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医院
东华医院 Tung Wah Hospital | |
---|---|
![]() | |
![]() 东华医院 | |
基本信息 | |
地址 | ![]() |
坐标 | 22°17′07″N 114°08′48″E / 22.28515°N 114.14673°E |
组织结构 | |
医保系统 | 公共医院 |
经营性质 | 政府医院 |
医院类型 | 教学医院、社区医院 |
主管机构 | 医院管理局及东华三院 |
所属机构 |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 |
医院网络 | 港岛西联网 |
医疗服务 | |
急诊室 | 无,急症室设于玛丽医院 |
直升机坪 | 无 |
床位数 | 633张 |
历史 | |
建立时间 | 1870年3月26日 |
联系方式 | |
网站 | www3 |
评定时间 | 2009年12月18日[1] |
参考编码 | 183 |
地图 | |
![]() |
东华医院(英语:Tung Wah Hospital,简称TWH)位于香港香港岛中西区上环普仁街12号[2],是由医院管理局管理的公立医院之一,乃港岛西联网仅次于玛丽医院的第二大医院,同时亦为一间社区医院,主要服务中西区居民。东华医院现时除提供服务给来自玛丽医院的转院病人外,更是一间半急症全科医院。东华医院是香港开埠以来最历史悠久的香港三大医院之一以及东华三院总部,由华人捐款及政府资助兴建及营运。东华医院主楼已被列为一级历史建筑。
历史
[编辑]香港在1870年代以前并不设有任何公立医院,当时大部分华人有病时都会前往位于上环的广福义祠。广福义祠后来多番遭到居民投诉卫生环境恶劣等多种卫生问题,经过英文报章报导后轰动一时。港英政府于1869年下令封闭该祠。这引起了香港华人对医疗设施缺乏的关注,催生东华医院的成立。
根据1870年3月26日定例局通过《倡建东华医院总则》[2],东华医院随即成立。医院在1870年奠基,1872年落成,成为全香港首间公立医院。其取名“东华医院”,用意是“广东华人医院”[3],取代广福义祠以收纳贫苦垂危的患病华人。[2]
早期以中医中药疗法,赠医施药,并且设有大厨房,为留医病人煎中药,受华人欢迎。在香港发生鼠疫之后,开始加入西医药疗法,而本院曾经用作保良局总部,而保良局现已迁往铜锣湾礼顿道66号现址。1933年重建,主楼于翌年改建完成。在1940年代,中医门诊病人剧增,所以由“赠药材”改作“赠药粉”,药方按编号配药。
- 倡建总理
于1870年成立首年的倡建总理:
|
|
|
社会背景
[编辑]东华医院是香港最早的华人慈善机构,医院由自愿捐献所支持,并由董事局监管。在东华医院成立初期,它曾一度是华人社会的权力中心。东华医院的董事俱为社会上举足轻重之有名望绅商、华人领袖。当时香港华人之间的纷争,经常交由东华医院董事仲裁。大众亦有透过东华医院董事向政府反映意见。当时香港政府亦乐意透过东华医院维持华人的社会秩序。
途经之公共交通服务
[编辑]交通路线列表 |
---|
港岛巴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