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西爾維斯特一世
- Afrikaans
- Alemannisch
- Aragonés
- العربية
- مصرى
- Asturianu
- Беларуская
- Беларуская (тарашкевіца)
- Български
- Brezhoneg
- Català
- 閩東語 / Mìng-dĕ̤ng-ngṳ̄
- Cebuano
- Čeština
- Dansk
- Deutsch
- Zazaki
- Ελληνικά
- English
- Esperanto
- Español
- Eesti
- Euskara
- فارسی
- Suomi
- Français
- Arpetan
- Furlan
- Gaeilge
- Galego
- 客家語 / Hak-kâ-ngî
- עברית
- Hrvatski
- Magyar
- Հայերեն
- Bahasa Indonesia
- Ilokano
- Ido
- Italiano
- 日本語
- Jawa
- ქართული
- 한국어
- Kernowek
- Latina
- Ladin
- Lietuvių
- Latviešu
- Македонски
- മലയാളം
- मराठी
- Bahasa Melayu
- مازِرونی
- Nederlands
- Norsk nynorsk
- Norsk bokmål
- Occitan
- Polski
- Português
- Runa Simi
- Română
- Русский
- Sardu
- Sicilianu
- Srpskohrvatski / 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
- Slovenčina
- Slovenščina
- Српски / srpski
- Svenska
- Kiswahili
- தமிழ்
- Tagalog
- Türkçe
- Українська
- اردو
- Vèneto
- Tiếng Việt
- Winaray
- 吴语
- Yorùbá
- 閩南語 / Bân-lâm-gú
- 粵語
外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教宗 聖思維一世 Sanctus Silvester PP. I | |
---|---|
羅馬主教 | |
![]() | |
就任 | 314年1月31日 |
卸任 | 335年12月31日 |
前任 | 教宗米迪 |
繼任 | 教宗馬爾谷 |
個人資料 | |
本名 | Sylvester |
出生 | 285年 Sant'Angelo a Scala, Avellino [1] |
逝世 | 335年12月31日(335歲—12—31)(49—50歲) |
參見其他以「思維」為名號的教宗 |
Papa Urbano I 的教宗敬稱 | |
---|---|
![]() | |
參考敬稱 | 教宗閣下 |
語體敬稱 | 教宗閣下 |
宗教敬稱 | 聖父 |
身後敬稱 | 聖人 |
教宗聖思維一世(拉丁語:Sanctus Silvester PP. I;285年—335年12月31日)於314年1月至335年12月31日在位為教宗。
聖西物斯德是羅馬人,是在「米蘭詔書」發表之後,於三一四年繼任聖米濟亞德教宗位的第三十三位教宗。
他登位的時候,距君士坦丁大帝頒召宣布宗教自由僅一年。經過了大約三百年火與血的教難,在他執行宗座聖職廿一年期間,教會方享和平。據傳君士坦丁大帝是由聖西物斯德付的洗禮(但事實上是君士坦丁臥病在床的時候才領了洗,這時候教宗已經去世)。
他登位後,首先編了一部《殉道者傳略》(Martyologium),也是他把「上主,求你垂憐!」(Kyrie eleison)加入彌撒經文的。
他上任數月,即舉行了亞爾斯會議,宣佈了陶納派為異端。十年後,於三二五年六月,教會在土耳其尼西亞召開了教會史上第一次大公會議,宣佈了亞略派邪說為異端。出席會議的220位主教,齊集在高道巴主教和教宗的欽差代表團面前,確定了我們現在的尼西亞信經十二端永垂不朽。
君士坦丁大帝東遷,建立了君士坦丁堡,將他羅馬的拉特朗宮贈給了教宗,從此拉特朗宮就成了羅馬教宗的座堂。聖西物斯德興建了羅馬梵蒂岡聖伯多祿大堂,在珊沙林建造了聖十字架堂,在羅馬城外建造了聖老楞佐堂。
聖西物斯德教宗駕崩於335年,遺體先葬在地窟(Catacombs),後遷入普利西拉公墓的聖堂內。七六一年,教宗保祿一世又遷葬於聖西物斯德大堂內,這座聖堂後來稱為英吉利教堂。
聖西物斯德教宗是天主教會由「地窟時代」轉入「公開傳教時代」以後的第一位教宗。
外部連結
[編輯]譯名列表
[編輯]- 西爾維斯特:梵蒂岡廣播電台[永久失效連結] 作西爾維斯特。
- 思維:來自 香港天主教教區檔案 歷任教宗。
- 西爾維斯特一世:來自 大英簡明百科知識庫[永久失效連結] 與 大英百科全書線上繁體中文版[永久失效連結]。
- 西爾韋斯特一世、西爾維斯特一世:來自《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1993年版。
天主教會職銜 | ||
---|---|---|
前任者: 教宗美基德 |
羅馬主教 教宗 314年-335年 |
繼任者: 教宗馬爾谷 |
| ||
1至4世紀 | ||
5至8世紀 | ||
9至12世紀 |
| |
13至16世紀 |
| |
17至20世紀 | ||
21世紀至今 | ||
天主教(羅馬公教) | |||||
---|---|---|---|---|---|
組織、教宗、教義和儀式傳統 | |||||
歷史(英語:History of the Catholic Church) | |||||
制度 法典 | |||||
教理 | |||||
七大聖事 | |||||
聖母論 | |||||
神學家 (教會聖師) | 大亞爾伯特 · 聖盎博羅削 · 聖安瑟莫 · 帕多瓦或里斯本的聖安多尼 · 聖托馬斯·阿奎那 · 聖亞他那修 · 希波的聖奧思定 · 該撒利亞的巴西略 · 可敬者伯達 · 羅伯·白敏 · 聖伯爾納鐸 · 聖文德 · 聖伯多祿·卡尼修斯(英語:Peter Canisius) · 聖加大利納 · 金言聖伯多祿(英語:Peter Chrysologus) · 金口若望 · 亞歷山大的聖濟利祿 · 耶路撒冷的聖濟利祿 · 彼得·達米安 · 聖厄弗冷 · 聖方濟各·沙雷氏 · 教宗額我略一世 · 額我略·納齊安 · 普瓦捷的依拉略 · 聖依西多祿 · 聖熱羅尼莫 · 聖若望·達瑪森 · 十字若望 · 聖勞倫斯·布林希(英語:Lawrence of Brindisi) · 教宗良一世 · 聖亞爾豐索(英語:Alphonsus Maria de' Liguori) · 聖女小德蘭 · 聖女大德蘭 · 亞維拉的若望(英語:John of Ávila) · 賓根的希爾德加德 · 納雷科的聖額我略 | ||||
教宗良十四世 | |||||
歷任教宗 | |||||
修道會 | |||||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 |
| ||||
個別教會 按禮儀劃分 |
| ||||
會議 活動 | |||||
其他 | |||||
綜述(英語:History of the Catholic Church) | ||
---|---|---|
早期教會 | ||
君士坦丁大帝至 教宗額我略一世 | ||
中世紀前期 | ||
中世紀中期 | ||
中世紀後期 | ||
宗教改革 和反宗教改革 | ||
巴洛克時期 至法國大革命 | ||
修道制度及修會 | ||
教育和科學 | ||
近代傳教事業 | ||
19世紀 |
| |
20世紀 |
| |
21世紀以來 | ||
各地天主教史 | ||
相關主題 | ||
隱藏分類:
- 自2018年10月擴充中的條目
- 自2018年10月缺少來源的條目
- 使用過時圖像語法的頁面
- 本地相關圖片與維基數據不同
- 含有拉丁語的條目
- 使用Lang-xx模板的頁面
- 維基共享資源分類鏈接使用了維基數據上的匹配項
- 自2018年3月帶有失效鏈接的條目
- 條目有永久失效的外部連結
- 包含FAS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ISN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WorldCat實體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NE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NFda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CANTI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J9U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L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VcB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DTBIO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Trove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SUDO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