎頒獎典禮的開幕表演中,麥當娜和虛擬搖滾樂團Gorillaz以及饒舌大將軍De La Soul合作演出,曲目之一就是《心神不寧》,這也是格林美獎第一次出現虛擬樂團和真人一同在台上表演,麥當娜算是又創了一個新紀錄。麥當娜在隔年的第49屆格林美獎,以《娜‧語‧錄》獲得最佳電子/舞曲專輯獎(Best Electronic / Dance Album)。

曲目

[編輯]
曲序曲目詞曲製作人時長
1.Hung Up
  • Madonna
  • Price
5:36
2.Get Together
  • Madonna
  • Price
5:30
3.Sorry
  • Madonna
  • Price
  • Madonna
  • Price
4:43
4.Future Lovers
  • Madonna
  • Ahmadzaï
4:51
5.I Love New York
  • Madonna
  • Price
  • Madonna
  • Price
4:11
6.Let It Will Be
  • Madonna
  • Ahmadzaï
  • Price
  • Madonna
  • Price
4:18
7.Forbidden Love
  • Madonna
  • Price
  • Madonna
  • Price
4:22
8.Jump
  • Madonna
  • Price
3:46
9.How High
4:40
10.Isaac
  • Madonna
  • Price
  • Madonna
  • Price
6:03
11.Push
  • Madonna
  • Price
  • Madonna
  • Price
3:57
12.Like It or Not
  • Madonna
  • Karlsson
  • Winnberg
  • Jonback
  • Madonna
  • Bloodshy & Avant
4:31

其他版本

[編輯]
未經混音版本[18]
曲序曲目時長
1.Hung Up5:37
2.Get Together5:14
3.Sorry4:41
4.Future Lovers5:01
5.I Love New York4:35
6.Let It Will Be4:20
7.Forbidden Love4:22
8.Jump3:58
9.How High4:03
10.Isaac5:59
11.Push3:32
12.Like It or Not4:35
限量版套裝附贈曲目[19]
曲序曲目詞曲製作人時長
13.Fighting Spirit
  • Madonna
  • Ahmadzaï
  • Madonna
  • Ahmadzaï
3:32
會員下載附贈曲目[20]
曲序曲目詞曲製作人時長
13.Super Pop
  • Madonna
  • Ahmadzaï
  • Madonna
  • Ahmadzaï
3:42
日本附贈DVD[21]
曲序曲目導演時長
1.Hung Up(music video)Johan Renck5:27
2.Hung Up: Making the Video(behind the scenes)Renck14:08
3.Sorry(music video)Jamie King4:48
4.Sorry: Making the Video(behind the scenes)King14:38

單曲排行成績

[編輯]
年份 歌曲 美國單曲榜 美國舞曲榜 英國單曲榜
2005 心神不寧 7 1 (4週) 1
2006 對不起 58 1 (2週) 1
- 在一起 - 1 7
- 跳躍 - 1 (2週) 9

參考資料

[編輯]
  1. ^ Erlewine, Stephen Thomas. allmusic ((( Confessions on a Dance Floor > Overview ))). Allmusic. Rovi Corporation. 2005-11-15 [2009-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04). 
  2. ^ Braidwood, Alan. This is the most commercial album Madonna has made in 15 years and it's magic. BBC. BBC Online. 2005-10-13 [2009-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4). 
  3. ^ Caulfield, Keith. Albums: Confessions on a Dance Floor. Billboard (New York: Nielsen Business Media, Inc). 2005-11-19, 117 (47): 72 [2009-07-27]. ISSN 0006-2510. 
  4. ^ Browne, David. Confessions on a Dance Floor: Music Review. Entertainment Weekly. Time Inc. 2005-11-15 [2009-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8). 
  5. ^ Petridis, Alexis. Madonna, Confessions on a Dancefloor. The Guardian. 2005-11-11 [2009-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3). 
  6. ^ Robinson, Peter. Madonna, Confessions on a Dancefloor. The Observer. 2005-11-20 [2011-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13). 
  7. ^ Madonna: Album Guide. Rolling Stone. Jann Wenner. [2012-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9). 
  8. ^ Cinquemani, Sal. Madonna: Confessions on a Dance Floor. Slant Magazine. 2005-11-04 [2009-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04). 
  9. ^ Inskeep, Thomas. Madonna – Confessions on a Dance Floor. Stylus Magazine. 2005-11-21 [2011-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8). 
  10. ^ Tyrangiel, Josh. Music: Back into the Groove. 時代雜誌 (Time Inc.). 2005-11-14 [2009-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24). 
  11. ^ http://www.billboard.com/charts/2005-12-03/billboard-200
  12. ^ 存档副本. [2015-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30). 
  13. ^ 存档副本. [2015-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24). 
  14. ^ 存档副本. [2015-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24). 
  15. ^ 存档副本. [2017-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07). 
  16. ^ 存档副本. [2017-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4). 
  17. ^ 存档副本. [2017-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3). 
  18. ^ Confessions On A Dance Floor (12 Reg. Tracks). Amazon.com. [2014-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9). 
  19. ^ Confessions on a Dance Floor [Limited Edition, Extra Tracks]. Amazon.com. [2013-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4). 
  20. ^ Album references
  21. ^ Album references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