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蒂夫和蓋勒馬大屠殺
![]() | 此條目可參照法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5年2月28日) |
塞蒂夫和蓋勒馬大屠殺 | |
---|---|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影響的一部分 | |
![]() | |
位置 | 法屬阿爾及利亞 |
座標 | 28°N 02°E / 28°N 2°E |
日期 | 1945年5月8日至6月26日 |
類型 | 屠殺, 種族衝突 |
死亡 | 3,000至45,000[1][2] |
被害人 | 阿爾及利亞人 |
主謀 | 法國殖民政府 |
動機 | 鎮壓要求阿爾及利亞獨立的示威,暴亂者殺害102名法國定居者 |

塞蒂夫和蓋勒馬大屠殺是法蘭西殖民帝國當局和黑腳民兵於1945年在法屬阿爾及利亞塞蒂夫以及蓋勒馬周圍對阿爾及利亞平民發動的一系列襲擊。
1945年5月8日,約5000名穆斯林在塞蒂夫遊行慶祝德國投降。一些人舉着反法國殖民統治的橫幅。當地法國國家憲兵試圖奪取橫幅,結果遊行群眾與國家憲兵發生了衝突。 [3][4]為了抗議法國警察向抗議者開槍, [5]阿爾及利亞本地人在塞蒂夫攻擊當地的黑腳,此次攻擊導致102人死亡。法蘭西殖民帝國當局和黑腳決定報復,他們殺害了塞蒂夫和蓋勒馬約6,000至45,000名穆斯林。
衝突的爆發以及法蘭西殖民帝國當局和黑腳不分青紅皂白的報復為未來的阿爾及利亞戰爭埋下隱患。 [6]
事件
[編輯]二戰前,阿爾及利亞的反殖民運動已經開始組織,領導者包括梅薩利·哈吉和費爾哈特·阿巴斯。阿爾及利亞參與二戰加速了民族主義的發展。1943年,費爾哈特·阿巴斯發表宣言,要求阿爾及利亞獲得自治權,但法國沒有回應,導致民族主義情緒高漲。[7]
1945年5月8日,二戰歐洲勝利日當天,阿爾及利亞人在塞提夫舉行遊行,慶祝勝利並要求獨立。遊行中,示威者與法國警察發生衝突,雙方開火,導致暴力升級。隨後,農村地區的貧困民族主義者襲擊了黑腳,造成約90名歐洲人死亡。[8]
隨後,法國政府對阿爾及利亞人進行了殘酷報復,軍隊和警察大規模屠殺穆斯林平民,甚至動用飛機轟炸村莊,並允許黑腳動用私刑處決阿爾及利亞人。在蓋勒馬地區,法國官員支持民兵組織,系統性屠殺民族主義者,並受害者被埋進萬人坑。[9]
後續
[編輯]法國報告稱有1,020人死亡,但阿爾及利亞和部分歷史學家估計死亡人數高達數萬。英國歷史學家阿利斯泰爾·霍恩認為6,000人是一個較合理的數字。[10][11]
這次屠殺成為阿爾及利亞獨立運動的轉折點,許多阿爾及利亞人(包括曾在二戰中為法國作戰的士兵)對法國徹底失望。9年後,阿爾及利亞戰爭爆發,最終在1962年獨立。[12]
在阿爾及利亞,這場屠殺長期被政府低調處理,直到1988年民主化運動後才被重新關注。法國直到2005年才正式道歉。然而,關於這場屠殺是否構成「種族滅絕」仍有爭議,阿爾及利亞政府稱其為「殖民種族滅絕」,但部分學者認為更符合「政治屠殺」。
大衆文化
[編輯]阿爾及利亞電影多次描繪這一事件,如2010年Outside the Law和2021年Héliopolis,後者甚至代表阿爾及利亞角逐奧斯卡獎。[13]
參考文獻
[編輯]- ^ Archived copy. [2024-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25).
- ^ France urged to admit 1945 massacre. [2024-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14).
- ^ Morgan, Ted. My Battle of Algiers. HarperCollins. 2006-01-31: 17. ISBN 978-0-06-085224-5.
- ^ Planche, Jean Louis. Sétif 1945, histoire d'un massacre annoncé. : 137.
- ^ Témoins des massacres du 8 Mai 1945 en Algérie. [2011-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8).
- ^ Morgan, Ted. My Battle of Algiers. HarperCollins. 2006-01-31: 26. ISBN 978-0-06-085224-5.
- ^ Morgan, Ted. My Battle of Algiers. HarperCollins. 2006-01-31: 17. ISBN 978-0-06-085224-5.
- ^ Horne, Alistair. A Savage War of Peace: Algeria 1954–1962. New York: The Viking Press. 1977: 26.
- ^ Peyroulou, Jean-Pierre. 8. La légitimation et l'essor de la subversion 13-19 mai 1945. Guelma, 1945 : une subversion française dans l'Algérie coloniale. Paris: Éditions La Découverte. 2009. ISBN 9782707154644. OCLC 436981240.
- ^ François Cochet, Maurice Faivre, Guy Pervillé and Roger Vétillard, « Mai 1945, l'émeute de Sétif », La Nouvelle Revue d'histoire, No. 79, July-August 2015, p. 32.
- ^ Peyroulou, Jean-Pierre. 11. Les morts. Guelma, 1945 : une subversion française dans l'Algérie coloniale. Paris: Éditions La Découverte. 2009. ISBN 9782707154644. OCLC 436981240.
- ^ Jean-Pierre Peyroulou. Guelma 1945, Une subversion française dans l'Algérie coloniale. Paris: La Découverte. 2009. ISBN 978-9961-922-73-6 (法語)..
- ^ Massacres du 8 mai 1945 : Le message cinglant de Tebboune à la France. algerie360.com. 8 May 2020 [8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May 2020) (法語).
![]() | 這是一篇與歷史或歷史學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