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兴陈宅
外观
马兴陈宅 | |
---|---|
![]() | |
位置 | ![]() |
建成时间 | ![]() |
官方名称 | 马兴陈宅(益源大厝) |
类型 | 登录等级:国定古迹 登录种类:宅第 |
评定时间 | 1985年11月27日 |
详细登录资料 |
24°03′48″N 120°29′45″E / 24.0633963168512°N 120.495838033643°E 马兴陈宅,又称为益源古厝、益源大厝,台湾三大古厝之一,和板桥林家、雾峰林家并称。地址位于彰化县秀水乡马兴村益源巷4号,目前古厝大致都保持完整[1]。
历史
[编辑]马兴陈宅创建于清道光26年(1846年),大厝占地3000余坪,两旁约6000坪,是陈姓渡台开基祖文德公大房荣华公所建,过去因年久失修断垣残瓦,后于1998年-2004年经过大幅整修已恢复大致外观,然当时有墙面彩绘工程尚未完成(2006年4月资料),后于2010年-2015年时进行彩绘工程。[2][3][4]
建筑设计
[编辑]围墙大门上有“陈四裕”三个字,这是分四大房而得名,大厝共有三进,旁有两护龙,第一外护龙有对称的方门,第二外护有对称的圆门,门厅、正厅与各护龙门上之覆瓦,居中两列(方瓦)刻意与两旁(圆筒瓦)不同,增添变化之趣。
门厅上悬有咸丰戊午科中式举人陈培松所立“特恩文魁”匾,并有“皇恩来北阙”、“家道振东瀛”的古对联(彩绘未加修复早已模糊不清)。第一护龙左、右方门上各有“静观皆自得”及“佳兴与人同”门眉,足见创建者巧思与处世心境。
古厝西南为一水塘,长满水芙蓉,颇收污水净化之效,池边竹林高耸,风起时,竹管或轰然乍响,或莺呀微弱,呼应过去的繁华无限,与今日人去楼空任人凭吊,此古宅所动人也。
外部链接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益源大厝歷史背景. [2013-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旅遊景點-彰化縣政府秀水鄉公所. town.chcg.gov.tw. [2025-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18) (中文(繁体)).
- ^ 老古板的古建筑之旅. 老古板的古建築之旅: 「彰化馬興益源大厝」整修前後比較. 老古板的古建筑之旅. 2015-08-15 [2025-04-03].
- ^ 馬興陳宅(益源大厝)|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国家文化资产网. [2025-04-03].
![]() | 这是一篇与台湾建筑相关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