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泗縣之戰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泗縣之戰
第二次國共內戰的一部分
日期1946年8月7日 - 8月9日
地點
結果 國民革命軍第七軍第172師決定性勝利,成功守衛泗縣
參戰方
山東軍區
華中軍區
徐州綏靖公署
指揮官與領導者
陳毅山東野戰軍司令員)
黎玉山東野戰軍政委)
宋時輪山東野戰軍參謀長)
陶勇(第八縱隊司令員兼政委)
張震(第九縱隊司令員兼政委)
薛岳徐州綏靖公署主任)
李品仙(安徽省政府主席兼徐州綏靖公署副主任)
夏威(第八綏靖區司令兼國民革命軍第七軍軍長)
徐庭瑤國民革命軍第五軍軍長)
參戰單位
山東野戰軍第九縱隊
華中野戰軍第八縱隊
國民革命軍第七軍172師
兵力
60000餘人[22個團] 7000餘人
傷亡與損失
7000餘人傷亡 3000餘人傷亡

泗縣之戰,又稱泗縣之戰泗縣戰鬥,是第二次國共內戰1946年8月期間在安徽省泗縣的一場重大戰役。

戰役開打

[編輯]

1946年4月,內戰加劇,李品仙任職安徽省政府主席兼徐州綏靖公署副主任,夏威任職第八綏靖區司令官,以國民革命軍第七軍第172師守衛泗縣,指揮官為鍾紀。

守衛泗縣的軍隊為國軍第七軍第172師兩團兵力,官兵資深,當兵時間平均在7年以上,善守是他們的特點,這次山東主力22個團南下進攻泗縣,以多勝少,本來應該是有把握的,然而當時正值梅雨季,本來河多溝深的泗縣地區更是變成一片水鄉澤國。

8月7日,華中野戰軍陶勇的第八縱隊與山東野戰軍張震的第九縱隊突然向駐守在安徽省泗縣的國民革命軍第七軍第172師發起猛攻,但由於新四軍主攻方向兵力不足,其他方向部隊受暴雨所阻未能緊急支援,國共雙方經過兩天兩夜的激戰,新四軍雖殲滅國軍3000餘人,但並未攻下泗縣,華中野戰軍與山東野戰軍亦傷亡7000餘人。

結果與影響

[編輯]

戰後總結導致戰鬥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有線通信不暢,指揮員主要靠無線電台指揮部隊(這和戰鬥發起時宋時輪負責的指揮所離前線較遠亦有關係)。[1]

參見

[編輯]
  1. ^ 斯簡:《新四軍通信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8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