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新秩序 (樂團)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新秩序
組合
音樂類型後龐克另類搖滾另類舞曲電子合成器流行
出道地點英國索爾福德 & 馬格斯菲特
活躍年代1980年–1993年;
1998年–2007年[1]
2011–現在
網站www.neworder.com
現任成員
已離開成員
彼得·胡克英語Peter Hood

新秩序樂團(英語:New Order),英國搖滾樂團,1980年由伯納德·薩姆納英語Bernard Sumner主唱吉他合成器)、彼得·胡克英語Peter Hood貝斯和聲歌手電鼓)與史蒂芬·莫里斯英語Stephen Morris (musician)、合成器)組建。樂團曲風結合了後龐克電子舞曲,成為1980年代的代表樂團之一。

歷史

[編輯]

歡樂分隊與樂團成立(1977–1980)

[編輯]

1977年,伊恩·柯蒂斯、伯納德·薩姆納、彼得·胡克和史蒂芬·莫里斯共同成立了後龐克樂團歡樂分隊,樂團以馬丁·漢內特英語Martin Hannett為主要製作人[2]。1980年5月18日,樂團主場伊恩·柯蒂斯在樂團準備前往北美巡演前自殺。同年7月18日,在3月就完成錄音的歡樂分隊第二張也是最後一張專輯《Closer》發行。

在柯蒂斯去世前,樂團曾約定如果任何成員離開,其餘成員都不再以「Joy Division」的名義繼續活動[3]。因此樂團打算改名重組[4]。1980年夏天,薩姆納、胡克和莫里斯錄製了他們的第一批demo,其中包括一首凱文·休伊克英語Kevin Hewick主唱的歌曲《Haystack》,休伊克是托尼·威爾遜英語Tony Wilson為樂團推薦的新核心主唱,但他最終沒有加入樂團[5]。1980年7月29日,三人組在曼切斯特的Beach Club進行重組後首演,這時新樂團還沒有起名[6][7][8]。之後為樂團擔任20餘年的經紀人羅伯·格雷頓英語Rob Gretton衛報上看見了一篇名為《The New Order of Kampuchean Rebels》(柬埔寨人民共和國叛軍的新秩序)的文章,提議將「The New Order of Kampuchean Rebels」作為新隊名,儘管當時還存在名字十分類似的美國搖滾樂團「The New Order英語The New Order (band)」,樂團最終還是採納並將其簡化為「New Order」[9]。樂團稱這個名字並不包含納粹主義新秩序含義[10]

1980年秋天,重組後的新秩序樂團在美國進行短期巡演,期間薩姆納、莫里斯、胡克在不同的歌曲擔任主唱,最終,薩姆納成為了樂團的核心主唱,儘管一邊彈吉他一邊唱歌對他十分困難[11]。樂團在這次巡演中錄製了兩首歡樂分隊時期創作的歌曲《Ceremony》和《In a Lonely Place》,並於1981年1月作為樂團的首張單曲發布[11]

樂團希望補充一位他們熟悉且音樂技巧與風格契合的成員。1980年10月初,在經紀人格雷頓的建議下[10],莫里斯的女友吉蓮·吉爾伯特英語Gillian Gilbert受邀加入樂團,擔任鍵盤手和吉他手。1980年10月25日,吉爾伯特首次作為樂團成員在曼徹斯特的The Squat演出[12][13]。1981年9月,樂團以十二英寸單曲的形式發行了四人樂團重錄版《Ceremony》[11]

專輯《Movement》(1981–1982)

[編輯]

1981年11月,樂團的第一張專輯《Movement》發行,這張專輯延續了歡樂分隊的風格,主題陰鬱且旋律優美,最大的不同是使用了更多合成器。樂團在製作《Movement》時還沉浸在柯蒂斯去世的陰影中,胡克曾表示,這段時間唯一的好事是製作人漢內特教會了他們如何使用調音台,讓樂團能自己製作唱片[14]。同年,樂團再度造訪紐約市,並接觸到了post-disco、freestyle、Electro等新的音樂風格[15],隊員們經常聽Italo disco英語Italo disco來緩解情緒。同時,莫里斯自學了使用鼓機[16]

隨後,樂團發行了吸收大量電子音樂元素的單曲《Everything's Gone Green》(1981年12月)和《Temptation》(1982年5月),標誌樂團向舞曲風格轉變。漢內特在《Everything's Gone Green》混音過程中半途離開,至此樂團和漢內特的合作結束,《Temptation》的製作由他們獨立完成[17]

1982年5月,由廠牌Factory Records所有,新秩序樂團大量投資的夜店The Haçienda英語The Haçienda在曼切斯特開業,The Haçienda是英國的首家superclub英語superclub,Factory還給The Haçienda 分配了通常只有唱片才有的目錄編號FAC51。薩姆納和莫里斯為The Haçienda創作了開幕曲《Prime 5 8 6》,這是一首接近23分鐘的無人聲電子音樂作品[18],直到15年後才以《Video 5 8 6》為名發行[19]。樂團後來的名曲《5 8 6》便從這首開幕曲中演化而來,其中的一些節奏型在後來的歌曲(如《Blue Monday》和《Ultraviolence》)中也有體現[18]

作品目錄

[編輯]
  • 《Movement》(1981)
  • 《Power, Corruption & Lies》(1983)
  • 《Low-Life》(1985)
  • 《Brotherhood》(1986)
  • 《Technique》(1989)
  • 《Republic》(1993)
  • 《Get Ready》(2001)
  • 《Waiting for the Sirens' Call》(2005)
  • 《Lost Sirens》(2013)
  • 《Music Complete》(2015)

參考資料

[編輯]
  1. ^ Contact Music: Sumner - 'New Order Was No Fun'. [2010-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28). 
  2. ^ Rambali, Paul (July 1983). "New Order". The Face.
  3. ^ O'Gorman, Martin. Why did Joy Division change their name?. Radio X. 18 May 2023 [26 January 2025]. 
  4. ^ Savage, Jon (July 1994). "Joy Division: Someone Take These Dreams Away." Mojo.
  5. ^ York, Alan. New Order's Debut Gig: 'The Surprise on People's Faces Was Priceless'. Dig!. 30 July 2024. 
  6. ^ Flowers, Claude (1995). New Order + Joy Division: Dreams Never End. London: Omnibus Press. p. 44.
  7. ^ Johnson, Mark (1984). An Ideal For Living: An History Of Joy Division. London: Bobcat Books. p. 69.
  8. ^ Middles, Mick (1996). From Joy Division to New Order: The Factory Story. London: Virgin Books. p. 160.
  9. ^ York, Alan. You Just Can't Believe Me: 10 New Order Facts You Probably Didn't Know. Dig!. 29 November 2021. 
  10. ^ 10.0 10.1 NewOrderStory [DVD]. Warner Bros. 2005.
  11. ^ 11.0 11.1 11.2 Ceremony: The Song That Turned Joy Division into New Order. Dig!. 18 January 2023. 
  12. ^ Flowers, Claude (1995). New Order + Joy Division: Dreams Never End. London: Omnibus Press. p. 46.
  13. ^ Johnson, Mark (1984). An Ideal For Living: An History Of Joy Division. London: Bobcat Books. p. 74.
  14. ^ Reynolds, Simon (2005). Rip It Up and Start Again: Postpunk 1978–1984. Penguin. p. 276. ISBN 0-14-303672-6.
  15. ^ Reynolds, p. 275
  16. ^ Reynolds, p. 276
  17. ^ Nolan, David. Bernard Sumner – Confusion 1st. Church Stretton: Independent Music Press. 2007: 102. ISBN 978-0-9552822-6-3. 
  18. ^ 18.0 18.1 Johnson, Mark (1984). An Ideal For Living: An History Of Joy Division. London: Bobcat Books. p. 103.
  19. ^ Touch Archive, History. Touchmusic.org.uk. [15 Ma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8 June 2011). 

延伸閱讀

[編輯]
  • Edge, Brian. New Order + Joy Division: Pleasures and Wayward Distractions. London: Omnibus Press, 1988.
  • Flowers, Claude. New Order + Joy Division: Dreams Never End. London: Omnibus Press, 1995.
  • Johnson, Mark. An Ideal For Living: An History Of Joy Division. London: Bobcat Books, 1984.
  • Middles, Mick. From Joy Division to New Order: The Factory Story. London: Virgin Books, 1996.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