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屯门医院

坐标22°24′28″N 113°58′34″E / 22.40768°N 113.97600°E / 22.40768; 113.97600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屯门医院
Tuen Mun Hospital
屯门医院全貌
基本信息
地址 香港新界屯门区屯门青松观路23号
坐标22°24′28″N 113°58′34″E / 22.40768°N 113.97600°E / 22.40768; 113.97600
组织结构
医保系统公共医院
经营性质政府医院
医院类型地区综合医院
主管机构医院管理局
所属机构屯门医院普通科护士学校
医院网络新界西联网
医疗服务
急诊室有,一级创伤中心英语Level I Trauma Center和紧急辐射治疗中心[1][2]
直升机坪
床位数2000
历史
建立时间1990年3月8日,​35年前​(1990-03-08
联系方式
网站www3.ha.org.hk/tmh 编辑维基数据链接
地图
地图
屯门医院主座
凤地站望屯门医院
屯门医院大堂
屯门医院通道
屯门医院内的上下客区

屯门医院(英语:Tuen Mun Hospital医院管理局内部代码:TMH)是新界屯门区一所大型区域全科医院,提供24小时急症服务、第二及第三层专科医疗服务。屯门医院于1990年启用,为屯门区元朗区近百万人口提供服务。[3]屯门医院座落于新界屯门青松观路[4]兆康苑以南,屯门河西岸,可容纳2000张病床,截至2013年有5,630名职员[5],现时提供专科门诊、日间诊疗、社区医疗服务以及十多项专科等服务。医院积极推展社区护理的工作,建立多个服务中心,并组成专科外展队,到病人家中和院舍进行探访和提供医疗服务。[3]

屯门医院始建于1979年,于1990年3月8日启用,1991年首季开幕。[6]属一所公立医院,由医院管理局负责管理,隶属于新界西医院联网,同一联网内还有博爱医院天水围医院青山医院小榄医院。现时屯门医院行政总监为王耀忠医生[7]

屯门医院是香港最繁忙的医院之一,紧急手术数量在2013年为全港第一[8],一直有“地狱医院”和“攞命医院”[9]之称,因其服务量过大但资源贫乏,令预约手术延迟,常发生严重医疗事故。[10]根据医院管理局2009/10年外科手术审核报告显示,医院更是病人接受手术后30日死亡率最高的医院[11]。该院过去在非紧急手术表现最差,曾于2010/11,2012/13,2014/15年度,共3个年度中排“包尾”,手术后病人出现并发症、死亡率的风险,超出标准水平两至三倍[12]。医生士气极低落,有医生宁愿不升职,并打算离职,甚至有医生不敢向友侪称在屯门医院工作[13]。屯门医院外科病床的使用率高达106.4%[8],超出饱和,其原因为该院是屯门区内唯一一所全科公立医院,而新界西北亦无私家医院,另外两间位于屯门的公立医院——青山医院和小榄医院均是精神病专科医院,所以不能够分担屯门医院的工作。而新界西联网的博爱医院则位于元朗区,而且只提供约400张病床,规模细小,基本上只能够满足元朗区居民的需求。屯门居民如果不想跨网就医,就只可以到屯门医院。加上屯门医院除服务屯门外,也要服务元朗天水围居民,造成屯门医院服务负担过重。而随着天水围医院于2017年年初启用,屯门医院的负荷可望获得舒缓。[8]不过在2017年中夏季流感处于高峯期间,内科病房使用率饱和,维持于140%至150%,2个月内已有5名内科医生离职。[14]加上元朗区的博爱医院内科使用率亦达150%,屯门医院需派调人手到该院协助下,屯门医院人手进一步削弱。[15]

历史

[编辑]

1990年代

[编辑]

1979年,香港政府开始筹备屯门医院的建造工程,原址为水田,策划及施工期超过十年,当时一度堪称全球最大的医院建设工程。由工务局设计,青木建设承建,1982年动工,1986年8月28日由时任布政司锺逸杰爵士主持平顶仪式。[16]。屯门医院在1990年3月8日正式投入服务,1991年首季开幕,并由时任香港总督卫奕信主持开幕典礼。[6]

1990年3月8日,屯门医院开始接收住院病人,整间医院设有病床1,000几百张。而日间诊疗病房亦于1990年11月开始投入服务,提供日间诊疗服务。[6]在1991年年底为止,已启用的病床有770张,急症室的服务时间亦已延长至每日12小时。[17]急症室于1992年1月开始提供24小时服务。医院并1995年4月11日增设弱智科,拥有二百张病床,为严重智障成年人士提供医疗住宿服务。[18]

其后陆续增加设施,1997年1月放射治疗及肿瘤科日间宁养中心开幕,同年4月放射诊断及核子医学科——磁力共振及电脑中心开幕[6],设置多种最先进的医疗器材,如磁共振成像机及伽玛放射摄影机,提供核子医学研究及治疗服务,更设有辐射事故紧急应变中心(后改为紧急辐射治疗中心[19]),照顾受辐射感染的病人。本港另一间设有同类应变中心的医院,乃位于港岛东的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

2000年代

[编辑]

为配合新界西医院联网的发展,屯门医院由传统的病人住院服务转趋着力发展以日间及社区医疗为主的服务模式。[20]于是决定与建日间医疗中心,于2000年9月奠基及平顶,于2001年6月26日正式启用,为区内居民提供多项专科门诊服务。

2003年非典事件期间,屯门医院接收了3名非典病人,惟由于胸肺专科医生不足,在当时为胸肺科内科女医生谢婉雯主动要求调到非典高危病房工作,其后感染致命病毒,成为因为抢救非典病人而殉职的首位公立医院医生。[21]而男护士刘永佳亦因照顾非典型肺炎病人而殉职,成为首位殉职护士。[22]

2005年,由分科诊所大楼改建的眼科中心开幕,楼高3层,为区内市民提供全面的眼科专科门诊服务。[23]2007年,综合化疗及日间护理中心落成。此外,一座13层的康复大楼于2007年8月中启用,及分阶段投入服务,大楼各病房楼层均提供专职医疗服务。为解决医护人员不足问题,屯门医院于2008年开设普通科护士学校。

屯门医院于2000年代末期至2010年代初期发生多宗严重医疗事故,主因是其服务量过大、资源贫乏,且供不应求,连续多年被评级为表现最差劣的香港医院,手术后病人出现并发症及死亡率的风险,超出标准水平两至三倍,并且成为病人接受手术后30日死亡率最高的香港医院[24]。此种情况导致屯门医院人员士气极为低落,有人员宁愿不升职,并且打算离职,甚至有医生不敢向友侪称在屯门医院工作,因此被部分香港报章形容为“地狱医院”[25]和“攞命医院”[26]

2010年代

[编辑]

为了提升病人服务质素及改善落后的硬件设备,屯门医院逐引入先进技术及更新了多种医疗仪器。于2011年加强血液透析服务,设置第二部磁共振成像机,并于2012年设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27]

2012年至2013年度《手术成效监察计划》连续第5年被评级为“表现逊色”,报告认为这是和屯门医院床位爆满有关,使用率高达106.4%,为香港唯一一间使用率逾百的医院。经过统计学分析,更首度发现病床额爆满与手术死亡率高企有关。[28]。医院管理局的统计显示,屯门医院的紧急手术数字冠绝全香港,于上一年度逾13,000宗,比较第二位的伊利沙伯医院多逾3,000宗。[29]报告建议调配部分屯门医院的人手往博爱医院,让博爱医院发展紧急手术服务(博爱医院的外科病床使用率为65%,有能力处理更多手术项目。),以分担屯门医院的压力。将屯门医院的病人分流至博爱医院,将能够有效改善屯门医院将来的手术表现。[28]屯门医院发言人表示,外科部及重症监护室亦会进一步增强现有的沟通机制,让病人手术前后得到更佳跟进及护理,会致力增加外科病床数量,加开手术节数及增聘人手;在长远计划中亦会增加手术室数目。[30]

至2015年,自《手术成效监察计划》实行6年来,屯门医院首次在紧急及非紧急手术的表现均合乎预期,全年逾1,000宗预约手术中,仅5宗死亡;逾600宗紧急手术中,则31宗死亡[31]。医管局外科统筹委员会主席兼屯门医院外科部门主管文志卫坦言,屯门医院现有64名外科医生,前年只有50多名,增加人手及手术室节数是令服务提升关键。

2016年,屯门医院资源一向较其他大型急症医院逊色,仅设11间手术室,使用率经常爆满。政府因此拨款2000亿元进行十年医院发展计划,追加拨款予屯门医院,纾缓当区医疗服务供不应求的问题。屯门医院计划兴建楼高10层的新手术室大楼,手术室增加八成至20间,数目追贴玛丽医院伊利沙伯医院;并扩建急症室、重症监护室等,以应对新界西发展和人口老化,预计大楼会于2020至2021年逐步投入服务[32]

屯门医院新急症室于2023年6月15日上午八时启用,旧急症室随之关闭[33][34][35]。新急症室大楼楼高10层,总楼面面积约2.2万平方米[36]。新急症室将设立5个分流站、4个登记柜位[37],等候区座椅将由100个增至150个,诊症室亦由6个增至10个,扩建部分亦增设发热等候区以及负压诊症室,可容纳24人。新急症室启用后,旧急症室即开始进行翻新。工程完成后,急症室的面积将增至3800平方米[38][39]

组织架构

[编辑]
新界西医院联网总监和屯门医院
屯门医院管治委员会
  • 主席
    • 陈富强 先生BBS(前港铁公司人力资源总监)
  • 委员

建筑规模

[编辑]
屯门医院内的药房
屯门医院康复大楼
屯门医院手术室大楼新翼

初期院舍总面积共12万5千余平方米,主座大楼楼高11层,特别大楼楼高4层,有一座放射治疗大楼、一座3层高的病理学大楼、一座12层高的护士训练学校及5座职员宿舍。[17]

现时院舍总楼面面积共212,634平方米,包括一座11层的主座大楼,一座14层的康复大楼,一座4层的特别大楼,一座3层的临床肿瘤科大楼,一座3层的病理学大楼,一座17层的职员宿舍及一座10层的日间医疗中心及一座护士学校。全部院舍都由有行人道、隧道天桥连接,方便住来。[40]

主座大楼

[编辑]

医院大楼楼高11层,地下主要是急症室及日间宁养中心,1楼有社区服务中心及图书馆,2楼有餐厅、病房及手术室。为了扩展服务,医院成立了创伤科小组及提供先进的心导管化验室装备,并且设有新生婴儿重症监护室重症监护室冠心病护理部。[41]

职员宿舍

[编辑]

由A、B及C座组成,B及C座于1980年代兴建。医管局于1991年接管公立医院后,决定不会继续为医院员工提供宿舍。因此,职员宿舍B座改作当值侯命室、夜更室、职员饭堂,及供行政部门之用,职员宿舍C座则改作储物用途。为配合将职员宿舍B及C座重建为康复大楼,将会装修职员宿舍A座,并将两幢职员宿舍内现有的医院设施迁至该座。[42]

病理学大楼

[编辑]

病理学大楼(简称病理大楼)楼高3层,由屯门医院临床病理部使用。它为屯门医院和其他新界西联网医院提供了全面的化验服务,包括综合化验室、病理解剖细胞学血液学血清学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殓房服务。[43]

日间医疗中心

[编辑]

日间医疗中心楼高10层,于2001年6月开始提供服务,为居民提供多项专科门诊服务,代替原本设在仁爱分科诊所的专科门诊服务。[44]

康复大楼

[编辑]

康复大楼由屯门医院现有的B及C座职员宿舍重建而成,楼高13层,位处青新径尾段可饱览对出草地及北面圆头山的开扬景观,是一幢综合式康复护理大楼,提供多元化的公共疗养服务。大楼划分为3个区域,分别为公用区,即日间康复中心、其他支援及辅助设施;半私家区,及病房层;以及私家区,即供职员使用的夜更房及候召室。[45]

大楼各病房楼层均提供专职医疗服务;在设计理念方面,是将康复设施融入病房楼层之中,运用大量玻璃从屋顶采光,大楼的主属部分,由12楼的玻璃天花渗入自然日光。将大楼园林化而设有广阔的花园和庭园,为康复中的病人提供一个舒适现代化的环境。[42]

铭琪癌症关顾中心

[编辑]
铭琪癌症关顾中心

铭琪癌症关顾中心座落于屯门医院的花园中,由建筑师法兰克·加里设计,于2012年建成,是英国铭琪以外首间提供癌症辅导服务的中心。中心是为了纪念死于癌症的“美琪凯瑟克(Maggie Keswick Jencks)”而建造,成立的目的是为受癌病影响的人士提供多元化的服务,给予支援和鼓励。

手术室大楼新翼

[编辑]

2016年4月通过手术室大楼扩建工程,在露天停车场兴建手术室大楼新翼,新大楼与现有大楼一样同设10层,现时的11间手术室将搬到新翼,并增加9间至总数20间,较现时多出80%,新手术室的楼底更高、面积亦会扩大至国际标准60平方米,方便日后容纳更多大型手术仪器;手术复苏室亦会由11间增加至30间,附设复苏及支援区。在2017年开展主要工程,而整项工程预计于2021年竣工[46][47]

服务范围

[编辑]

屯门医院共有2000张病床,屯门医院设有急症室,并且设立创伤中心和紧急辐射治疗服务(另一个紧急辐射治疗应变中心于柴湾的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亦会提供直升机坪,亦会提供急症普通病床、重症医学病床、心脏重症医学病床、日间诊疗病床、弱智科病床、宁养病床、复康病床及急症室观察病床。其医疗服务包括核子医学病理学化验、宁养服务、放射诊断和紧急辐射治疗服务。[5] 专科范围包括:妇瘤科、功能性神经外科、微创外科、介入神经放射学、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脊椎神经外科、神经血管外科、神经肿瘤科、神经血管外科、不育科、肠胃肝脏科,心脏科,内分泌及糖尿科,老人科,血液及血液肿瘤科,感染及传染病科、肝胆胰外科、血管外科、上消化道外科、乳腺外科、大肠肛门外科,甲状腺外科、整型外科、泌尿外科、胸肺外科、纾缓内科,肾科,脑神经科,呼吸系统科,风湿病科、复康科、内科、麻醉科、心胸肺外科、听力学科、弱智科、临床肿瘤科脑神经外科、妇产科牙科眼科皮肤科、矫形及创伤科(骨科)、儿童青少年科、耳鼻喉科内科老人科肾科、外科和核子医学、功能性神经外科、小儿神经外科。

其他医疗服务包括:营养膳食、药剂服务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义肢修复矫正服务、言语障碍治疗、听力治疗、足病诊疗、视力临床心理服务[5]

医院也设立病人支援服务,由义工或团体提供,服务单位包括:屯门医院社区服务中心、香港红十字会辅助行动器材租借及图书服务、香港红十字会医院学校、基督教院牧部、天主教牧灵部和佛教觉醒心灵关顾服务。[48]

承诺使命

[编辑]

医院宗旨包括:愿景、使命和价值观。[49]

使命是凭着群策群力的团体精神,提供“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愿景是精诚服务,人人佳选。

价值观

[编辑]

[49]

社区医疗服务

[编辑]

联网亦于2003年接管的卫生署辖下8间普通科门诊,包括:[50] 社区医疗中心

诊所

    • 仁爱普通科门诊诊所
    • 屯门诊所
    • 屯门湖康诊所
    • 锦田诊所
    • 天水围健康中心(天瑞路)
    • 元朗容凤书眼科诊所(已于2005年3月29日迁往屯门眼科中心

八间普通科门诊分布于联网不同的位置,以配合联网发展社区医疗服务的模式,成为联网核心的社区医疗基地。

其他的辅助社区医疗中心则分布于区内各主要地点,如公共屋苑及各非牟利社会服务机构,达致整套全面而有效的社区医疗模式。[50]

  • 其他设施及社区服务[3]
    • 病人图书馆
    • 义工服务
    • 辅导服务
    • 善终辅导
    • 健康讲座
    • 病人支援小组
    • 病人互助小组
    • 社区医护计划
    • 统筹志愿团体探访医院

称呼

[编辑]
  • 由于屯门医院位置偏远,在香港口语中亦被代称为“大西北医院”、“山旮旯医院”[51]

交通

[编辑]
交通路线列表
港铁
青麟路/青松观路
震寰路
兆康站(南)公共运输交汇处
青山公路 (岭南段)
红色小巴
  • 屯门至元朗线 (24小时服务)[52]
  • 荃湾至元朗线 (通宵服务)[53]
  • 旺角至元朗线 (下午至通宵服务)[54]
  • 元朗至佐敦道线 (24小时服务)[55]
  • 铜锣湾至元朗线 (下午至通宵服务)[56]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存档副本. [2019-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9). 
  2. ^ 香港聖約翰救傷隊 - 沙田甲、乙救護支隊. [2022-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8). 
  3. ^ 3.0 3.1 3.2 医院管理局. 醫院聯網、醫院及醫療機構. 新界西联网 屯门医院. [2014年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月18日). 
  4. ^ 香港尚禮坊. 屯門醫院 資訊. [2020-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0). 
  5. ^ 5.0 5.1 5.2 屯门医院. 服務範圍. 屯门医院 - 关于我们. [2014年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月18日). 
  6. ^ 6.0 6.1 6.2 6.3 屯門醫院 - 歷史簡介. 屯门医院. [2014年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月18日). 
  7. ^ 政府新闻公报. 醫院管理局公布高層管理人員任命. [2017年9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9月30日). 
  8. ^ 8.0 8.1 8.2 纪晓风. 屯門醫院表現差有因 病床迫爆死亡率愈高. 信报. 2014年1月9日 [2014年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月18日). 
  9. ^ 屯門醫院又攞命. [2012-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02). 
  10. ^ 邓芯怡; 黄卓然. 【公院手術表現大比拼】明愛醫院包尾 屯院連續2年預約手術遜色. 香港01. 2017-01-06 [2017-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5). 
  11. ^ 屯門仁濟外科手術 30日內死亡率最高. 明报. 2011-05-22 [2017-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8). 
  12. ^ 做手術最差 報告將披露 地獄醫院屯院3連冠. 新报. [2012-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6). 
  13. ^ 生活達人﹕斯文醫生怒爭公義. 明报. 2015-11-01 [2017-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8). 
  14. ^ 屯院使用率達150% 5醫生離職. 香港经济日报. 2017-07-17 [2017-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6). 
  15. ^ 博愛亦告急 需屯院借調人手. 香港经济日报. 2017-07-17 [2017-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6). 
  16. ^ Grand plans for new Tuen Mun hospital.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9 August 1986: 24. 
  17. ^ 17.0 17.1 香港年鑑. 华侨日报. 1994 [2014-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6). 
  18. ^ 蔡远宁; 杨德华. 香港弱智成人服務 : 回顧及展望. 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1997 [2014-01-16]. ISBN 978-962-231-896-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6). 
  19. ^ 屯门医院. 大亞灣核電站應變演習. 屯门医院 - 消息及活动. [2014年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月18日). 
  20. ^ 医院管理局. 日間診療服務. New Territories West Cluster. [2014年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月18日). 
  21. ^ 顾亚奇、常仕本、章晓宇. 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 DynoMedia Inc. 2008: 155–156. ISBN 978-7-5086-1369-7. 
  22. ^ 翁煜雄、吴国威、徐云庭. 高官齊鞠躬 醫護淚紛飛 抗炎英雄 劉永佳長埋浩園. 苹果日报. 2003年5月8日 [2014年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月16日). 
  23. ^ 香港 2004 - 衞生 醫院和發展計劃. 香港年报. 2004年 [2014年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24. ^ 谈诵言. 屯門仁濟外科手術 30日內死亡率最高. 明报. 2011年5月23日 [2014年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月18日). 
  25. ^ 静态组. 做手術最差 報告將披露 地獄醫院屯院3連冠. 新报. 2012年9月4日 [2014年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月16日). 
  26. ^ 屯門醫院又攞命. 东方日报. 2011年11月30日 [2014年7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5日). 
  27. ^ 卢志远医生. 總監訊息. [2014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2月1日). 
  28. ^ 28.0 28.1 成报港闻部. 醫局報告被責對屯院不公平. 成报. 2014年1月13日 [2014年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月17日). 
  29. ^ 无线新闻部. 醫管局公布公立醫院手術成效計劃報告. 无线新闻. 2014年1月8日 [2014年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月17日). 
  30. ^ 张文铃. 手術成效 屯院連續5年最差. 文汇报. 2014年1月9日 [2014年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月17日). 
  31. ^ 屯院洗「地獄」污名 六年首達標. 东方日报. 2015年1月22日 [2015年1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月22日). 
  32. ^ 朱韵斐. 【公院十年計劃】屯院建10層高大樓 手術室料增八成達20間. 香港0. 2016年9月7日 [2019年5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4月21日). 
  33. ^ 屯門醫院急症室擴建部分周四起啟用. now新闻. 2023-06-12. 
  34. ^ 屯門醫院新急症室周四投入服務 院方增近一倍人手應付首日運作. 香港01. 2023-06-12 [2024-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5). 
  35. ^ 屯門醫院新急症室啟用 田北辰給99分但發現4個小問題. 香港01. 2023-06-15. 
  36. ^ 急症室擴建|屯門醫院急症室擴建部分6.15啟用 新增發燒等候區兼設負壓診症室. 星岛日报. 2023-06-12. 
  37. ^ 屯門醫院新急症室啟用 今增派一倍人手(附新入口地圖). 点新闻. 2023-06-15. 
  38. ^ 【醫院重建】屯門醫院急症室擴建部分周四啟用 初期增加一倍醫生人手應付需求. 香港经济日报. 2023-06-12. 
  39. ^ 屯門醫院新急症室周四啟用 增等候區椅 新設發燒等候區. am730. 2023-06-13. 
  40. ^ 屯门医院. 醫院環境及各大樓. 屯门医院 - 关于我们. [2014年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月18日). 
  41. ^ 屯门医院. 屯門醫院 - 醫院設施. [2014年7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7月15日). 
  42. ^ 42.0 42.1 立法会. 重建屯門醫院職員宿舍為康復大樓 (PDF). 立法会财务委员会 工务小组委员会讨论文件. 2003年4月23日 [2014年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年3月4日). 
  43. ^ 屯门医院. 屯門醫院 - 臨床病理學. 临床服务. [2014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2月1日). 
  44. ^ 正月十新. 屯門現況. 公营医疗服务. [2014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45. ^ 建筑署. Tuen Mun Hospital Rehabilitation Block. [2014年7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3月15日). 
  46. ^ 屯院斥資30億擴建 手術室增至20間. 东方日报. 2016年9月7日 [2017年5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14日). 
  47. ^ 【公院十年計劃】屯院建10層高大樓 手術室料增八成達20間. 香港01. 2016年9月6日 [2019年4月21日]. 
  48. ^ 屯门医院. 消息及活動. 搬家•整合 屯门医院病人支援及义工服务中心. [2014年7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7月15日). 
  49. ^ 49.0 49.1 屯门医院. 屯門醫院 - 醫院宗旨. [2014年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月17日). 
  50. ^ 50.0 50.1 医院管理局. 社區醫療服務. New Territories West Cluster. [2014年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月18日). 
  51. ^ 「山旮旯醫院」變身龍頭 屯院與社區同步成長. HASLink. HASLink 协力. [2021-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9). 
  52. ^ 屯門置樂花園 — 元朗元朗康樂路. [2016-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2). 
  53. ^ 荃灣荃灣千色匯 > 屯門及元朗. [2016-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2). 
  54. ^ 旺角新填地街 > 屯門及元朗. [2016-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9). 
  55. ^ 佐敦道白加士街 — 屯門及元朗. [2016-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28). 
  56. ^ 铜锣湾波斯富街 > 屯门及元朗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6-10-02.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