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火焰喷射战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丘吉尔鳄鱼火焰喷射战车。

火焰喷射战车是一种配备火焰喷射器坦克,主要用于支援联合作战,对付堡垒、狭窄空间或其他障碍物。这种类型的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才得到广泛使用,美国、纳粹德国、苏联、意大利日本及英国皆生产过配备火焰喷射器的坦克。

火焰喷射坦克的生产方式多种多样。其使用的火焰喷射器可能是改装自现有的步兵火焰武器(如Flammpanzer I与II),或是专门设计的装置(如Flammpanzer III)。这些喷射器可以外部安装(如Flammpanzer II),也可取代机枪座,或直接替换坦克的主炮(如Flammpanzer III)。燃料的储存方式则包括内部携带、装甲外部储存,或是拖曳专门的燃料拖车(如丘吉尔鳄鱼坦克)。

战斗效能

[编辑]
1968年越南战争期间,一辆美军M67火焰喷射坦克,右侧安装了一挺勃朗宁M1919中型机枪

与便携式火焰喷射器相比,火焰喷射坦克拥有更大量的燃料,并能发射更远距离的火焰喷射。由于坦克能够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接近敌方据点,因此在清除重型步兵堡垒方面极为重要。例如,在塔拉瓦战役硫磺岛战役中,美军发现一般坦克主炮难以击穿日军厚重的碉堡,因此改用火焰喷射坦克来攻击这些目标,步兵则负责掩护与确保战场安全。在硫磺岛战役中,美军发现常规火力对日军的地下坑道防御几乎无效,因此大量使用火焰喷射器与手榴弹清理敌军。其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创新是八辆M4A3R3雪曼火焰喷射坦克(俗称“朗森”或“Zippo”坦克),这些坦克在清除日军阵地时发挥了极大作用。火焰喷射坦克极难被击毁,使得日军守军往往被迫从掩体中突袭坦克,结果暴露在美军步兵与机枪火力之下,遭受惨重伤亡。[1]

火焰喷射器的最大射程通常不到150米。由于这个限制,它在开阔战场上几乎毫无用处。然而,对于坚守防御的部队而言,火焰喷射坦克是一种强大的心理武器。在许多情况下,部队在看到火焰喷射坦克发射试射弹后,宁愿投降或逃跑,也不愿冒被活活烧死的风险。

火焰喷射坦克的战斗使用经验各异。德国的二号三号坦克火焰喷射型因性能不佳而停产,并被改装成突击炮驱逐战车四号坦克虽然被改装成多种用途,但从未被制成火焰喷射坦克版本。

造成这些混合结果的部分原因是步兵反坦克武器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大多数步兵部队拥有对装甲目标在30至50米内有效的武器,如反坦克步枪。然而,到了战争后期,更强大的反坦克武器相继问世,例如巴祖卡火箭筒PanzerschreckPIAT反坦克榴弹发射器,这些武器的射程远超火焰喷射坦克的喷射距离,对坦克构成致命威胁。

英国的丘吉尔鳄鱼坦克于1944年夏季协助美军在诺曼底树篱或博卡日地区战斗,并于布雷斯特战役期间出动一个中队,特别是在1944年9月16日攻克蒙巴雷堡的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同年9月,美军获得了一款美国设计、安装于M4雪曼坦克上的火焰喷射器。然而,该武器的射程远不及英军“鳄鱼”坦克,因此并不受美军士兵青睐。[2]

加拿大军队荷兰军队成为黄蜂型通用运输车(配备朗森火焰喷射器)的最活跃使用者之一。在欧洲战场,黄蜂型被证明对驱逐德军防御工事极为有效。事实上,尽管机械式火焰喷射器本身并非强大武器,但它对德军士兵造成极大心理威慑,他们比起其他传统武器更害怕这种装备。[3] 加拿大军队在斯海尔德河战役期间使用了这些装备。

加拿大第四装甲师的士兵于1944年10月在马尔德海姆演示火焰喷射器横越运河的作战方式。

与携带式火焰喷射器相比,火焰喷射坦克的防护性更强。携带式火焰喷射器容易被子弹与弹片击中,对操作者极为危险,而火焰喷射坦克则极难被点燃或引爆,除非穿甲弹或爆炸物击中坦克内部的弹药或燃料箱。例如丘吉尔鳄鱼坦克将火焰喷射燃料容器拖曳于坦克后方,使其燃烧风险与标准坦克相当。尽管拖车本身容易成为攻击目标,但坦克与乘员仍受到良好保护。此外,丘吉尔鳄鱼坦克的装甲拖车与装甲连接装置可在必要时由车内乘员自行抛弃。

火焰喷射坦克乘员的生存几率与标准版坦克的乘员大致相同(例如丘吉尔鳄鱼火焰喷射坦克的防护力与标准型丘吉尔坦克相当),但若遭到俘虏,其待遇可能有所不同。由于火焰武器被视为不人道,据称火焰喷射坦克乘员若被俘,所受待遇远比一般坦克乘员恶劣。盟军怀疑德军曾在某些情况下处决被俘的火焰喷射坦克乘员,虽然部分出版资料声称此事属实,但至今未有确切记录证明。然而,英国坦克乘员因面临遭任意处决的风险,每日可额外获得六便士作为“危险津贴”。[4] 此外,火焰喷射坦克与装备火焰喷射器的步兵亦面临另一个问题,即所有射程范围内的敌军通常会集中火力攻击他们,因为敌军对这类武器怀有极大恐惧。[4]

第一次世界大战

[编辑]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多个国家曾试验过配备火焰喷射器的装甲车辆,但最终均未投入实战。其中一些例子包括蒸汽坦克(Steam Tank)与杰克逊将军履带车原型车。[5]

战间期间

[编辑]

苏联国防工业在1920年代末的成功,使得苏联武装部队的机械化与机动化得以展开。

1932年,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关于赋予机械化旅化学与其他对抗敌方壕沟步兵的手段”,从而确立了化学坦克(火焰喷射器当时隶属于苏联化学部队)的设计方向。T-26坦克被选为化学坦克的基础车型,该坦克自1931年起在苏联进行大规模生产。对于当时而言,这款装甲车辆拥有良好的性能,在装甲与行驶性能上超越了外国坦克。开发化学战车(BKhM-3 / KhT-26)的任务被交给红军军事化学管理局(VOKHIMU),该机构进一步委托列宁格勒第174号工厂的KB-2设计局以及压缩机工厂的设计局(专门负责化学设备)进行研发。BKhM-3除了火焰喷射器外,还配备了烟雾发射器和毒剂喷射装置,因此这些坦克被称为“化学坦克”,而非火焰喷射坦克。[6]

首批具备战斗能力的火焰喷射坦克出现在1930年代初期,包括苏联的KhT-27、KhT-26,以及意大利的CV3 LF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苏联工业已生产超过1,300辆各类型的火焰喷射坦克。[7]

到了1930年代中期,火焰喷射坦克首次被投入实战。意大利在1935-1936年的第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中使用了这类坦克,CV3 LF也被意大利远征军用于西班牙内战[7][8] 苏联军队首次在1938年张鼓峰事件对抗日军时使用了火焰喷射坦克,之后在1939年的诺门罕战役中再次投入使用。[7]

1931年,巴西圣保罗公共部队成立了一个突击车辆部队,并最早采用了一辆由Caterpillar Twenty Two拖拉机改装的火焰喷射坦克。该车辆由雷纳尔多·拉莫斯·德·萨尔丹哈·达·加马中尉与理工学院的技术人员共同开发,车体由铆接钢板构成,配备旋转式火焰喷射炮塔,并在车体上安装了四挺7毫米霍奇克斯机枪。火焰喷射器的有效射程达100米。这辆坦克在宪政革命期间投入战斗,在克鲁塞罗的一场战斗中击溃了联邦部队,成功夺取一座桥梁。[9]

查科战争第七公里至萨维德拉战役期间,华特·科恩少校乘坐一辆配备火焰喷射器的轻型坦克作战。由于车内高温,他最终离开坦克步行作战,不幸阵亡。[10]

第二次世界大战轴心国

[编辑]

德国陆军

[编辑]

意大利皇家陆军

[编辑]

日本帝国陆军

[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

[编辑]

轻型坦克 M3(“斯图亚特”)

[编辑]
配备火焰喷射器的M3斯图亚特坦克在布干维尔战役(1944年4月)中攻击日军碉堡

中型坦克 M4(“谢尔曼”)

[编辑]
一辆M4A3R5 USMC坦克于硫磺岛战役(1945年3月)
  • M4 A2 配备车体前方E4-5火焰喷射器
  • 美国陆军 CWS-POA-H1H2,美国海军陆战队 M4A3R5 Mark-1
  • 美国陆军 CWS-POA-H5,美国海军陆战队 M4A3R8 配备H1A-5A同轴火焰喷射器
  • 美国陆军 M42-B1E9[12]
  • M4 Crocodile:英军改造的四辆M4坦克,供美国第二装甲师使用,装备与丘吉尔鳄鱼坦克相同的装甲燃料拖车,但燃料管线从车体上方通过
  • Sherman Badger:加拿大用于取代Ram Badger的坦克,以无炮塔M4A2 HVSS谢尔曼为基础,车体机枪位换装Wasp IIC火焰喷射器,开发时间为1945年至1949年间。燃料储量150加仑,压力250 psi,射程达125码,仰角+30°,俯角-10°,横向射界左30°、右23°。此设计启发了美国T68火焰喷射坦克。[13]
  • Sherman Adder:用于改装谢尔曼坦克的火焰喷射套件,印度曾用于Sherman III与Sherman V

步兵坦克 Mk IV“丘吉尔”

[编辑]
丘吉尔鳄鱼火焰喷射坦克
  • 丘吉尔奥克(Churchill Oke):丘吉尔 Mk II配备固定式“Ronson”火焰喷射器,三辆参与迪耶普突袭(1942年),但在装备被使用前即被击毁
  • 丘吉尔鳄鱼:丘吉尔 Mk VII 配备装甲燃料拖车,由压缩氮气提供压力,火焰喷射器取代车体机枪,主炮则维持不变。共生产800套改装套件,隶属第79装甲师,参与1944年诺曼底登陆及意大利战役,可发射80次一秒燃烧弹,射程120码(110米),补充燃料后可再使用

步兵坦克 Mk II“玛蒂尔达”

[编辑]
  • Matilda Frog:澳大利亚于1944年底改装的25辆玛蒂尔达II火焰喷射坦克
  • Matilda Murray:澳大利亚于1945年研制的Frog改进版

中型坦克 T-34

[编辑]
  • ОТ-34 (OT-34-76):基于T-34-76的不同型号改装,配备内部安装的ATO-41(后来为ATO-42)火焰喷射器,取代车体机枪
  • OT-34-85:基于T-34-85改装,配备内部安装的ATO-42火焰喷射器,取代车体机枪

重型突破坦克 KV(克里门特·伏罗希洛夫)

[编辑]
  • KV-8:KV-1坦克改装,炮塔内加装ATO-41火焰喷射器及机枪,主炮由76.2 mm炮改为45 mm M1932炮,外观仍伪装成76 mm炮
  • KV-8S:KV-1坦克改装,炮塔内加装ATO-42(ATO-41改进版)火焰喷射器,部分KV-8S使用KV-1S底盘搭配KV-8炮塔,其余则使用KV-1S炮塔,配备ATO-42但无同轴机枪
  • KV-8M:KV-8S改进版,配备两具火焰喷射器,取代炮塔同轴机枪及车体机枪,仅制造两辆原型车

轻型坦克 T-26

[编辑]
  • KhT-26 (OT-26):1933年开发,基于T-26 1931年型双炮塔坦克改装,改为单炮塔配置,主武器为火焰喷射器
  • KhT-130 (OT-130):1933年型火焰喷射坦克,使用较大的45 mm炮塔,主炮改为火焰喷射器
  • KhT-133 (OT-133):1939年型火焰喷射坦克,主炮改为火焰喷射器
  • KhT-134 (OT-134):1939年型火焰喷射坦克,保留45mm炮并在车体安装火焰喷射器,仅有原型车

其他

[编辑]
  • Ram Badger:加拿大白羊巡航坦克改装为火焰喷射坦克
  • LVT(A)-4 Ronson:(1944年)履带式两栖装甲车,配备M8榴弹炮炮塔,但75 mm榴弹炮改为加拿大Ronson火焰喷射器
    • LVT-4(F) Sea Serpent:英国版本,装备火焰喷射器,但无装甲防护
  • Wasp:严格来说非火焰喷射坦克,而是通用运兵车(轻装甲人员与装备运输车),搭载Wasp火焰喷射器,由石油战争部(Petroleum Warfare Department)开发[14]

战后与冷战时期的坦克

[编辑]
  • M4-A3E8:M4谢尔曼坦克,装备105榴弹炮与同轴H1A-H5A火焰喷射器
  • M67“Zippo”:美国M48巴顿坦克的火焰喷射版本
  • TO-55:苏联T-55坦克的火焰喷射版本
  • TO-62:苏联T-62主战坦克的火焰喷射版本
  • M132装甲喷火车:1964年首次服役,实际上并非基于坦克,而是基于M113装甲运兵车的装甲火焰喷射车。该车辆在越战中成功投入使用。[15]
  • PM-1:捷克斯洛伐克基于ST-I驱逐战车的原型火焰喷射坦克[16]

后冷战时期与21世纪

[编辑]

自1978年以来,火焰喷射器及最后一款火焰“坦克”——M132装甲火焰喷射车已不再列入美国军备库。[17] 虽然这类武器并未被正式禁止,但已逐渐被淘汰,并由非火焰喷射类的燃烧武器取代,如温压武器。据信,美国曾于2009年在阿富汗战场部署此类武器,[18] 俄罗斯则于2022年俄乌战争中使用此类武器。[19]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引用作品

[编辑]
  1. ^ Allen, Robert E. The First Battalion of the 28th Marines on Iwo Jima: A Day-by-Day History from Personal Accounts and Official Reports, with Complete Muster Rolls. Jefferson, N.C.: McFarland & Company. 2004. ISBN 0-7864-0560-0. OCLC 41157682. 
  2. ^ Zaloga (Armored Thunderbolt) 215, 216
  3. ^ Zaloga (Armored Thunderbolt) p.216
  4. ^ 4.0 4.1 Fletcher, David. The Universal Tank: British Armour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Pt.2. Stationery Office Books. 1993 [18 February 2016]. ISBN 9780112905349. 
  5. ^ Hills, Andrew. General Jackson's Pedrail. Tank Encyclopedia. 2022-10-10 [2023-03-30] (美国英语). 
  6. ^ ХТ-26. 2012-04-06 [2023-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6 April 2012. 
  7. ^ 7.0 7.1 7.2 A. N. Ardashev, S. L. Fedoseev. 《二战火焰喷射坦克》. - 莫斯科:装甲收藏,特刊第8号,2005年,第3页
  8. ^ A. N. Ardashev, S. L. Fedoseev. 《二战火焰喷射坦克》. - 莫斯科:装甲收藏,特刊第8号,2005年,第40页
  9. ^ 1932年裝甲車輛. netleland.net. [2023-07-14]. 
  10. ^ Sigal Fogliani, Ricardo. 《阿根廷、烏拉圭與巴拉圭裝甲車輛》. 布宜诺斯艾利斯: Ayer y Hoy. 1997: 144–145 (西班牙文). 
  11. ^ Bishop p269
  12. ^ albums/72157702412224435
  13. ^ R. P. Hunnicutt, Sherman: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Medium Tank, Presidio Press, Novato, CA, 1994, pp. 420–421.
  14. ^ Bishop, p. 272
  15. ^ Renquist, Capt. John (Summer 2008). "U.S Army Flamethrower Vehicles (Part Three of a Three-Part Series)"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10-19.). CML Army Chemical Review. Wood.army.mil.
  16. ^ Francis, Ed. PM-1 Flame Tank. Tank Encyclopedia. 2016-08-07 [2023-03-30] (美国英语). 
  17. ^ Keller, Jared. 一名越戰老兵解釋火焰噴射器的戰術價值. Business Insider. 2018-01-26 [2023-02-12] (中文(台湾)). 
  18. ^ Hambling, David (May 15, 2009). "美军否认在阿富汗使用燃烧武器". Wired.com. Accessed 27 May 2010.
  19. ^ 俄軍在烏克蘭行動中摧毀四個指揮所——高層報告. TASS. 21 November 2022 [2022-11-21]. 

资料来源

[编辑]
  • Bishop, Chris. 《第二次世界大戰武器百科全書:涵蓋超過1,500種武器系統的綜合指南,包括坦克、小型武器、戰機、火砲、軍艦與潛艇》. Sterling Publishing Company, Inc. 2002. ISBN 978-1-58663-762-0. 
  • Lucy, Roger V, 《加拿大服役中的机械化火焰喷射器》,Service Publications,2009年。
  • Zaloga, Steven J. 《M3与M5史都华轻型坦克》,1999年,Osprey Publishing/New Vanguard #33。ISBN 978-1-85532-911-9
  • Zaloga, Steven J. 《装甲雷霆:二战期间美军的雪曼坦克》,2008年,Stackpole Books。ISBN 978-0-8117-0424-3

延伸阅读

[编辑]
  • Doyle, Hilary; Sarson, Peter(插画). 《火焰噴射坦克——德國火焰噴射器 1941-45》. New Vanguard #15 第一版. Osprey Publishing. 1995年9月. ISBN 1-85532-547-0. 

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火焰喷射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