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讨论:SuperGrey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添加话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User talk:Supergrey1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在话题“2025年第19期技术新闻”中的最新留言:3天前

名称以“User talk:SuperGrey”开头的所有用户讨论

管理人员选举(2025年4月)

[编辑]
管理人员选举
二〇二五年四月梯次
2025年4月梯次管理人员选举一览
申请成为管理员 申请页 安全投票页
SCP-2000(申请续任)
S8321414(申请续任)
0xDeadbeef
Kanashimi
申请成为界面管理员 申请页 安全投票页
Diskdance
LuciferianThomas
Kanashimi
申请成为行政员 申请页 安全投票页
Manchiu
申请成为监督员 申请页 安全投票页
Ericliu1912
Manchiu
Peacearth

2025年4月梯次管理人员选举正在进行。

本梯次有4名用户申请成为管理员,3名用户申请成为界面管理员,1名用户申请成为行政员,以及3名用户申请成为监督员

您因符合投票资格而收到此讯息。

投票期从2025年4月22日 (五) 00:00 (UTC)起,至2025年5月6日 (五) 00:00 (UTC)结束,诚邀您踊跃参与提问和投票。您可在右方(或上方)的一览工具栏找到每名候选人的个人选举页面及投票连结。

请注意:所有符合当选条件的候选人均会当选;各候选人的支持率均分别计算,支持票不限于一票

本条消息是通过群发消息功能发送给您的。如果您不希望在未来接受所有使用本功能发送的消息,请在您的讨论页加入Category:不接受消息发送这一分类。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5年4月22日 (二) 02:22 (UTC)回复

请教ACG条目如何寻找来源

[编辑]

我正在审阅Draft:后藤一里,希望可以对部分来源不充足的部分补回来源,但搜索引擎几乎只会出现用户生成内容和其他不相干的来源;例如搜寻“google:后藤一里 小孤独”并不能找到说明两者之间关联的可靠来源,只是有一个不可靠来源,以及无数不相干的内容。请问阁下平日如何搜索这类来源?--1F616EMO喵留言回复请ping2025年4月22日 (二) 10:29 (UTC)回复

中文来源十分稀少。比较常报道ACG资讯的就只有udn 游戏角落4GAMERS。如果这两个地方找不到,那就很难了。另外,Nostalgiacn君指出微信公众号上有几个不错的媒体,您可以关注一下。--SuperGrey (留言) 2025年4月22日 (二) 10:45 (UTC)回复
搜到这两篇,供参考:刺猬公社的文章udn游戏角落的文章。--SuperGrey (留言) 2025年4月22日 (二) 10:51 (UTC)回复
所以是要用日文搜寻?--1F616EMO喵留言回复请ping2025年4月22日 (二) 11:46 (UTC)回复
ACG相关内容当然要用日语搜寻。--SuperGrey (留言) 2025年4月22日 (二) 18:57 (UTC) 👍1回复
不过我较关注的事原创译名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当初没想到用日文搜索。刺猬公社的文章提及到“小孤独”、“小波奇”两个别名,却没有明示和“ぼっち”之间的关系。不过既然草稿作者给出了一个书籍脚注,我倾向相信目前草稿文内“小孤独”和“ぼっち”的关系确实存在,但暂不判断其和“小波奇”的关联性。--1F616EMO喵留言回复请ping2025年4月25日 (五) 06:28 (UTC)回复
原创应该算不上,两个名称都是流行的译名,不过官方选择译作“小孤独”。有两种处理办法:
  1. 两个译名以同样地位呈现,都放在导言,而文中两个都不用;
  2. 导言只写官方译名“小孤独”,信息栏或“反响与评价”中补上“小波奇”。
我在长崎爽世条目中选择了后者,因为“长崎素世”这个名称只在中国大陆民间使用,可靠来源更是远少于“长崎爽世”。按照可靠来源中提及两个译名的比例,可以大致判断选用哪一种办法。目前我看可靠来源中,“小孤独”确实也是领先于“小波奇”的;何况还有“波奇酱”这个明显是民间音译的名称,感觉这是一潭浑水。我个人建议也采用后者。--SuperGrey (留言) 2025年4月25日 (五) 09:15 (UTC)回复
“小孤独”确实是官方译名,见于东立和磨铁引进的繁简版漫画,甚至剧场版在中国大陆的中文配音。至于是否要标注来源,可能需要虚构角色专题讨论规范。我是觉得没有必要。--PexEric 2025年5月1日 (四) 13:38 (UTC)回复
如果我没理解错ACG惯例还是指引,直接引用剧情的东西大多无需列明来源。如果是个别版本译名,或可参照惯例而不列明,但在正文以“某某出版社版本/某某地区又称什么什么”的格式写作。我之前参孙也是这么写的(“参孙,天主教译三松”),只是和此例不同,我有附上来源。--1F616EMO喵留言回复请ping2025年5月1日 (四) 13:58 (UTC)回复

reaction小工具的问题

[编辑]

刚刚在给BigBullfrog回应的时候,出现错误,显示“原文中找到多个相同的时间戳,小工具无法处理”思考...(想点的是这一编辑)。 ——自由雨日🌧️❄️ 2025年4月23日 (三) 17:21 (UTC)回复

目前小工具是在网页版上运行的;如果要在源代码中找到对应的留言,就只能通过签名的时间戳判断(精确到分钟,因为时间戳就只记录到分钟)。您在同一分钟内签了两个名,故小工具在源代码中读取到两个相同的时间戳,无法判断要对哪个留言做出reaction。
反思了一下,我想我可以试试增加判断标准,或许可以部分解决此问题。比如读取网页留言前12个汉字,然后看看源代码是否包含这12个汉字。不过这就涉及到模糊匹配的问题,准确度一般,但也可以处理50%情况。--SuperGrey (留言) 2025年4月23日 (三) 19:57 (UTC)回复
应该不是“我在同一分钟内签了两个名”吧()是我要回应的BigBullfrog的留言时间那一分钟还有Aqurs1的留言?(题外话,那个留言还是reaction() ——自由雨日🌧️❄️ 2025年4月23日 (三) 20:01 (UTC)回复
还真是 😄。(...) 吐槽:明明MediaWiki开发了讨论工具(Discussion Tools),却不开放接口给大家用,导致所有针对留言的小工具只能自己造轮子。--SuperGrey (留言) 2025年4月23日 (三) 20:03 (UTC)回复

2025年第18期技术新闻

[编辑]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5年4月28日 (一) 19:31 (UTC)回复

2025年第19期技术新闻

[编辑]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5年5月6日 (二) 00:14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