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張昪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biàn(992年—1077年),一作張昇杲卿北宋政治人物、詞人,韓城縣(今陝西省韓城市)人,宋仁宗時任參知政事

生平

[編輯]

張昪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進士,初為楚丘主簿,改任度支員外郎王曾稱他有公輔之器。夏竦經略陝西,推薦其才,改任六宅使、涇原路(治所在今甘肅省平涼市)、秦鳳路(治所在今甘肅省天水市)安撫都監。後知絳州,改京西轉運使。歷任戶部判官、知鄧州濠州。累遷開封府推官、侍御史知雜事。因為論事激直,指斥張貴妃宦官楊懷敏,為宋仁宗所不悅。讓他以天章閣待制出知慶州,改任龍圖閣直學士、知秦州,後知開封府。至和二年(1055年)兼侍讀,拜御史中丞。論時事無所畏避,曾奉命出使契丹國嘉祐三年(1058年)擢升為樞密副使。嘉祐五年(1060年)拜參知政事樞密使,與韓琦請求宋仁宗建儲。宋英宗即位,因為年老堅請辭位。以彰信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許州,改鎮河陽三城。以太子太師致仕。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卒,年八十六歲,贈司徒侍中康節

張昪長於寫詞,善於將寫景與抒情結合,《全宋詞》錄其詞二首。薛礪若《宋詞通論》:「昪詞以《離亭燕》為最有名。」《滿江紅》有「無名無利,無榮無辱,無煩無惱。夜燈前,獨歌獨酌,獨飲獨笑」二句,《離亭燕》(一帶江山)主要抒寫人間興廢盛衰無常的悲哀。下闋:「雲際客帆高掛,煙外酒旗低亞,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間話。悵望倚危樓,寒日無言西下。」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宋史/卷318》,出自脫脫宋史

參考資料

[編輯]
  • 宋史·卷318》
  • 《中國文學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