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河橋鄉
張河橋鄉 Zhānghéqiáo Xiāng(漢語拼音) | |
---|---|
鄉 | |
![]() 張河橋村,攝於2017年 | |
![]() 1993年時張河橋鄉在東平縣的位置 | |
坐標:35°58′50″N 116°35′16″E / 35.98056°N 116.58778°E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上級行政區 | 東平縣 |
建立 | 1985年 |
政府駐地 | 張河橋村 |
村級區劃單位數 | |
面積 | |
• 總計 | 77.6 平方公里(30.0 平方英里) |
人口(2000) | |
• 總計 | 34,600人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8) |
郵政編碼 | 271510 |
電話區號 | +86 (0)538 |
毗鄰 | 東:肥城市孫伯鄉 西:大羊鄉 南:接山鄉 北:肥城市王莊鄉 |
GDP(1993年) | 4150萬[2] |
張河橋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曾經下轄的一個已經撤銷的鄉鎮級行政單位,位於東平縣東北部[3]。該鄉始建於1985年,2001年時併入接山鄉(即今接山鎮),存在時長共15年。
歷史
[編輯]先秦時期,今張河橋鄉地域為遂國地,後為齊國吞併。漢代至北朝時期,張河橋鄉一帶屬富城縣。清代時分屬東平州義德保、仁德保、北仁壽保三個保,民國時期屬東平四區[4][5]。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今張河橋鄉大部屬六區,而遂城、朝陽莊一帶屬五區。經過數次區劃調整,1958年末,接山公社建立[6]。張河橋鄉駐地張河橋村原無居民,1975年,接山公社機關由接山遷往此處,建立新村,是為張河橋村[7]。1984年4月,接山人民公社改為張河橋區,並轄五個鄉,次年,張河橋區撤銷,原張河橋區北部的夏謝、蒼邱、徐坦三個鄉合併為新的張河橋鄉[8]。
地理環境
[編輯]張河橋鄉位於東平縣東北部,東臨肥城市孫伯鎮、東北鄰肥城市王莊鎮,南接接山鄉,西接大羊鄉,總面積77.6平方千米。行政駐地位於張河橋鄉中部的張河橋村,距離東平縣城15公里。張河橋鄉整體地勢北高南低、東西高中部低,全鄉最高海拔為316米,最低海拔僅有55.5米。匯河、金線河為張河橋鄉重要河流。鄉境內的礦產資源有白雲岩、石灰岩等[1]。
行政區劃
[編輯]1985年底,張河橋鄉下轄4個管理區,共28個行政村和28個自然村。張河橋下轄的行政村為(括號內為該行政村同時下轄的自然村):
- 夏謝一村(張河橋西村)、夏謝二村、夏謝三村、夏謝四村(廟村)、夏謝五村、後寨子村、上遂城西村、上遂城東村、下遂城村(黃家樓村、前莊村)、北遂城村、朝陽莊村(東朝陽莊)、徐坦村(東香山村)、李山頭村、林馬莊村(西香山村)、尹山莊村、肖莊村、麻子峪村、山神廟村、牛山莊村、蒼邱一村(前進村)、蒼邱二村、蒼邱三村、辛莊村、常莊一村(張河橋村)、常莊二村、常莊三村、東屯村、南屯村。[11]
經濟
[編輯]張河橋鄉擁有耕地7.4萬畝,農民人均占有1.98畝,1993年,張河橋鄉農業總產值1639萬元,糧食總產量為21260噸,單產277公斤。工業方面,1993年張河橋鄉工業企業產值4175萬元。當年張河橋鄉財政總收入為116.09萬元。[2][12][13][14]
人口
[編輯]根據2000年中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數據,張河橋鄉共有人口34600人,其中男性17256人,占總人口的49.87%,女性17316人,占總人口的50.13%。共有家庭9069戶,家庭戶總人口34275人,平均每戶3.78人。十四歲以下兒童共7009人,占總人口20.26%;15至64歲人口共24139人,占總人口69.77%;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共3452人,占總人口9.98%。本地居住的人口中,有34004人擁有本地戶籍。[15]
基礎設施
[編輯]
至1993年,張河橋鄉境內的每個村都已經實現了通車、通電、通電話。當年境內共有公路110餘條,公路總長度11.4萬米,人均用電量123度。[16]
1993年時張河橋鄉境內有幼兒園28所;小學27所,在校學生4160人;中學4所,在校學生1520人。當年該鄉有衛生院一所,衛生室28個[17]。
參考資料
[編輯]引用
[編輯]- ^ 1.0 1.1 東平縣史志辦公室. 《东平年鉴》(1986-1993) , 乡镇概况-张河桥乡-地理概貌. [2019-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1).
- ^ 2.0 2.1 東平縣史志辦公室. 《东平年鉴》(1986-1993) , 乡镇概况-张河桥乡-国民经济概况. [2019-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4).
- ^ 東平縣地名委員會辦公室 1993,第19頁
- ^ 東平縣史志辦公室. 《东平年鉴》(1986-1993) , 乡镇概况-张河桥乡-历史要述. [2019-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9).
- ^ 東平縣民政局 2005,第88-90頁
- ^ 東平縣民政局 2005,第93-96頁
- ^ 山東省東平縣誌編纂委員會. 东平县志(1985), 第一编-建置 第三章-县城、区(社)乡(镇)驻地 第二节-区(社)乡(镇)驻地. [2019-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8).
- ^ 東平縣民政局 2005,第65-67頁
- ^ 東平縣民政局 2005,第72頁
- ^ 山東省東平縣誌編纂委員會. 东平县志(2005), 乡镇概况-接山乡. [2019-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1).
- ^ 東平縣民政局 2005,第69頁
- ^ 東平縣史志辦公室. 《东平年鉴》(1986-1993) , 乡镇概况-张河桥乡-农业. [2019-07-18].
- ^ 東平縣史志辦公室. 《东平年鉴》(1986-1993) , 乡镇概况-张河桥乡-工业. [2019-07-18].
- ^ 東平縣史志辦公室. 《东平年鉴》(1986-1993) , 乡镇概况-张河桥乡-财贸金融. [2019-07-18].
- ^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 山东省乡、镇、街道人口(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20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07).
- ^ 東平縣史志辦公室. 《东平年鉴》(1986-1993) , 乡镇概况-张河桥乡-交通·邮电·供电. [2019-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3).
- ^ 東平縣史志辦公室. 《东平年鉴》(1986-1993) , 乡镇概况-张河桥乡-科教文卫. [2019-07-18].
來源
[編輯]- (簡體中文)東平縣民政局. 东平县民政志. 山東地質印刷廠. 20052005-12. 山東省內部資料准印證 2005-001234.
- (簡體中文)東平縣地名委員會辦公室. 东平县地图册. 1993.
- (簡體中文)東平縣史志辦公室編. 东平年鉴(1986-1993). 年鑑社. 20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16).
- (簡體中文)山東省東平縣誌編纂委員會. 《东平县志》(1989). 山東人民出版社.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