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Corolla

豐田Corolla | |
---|---|
![]() 第12代五門掀背版Corolla | |
概覽 | |
製造商 | 豐田汽車 |
生產日期 | 1966年至今 |
車身及底盤 | |
車輛類別 | 次緊湊型車(1966年-1991年) 緊湊型車(1991年至今) |
年表 | |
前身車型 | 豐田Publica |
豐田Corolla(日文:カローラ,英文:Corolla,大陸地區稱為Corolla)是由日本汽車製造商豐田汽車公司自1966年首次推出之緊湊型轎車,歷經12代車型,主要競爭對手為馬自達3、本田喜美,福特Focus等。由於其耐用性與親民實惠之口碑,1997年更是打破福斯金龜車全球銷量最高車系紀錄,獲得金氏世界紀錄,並一直保持至今,截至2021年,豐田Corolla在全球範圍已售出超過5000萬輛[1][2][3],其數量自1966年起計算,平均每15秒就賣出一輛Corolla,並銷售至154個國家或地區[4],成為家喻戶曉的車款之一。
Corolla 這個名稱延續豐田命名規則,當時豐田產品線中最為頂級的車款為豐田皇冠(Toyota Crown),中階為豐田Corona(為日冕光環之意),而偏向大眾的車款則取名為「COROLLA」,為拉丁語「花冠花環」之意[5]。早期的 Corolla 為後輪驅動(RWD)車型,後續車型則多為前輪驅動(FWD),另外也有部分車款為四輪驅動(AWD)版本[6]。較早期的Corolla的編號命名方式遵循著「引擎代號」+「底盤代號」,數字部分則為「車型數」或「版本數」,如知名車款AE86意旨豐田「A型引擎」,第五代Corolla底盤代號「E80」中的第六個版本,另外還有AE85、AE92、AE100等車款,以此類推。但Corolla系列若加上延伸車型、變體與各國地區不同版本共計近百款,命名規則如今已不適用。龐大的Corolla系列也誕生出不少經典車款如AE86、TRD2000、 Corolla WRC、GR Corolla等,成為迄今為止世界上最為普及的汽車,也是豐田汽車相當重要之車系之一[7]。
1961年,豐田汽車推出平民轎車Publica,但由於低廉的價格,沒有收音機、暖氣、後視鏡等配備,備受市場批評。1966年4月,日產汽車推出Sunny車款,彌補豐田Publica的不足之處,廣受市場青睞,豐田汽車為與其競爭,於同年10 月(昭和 41 年)推出Corolla,其市場定位介於 Publica 和 Corona之間。
Corolla吸取先前Publica失敗經驗,時任開發主導長谷川龍雄立即提出 「80 分+α 主義」設計理念。「80 分+α 主義」並非指「不需要達到 100 分」,而是盡可能地達成整體平衡,並在某特定方面超越80分的突出表現。基於此一理念,豐田將Corolla定位成「兼具實用性與優異性能的長壽車款」,使車主能夠長時間安心駕駛,以展現「實用車開發精髓」[9]。
自此,豐田Corolla的開發策略將遵循著此一理念,確保各方面規格皆達當代80 分的標準 ,並額外導入具有吸引力的創新技術。例如,當時日產sunny的排氣量為1,000cc,Corolla則採用比對手多100cc排氣量的1,100cc,並以廣告大肆宣傳稱為 「100cc 的餘裕」,提供更好的動力表現。Corolla相較於入門車款 Publica 及 Tercel/Corsa,Corolla 更代表了一種高級的「平民夢想」,正因如此,Corolla品牌至今仍擁有大量忠實車主,使消費者產生深厚的信賴與情感[10]。
然而,Corolla因其以實用為導向之定位,容易被視為「平庸」或「缺乏個性」,但其實Corolla的發展與延伸廣泛,在改裝車市場中仍有許多玩家,且豐田仍有使用Corolla車款參加不少賽事,並獲得佳績,如世界拉力錦標賽(WRC)、英國房車錦標賽(BTCC)、SUPER GT 等賽事中均曾奪冠。近年在豐田大力推廣GR的品牌下,Corolla也順勢推出了高性能版本的GR Corolla,跳脫以往家庭代步車的印象。
生產範圍
[編輯]
Corolla 主要在日本的高岡工廠(Takaoka plant)生產,該工廠於 1966 年建成。此外,豐田在全球多地設立生產設施,包括巴西(聖保羅州印第亞圖巴)、加拿大(安大略省劍橋)、中國(天津)、巴基斯坦(喀拉蚩)、南非(德班)、台灣、泰國、越南、土耳其(薩卡里亞)以及英國(德比郡)。
過去,Corolla 曾在澳洲(丹德農與阿爾托納)、印度(班加羅爾)、印尼(雅加達)、馬來西亞(莎阿南)、紐西蘭(泰晤士)、菲律賓(拉古納省聖羅莎)及委內瑞拉等地進行生產或組裝。
第一代(E10; 1966)
[編輯]第一代 | |
---|---|
![]() Toyota Corolla (E10) 2-door Sedan | |
概覽 | |
生產日期 | |
裝配地 | |
設計師 | Tatsuo Hasegawa (1962) |
車身及底盤 | |
車體風格 | |
動力布局 | FR layout |
動力系統 | |
引擎 | |
變速箱 | |
規格 | |
軸距 | 2,285 mm(90.0英寸) |
長度 | 3,845 mm(151.4英寸) |
寬度 | 1,485 mm(58.5英寸) |
高度 | 1,380 mm(54.3英寸) |
年表 | |
前身車型 | Publica |
後繼車型 | Corolla E20 |
第一代 Toyota Corolla 於 1966 年 11 月 正式推出,搭載全新的 1100cc K 系列推桿引擎(pushrod engine)。初代 Corolla 先推出雙門轎車(2-door sedan),隨後陸續新增 四門轎車(4-door sedan) 和 雙門商用廂型車(2-door commercial van)。1967年 5月推出搭載 2速 Toyoglide 自排變速箱的版本。為了進一步增強動力表現, 1969年 9月更將引擎排氣量擴增至 1,200cc。
1968 年,Toyota 推出了 Corolla Sprinter,這是一款採用斜背式 (fastback)的車型,僅能在日本市場透過 Toyota Auto Store 經銷通路購買。該斜背設計相當搶眼,搭載水冷式四缸引擎,排氣量達為1,100cc,並放棄了傳統的前排長椅與三速方向盤排檔,改為獨立前座與四速地排變速系統,進一步提升駕駛樂趣。值得一提的是,Corolla是日本第一款採用前麥花臣懸吊的乘用車[13]。
-
第一代Corolla(車頭)
-
第一代Corolla(尾部)
-
Corolla Sprinter
-
第一代Corolla(雙門)
第二代(E20; 1970)
[編輯]Toyota Corolla (E20) | |
---|---|
Toyota Corolla E20 2-door sedan | |
概覽 | |
別稱 | Toyota Sprinter |
生產日期 | |
裝配地 | |
設計師 | Tatsuo Hasegawa (1967) |
車身及底盤 | |
車體風格 | |
動力布局 | 前置後驅 |
相關車型 | Daihatsu Charmant |
動力系統 | |
引擎 | |
變速箱 | |
規格 | |
軸距 | 2,335 mm(91.9英寸)[14] |
長度 | |
寬度 | 1,506 mm(59.3英寸)[15] |
高度 | 1,346 mm(53英寸)[15] |
整備質量 | 730至910公斤(1,609至2,006磅) |

初代Corolla 在市場反應相當良好,豐田於1970年5月迎來首次大改款,此時豐田將Corolla Sprinter 獨立為 Toyota Sprinter 車系,並新增一款雙門轎跑車 Levin 以取代原先Sprinter的空缺,其外觀雖與 Sprinter Coupé 相同,但仍以Corolla冠名,從此,Corolla Levin (雷凌)與Sprinter Trueno (特雷諾)名稱也隨之問世,並成為不同車款。
第二代 Corolla 的車身尺寸較前代更大,並額外新增了四門廂型車版本,使得車型選擇更加多樣。在外型上,取消了後側小窗,並在前進氣口與尾燈周邊採用了些許裝飾,內裝方面則導入了高背式前座椅,並內建頭枕,提升了乘坐舒適性與安全性。
動力系統方面,第二代 Corolla 最初沿用了前代的 1,200cc 直列四缸 OHV 引擎(3K)。1970年9月,陸續加入了 T 系引擎,包括 1,400cc 和 1,600cc 的 OHV 引擎,以及 1,600cc 的 DOHC 引擎[17]。最終,車系共提供三種引擎與六種動力選擇。此外,機械結構大致延續前代設計,但前懸吊系統改為不含橫向葉片彈簧的標準麥花臣設計。
第三代(E30, E40, E50, E60; 1974)
[編輯]第三代Corolla於1974年4月正式上市。Corolla車系獲得了E30代號,而Sprinter則使用E40代號。為符合排放與碰撞安全標準,軸距增加了35毫米,前後輪距也分別擴大了40毫米。1976年1月,3門掀背車與2門斜背式轎跑車加入陣容,車身類型共計五種。同年3月更進行小改款,大多數Corolla E30車型被E50車型取代,而Sprinter E40車型則由E60車型接替,在第三代車型的生產期間,Corolla成為全球產量最高的汽車品牌,奠定了其在市場上的領導地位。
機械結構方面,第三代車型基本延續了前代的設計,提供1,200cc、1,400cc與1,600cc三種排氣量選擇。自排變速箱由2速升級為3速。此外,美國的碰撞安全標準也促使第三代Corolla使用了吸能式保險桿、防護車身側飾條,以及緊急收縮式的安全帶(部分車型沒有)[18]。
在澳洲市場,KE3x/KE5x系列的車型選擇相當多樣,包括4門轎車(KE30/KE55)、2門轎車(KE30)、2門硬頂轎跑(KE35/KE55)、2門貨車版(KE36/KE38)、4門旅行車(KE36/KE38)以及2門掀背車(KE50/KE55)。所有KE3x車型均搭載3K引擎,並提供K40 4速手排、K50 5速手排、2速自排或3速自排變速箱,且沒有Sprinter車款可選。KE5x車型則改採4K引擎。KE55車型因車門增加了側撞防護結構,使車重增加了50公斤,但由於車體鈑金與接縫密封方式的變更,這一代車款較容易生鏽。後期KE55車型也將原本的全鍍鉻保險桿改為塑料包覆設計,同時首次配備了後防傾桿,以提升行駛穩定性。
-
三代Corolla(車頭)
-
三代Corolla(車尾)
-
三代Corolla雙門貨車版
-
三代Corolla五門廂式版
-
三代Corolla雙門斜背版
第四代 (E70; 1979)
[編輯]第四代Corolla於1979年3月發表,軸距延長了30毫米,前輪距與後輪距則分別增加了25毫米與50毫米。同年8月,廂型車版本也進行了改款,使得Corolla的車身款式達到七種,涵蓋2門與4門轎車、硬頂車型、轎跑車、掀背車,以及2門與4門貨車版,成為品牌歷史上最多的車身樣式,並在1983年3月,Corolla的累積銷量正式突破1,000萬輛大關,創下全新紀錄[19]。
在外觀方面,轎車與廂型車款採用了當時高級車流行的四圓燈設計,而轎跑車則使用兩個長方形頭燈。GT與Levin車型則配備了大型吸震聚氨酯保險桿。此外,前座頭枕不再與座椅一體成型,僅少數車款例外。動力選擇方面,提供了1,300 cc(4K-U)、1,500 cc(3A-U)與1,600 cc(2T-GEU)引擎,並為轎車與硬頂車型提供DOHC雙凸輪軸版本(2T-GEU)。4門轎車更在1979年8月追加1,800 cc(13T-U)引擎,並在1982年2月新增1,800 cc柴油引擎(1C)選項。
機械結構方面,後懸吊系統進行了重大改變,從原本的半橢圓葉片彈簧改為4連桿螺旋彈簧並搭配側向拉桿,提升了乘坐舒適性與行駛穩定性。此外,全車系標配了伺服輔助前碟煞,而1,300 cc車型更採用了齒輪齒條式轉向系統。在1981年8月的小改款中,車系大多數車型的頭燈改為長方形(廂型車除外)[20]。
-
第四代Corolla(四門轎車)
-
第四代Corolla(五門廂型)
-
第四代Corolla(四門轎車)
-
第四代Corolla Levin(雙門掀背)
-
第四代Corolla內裝
第五代(E80;1983)
[編輯]1983年5月,第五代Corolla 與 Sprinter 相繼問世,本次改款為Corolla最具變革之一次。為符合全球市場發展趨勢,家用轎車版本的驅動配置從前置後驅(FR)改為前置前驅(FF)。然而,為了確保運動性能,雙門跑車版本仍然保留了後驅佈局。
轎車提供四門與五門版本,後者被稱為掀背車(Liftback)。外觀設計更具歐洲風格,前後保險桿不再使用金屬或聚氨酯,而是改以塑膠並與車身進行一體化設計。後視鏡位置也從葉子板改為車門上。此外,懸吊系統採用了四輪獨立麥花臣支柱,進一步提升操控與舒適性。
這一代的橫置引擎選擇包括1.3升SOHC(2A-LU)、1.5升(3A-LU)、1.8升柴油(1C-LU)及1.6升電子燃油噴射(4A-ELU)引擎。其中,1.6升車型首次在這個級距的車款中引入電子控制四速自排變速箱(ECT)。旅行車與廂型車版本則未進行全面改款,而是沿用前代車型,但車頂高度增加了45mm,以提升車內頭部空間與載物能力[21]。
值得注意的是,AE85與AE86的底盤代號同樣適用於Sprinter及Sprinter Trueno,而Sprinter在外觀上與Corolla Levin幾乎相同,僅在細節設計上有所不同,例如部分車型為可掀式頭燈。
-
第五代Corolla(四門轎車)
-
第五代Corolla(四門轎車)
-
第五代Corolla(三門掀背)
-
第五代Corolla(五門掀背)
-
第五代Corolla(五門斜背)
-
五代Corolla Levin(掀背版)
-
五代Corolla Levin(掀背版)
-
五代Corolla Levin(掀背版)
第六代(E90;1987)
[編輯]1987年5月,第六代Corolla推出,其以「超越同級的全球高品質轎車」作為設計理念,進一步提升了車款形象。在日本市場,豐田取消了五門掀背車款,而原本未經歷第五代變革的貨車版與旅行車,則以第六代Corolla轎車為基礎進行改款,並於轎車推出三個月後正式上市。其中,廂型車僅提供四門車型。
設計方面,採用更加圓潤且符合空氣力學的設計風格,使整體質感較舊款Corolla及其他小型車更為精緻。動力選擇包括1.3升(2E)75 PS、1.5升(5A-F)83 PS與1.6升雙凸輪軸(4A-GEU)汽油引擎,另有1.8升柴油引擎可供選擇。高規格的G Touring旅行車採用了與轎車相同的麥花臣支柱與螺旋彈簧後懸吊系統。1989年5月,主要的1.5升引擎升級為電子燃油噴射(EFI)版本,以提升效能與燃油經濟性。
同年10月,Corolla轎車首次加入四輪驅動(4WD)車型,以因應4WD技術在雪地地區的需求,不再僅限於越野愛好者的選擇。此後,許多Corolla車型開始提供4WD選配,進一步拓展市場。直至1990年,Corolla在日本市場創下年銷售量308,000輛的紀錄,成為當時品牌年銷量最高的車款。這項紀錄一直保持到2010年,才由Prius打破[22]。
另外在美國市場,E90世代的Sprinter不僅以Toyota Sprinter的名義銷售,還以Geo Prizm品牌推出;而在澳洲,E90 Corolla則同時以Toyota Corolla與Holden Nova的品牌販售,以適應當地市場的多元需求。此外,在南非,這一代車型的生產一直持續到2006年8月,展現了其在當地市場的長期受歡迎程度[23]。
-
第六代Corolla(四門版)
-
第六代Corolla(五門掀背版)
-
第六代Corolla(五門廂型)
-
第六代Corolla(四門掀背版)
-
第六代Corolla(三門掀背版)
第七代(E100;1991)
[編輯]1991年6月,第七代Corolla推出,車身在軸距、長度、寬度和高度方面進一步放大,整體外觀風格呈現出更加堅固且高級的感覺,同時符合1990年代相當圓潤且具有空氣動力學造型的設計。同年9月時,旅行版本和廂型車型也進行了全面的改款。
第七代Corolla提供了五種引擎選擇,包括:1.3公升100匹馬力、標準版1.5公升105匹馬力、1.6公升「高機械」雙凸輪115匹馬力,以及運動型雙凸輪20氣門160匹馬力的汽油引擎,還有一款2公升73匹馬力的柴油引擎。「高機械」雙凸輪引擎是一種高效的DOHC引擎,搭配特殊齒輪驅動雙凸輪軸;運動型雙凸輪引擎則是一款專為運動性能設計的DOHC引擎。雖然1991年的Corolla最初僅提供前引擎、前輪驅動配置,但自1991年9月起,亦推出了四輪驅動車型。
值得注意的是,第七代Corolla旅行車持續推出,直到第九代Corolla推出時,才由九代Corolla旅行版本Fielder取代,而貨車版本則跳過了兩次改款,並在2002年由Probox取代[24]。
-
第七代Corolla(四門版)
-
第七代Corolla(五門掀背版)
-
第七代Corolla(五門斜背版)
-
第七代Corolla(四門版)
-
第七代Corolla(五門旅行版)
第八代(E110;1995)
[編輯]1995年5月第八代Corolla上市,由於這代開發時更注重環保、安全性及成本考量。因此車身尺寸並無變化,且沿用許多前代零部件,同時第八代Corolla採用全新GOA安全車體結構,使重量相較於七代減少了50公斤左右。
外觀方面,更加趨於現代化;且豐田開始改變策略,針對各地市場進行差異化改造,使第八代Corolla在不同市場擁有不同外觀。第八代Corolla的車型包括4門轎車、2門轎跑車(Levin)、4門硬頂車(Ceres)、多用途車(Spacio)、4門旅行車及4門廂型車。然而,除了轎車與轎跑車外,其他車型的生產週期有所不同。
引擎陣容以1.6公升5閥VVT單元(4A-G)為主,最大輸出為165匹馬力,其後是1.6公升、1.5公升及1.3公升「高效機械」雙凸輪單元(分別產生115匹、100匹及88匹馬力),此外還有一款減少NOx及煙霧排放的2公升柴油引擎。傳動系統包括5速手排或4速自排,懸吊系統則採用4輪麥弗遜獨立懸吊。提供前置引擎、前輪驅動及四輪驅動配置。2廂掀背車型則不再提供[25]。
另外,豐田卡嘉實多車隊(Toyota Castrol Team)於1997年基於第八代歐規Corolla打造了Toyota Corolla WRC拉力賽車,用於參加世界拉力錦標賽(WRC),並取代了原先使用的Celica Turbo ST205。Toyota Corolla WRC總共獲得了四場拉力賽的勝利,並在1999年贏得了世界製造商冠軍頭銜。
-
第八代Corolla(日本版)
-
第八代Corolla(歐洲版)
-
第八代Corolla(歐洲版)
-
第八代Corolla(北美版)
-
第八代Corolla(北美版)
-
第八代Corolla旅行車(美國版)
-
Corolla WRC
第九代(E120,E130;2000)
[編輯]2000年8月,第九代Corolla在日本推出,採用全新設計,以迎接「新世紀的價值」,與以往的Corolla轎車針對中老年顧客的定位不同。重新設計的平台使車軸距延長了135毫米,車身長度、寬度和高度分別增加了80毫米、85毫米和5毫米。Corolla的車身尺寸與較高級的車型,如Allion和Premio相似,僅在軸距和長度上略短。車型樣式則縮減至兩種 : 包括四門和五門版本,以往GT等級的轎車和運動型車型如Corolla Levin均停產。九代Corolla日規外觀版本在日本、澳大拉西亞、歐洲和中東地區銷售。
2001年中期,E120系列的Corolla Altis亮相,與日本規格之外型大不相同,車身也比其他市場的E120略長略寬,但車身面板和內裝相似。Corolla Altis主要銷往東南亞、印度和台灣。印度市場的Corolla Altis搭載調校較低的1ZZ-FE引擎,相對於競爭對手,其性能較為遜色。
北美市場的推出延遲至2002年3月(2003年型號)。E130系列從2003年到2008年在北美銷售,其外觀與東南亞銷售的Corolla Altis相似。E120系列仍在不同市場與E130並行銷售。
在日本,旅行車型稱為Corolla Fielder,一直生產至2007年1月結束,而Corolla在北美市場的生產持續到2007年10月。中國市場E120則是更名為Corolla EX,持續生產至2017年2月[26]。
第九代Corolla搭載了全新開發的DOHC 16氣門VVT-i汽油引擎,包含1.3公升(2NZ-FE)、1.5公升(1NZ-FE)和1.8公升(1ZZ-FE)型號。此外,還提供了一款SOHC 8氣門的2.2公升柴油引擎(3C-E),並且具有直接操作的氣門機構。傳動系統可選擇5速手排或4速自排Super ECT變速箱。後懸吊系統標配扭力樑系統,而四輪驅動車型則採用了雙A臂懸吊系統。四門轎車的車身設計通過減少空氣阻力,實現了0.29的風阻係數。同時,先進的安全裝置,包括車輛穩定控制系統(VSC)和牽引力控制系統。第九代Corolla是迄今為止銷售量最高的Corolla車款,亦是世界上最暢銷的汽車單一版本。
-
第九代Corolla(日本外觀)
-
第九代Corolla(日本外觀)
-
第九代Corolla(北美外觀)
-
第九代Corolla(北美外觀)
-
第九代Corolla(歐洲外觀)
-
第九代Corolla(歐洲外觀)
第十代(E140,E150;2006)
[編輯]第十代Corolla於2006年10月推出,部分地區如東南亞、巴基斯坦、印度與台灣繼續使用「Corolla Altis」名稱,日本市場則稱為「Corolla Axio」[27],此車型於2014年6月起在南非繼續生產,並改名以「Corolla Quest」的名稱作為入門級車款,一直生產至2020年,澳洲與紐西蘭地區第一代Toyota Auris亦以「Corolla hatchback」的名義銷售,與國際版E140 Corolla 四門版本同時販售。
第十代車身之寬度有大幅度的增加,並採用VVTi引擎[28]。日本地區擁有兩種引擎選擇,包括:1.5升VVT-i(1NZ-FE)引擎,輸出110匹馬力(四驅版本為105匹),以及1.8升Dual VVT-i(2ZR-FE)引擎,輸出136匹馬力(四驅版本為125匹)。兩種引擎均採用Super CVT-i無段變速系統,其中1.8升車型配備7速手自排變速功能。而國際版本從汽油1.3升至2.4升、柴油1.4升至2.0升渦輪視市場進行分配。
歐盟新車安全評鑑協會給予該款Corolla撞擊安全指數五星級的評價,使之成為日本系汽車中最為安全的小型車之一。
-
第十代Corolla四門車頭
-
第十代Corolla四門車尾
-
第十代Corolla五門車頭
-
第十代Corolla五門車尾
-
Corolla Axio車頭
-
Corolla Axio車尾
-
Corolla Fielder車尾
-
Corolla Fielder車尾
第十一代(E160;E170;2012)
[編輯]第二代Corolla Axio (E160)於2012年5月發表,第二代的Corolla Axio重新設計,目標是在縮小車身尺寸的同時,仍能安全且舒適地搭載四位成人長途行駛。為更好地滿足日本國內市場需求,採用了小型車等級(類似Vitz級距)的平台。雖然軸距與前一代相同,但車長縮短了50毫米,以減小最小轉彎半徑,後座膝部空間則擴大了40毫米。
Corolla Axio提供兩種引擎選擇:1.3升1NR-FE與1.5升1NZ-FE四缸引擎,並可選擇前輪驅動或四輪驅動車型。傳動系統方面則提供5速手排與CVT無段變速系統,其中1.3升車型與所有四輪驅動版本僅提供CVT變速箱。Corolla Fielder則搭載1.5升1NZ-FE或1.8升2ZR-FAE四缸引擎,皆搭配CVT變速系統。1.5升車型提供前驅與四驅版本,1.8升則僅有前驅配置。自2015年起,新增搭載VVT-ie技術的2NR-FKE新引擎[29]。
2013年8月,Toyota推出Corolla Axio與Corolla Fielder的油電混合版本,專供日本市場。兩款車皆採用與Toyota Prius C相似的1.5升油電混合系統,在JC08測試標準下達成3.03公升/100公里(約相當於英制93.2 mpg或美制77.6 mpg)的高燃油效率。Toyota原訂的月銷售目標為:Corolla Axio Hybrid每月1,000台、Corolla Fielder Hybrid每月1,500台。
E160世代的Corolla亦有銷往香港、澳門及紐西蘭市場。
-
Corolla Axio(E160)車頭
-
Corolla Axio(E160)車尾
-
Corolla Fielder(E160)車頭
-
Corolla Fielder(E160)車尾
直到2013年,針對海外市場的第十一代Corolla才正式推出。E170/E180的車身與內裝設計皆與日本市場的E160大不相同,國際市場的車體尺寸更大,設計方向也相差之大。E170車型有兩種基本的前後外觀造型:一種是率先登場的北美市場版本,另一種則是於2013年稍晚推出、風格較為保守,用於其他國際市場。後者設計版本於東南亞、巴基斯坦、印度與台灣市場販售,並延續「Corolla Altis」的名稱。Corolla E180於2014年2月在歐洲與南非上市。
澳洲與紐西蘭的第二代歐規Toyota Auris也繼續以「Corolla Hatchback」之名銷售,與國際版E170四門轎車同時販售。
2015年起(對應2016年式),Toyota在北美的子品牌Scion推出了基於第二代Toyota Auris的掀背車款「Scion iM」。隨著Scion品牌於2016年停用,該車自2017年式起改名為「Toyota Corolla iM」,正式納入Corolla車系。
在國際市場上,第十一代Corolla動力從1.2升渦輪一直到2.0升自然進氣視市場進行分配,變速箱方面除5/6速手排、四速自排之外,還有搭載7/8速Super CVT-i 自動變速箱以及E-CVT等版本。
-
第十一代Corolla國際版車頭
-
第十一代Corolla國際版車尾
-
第十一代Corolla北美版車頭
-
第十一代Corolla北美版車尾
-
第十一代Corolla五門歐洲版車頭
-
第十一代Corolla五門歐洲版車頭
第十二代(E210;2018)
[編輯]Toyota Corolla (E210) | |
---|---|
![]() 2018 Toyota Corolla Ascent Sport hatchback (MZEA12, Australia) | |
概覽 | |
別稱 |
|
生產日期 | |
款式年份 |
|
裝配地 | |
設計師 | Yoshiki Konishi (2016)[37] |
車身及底盤 | |
車輛類別 | 緊湊型轎車 |
車體風格 | |
動力布局 | |
平台 | TNGA: GA-C[38] |
相關車型 | |
動力系統 | |
引擎 |
|
變速箱 | |
混合動力 | Power-split (hybrid) |
電動電池 | 1.3 kWh (hybrid) |
規格 | |
軸距 |
|
長度 |
|
寬度 | |
高度 |
|
整備質量 |
|
年表 | |
前身車型 |
|
五門掀背版(Aruis/Sport/Hatchback)
[編輯]2018年3月,第十二代Corolla的五門版本掀背車型於第88屆日內瓦車展(Geneva Motor Show)以Corolla Auris名稱率先推出。北美版本的則是在3月28日於紐約國際車展(New York International Auto Show)發表,名稱為Corolla Hatchback[41],日本則於6月27日上市,名稱則為Corolla Sport。同年7月中旬於美國上市。歐洲市場版本2019年1月14日於生產,3月起在整個歐洲市場銷售[42]。 值得注意的是,Auris車名今日已被淘汰,於 2019 年 1 月 在 歐洲市場 停用,2020 年 7 月 在 台灣市場 亦停止使用[43],在日本及台灣以 Corolla Sport 之名銷售,而在其他地區則統一稱為 Corolla Hatchback。
另外,因應豐田GR品牌的推出,在外觀方面亦有GR Sport的版本可供選擇,採用雙色色調設計,內裝擁有皮革縫線紋路以及GR廠徽等進行點綴。2022年3月,高性能版本的GR Corolla正式推出,具備更強勁的動力輸出與運動化設定,採用1.6升三缸渦輪增壓引擎(G16E-GTS turbo I3),及6速手排變速箱與8速GR-DAT自排變速箱,最高可輸出304匹馬力與400牛頓米的扭立。GR Corolla 還使用了最初為 GR Yaris 開發的 GR-Four 全輪驅動系統。標準設置是 60:40 的前後扭矩分配,但它可以像 30:70 一樣偏向後輪[44]。
-
Corolla hatchback車頭
-
Corolla hatchback車尾
-
Corolla hatchback內裝
-
GR Corolla 車頭
-
GR Corolla 車尾
五門旅行版(Touring Sports/Trek)
[編輯]2018年9月4日,第十二代Corolla旅行車版本於2018年巴黎車展(Paris Motor Show)亮相[45],稱為 Corolla Touring Sports(在日本簡稱 Corolla Touring)。Corolla Touring Sports 主要面向歐洲市場,因此該車型未在美國、澳洲及亞洲(除日本外)的市場進行銷售。該車輛B 柱之後的所有設計與開發均在歐洲完成,以符合當地市場需求。此外,Corolla Touring Sports 亦由鈴木(Suzuki)在歐洲市場以 Swace 之名銷售。 根據不同市場,Corolla Touring Sports 提供多種動力選擇,包括 1.2 升 8NR-FTS 渦輪增壓汽油引擎、1.8 升 2ZR-FAE 自然進氣汽油引擎、1.8 升 2ZR-FXE 油電混合引擎,以及 2.0 升 M20A-FXS 油電混合引擎。
此外,豐田於 2019 年日內瓦車展發布了 Corolla Trek 版本,這是一款基於旅行版本的跨界車型,擁有更高的懸吊系統、車頂行李架以及額外的車身防刮塑料件,為喜愛戶外活動的駕駛者提供了更多選擇。
-
Corolla Touring Sports車頭
-
Corolla Touring Sports車尾
-
Suzuki Swace車頭
-
Suzuki Swace車尾
-
Corolla Trek車頭
-
Corolla Trek車尾
四門轎車版(Sedan/Saloon)
[編輯]第十二代轎車版本於2018 年11月15日至16日間在美國加州Carmel-by-the-Sea與中國廣州國際車展同時揭幕。轎車版本的外觀共分為兩款,分別為:Prestige 版(台灣、歐洲、東南亞、南美洲等地)與 Sporty 版(北美、日本、澳洲等地)。而中國兩種外觀都有販售,Prestige稱為Corolla,Sporty版本則稱為雷凌(Levin)。
-
Corolla Prestige版車頭
-
Corolla Prestige版車尾
-
Corolla Sporty版車頭
-
Corolla Sporty版車尾
-
Corolla 北美XLE版車頭
安全係數
[編輯]
澳洲維多利亞公路署(VICROAD)曾於2008年建立1986年-2006年,二十年間Corolla在澳洲的二手車安全評級:[46]
- (1986–1988)—低於平均水準
- (1989–1993)—位於平均水準
- (1994–1997)—高於平均水準
- (1998–2001)—高於平均水準
- (2002–2006)—高於平均水準
美國的高速公路安全保險協會曾對Corolla的第八代以及第九代版本進行撞擊安全測試,測試環境為每小時64公里,測試結果為「可以接受」。2003年該協會的另一個測試報告中將Corolla列為「良好」行列,而到2008年,Corolla成為被該協會評價為安全指數「優秀」的汽車之一。[47]
歐盟新車安全評鑑協會對Corolla的評級如下:[48]
- 1998年(EE110 1.3 5門小型房車):成年乘員:3星級(23分),行人:2星級(15分,2001年或以前的評級制度)
- 2002年(ZZE120 1.4 5門掀背車):成人乘員:4星級(28分)行人:2星級(11分)
- 2007年(E150四門轎車):成年乘客:5星級(34分),兒童乘員:4星級(39分),行人:3星級(23分)
亞洲地區的Corolla
[編輯]香港
[編輯]
Corolla於1970年代末出口至香港,1980至2000年代為香港銷量最高的車型之一,而該轎車和本田思域一樣被香港報館採用。[49] 亦因為Corolla的耐用性高,行駛年期長和易適合轉彎路段,故被香港用家稱作「地獄腳車皇」[50]。2010年代,由於香港廉價房車市場萎縮,香港代理商皇冠汽車於2019年停止引入Corolla。
臺灣
[編輯]
台灣在初代Corolla就有引進紀錄,然而在中華民國與日本斷交後,於1974年取消日本自小客車配額。使得後面的第三代,第四代等等都無法引進。而第五代車型直到80年代中期政府開放美製日本小客車引進,才再度歸來。 第六代Corolla於1980年代末由和泰汽車正式引進,於全臺灣八大經銷商銷售。此代車款由美國加州新聯合汽車製造廠生產,基本車型分為LE、DX-G、DX三種等級,引擎為4A-FE 1.6公升。第六代Corolla在台灣銷售狀況極佳,和Camry開創日裔美規車銷售傳奇,從1990年起Corolla已連續7年獲得進口車單一車種之銷售冠軍。後來陸續引進第七、八代Corolla在臺銷售:第七代Corolla引擎除了4A-FE外,另增加1.8公升7A-FE引擎。到了第八代Corolla時取消1.6車型,1.8車型引擎改用1ZZ-FE(無VVT-i),直到小改款時才增加VVT-i,這也是最後一批以進口車身份在臺銷售的Corolla。
2001年3月從第九代起就由國瑞汽車引進國產化,並冠上Altis副車名銷售。此代除了保留1.8L 1ZZ-FE引擎外,又恢復1.6L車型,使用3ZZ-FE引擎。2007年12月27日推出第十代,但此時因1.8L車型依然使用1ZZ-FE引擎而非新開發之2ZR-FE引擎,故引起一些爭議;另外1.6L車型一樣是使用3ZZ-FE引擎。不久,2008年11月10日取消1.6L車型並領先全球發表2.0引擎3ZR-FE車型,且第十代臺製Corolla車型亦順利外銷出口至中東地區,2011年外銷台數達5萬輛,創下台灣汽車史上年度整車外銷的新紀錄。到2012年4月為止,累計總外銷台數也已超過10萬8千輛。後來2010年7月10日和泰汽車發表小改款,除了2.0L車型外並順勢將主力1.8車型改配2ZR-FE Dual VVT-i引擎和CVT變速箱,以增加產品競爭力。Altis在台灣推出後取代福特Laser,成為最多計程車行所採購的車款。
不過和泰汽車將Corolla國產化卻有多次召修記錄:從第九代的後隔板黏膠異味更換(此未公開召回)、後軸拖曳臂熔接長度不足等;第十代的車體鈑件密封膠材質不良(此召修需重新烤漆,且只處理引擎蓋、後箱蓋、四個車門、車頂排水槽、後尾板等處,至於其他地方因拆裝工程浩大,故不處理);2011年3月1日又召回,因為開關融損的可能,需更換左前電動窗開關;中控台上層軟質塑膠材質不良膠化(此未公開召回);2017年9月及2018年11月又兩次召回更換前乘客座氣囊充氣裝置等[51]。絕大部分都只是國產化才發生的問題,故使一些車主針對和泰、國瑞二家工廠的製造品質及品管能力存有不小的疑問。
2013年10月7日台灣發表第11代Corolla,僅供應1.8L車型,引擎/底盤和CVT變速箱基本架構和10.5代車型並無明顯差異。但在出口方面,台灣製造的Corolla除了原來的中東GCC海灣六國(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卡達、科威特以及巴林),更擴増至伊拉克、阿富汗、葉門3個新市場。在豐田支持下,由於製造品質已達日本同級水準,深獲中東消費者的信賴及肯定,整車外銷台數逐年增加。2014年12月,國瑞製造的Corolla更榮獲象徵中東汽車界最高榮譽的年度風雲車賞(Middle East Car of the Year Awards),可說是真正的台灣之光。
以TNGA(Toyota New Global Architecture)造車工藝概念打造的第12代Corolla於台灣市場,首先以日本原裝進口Corolla Hatchback打頭陣,以Auris之名於2018年9月10日先行上市,而後於2019年3月27日台灣和泰發表第12代國產四門Corolla,台灣生產的Corolla 「Altis」,是採用歐規Corolla的樣貌,與先前2018年底於日本原裝進口Corolla Hatchback的車頭造型不同。動力系統則是1.8升自然進氣引擎仍維持第11代車款的2ZR-FE之直列四缸引擎,最大馬力同樣是140匹,搭配Super CVT-i 無段變速系統(無加入傳統齒輪設計Launch Gear, 本體設計與第11代Corolla無明顯差異),另外首次導入SELF-CHARGING HYBRID,搭載與Prius相同、原廠代號2ZR-FXE的直列4缸1.8升VVTi Atkinson循環引擎,搭配原廠代號P410的電動馬達(ECVT)提供122匹綜效馬力,以第四代HYBRID科技,帶來25.8km/l的優異平均油耗。
中國大陸
[編輯]

豐田公司與2004年2月開始在中國天津的合資公司一汽豐田批量生產第九代Corolla,在中國大陸,稱作「豐田花冠」,2007年起的第十代花冠的中文名稱被正式確認為「Corolla」。Corolla是中國長期最受歡迎的車型之一,亦是中國連續數年銷量最高的車型之一。 [52] 2013年,「花冠」將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天津一汽與長春一汽將聯合共同生產「Corolla」[53]。
2014年4月18日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重啟Levin,有新Vios和Yaris L致炫的例子在先,豐田的這種做法告訴我們,它將走一條類似南北大眾「一款車型、兩種賣法」的方法,重新耕作中國市場。作為重中之重的家用緊湊型市場,豐田希望與Corolla關係深厚的雷凌共同征戰這個細分級別的市場,它將與Corolla一起擴大豐田緊湊型車的覆蓋範圍,抵禦於大眾,福特等品牌的進攻勢頭。
一汽豐田Corolla更多的採用了歐版Corolla的設計,與廣豐的雷凌在外觀上採用美版Corolla的設計,有不小的差異,這些差異集中在燈組的設計、前保險槓及輪轂的造型上,但在動力系統、車身結構以及內飾設計上都幾乎一致。雷凌在視覺的設計上更注重彰顯和表達它的運動性格,內飾和動力上沿用了豐田成熟的技術和設計。
雖然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在兩車的宣傳上都刻意迴避對方,但它們共同的總設計師安井慎一的表述也比較謹慎,他的答案是「兩車同期開發,採用同一個技術平台,整車氣質不同,目標定位有差異」,他從目標消費群體的年齡上講述了二者的定位差異,雷凌主要面向40歲及以下的年輕消費者,新Corolla則更側重40歲甚至更大年齡的消費者。
豐田雷凌/Corolla雙擎普通版本使用的是8ZR-FXE引擎,對外生產版本的發動是Rolls Fn757Be,Rolls Fn757Be是Rolls-Royce-BWM中國和廣汽豐田聯合製作的高性能引擎,為8ZR-FXE的double power版本,目前用於Levin 雙擎E+。相比普銳斯CT200h引擎(5ZR-FXE,8ZR-FXE)擁有更大的電功轉化率。而性能規格差距明顯,例如對外生產版本的性能規格為:排氣量2.98mL,油生電混合電力,混合點噴供油,電功率100kW,自然進氣,最大馬力139Ps,最大功率90kW。而中國製造的8ZR-FXE排氣量mL僅為1.79mL,最大功率73kW,最大馬力99Ps。雙標準對於中國消費者而言並不有利。
天津一汽豐田汽車曾於2020廣州車展上使用「傲瀾」名稱命名第十二代Corolla (Allion) ,因其閩南語讀音和不雅用語相近,後改為「亞洲獅」。[54][55]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存档副本. [2024-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0-04).
- ^ 10 Cars Most Sold in History. [2010-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8).
- ^ Top 5 World’s Most Successful Cars Ever. [2010-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2).
- ^ CORPORATION, TOYOTA MOTOR. 数字で見るカローラ.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會社 公式企業サイト. [2025-03-27] (日語).
- ^ Weston, Mark. Giants of Japan: The Lives of Japan's Most Influential Men and Women. Kodansha International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0ZdHULQZptYC&redir_esc=y. 2002 [2025-03-27]. ISBN 978-1-56836-324-0 (英語). 缺少或
|title=
為空 (幫助) - ^ Bonk, Aaron. History of the Toyota Corolla. 2016-04-11 [2024-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1) (英語).
- ^ 卡羅拉的四十年 (日文). [2010-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4).
- ^ 『AMW編集部』; 交通タイムス社. 「80点主義+α」はいまも生きている! 初代カローラの偉大さが改めて考えると衝撃的だった. AUTO MESSE WEB(オートメッセウェブ). 2022-03-23JST07:00:13+9:00 [2025-03-27] (日語).
- ^ CORPORATION, TOYOTA MOTOR. TOYOTA NEWS #164|何問解ける?意外と知らないカローラのこと|トヨタイムズ. トヨタイムズ. [2025-03-27] (日語).
- ^ 『AMW編集部』; 交通タイムス社. 「80点主義+α」はいまも生きている! 初代カローラの偉大さが改めて考えると衝撃的だった. AUTO MESSE WEB(オートメッセウェブ). 2022-03-23JST07:00:13+9:00 [2025-03-27] (日語).
- ^ 11.0 11.1 11.2 Toyota Vehicle Identification Manual. Japan: Toyota Motor Corporation - Overseas Parts Department. 1984. Catalog No.97913-84.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VIM」的
<ref>
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 ^ Overview of Overseas Production Affiliates:Oceania. Toyota Motor Corporation. 2012 [2014-07-11].
- ^ 75 Years of TOYOTA | TOYOTA MOTOR CORPORATION GLOBAL WEBSITE | Vehicle Lineage | In-depth Vehicle Information, Specification. www.toyota-global.com. [2025-03-27].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AR74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15.0 15.1 15.2 Autocar Road Test: Toyota Corolla 1200 SL. Autocar. Vol. 134 no. 3908. 18 February 1971: 6–9.
- ^ 愛される車づくり。トヨタはあすにいどみます。 [Lovable car manufacture. Toyota dares to defy tomorrow.] (catalog), Toyota Motor Co.: 2, 1972 (Japanese)
- ^ Tested: 1971 Toyota Corolla 1600. Car and Driver. 2020-07-15 [2025-03-27] (美國英語).
- ^ 75 Years of TOYOTA | TOYOTA MOTOR CORPORATION GLOBAL WEBSITE | Vehicle Lineage | In-depth Vehicle Information, Specification. www.toyota-global.com. [2025-03-27].
- ^ 豐田COROLLACorolla歷史回放之一[永久失效連結]
- ^ 75 Years of TOYOTA | TOYOTA MOTOR CORPORATION GLOBAL WEBSITE | Vehicle Lineage | In-depth Vehicle Information, Specification. www.toyota-global.com. [2025-03-27].
- ^ 75 Years of TOYOTA | TOYOTA MOTOR CORPORATION GLOBAL WEBSITE | Vehicle Lineage | In-depth Vehicle Information, Specification. www.toyota-global.com. [2025-03-27].
- ^ 75 Years of TOYOTA | TOYOTA MOTOR CORPORATION GLOBAL WEBSITE | Vehicle Lineage | In-depth Vehicle Information, Specification. www.toyota-global.com. [2025-03-27].
- ^ WheelsAge. www.autowp.ru. [2025-03-27].
- ^ 75 Years of TOYOTA | TOYOTA MOTOR CORPORATION GLOBAL WEBSITE | Vehicle Lineage | In-depth Vehicle Information, Specification. www.toyota-global.com. [2025-03-27].
- ^ 75 Years of TOYOTA | TOYOTA MOTOR CORPORATION GLOBAL WEBSITE | Vehicle Lineage | In-depth Vehicle Information, Specification. www.toyota-global.com. [2025-03-27].
- ^ TOYOTA MOTOR CORPORATION GLOBAL WEBSITE | 75 Years of TOYOTA | General Status of Plants in Japan | Affiliates (Toyota wholly-owned subsidiaries)-Toyota Motor East Japan, Inc.. www.toyota-global.com. [2025-03-27].
- ^ 75 Years of TOYOTA | TOYOTA MOTOR CORPORATION GLOBAL WEBSITE | Vehicle Lineage | In-depth Vehicle Information, Specification. www.toyota-global.com. [2025-04-04].
- ^ 日経Automotive Technology 2007年冬号. [2010-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3).
- ^ 75 Years of TOYOTA | TOYOTA MOTOR CORPORATION GLOBAL WEBSITE | Vehicle Lineage | In-depth Vehicle Information, Specification. www.toyota-global.com. [2025-04-04].
- ^ Raspopov, Andrew. New Toyota Allion for China is really just a Corolla. FormaCar (Russia). 20 November 2020 [27 November 2020].
- ^ 或明年3月上市 一汽丰田ALLION亮相广州车展 _中华网汽车 [Will be launched in March next year, FAW Toyota ALLION debuted at the Guangzhou Auto Show]. auto.china.com. [2020-11-20].
- ^ Tan, Danny. 2019 Toyota Corolla sedan – US vs global spec design. paultan.org (Malaysia). 16 November 2018 [6 January 2019].
- ^ Cao, Haomin. TNGA又一新作 实拍广汽丰田凌尚外观. autohome.com.cn (China). 20 November 2020 [20 November 2020].
- ^ Morgan, Tom. Suzuki Swace revealed as Toyota Corolla-based estate. autocar.co.uk. UK. 15 September 2020 [15 September 2020].
- ^ Karkafiris, Michael. Toyota Starts Production Of 2019 Corolla Hatch And Estate In The UK. Carscoops (US). 16 January 2019 [21 April 2019].
- ^ Turkey's economic development builds on vibrant private sector. Daily Sabah (Istanbul). 28 January 2019 [13 February 2019].
- ^ Yoshiki Konishi, Current Chief Engineer for Corolla (新聞稿). Japan: Toyota. 28 October 2016 [1 September 2018].
- ^ New Auris (新聞稿). Geneva: Toyota Europe. 6 March 2018 [9 March 2018].
- ^ Toyota Corolla Sedan, 1.5 Dynamic Force motora kavuştu [Toyota Corolla Sedan gets 1.5 Dynamic Force engine]. Motor1.com. [2020-11-19] (土耳其語).
- ^ 40.0 40.1 40.2 40.3 40.4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corollajdm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2019 Toyota Corolla Hatch debuts at 2018 New York auto show. Motor Authority. 2018-03-28 [2025-04-04] (英語).
- ^ Toyota Corolla Review 2025 | Price, Boot Space & Interior. carwow.co.uk. [2025-04-04] (英語).
- ^ An exciting new era for Toyota Corolla. Toyota EU. [2025-04-04] (英語).
- ^ 2023 Toyota GR Corolla revealed – grown-up GR Yaris with 304 PS 1.6L turbo 3-cylinder, 6MT, GR-Four AWD - paultan.org. Paul Tan's Automotive News. 2022-04-01 [2025-04-04] (美國英語).
- ^ An exciting new era for Toyota Corolla. Toyota EU. [2025-04-04] (英語).
- ^ Used Car Safety Ratings. [2010-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05).
- ^ Vehicle ratings Toyota Corolla. [2010-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8).
- ^ TOYOTA AXio. [2010-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3).
- ^ 星島環球網:香港汽車銷量TOP10儘是日係車. [2010-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01).
- ^ 腳車推介2024|5款慳油新手熱門首選!腳車點解?二手平價代步啱晒. nmplus.hk. 2023-12-30 [2024-01-09].
- ^ Toyota Altis、Yaris、Vios、Alphard 台灣市場召回資訊. [2018-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3).
- ^ 一汽花冠銷量傳奇. [2010-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8).
- ^ 花冠2013年停產天津長春共同生產Corolla[永久失效連結]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yazhoushi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一汽丰田“傲澜”了闹出行业最大乌龙!. ofweek.com. 2020-12-01 [2024-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