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知识问答/存档/2025年4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地震与人口密度的关系

水泥建筑难敌强震,倒塌损毁造成严重伤亡,但为了应付都市人口增加,楼层高度似乎有增高的趋势,所以城市容量与人口密度也跟着提高,或有提高的潜力。人口密度增加会不会加重地震的灾情?如果是问题,有解吗?--Justin545留言2025年3月29日 (六) 04:24 (UTC)

水泥建筑物是可以抵抗强烈地震的,只是豆腐渣的水泥建筑物不能。想建筑物能够抵抗强烈地震,首先是建筑物的选址,然后根据当地实际地震数据和土质进行建筑物的设计。设计方面,先考虑要不需要安装阻尼器,如果需要安装的话,需要安装什么类型的阻尼器,然后考虑结构。结构方面,离不开钢筋和水泥(混凝土)。钢筋要足够,而且不能用低质钢筋,扎铁的方法也很重要;地基和主力柱的结构水泥要符合标准(例如磅数要求)。总而言之,如果设计得当,又不是豆腐渣,建筑物又维护得当,地震应该不是问题。--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29日 (六) 08:19 (UTC)
您说的没错,豆腐渣、偷工减料、海砂屋...确实是严重的瑕疵,某种程度已算是危楼,责任可能要归属于建商及营造者。其实问到地震的解法,主要原因是因为地震所影响的几乎是所有人,不论贫富与经济状况如何,各种群体都可能需要面对,所以想了解在现实环境的条件下,有没有 平民 或 多数民众 都能够负担得起的解决方案?--Justin545留言2025年3月29日 (六) 10:17 (UTC)
低下阶层、贫民的住屋责任一向都是政府的责任,所以各国都有大量的公营住宅,典型例子是新加坡的组屋、德国柏林现代住宅群落等。这些公营住宅的安全标准跟私营住宅没有太大差异。
有些国家,之所以出现豆腐渣、偷工减料、海砂屋等不合规的问题,严格来说是政府功能失效。--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29日 (六) 14:25 (UTC)

政府很可能也是责无旁贷,在阶级制度里上层阶级不断对下层阶级的剥削所获得的利益,甚至是政治腐败,那些资源原本是可以用来强化基础建设以拯救生命的,却没有被妥善运用,让那些灾难一次又一次不断上演,重蹈覆辙却没有什么改善。只要权力一大就容易出现各种弊端,我想这在各国的各种体制下都会存在,所以有人就开始怀疑政府的功用,而产生无政府主义的自觉政治运动:“无政府主义是一种政治理念及运动,其反对所有强制性、胁迫性的阶级制度。”。

除了地震以外,水灾(海啸、溃坝75·8溃坝)、风灾、疫情、旱灾(饥荒蝗灾)、火灾...也是不断造成重大的死伤,面对这么多的天灾与人祸,让人有一种生存上的无力感与存在危机(“面对大自然时感到孤独与渺小是存在危机的一种常见表征”),“人定胜天”目前看来恐怕只是一种自我安慰。

--Justin545留言2025年3月30日 (日) 05:18 (UTC)

SunAfterRain 2025年4月8日 (二) 12:09 (UTC)

归根究底,原因只有一个,没有民主。如果选票能够把坏的政府选下台,情况一定会慢慢改善。--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30日 (日) 07:55 (UTC)
只要选对人,是有机会改善的,也要有正确认知的人民,并在选民中占据多数。--Justin545留言2025年3月31日 (一) 04:05 (UTC)
其实原因除了没有民主,还有一个前提是“现有政府是坏的”。如果政府是好的(全能的神,永远不出错的强人工智能,或者决策水平极高的人类亦可),那民主也“没什么用”吧。(换个神/换个人工智能?)当然政府不好,又没有民主,那唯有求神拜佛了。--惣流·明日香·兰格雷不姓 2025年3月31日 (一) 06:30 (UTC)
其实从整个阶级利益的角度看,上层阶级对下层阶级的过度剥削是对自己不利的,这就是为什么欧洲和中国古代南方的地主,不会对甸农过于苛刻,饥荒时甚至会开仓放粮。记得张五常的甸农理论曾经提到:在充分竞争之下,如果某一个地主过度剥削为他服务的甸农,这些甸农会跳槽到,帮其他能够供应更好条件的地主服务,结果在市场竞争之下,会出现合理的薪酬。因此,政府唯一需要做的是确保市场有足够竞争。--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30日 (日) 08:06 (UTC)
这让我想到“驭民五术”:
  • 愚民:统一思想。(类似愚民政策
  • 弱民:国强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
  • 疲民:为民寻事,疲于奔命,无瑕顾及他事。(教养 小孩、毛小孩,养车(山道猴子)、养房、养名牌包或收藏 都是很累的)
  • 辱民:一是无自尊自信;二是相互检举揭发,终日生活于恐惧氛周中。
  • 贫民:除了生活必须,剥夺余钱财(即通货膨胀或狂印钞票);人穷志短。(上对下的小恩小惠,被塑造成大恩大德)
高压统治,人民会反抗的,不过朝鲜也是极度高压,又极度封闭,不确定目前有没有跨台的迹象?--Justin545留言2025年3月31日 (一) 04:20 (UTC)
从政权稳定的角度看,不考虑国家利益和人民生活状态,其实高压统治是相当有效的,只要军队够强,阶级分隔明确,加上连坐制度,充分宣传领导的伟大,人民基本上是没有反抗的能力,所以极权国家都是用这一套,包括国民党时期的台湾。如果社会足够封闭,效果会更好,原因是可以使用虚假宣传,增加政权的稳定度,这方面朝鲜是专家。--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31日 (一) 07:22 (UTC)
其实“人定胜天”这个成语是被(刻意或者无意)曲解的,这句说话出自南宋的刘过,他的《襄阳歌》提及:“人定兮胜天”意思是想要“胜天”就需要“人定”,“人定”是想办法的意思,“人谋”、“做正确决定”。从这个角度看,“人定胜天”是指想要战胜自然灾害,决策者需要有谋略。--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30日 (日) 08:42 (UTC)
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 一样,都只是欺骗基层百姓的说词;共产主义的终极理想 很美好,是个`理想`中美好的乌托邦社会! 但是,没有考虑到 管制执政者的操守的政府,最终 都会走向贪腐! 而 在讲求人人都需要为整个国家负责的无政府主义,则是没有考虑到: 同吃一种米, 就是会有人想摆烂,就是有人不愿意负责!甚至不想对自己家人负责、对自己负责!
即使在 人人都有一票投票权的民主社会! 即使投票日当天 你没有工作,仍然有许多人 不愿意对自己的`责任`负责! 只想让别人代替自己去负责,由别人去做决定就好! 更枉论 每个人都需要对整个国家付出努力,都需要为国家出现的任何情况负责的无政府主义!?
所以说, 要真想实现无政府主义,就必须 人人都认知到 自己对国家有责任! 且 人人都愿意负起这责任! 才有可能达成! 否则 跟共产主义一样,只是空谈!!
我不晓得你生长的环境! 也许你自小就是在共产主义熏陶下长大的! 但,如果你是在民主自由的环境中长大的! 你应该知道:
民主制度 定义下的阶级制度,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各级政府官员 是公仆,是 替`国家的主人` 出来做事的仆人! 亦即“上层阶级”是人民百姓! “下层阶级”才是政府官员! 而不是 你所认为的: 上层阶级(政府官员)不断对下层阶级(人民百姓) ...
这点认知,跟共产主义教导的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 Innova留言2025年3月31日 (一) 03:45 (UTC)
  • 在理想的背后有时可能是反乌托邦(我都将它想成是“假乌托邦”),这大概也算是一种愚民政策
  • 在我的理解
    共产主义是要打破阶级。但是共产国家需要有人领导,而“领导”和“被领导”这两种,在我看来仍然是一种“阶级”。
  • 无政府主义 可分为 社会无政府主义个人无政府主义
    • 个人无政府主义
      “个人无政府主义 是一种反抗集体主义的哲学思想,以及特别强调个人地位和个人自治权的无政府主义流派。个人无政府主义主要是在‘美国’发展,他们最显著的特色是拥护对劳动产品的私人所有权。”。
    • 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是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权利受到集体权利的限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团、民族、阶级和国家利益的一种思想理论”
    所以在我的看法,反抗集体主义 就是反对 集团、民族、阶级和国家利益,以避免:
    • 阶级中上对下的剥削
    • 集体对个人的剥削(例如:多数暴力
--Justin545留言2025年3月31日 (一) 05:17 (UTC)
问题并不是在于共产主义是好是坏,共产主义基本上是学术讨论问题,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制度,而这种理想状态根本不可能存在。
如果共产主义真的能够打破阶级,那不一定是坏事。问题是领导是否一种不同于平民的阶级?如果他们跟平民有所不同,那么如果打破阶级?是否需要把他那下?如果需要把他那下,那这将会是一个无限循环,所以从逻辑的角度看,实行共产主义本身是一种不可能任务。现实世界中,最接近共产主义的是现在的欧洲,尤其是北欧。--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31日 (一) 09:13 (UTC)

您说的北欧我觉得比较像是社会主义。其实共产与民主主义的统治两者都不理想,只是有些手法比较“含蓄”。理想的“乌托邦”应该要消除一切的社会问题,在任何的社会中几乎可以肯定遇到的问题:

  • 有人就有剥削
  • 有人就有冲突
所以“人”本身就是问题的来源,愈是复杂人口所组成的社会就有潜力发展出愈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就有了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 意指通过社会机制或是政治过程来规范个人及团体行为,这个过程被称为社会控制。社会、国家、或特定的社会群体可以利用社会控制来凝聚共识,以及巩固统治的力量。”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ISA)即是统治者用作 社会控制 的方法,它包含“教育、宗教、家庭、法律、政治、工会、文化、媒体”,所以几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一切的背后都可以看作是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在操纵,它是把意识形态自然化的行动者,不论共产或民主,人民可以说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之下的“傀儡”,可以想成每个人都是《楚门的世界》里的金凯瑞,而掌握了人民的意识,差不多就掌握选票,其实他们还可以直接修改游戏规则。

不过如同乌托邦中提到:“Lyman Tower Sargent认为:乌托邦本质上是矛盾的,因为社会是异质的,并且有相互冲突的欲望,因此所有人的欲望不能同时得到满足。”,结论大概就是 乌托邦基本上是不存在的,现在的社会即使是高度发展,可能也只能算是“反乌托邦”。

--Justin545留言2025年3月31日 (一) 11:11 (UTC)
提到乌托邦,想起《桃花源记》。记得读《桃花源记》时,最先想起的是在无政府状态下,老人家的医疗谁来统筹。所以,在现实中,有效的民选政府,应该比较无政府好,从医药到天灾(地震、水灾等),有些事情需要政府统筹。有些事情需要跨政府合作(例如欧盟、英联邦等)。--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31日 (一) 13:03 (UTC)
除了医疗,还有军事与外交等方面;
如果 全体人民 都具备足够的军事训练,随时都能拿起枪杆子、人人都懂得看雷达图,都会操控最先进的导弹系统。才有`无政府主义`的可能。
不过 人 寿命就是这么短,如果所有人都需要学习一堆 可能一辈子都用不到的军事知识,那 科技应该也不会进步太多,因为所有人的时间都浪费在学习许多*用不到的知识*上。
但是,这些知识,一但有战争出现,你才开始找人学习,想亡羊补牢 却已来不及。
外交,则不可能叫上所有人去到隔壁国家外交部会议厅 一人一句 人人有意见,这样去跟别国外交使节慢慢谈吧? 谁有那闲工夫应付你成千上万个 国民外交官。
等你外交成功了~ 人家仗都打完 早就把你国拿下了...zzZZzZ.
所以 很多工作 都需要委由一两个专门的人才去统筹处理的! 这 才是之所以需要政府的原因,这些就是政府官员该(替人民)做的工作! (所以才叫公仆!) 而不是整天想着享受权力、利用自身权利去捞钱的政客...--Innova留言2025年4月1日 (二) 06:05 (UTC)
回复 Stanleykswong 与 Innova:
  • 之前提到的“无政府主义”其实并不表示无政府的状态是最好的,主要问题还是出在“人”,人有不同的“利益考量”,有不同的“利益冲突”,有各种对资源的“竞争”,而“人为错误”也是可以致灾,简单来说 社会问题 几乎就是 人祸,要如何把“人”这个问题的源头解决,除了目前提到的“民主、共产、无政府”之外,还有其他方法也可纳入考量。
  • 人是有“意识”的动物,人的这点和哲学僵尸或 AI机器人 不同,哲学僵尸的特色是“外观与物理组成都与一般人类无异,但是他没有意识经验、感质或感情”,所以“哲学僵尸在撞上尖锐物品时,可以测量到疼痛讯号的出现,会出现疼痛的表情,发出叫声,会向其他人表示自己正在疼痛。但是他的内在心灵中,没有疼痛的意识”,如果人像哲学僵尸一样,没有意识,那么人道主义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人道主义一个主要的目标是要“减少受苦并改善人类处境”,消除意识所带来的痛苦,人们对意识的理解非常有限。
  • 人通常会扮演多种角色,所以一个人可以同时扮演 公仆、政客、政棍、... 的角色,所以确切知道一个人是否有扮演到 不良的角色 是一个更加值得关注的重点。
--Justin545留言2025年4月1日 (二) 07:21 (UTC)
同意你说的乌托邦基本上不存在,不过我觉得灾民需要追求的是距离地狱远一些,不一定需要追求理想的乌托邦。亚洲的韩国、台湾,欧洲的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家,都曾经成功地拉远自己与地狱的距离,希望东南亚各国都可以。天灾不一定可以完全避免,但是最少可以减少破坏力更强的人祸。--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31日 (一) 13:15 (UTC)
认同您的想法,尤其是贫困、生活不易、下层阶级...才是特别需要关注的重点。以印度为例,虽然他们有为种姓制度的问题改进,不过效果还是有限。要如何让 多数人 都拉大与地狱的距离,而不是 上层阶层 或 特权阶层 等...少数人 专有的享受,看来可能有一段长路要走。--Justin545留言2025年4月1日 (二) 07:34 (UTC)
  • “贪腐”的问题不论是在“民主”或“共产”的体制下都存在,这是两者共有的问题。对于“民主”或“共产”,其实我没有说绝对支持哪一个,因为“民主”可能有“多数暴力”的问题,“共产”可能有“领导 与 被领导 的阶级”或“难以分工合作”问题,在我的看法,两者与“理想”的距离都还很远。
  •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各级政府官员 是公仆”,这可能要再加一个条件:
“每一个人民”的 权利 比“任何一个政府官员(公仆)”的权利大。
如果奴仆的权利比主人还大,这和一般所见的主从关系不尽相同。此外,以 多数人民 去管理 少数公仆,可能要克服“意见分歧、多头马车”的问题。
--Justin545留言2025年3月31日 (一) 07:35 (UTC)
同意,“贪腐”的问题不论是在“民主”或“共产”的体制下都存在,这是两者共有的问题。不过,一棵苹果树上的一百苹果之中有一个烂苹果,另一棵苹果树上的一百个苹果之中只有一个好苹果,两者差距颇大。“民主”的重点是可以在这个“烂苹果”影响其他苹果之前,有机制可以把它摘除,至于是否把它摘除,那是农夫家的决定。不过在“烂苹果”传染太多其他苹果之前,农夫一家人最终都会决定除去“烂苹果”,以免影响收入。--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31日 (一) 08:55 (UTC)
在 "理想" 的 民主制度下: 官员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所以,官员应该服从 *多数人民*的意志! 而非 单一人民!
不过 也不难见到,在民主体制下,顺利操纵舆论,让人民以为当前的XX说法 是大多数人的意见! 直到 谎言大到无法收拾,人民开始觉察到被政府操控的舆论所欺骗的时候,往往都已经是不可逆反应的状态了。
像是希特勒当年也是民主投票选出来的! 最后仍不可避免地走上独裁道路!
所以 人民的素质就很重要了~ 要大多数人民都知道 部分媒体上大辣辣诉说着的言论,可能并非大多数人民的意见! 这里的 `部分媒体` 可能是一二,也可能是 80%甚至 90%+。 ie.大陆与朝鲜应该至少有 99%.--Innova留言2025年4月1日 (二) 05:48 (UTC)
民主政治需要四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媒体”。“媒体”需要独立于政府,他们可能由政府出钱,但是不能被政府控制,BBC、法广、德国之声等都是议会拨款资助的独立媒体。
民主政体有自我修复能力,希特勒的出现,令到欧洲的民主投票选举制度改变了不少,令到问题不容易重复出现。“行政权”最容易被滥用,所以行政权不能集中,例如现在欧洲大部分国家,政府的“行政权”分别落在四级(或者更多)的政府手中。例如德国的联邦政府(中央)、邦政府、Regierungsbezirke(类似英国的County)、Regierungsbezirk(类似英国的市议会),不同级的政府负责不同的事,不同级的政府的议员由不同的选举产生。越低级的政府负责的事情跟民生关系越大,所以大部分的事情都是地方政府负责。中央之上还有没有太大实权的欧洲委员会(欧盟和非欧盟的欧洲国家组成)。--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4月1日 (二) 09:41 (UTC)
人民素质常常也是由ISA养成的,就有些类似 鸡生蛋,蛋生鸡。
  • 高层的权力 控制着 意识型态国家机器
  • 意识型态国家机器 主导 主流的意识
  • 主流的意识 再决定 选举的胜负
  • 于是权力又再度回到了原来的高层手中
片中男主角也是费尽心力,经过多次尝试,最后才将导演拒于棚内,走出楚门的世界。跳脱ISA的“框架”这样一个“一条龙的 割韭菜 产业链”是很大的挑战。--Justin545留言2025年4月3日 (四) 15:27 (UTC)
我不能够完成否定意识形态国家机器(ISA)的影响,但是总觉得ISA这个概念有点儿马克思修正主义的影子,所谓的人民素质由ISA养成,可能只是独裁者的借口,甚至是胡扯。试想一下,在李登辉之前,国民党不是宣传台湾人们素质不适合民主吗?为什么李登辉一上台,台湾人们的素质就提升到亚洲第一?明显地,李登辉不是台湾人们素质“突然提升”的因素(最少不是主要因素),真正原因是国民政府施加在台湾人们身上的枷锁解开了,而李登辉只是个解锁人。台湾不是孤例,二战之后 General Douglas MacArthur 把日本人枷锁解开;英国的1918年人民代表法令,把女性的枷锁解开;苏联解体,东欧各国情况也一样。我可以肯定,这些改变,并不是人们素质突然提升,而是独裁的借口消失。--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4月3日 (四) 16:49 (UTC)

可想而知您对马克思是极度地感冒,不过ISA应该算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只要合适,不论是民主或独裁都可被包含于它的外延之内。

撇除马克思,“剥削”的概念很早就有了,如剥削条目写道:“‘剥削’一词可以追溯到唐朝,表示对人的压榨、搜刮。”,包含新闻提到的性剥削道德绑架,还有以资讯不对等压榨他人、股市中大户欺压散户、种姓制度世袭制度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不少都是早在马克思之前就存在。

重点还是在“剥削”,说实在的,我对两岸之间的政治对抗、争吵没有太大兴趣,但两边都是在剥削底层人民,这几乎是肯定的,这也是两者共有的问题点,民主与共产都解决不了剥削的问题,而剥削是来自于人性,弱肉强食是生物圈中食物链中的常态,有人几乎就有剥削、竞争、冲突、战争...等问题,一再强调“人是问题的源头”,“增加人口”似乎只会“化简为繁”,将问题复杂化。如果民主与共产都解决不了“人”的问题,也讨论不出有效的办法,至少还有“最终”的参考方案,就是“化繁为简”,也就是“减少人口”,因为“制造人口 就相当于 制造问题”。

--Justin545留言2025年4月3日 (四) 19:00 (UTC)
有道理,很多马克思提及的概念,其实早就存在。不过我并不是对马克思的思想有太负面的看法。只是觉得奇怪,马克思生活在19世纪中后期,当时很多他提到的概念,例如“奴隶”、“剥削”,已经在消退中,最少在他生活的英国是这样。在英国,从14世纪,gentry(士绅)阶层的出现,到18世纪 Adam Smith 的《国富论》,Quakers 的反奴隶运动,19世纪初期的 Emancipation Act,完全禁止在大英帝国统治的地方涉及奴隶活动,社会是越来越公平。而在他生活的年代,《国富论》出现之后的近百年,人们早就意识到“剥削”这行为,表面上对剥削者有利,对被剥削者不利;实际上“剥削”这行为其实对剥削者和被剥削者都不利。原因是社会的流动性增加了,劳动力作为重要经济资源,地主也需要面对竞争,有合理价格雇用劳工,他没有原因看不到这点。从他生活的社会背景,个人背景(他起码是个中产),他理应见证住资本主义的良性发展,所以他对资本主义的负面看法,其实有点儿奇怪。--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4月3日 (四) 20:01 (UTC)
至于“人是问题的源头”,我记得以前在中国的媒体上看过这种说法。不过我真的很怀疑现实是否这样?我反而有点儿认同毛泽东的“人多好法事”,人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经济问题,只要人口不断上升(当然不是毛泽东鼓励的那种大跃进式人口上升),经济就自然会好。我觉得,跟欧洲比较,两岸共同的问题是道德教育做得不太好,需要给小朋友多一点同理心,社会责任等的教育。只有每个人都有同理心,都有社会责任,豆腐渣工程才不会出现。--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4月3日 (四) 20:42 (UTC)
基本上“人多好办事”比较像是 单方面 从 上层/统绐者 的观点来看,这可以说是
“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思维
好办事是以“牺性人们的个人利益为代价”,以集体主义来包装剥削的做法,但却是满足到少数人的个人私欲,有人估计
“穷养一个小孩260万,一般养法800万,富养破千万”
教养孩子的是个难以承受的重担,这对一般人来说要工作几年才能养到结案并解脱?此外,孩不也不一定孝顺,“养儿防老”不切实际,只是把自己“献身”给国家去养韭菜,韭菜再生出更多的小韭菜,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新闻(公视)也不时提到:
“全球最有钱的两成人口,拥有的财富就超过百分之94。而其余百分之80的穷人和中产阶级,也就包括你我这样的上班族,拥有的财富只占百分之5.5”
这类全球人们生活的现况,这类问题可以说在人类历史上长久存在,也从未被彻底解决。媒体不断大内宣:
少子化是国安危机”的恐吓大众讯息
可想而知是反映出高层对于“割不到韭菜”的极度不安及担忧,还有对自己“摔下神坛”的恐惧。打开日常所见的新闻,10则新闻中有几则新闻是好消息?这也充份印证了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的事实。这些社会实况就是世界各国统治者所盼望的美好世界吗?如果不是,或者说那个美世界只不过是个“遥不可及”且永远实现不了的美梦吗?所以“less is more”在我看来是最终的问题解决之道,让一切回归“虚无”,无欲无求“它拒绝承认某个人事物的存在意义,并且认为想证明它有意义的举动全是徒劳的,例如人类对客观、真理、知识、道德、价值观等概念的看法”。
“人工智能”的进步是个很大的转折机会,让机器人取代真人,去服伺那些统治者,不过机器人的成本太高,目前并不普及,生硬的机器人也未完全被统治者所接受,还有问题待克服。至于“量子电脑”就更远了。
其实只要看看这里就好,光是不到5个人的讨论就有如此的争执与分岐,再去跟“人多好办事”做对比就知道了,真得有需要“舍近求远”再生产出更多的人类吗?
躺平主义:“不买房、不买车、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娃、低水平消费”,这是多数人可以做到对世界的贡献,相对底成本,容易实现。只能说,“生命的意义”不是“来被割韭菜”的。
--Justin545留言2025年4月4日 (五) 02:58 (UTC)
“全球最有钱的两成人口,拥有的财富就超过百分之94。”这并不意外,甚至可以低估了,原因是中国的数据未必精确。美国、墨西哥、南美各国、中国、非洲各国、中亚各国等,一向都是基尼系数高的国家。而北欧各国、欧洲大陆各国、日本、澳洲、加拿大等,一向都是基尼系数低的国家。这些国家最大的差异在于民主、思想、选举制度宗教。低基尼系数国家都是民主发展得比较早,左派思想(例如种族平等)影响比较大,选举制度比较完善,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影响比较深。高基尼系数国家都是民主发展得比较迟(甚至民主制度还未出现),右派思想(例如民族主义)影响比较大,选举制度比较多陋习、漏洞,东正教或者佛教等相信轮回的宗教影响比较大。
至于“少子化是国安危机”,我觉得这句说话的问题在于“国安危机”的定义。如果意思是“人口减少是国家经济的危机”,我认为是确确实实存在的。需要留意的是“人口减少”可以通过增加移民来解决。环顾欧洲各国,德国经济在接收大量难民之后,经济好转了不少;原本经济一般的意大利,亦都是移民增加,令到经济可以维持。相反,英国十多年前,因为“脱欧”,大量东欧移民离开,经济已经坏了大约十年。
环顾欧洲各国,比利时、荷兰、英国、德国、意大利、瑞士,都是人口密度高的国家,这些国家比其他欧洲国家经济都要好。欧洲的特点是比较左倾,在讨论问题时,即使意见不同,亦都会尊重其他人的意见。反而在右翼倾向比较大的国家(例如中国、印度),有些问题是不能讨论的,不想触碰他们的民族自尊心,情况就像黄明志、陈芳语所唱的玻璃心一样。
躺平主义在中国出现,我并不感到意外,原因是政治影响。当有权力的人(估计1%),可以通过“权力兑现”而得到大部分经济发展的成果,余下的99%早晚会躺平。我反而担心美国会否出现类似的情况,希望美国的民主制度有足够的自我修正能力。--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4月4日 (五) 08:20 (UTC)
我反而担心台湾会否出现类似的情况,希望台湾号称的民主制度有足够的自我修正能力。--Innova留言2025年4月5日 (六) 16:49 (UTC)
台湾不太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其实台湾的问题是时间可以解决的问题,所以只可能会越来越好。长远而言,右翼政党不太可能在台湾有太大作为,国共两兄弟、Trump/Putin两兄弟的右翼民粹主义方法不太可能得到太多支持。
台湾的问题分而是经济成果的分配问题,以及台北、高雄市区的房价不合理地高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是根深柢固,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4月5日 (六) 17:42 (UTC)
“只可能会越来越好”? 抱歉,不认同!
也许 大家早就习惯了 温水煮青蛙 的生活方式,所以 感受不到正在改变中的事!? 只剩 出外打拼数年后 回来赫然发现怎么跟我印象中的 差这么多 才能感受的到了吧?--Innova留言2025年4月7日 (一) 00:47 (UTC)

确实是“温水煮青蛙”,统治者不断以温水洗脑之下,青蛙迟早会被煮熟。

其实“民主”也是类以一种“人治”,“人”本身就是一种很大的“变数”,人想法初一和十五可能会不一样,可好可坏,可左翼可右翼,可强势可弱势,现在川普执政,政权又从 左翼 切换到 右翼,“民主”虽然有其好处,但还是无法避免“政局动荡”,毕竟为了避免“专制”,许多总统都有一定任期长度(任期制),每次的 元首换人 或 政党轮替,就是另一种政局,也就是一种社会“不稳定”的表现。

--Justin545留言2025年4月7日 (一) 01:08 (UTC)
除了“任期制”,现在有些公务员还会有职务或单位之间的“轮调”,以前藩镇割据时期:“藩镇节度使的调任和派遣基本上由唐朝中央决定(流官制)”,不过最后唐朝依然走向灭亡。总之,这些“除弊”相关的制度依然是有其缺陷。--Justin545留言2025年4月7日 (一) 01:34 (UTC)
对于基尼系数的分布,民主确实占有一席之地,另外历史可能也是相当重要的因素,欧洲早期“野蛮”的“侵略”行为与“殖民主义”为他们各方面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欧洲国家殖民地列表可看到 亚洲、非洲、美洲、澳洲 到处都是(或曾经是)欧洲人的殖民地,尤其是“盎格鲁萨克逊人”或“英国”光是这一系的民族就将 北美、澳洲、新西兰 整个巨大的土地给全包了下来,日本做为亚洲最先进的国家,也曾是“帝国主义”(大日本帝国)的拥护者,两次的世界大战,不是由欧洲或日本所发动,不然就是其中 引战/侵略 的主要角色。当然也要点名中国元朝的蒙古帝国,这也是版图扩张的一大代表。这些行为主要就是:
  • “抢资源”:包含 土地、人力资源(奴隶)、矿物、不平等的剥削(贸易不平等、政策)、...
有了丰富的资源作后盾,要实现并达到“高科技”与“高度发展的社会”可以说是不意外,“资源”也是“世纪帝国”游戏的核心思想。所谓“地大物博”,像是大英博物馆“当中不少是在 殖民年代 透过 盗窃强取 等方式取得,因此部分文物备受争议,现在不少国家都要求将这些文物归还其本国”,现在公开展示众人,还显得“荣耀”十足。此外,以往英国是买毒品(鸦片)到其他国家,现在则是改卖“酒”(高价售、低成本 的 高毛利商品),电视上长期的 卖酒广告,助长了社会的“酒驾问题”,甚至连YouTube上也开始出现许多卖酒广告。买毒品与现在诈骗园区控制醏仔的手法类似,使人产生依赖而被控制。--Justin545留言2025年4月6日 (日) 01:51 (UTC)
此外,美国 则是要求他国放宽输入“有疑虑”食品:
  • “美国点名台湾多项‘贸易障碍’,含美国 米、猪、牛、马铃薯 等,要求 基改 食物可进校园 ... 要求我国(台湾)调正政策,甚至直接要求,取消学童营养午餐不得使用基改食物的禁令”[1],文中也提到要求“基改”玉米、大豆 的解禁。
  • 韩国同样被美国牛的“疯牛病”困扰,“台湾日本都已开放!美国农牧团体施压川普政府,要华府‘想办法’让韩国解除美牛进口限制”[2]
--Justin545留言2025年4月6日 (日) 02:54 (UTC)
美丽国还有要求: 不可以标注产地!!--Innova留言2025年4月7日 (一) 00:49 (UTC)
其实人类步入现代文明,是两战之后的事,欧美才慢慢地建立真正的民主制度,即使在欧洲,全民(18岁以上)有投票权只是1970年代后期的事,而美国要迟到1971年第二十六修正案,才确认18岁或者以上的所有公民有投票权。
在全民投票的民主制度下,只要是真正的民主,基本上不会出现“侵略”,原因是大多数人都不喜欢战争。例如,民主化后的台湾,已经不谈“反攻大陆”,而是期望和平共存。
如果读历史,你会知道欧洲早期“野蛮”的“侵略”,其实不是孤例,也不比其他地区“野蛮”。更野蛮的是“中国古代”(当时未有中国这个概念,甚至没有国家这个概念,这些概念是民国初年才出现的),先不谈春秋战国这些互相争夺的年代(原因是他们都是贵族之间的战争,相似欧洲的中世纪那种,跟平民关系不大),从秦开始,每个朝代更替,都损失近半人口,例如东汉,“中国”人口占世界大约三分之一(大部分估计是大约32%),经过一连串战争,到西晋时期,“中国”人口只占世界大约五分之一(大部分估计是大约18%)。
至于“殖民主义”,其实西方世界都认为是一个双输的历史错误,基本上“殖民主义”是一场蚀本生意,所以欧洲各国后来都是用半自治的方式,管理“殖民地”。现代“殖民主义”发展成“经济殖民主义”,我认为这其实也将会是蚀本生意。--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4月6日 (日) 08:10 (UTC)

是的,欧洲人可能也发现战争是双输,尤其是棋逢对手时,实力不相上下,战损与战果差别不大,不过若是以强国侵略弱国,那可能就是利大于弊了,而透过战争所强取得到的 资源 在这种局面下几乎是不可能返还的,相当于是在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上,在起跑点上比其他国家先偷跑一大段距离。

然而一些战争有时也是统治者的谋略,也就是聚旗效应
“指在国家面临战争或是外交危机的时候,国家领导人或执政者能在 一定期限内获得很高的支持度,同时 国内舆论会减少对政府施政的批判。此外,它还可以起到 转移国内注意力 的作用。”。

这时就是人民的苦日子来临,帮主子上战场打仗“为国捐躯”的伟大时刻到了,但实则是被“剥削”和“利用”,无端被卷入权力的漩涡之中。

--Justin545留言2025年4月6日 (日) 11:10 (UTC)
同意,战争有时可能是统治者的谋略,这也就是聚旗效应的一种表现。不过统治者想用战争这种谋略,首先需要打得赢。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只用“咀炮”恐吓台湾,而不敢真打,结果反而为赖清德制造聚旗效应。
如果是民主国家,正常情况下,战争几乎是不可能谋略,原因是战争最终会损害选民的利益,所以战后领导人最终都是需要下台,Winston Churchill 就是好例子,战争不是他发起的,他只是抗敌,但是战后他就连任不了(当然后来他再次当选,那是后话)。
另外,即使是极权之下,聚旗效应看似更有效(俄罗斯就是好例子),但是其实也不一定有效,清政府同时面对战争跟外交危机的时候,清朝的执政者可没有得到多少支持,反而大家在想如何从中得利。情况就好像莎士比亚戏剧Richard III中的My kingdom for a horse,当最需要帮助之时,他无论如何求助,他自己的士兵也不帮他。
即使在思想严重控制,洗脑严重的地方,聚旗效应也不一定有效,伊拉克的萨达姆,在被俘之后,亦没有出现民众的支持,所以聚旗效应可能只是被迫表态的演出。毕竟,all the world's a stage,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极权之下,聚旗效应就可能更假。--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4月6日 (日) 14:34 (UTC)

说得一点都没错,“洗脑”(或统治者说的“教育”),有时有效,有时无效,就像许多父母长期不断对孩子心理操纵(PUA),目标是要孩子孝顺、听话,但孩子也不见得会照做。除非是用“高压”或“严厉惩罚”的方式,但这种做法底下的人很可能是“敢怒而不敢言”的内心抗拒状态,而且这在“民主制度”下是难以被认可的。

光是父母两个大人对付一个小孩都没有把握了,更不用说是要去对付一群人民,它的变数之多,操纵控制得到的结果差异之大,可想而知。“一样米养百样人”所以“世事难料”。所以借用老子的话“无为而无不为”,以“繁殖”的角度来说我感觉就是“真理”,只要在“繁殖”的这件事情上“无为”,就可以解决99.9%的问题,而逼近“无所不为”。

--Justin545留言2025年4月8日 (二) 11:09 (UTC)
除了“共产国家”的“躺平主义”,“民主国家”也有类似的思潮:
悟世代(日本)
“悟世代 的主要特征包括:没有欲望、对恋爱没兴趣、不去旅行。这些人休息日多在自己家中度过,‘拒绝浪费’、‘不和合不来的人相处’倾向较高。”
三抛世代、N抛世代(韩国)
“意旨抛弃 爱情、婚姻 和 生育 的一代年轻人。”
派生词 韩语 顺序 放弃的事物
3抛世代 삼포세대 1 恋爱
2 婚姻
3 生育
5抛世代 오포세대 4 正职
5 自己的家
7抛世代 칠포세대 6 人际关系
7 梦想
10抛世代 십포세대 8 健康
9 外貌
10 人生
N抛世代 N포세대 N 性命
全抛世代 전포세대
反出生主义叔本华萧沆大卫·贝纳塔
“反出生主义认为,人们应避免生殖或拥有孩子,因为这种行为在伦理道德上是错误的。生殖是对被生下来的孩子的一种暴力、是父母的利己行为。”
顶客族(欧美)
“DINK是‘Dual(或Double) Income, No Kids’的首字母缩略字,意为‘双薪水、无子女’的夫妻”
--Justin545留言2025年4月8日 (二) 11:48 (UTC)
要留心的是,有些自诩为国家的地方领导人,会刻意制造外交危机或让人民面临战争,以便制造自己的聚旗效应,以制造借口随时进入戒严状态.--Innova留言2025年4月7日 (一) 00:56 (UTC)
聚旗效应 就类似是在操弄 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会让其信者对自己的国家产生过度美化的心理,并激发出高强度的自豪感和工作效率,与本国有关的一切正面事务皆可被爱国主义吸收,甚至 利用,包括优秀的医疗、教育、人权、思想、美食、伟人、种族 ... 极端型的爱国主义也经常被写入19世纪~20世纪的教科书中,以合理化种种独裁侵略行为,塑造出自己的国家才是最正确的宣传目的”。
人民如果没有意识到统治者的这般行为背后的动机与目的,就会如同
“被人卖了,还在帮人数钞票”。
--Justin545留言2025年4月6日 (日) 11:26 (UTC)
@SunAfterRain确实是离题,不过不晓得WP:NOTHERE也适用于知识问答。--Justin545留言2025年4月8日 (二) 12:31 (UTC)
@Justin545上面简介写得很明白了,知识问答是(在合理情况内)给予一个类似问答网站的空间,不是学术研究大会,你们自己都讨论到哪里去了心里没数吗...--SunAfterRain 2025年4月10日 (四) 11:40 (UTC)
@SunAfterRain您说的没错,后面的确有点像学术研究大会 XD,可能也像是议题的讨论。另外比较重要的是,如果在 知识问答 中的提问者与回答者所放上去的内容都必需符合“可靠来源、中立、收录标准、非原创研究、...”的话是令人无法想像的。方针和指引是否应该说明清楚适用的范围,以及 知识问答 这类非条目的页面是否也应视为是 百科全书 的一部分?--Justin545留言2025年4月10日 (四) 13:44 (UTC)
不,问题是顶部的第四点请勿在此页宣扬个人主张就某个议题发起讨论,此页面仅回答个人不懂的问题,NOTHERE的话,以上对话也确实符合“显然不是在建设百科全书”(不过这页是让人问问题的,所以重点还是违反了顶部的说明)。--惣流·明日香·兰格雷不姓 2025年4月10日 (四) 14:06 (UTC)
@Sohryu Asuka Langley Not Shikinami

您说得一点也没错,确实《大英百科全书》之中也有“知识问答”这一个章节,只是阅读者需要特殊的技术才能“见真章”看到“知识问答”,而其知识问答中每一位参与者也严格遵照“可靠来源、中立、收录标准、非原创研究、...”来写作。

维基百科 作为一个优质的知识库,即使是“知识问答”当然也还是要求每位参与者严格遵守“可靠来源、中立、收录标准、非原创研究、...”的方针与指引来写作,阅读者只需要特殊的技术,就能将看似不合格的内容“转换”成符合规范的形式,这是维基百科社群的惊人创举之一。

--Justin545留言2025年4月11日 (五) 02:10 (UTC)

不适用本页提供的豁免条件的话那当然要遵守其他的方针指引啊,你说是吧?更何况 NOTHERE 其实只是一个论述。--SunAfterRain 2025年4月11日 (五) 00:43 (UTC)
@SunAfterRain你的论点真是无懈可击,这是对方针与指引有深刻理解之下才能得出的精湛结论,NOTHERE如上所述作为方针与指引的一部分,当然也是知识问答所有参与者所必需遵守的规范之一,唯有如此才能确保知识问答内容的高品质与正确性。--Justin545留言2025年4月11日 (五) 02:28 (UTC)

此地图中西藏西南部的若干小块区域是什么?

如左。——  桁霁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025年4月11日 (五) 05:53 (UTC)

你可以从中华民国公告疆域行政区划 § 省级行政区中的配图File:中华民国争议领土.svg做对照--竹林下小径月光映一叶 2025年4月11日 (五) 06:07 (UTC)
不过,若是你指的是从尼泊爾(印度東北的灰塊)塔吉克(印度北方的灰塊)方向上的那3个小点的话,从东往西看起来分别像是:玛旁雍错拉昂错班公错的样子🤔--竹林下小径月光映一叶 2025年4月11日 (五) 06:18 (UTC)
你是说最南面那一小块吗?那应该是现在的缅甸北部,当年是中华民国陆军中将柳元麟驻守。--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4月11日 (五) 06:52 (UTC)
最少那一块及它左面的那一块是现在的印度阿鲁纳查邦,清朝攻打西藏时同时取得,民国曾经继承这地方,不过后来好像跟西藏一起想独立。印度独立之后西藏归民国,阿鲁纳查邦归印度,不过好像民国不太同意,所以将它画入自己的地图。--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4月11日 (五) 07:02 (UTC)

感谢以上各位的回答,我具体指的是青藏高原西南部(今属西藏自治区)的三个小区块

单纯看图不像是湖泊,毕竟青藏高原上湖泊星罗棋布,这图甚至贝加尔湖和咸海都没有标出来。因此从地图绘制上来看这三个小区块是政治实体。——  桁霁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025年4月11日 (五) 11:36 (UTC)

不过看了下这张图片的历史版本之后,我觉得更有可能是上色时没涂干净了😅--竹林下小径月光映一叶 2025年4月12日 (六) 05:19 (UTC)
你是说图中小得很的那两点和他们上面的那一块吗?如果是可能是Aryan民族(雅利安人,又叫做 Indo-Iranians(印度-伊朗人)的土地,属于现在印度联邦的 Ladakh(拉达克属地)。不知道有没有理解错误。--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4月12日 (六) 07:25 (UTC)
不属于拉达克,就是西藏里面的,从今天看也属于西藏。您可以放大图看。——  桁霁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025年4月12日 (六) 09:21 (UTC)

破案了,这三块是不丹当时在西藏的飞地

看了此视频才知道的,英文维基百科对此事亦有记载,以下是 ChatGPT 的译文:
“在17世纪,不丹与拉达克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并在1684年拉达克与西藏的战争中提供了帮助。此前,拉达克曾将位于西藏阿尔金山附近的数个飞地割让给不丹;这些地区是龙巴宗南派的寺院,因此隶属于不丹的喇嘛教长(Je Khenpo)和札布伦(Zhabdrung)的管辖之下。即使在西藏其余地区在达赖喇嘛及其格鲁派(Gelugpa)掌控之后,这些飞地依然保持不丹的控制,直到1959年,这些不丹的飞地被中国占领。除了在西藏的这些前哨外,不丹一度还在拉达克、赞斯卡(Zanskar)和拉胡尔(Lahul,现为印度一部分),以及洛曼唐(Lo Manthang)和多尔坡(Dolpo,现为尼泊尔一部分)持有宗教封地。”
不得不感叹制图者的历史功力之深,治学细致入微。——  桁霁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025年4月12日 (六) 09:32 (UTC)

关于三正整数平方和等于第四个正整数的平方

皆是正整数,,且满足不定方程

则这个不定方程有无限多组解,例如:

那么如果多加一个条件:

请问这个不定方程有解吗?若有,请问是有限多组解?还是无限多组解?---游蛇脱壳/克劳 2025年4月14日 (一) 10:30 (UTC)

人类演化

人类如何演化 人类最早的祖先是谁--2001:B011:7009:51D9:29D0:6A85:3314:BE33留言2025年4月15日 (二) 12:07 (UTC)

人类的演化过程肯定是进化,而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Homo sapiens)是从“类人猿”进化而来,历经数百万年。--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4月15日 (二) 17:34 (UTC)
同意。演化是个渐变式的,你会看到几万代以来的差别。但你单独比较的话,你会看不出来每一代之间的变化,它实在是太小了。所以它应该是个“模糊”的界线,而非“哪一个之前都不算,之后的就都是”的概念。--阿学留言2025年4月18日 (五) 14:16 (UTC)
至于人类最早的祖先是谁,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考古学家曾经相信,一只被命名为露西的南方古猿,是人类最早的祖先。不过2019年的新发现,这种看法受到挑战。不过几乎可以肯定的是第一个人类是来自非洲。--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4月15日 (二) 17:42 (UTC)
露西_(电影)曾有一幕:在 露西(Scarlett)大脑开发到一定程度后,时光回朔到史前 与人类祖先露西有所接触。--Innova留言2025年4月16日 (三) 00:17 (UTC)
我想起的是约翰·连侬的《钻石天空下的露西》--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4月16日 (三) 07:19 (UTC)

为什么鸟会衍生出性器官的意思

其他语言为何也有类似情况--Luoniya留言2025年4月19日 (六) 17:33 (UTC)

西方也有这种情况,原于希腊语 πουλί。--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4月19日 (六) 19:33 (UTC)

为什么萌娘百科不像维基百科那样默认用电子邮件地址注册而是用手机号注册呢?

我想知道的是,明明维基百科可以用电子邮件地址注册到了萌娘百科必须用手机号注册,而且这是强制性的,是担心有人破坏词条还是什么才用手机号注册的。--Peterxy12留言2025年4月19日 (六) 08:52 (UTC)

必须说,我也不太明白。但我在想是不是因为萌娘百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网络备案的缘故……--Saimmx留言2025年4月19日 (六) 09:18 (UTC)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二十四条:“网络运营者为用户办理网络接入、域名注册服务,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运营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
部分邮箱(例如Proton Mail)是匿名的,无法用于核实真实身份信息,而中国大陆的手机号可以更好地和真实身份信息挂钩(不过如果仔细在网上找找的话其实也可以找到匿名的临时手机号)--101.71.37.106留言2025年4月19日 (六) 10:27 (UTC)
是不是一定要中国手机号码才能注册?--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4月19日 (六) 12:03 (UTC)
看了一下,可以用非中国大陆的手机号注册(但没试过)。——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4月19日 (六) 13:18 (UTC)
那就可以买张 Pay As You Go SIM Card 来注册?--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4月19日 (六) 19:23 (UTC)
你会喜提封禁--熊猫火狗留言2025年4月20日 (日) 07:28 (UTC)
嗷,看来网络的免费收SMS网站也不能用了--Saimmx留言2025年4月20日 (日) 07:33 (UTC)
萌娘百科现在封号完全看心情--熊猫火狗留言2025年4月20日 (日) 08:02 (UTC)
据我所知萌娘百科可以使用任意一地的手机号注册,手机号仅为实名制政策需要。( π )题外话 请酌情采信@熊猫火狗的言论,其因违反萌娘百科的收录规则的行为与社群产生冲突,此外在其他百科也有破坏行为,其涉及萌娘百科的言论可能不再中立。——Aktoputisu留言2025年4月21日 (一) 09:01 (UTC)
你是哪位?--熊猫火狗留言2025年4月21日 (一) 09:04 (UTC)
@Aktoputisu 你认不认识下面这些用户(中的任何一位)?(排名不分先后)
我想知道这两个账号是谁的
--熊猫火狗留言2025年4月21日 (一) 09:23 (UTC)
不理解你列出这些账号是什么意思,除了一位萌娘百科用户似乎比较活跃以外其他人看着和广告机器人无异。至于人身攻击的有关内容更是毫无头绪,不过本人就阁下被恶意攻击一事表示同情。——Aktoputisu留言2025年4月21日 (一) 09:49 (UTC)
日文、英文版也会封号吗?--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4月20日 (日) 08:09 (UTC)
用的一个账号--熊猫火狗留言2025年4月20日 (日) 10:22 (UTC)
用一张香港卡测了,可以。——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4月21日 (一) 01:19 (UTC)
以前的话,作为没被关注的站点,的确是按照mw的基础模式来运作的。但自从被盯上,试过原来域名(没cn的那个)被移除了备案,迁到国外一来国内访问效果不佳、二来被打的防护成本也不低、三来目标语言受众过于单一(en、ja基本上很少被使用)。在确定目标受众后,肯定只能考虑迁回国内并且按照国内的规矩办事,至少直到那次大规模关站整改之后。——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4月19日 (六) 13:18 (UTC)
您应该读一下WP:OE。--PexEric 2025年4月19日 (六) 14:20 (UTC)
你应该用WP:OEMOE提示。--Saimmx留言2025年4月19日 (六) 16:18 (UTC)
原来有这么多家,我只听过百度百科,不过内容不太准确。我不懂怎么改,也不敢,因为不知道是否官方立场。--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4月20日 (日) 08:24 (UTC)
现在萌娘百科就是个垃圾网站了,而且很可能已经违反了CC BY-NC-SA……--熊猫火狗留言2025年4月19日 (六) 16:29 (UTC)
中国大陆的应用或网站几乎都是这样,配合网络审查罢了。--HMOXDSS1 2025年4月21日 (一) 08:43 (UTC)

mediawiki储存机制

维基百科的讨论每次添加留言都要保存整个网页。在mediawiki储存时,是否只记录差别,还是记录完整网页?这样很费空间。--維基小霸王留言2025年4月22日 (二) 07:27 (UTC)

我这里的讨论留言应该是丢API,而非保存整个网页。--Saimmx留言2025年4月22日 (二) 10:28 (UTC)
我刚才的讨论留言,使用了discussiontoolsedit action的API。我这边把api.php的请求摘取一些出来:
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name="action"
discussiontoolsedit
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name="format"
json
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name="formatversion"
2
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name="uselang"
zh
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name="paction"
addcomment
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name="useskin"
vector-2022
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name="errorformat"
html
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name="errorlang"
zh
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name="errorsuselocal"
true
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name="page"
Wikipedia:知识问答
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name="commentname"
c-维基小霸王-20250422072700
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name="summary"
/* mediawiki储存机制 */ 回复
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name="assertuser"
Saimmx
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name="wikitext"
我这里的讨论留言应该是丢API,而非保存整个网页。
详细参数你可以在浏览器打开F12的开发工具,与手册对照后慢慢读。但简单来说,mediawiki储存时只纪录差别。--Saimmx留言2025年4月22日 (二) 10:36 (UTC)
discussiontools只是一个中间件,提交给它的是差异,不代表保存的是差异。保存实质是编辑了整个页面的源码。--YFdyh000留言2025年4月22日 (二) 16:20 (UTC)
我记得是记录每个修订版本的完整源码。记录差异对于后续检索(重新计算)和确定性(如果算法结果出现变化)不利。Wikipedia:不要担心性能,程序员会优化,也许有压缩和缓存。--YFdyh000留言2025年4月22日 (二) 16:19 (UTC)

感谢解答!--維基小霸王留言2025年4月25日 (五) 11:55 (UTC)

维基百科界面怎么装饰文锦留言) 2025年4月23日 (三) 19:52 (UTC)

怎样才可以学会维基百科这门高端的科技技术?--文锦留言2025年4月23日 (三) 19:52 (UTC)

不确定你想装饰到什么样的地步。不过如果是说装饰网页的话,CSS是最重要的技能。如果想做的效果很复杂,你可能另外需要JavaScript
如果想学CSS的话,MDN拿去。--Saimmx留言2025年4月24日 (四) 19:25 (UTC)
不确定你想装饰到什么样的地步--1.36.247.211留言2025年4月27日 (日) 01:35 (UTC)

关于台湾三级行政区桃源区、茂林区、延平乡、海端乡相邻的情形

请问桃源区延平乡是有很短的共同边界,还是只有一个共同交点,还是连共同交点都没有(但是相距很近)?

请问茂林区海端乡是有很短的共同边界,还是只有一个共同交点,还是连共同交点都没有(但是相距很近)?---游蛇脱壳/克劳 2025年4月21日 (一) 09:36 (UTC)

桃源区与延平乡并不相接,最近距离约0.5公里。这短短0.5公里也就是茂林区与海端乡的南北向共同边界。以上参考自中华民国内政部地名资讯服务网所提供的地图中的乡镇市图层。--Apan留言2025年4月22日 (二) 03:31 (UTC)
@Chen-Pan Liao那么请问旗山区九如乡之间、大树区里港乡之间又是怎样的情形呢?-游蛇脱壳/克劳 2025年4月28日 (一) 15:14 (UTC)
旗山区与九如乡之间只有一个共同交点(在高屏溪上)。大树区与里港乡之间也只有一个共同交点,和旗山区与九如乡之间的共同交点相同。--Apan留言2025年4月29日 (二) 01:2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