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胡葡萄/draft
![]() | 本草稿尚未完成,內容未必可信。 本草稿未來可能會被移動成為正式內容。 來源搜尋:「"draft"」——Google:網頁、新聞、學術、圖書、圖片;百度:網頁、新聞、學術、圖片;搜狗微信;知網工具書;JSTOR;維基百科圖書館 本用戶頁由Wong128hk(貢獻·日誌)於7年前最後編輯。 |
申泮文 | |
---|---|
出生 | ![]() | 1916年9月7日
逝世 | 2017年7月4日![]() | (100歲)
公民權 | ![]() |
母校 | 南開大學 西南聯合大學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化學(無機化學、化學教育) |
申泮文(1916年9月7日—2017年7月4日),
早年生平
[編輯]1916年9月7日,申泮文生於廣東省廣州市從化縣一個貧寒工人家庭,父親為生計而攜家北上,勉強供他上中學[1]。申泮文就讀天津市南開中學,在學校受愛國主義思想影響,立志接受高等教育,從而報效國家;他刻苦學習,在1935年以成績優異畢業,其後考進南開大學化工系[1][2]。
在南開大學求學期間,申泮文一直保持優異成績[1]。當時正值日本侵華前夕,大學經常有日本官員、特務、娼妓到訪,闖進大學的課堂、實驗室、學生宿舍、圖書館,加上日本的中國駐屯軍常把校園用作練兵場,妨礙上課,師生們抗議未果[1]。到了1937年七七事變後,南開大學位處的天津遭日軍攻陷,校園毀於日軍轟炸,學生們被迫另謀出路,中斷求學[2][3]。申泮文感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決定南下從戎,受訓後直赴上海參與淞滬會戰[2]。
日軍攻陷上海後,申泮文參與湘黔滇旅行團(即長沙臨時大學的「徒步遷校」),在68天內步行1,671公里到昆明,在西南聯合大學化學系繼續求學[2][3]。他用兩年時間學好三年的課,並確立以教育來強國的理想,最終在1940年畢業[2]。戰爭結束後,申泮文等人受命負責南開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恢復辦學的公物押運工作,把逾300噸公物從臨時校舍運回原校,路途達3,500公里[4]。
工作和貢獻
[編輯]化學教育
[編輯]教學生涯和作風
[編輯]申泮文畢業後一度在昆明天祥中學執教[5]。他在1946年開始到母校南開大學任教,後在1959年離職,轉到太原參與山西大學建校,成功建設山西大學化學系;到了1978年底,他重回南開大學執教鞭[2]。
申泮文很重視高等化學教育,他長期為本科生上課,是史上用最多時間講授化學基礎課的中國化學家(截至2017年)[2]。南開大學化學系一年級的第一門基礎課是「化學概論」,由申泮文任教,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在化學界構成廣泛影響[6]。除了本科生外,申泮文亦有指導博士生、碩士生,【例如?】[6]
【2. 各種教學習慣/思想 eg 愛國主義 / 前三排只坐女生】
撰寫教科書
[編輯]推動電子化學教育
[編輯]倡導課程改革
[編輯]無機化學研究
[編輯]個人生活
[編輯]性格和愛好
[編輯]家庭
[編輯]政治立場
[編輯]榮譽
[編輯]【1st X出國、X博士的中科院院士】
晚年生活和逝世
[編輯]評價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