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車林巴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車林巴布蒙古語Цэрэнбаавай,1863年—1923年)又作車林巴博蒙古族,清朝喀爾喀後路土謝圖汗部中右翼旗人,土謝圖汗部(喀爾喀後路)中右旗末任札薩克多羅郡王(任職至1917年)[1],人稱「車王」[2]

生平

[編輯]

清同治二年(1863年),車林巴布出生,他是土謝圖汗部中右旗郡王桑齋多爾濟的五世孫,其兄弟為鄂多台。光緒十一年十一月(1885年),時任頭等台吉的車林巴布獲賞為「二等侍衛,在大門上行走。」光緒十二年九月(1886年),車林巴布娶肅親王隆懃的次女為妻,常駐北京[2]。他當時並不住在所屬的中右旗,偶爾回庫倫一趟,通常會在大庫倫的宮殿裏安排專門的官員來管理家鄉的事務。他還因出資幫助修復被燒毀的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寺廟而獲得3項表彰[3]。光緒二十一年十一月(1895年),車林巴布的父親鄂特薩爾巴咱爾因病乞休。光緒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二日(1895年),因其兄早逝,車林巴布承襲中右旗多羅郡王爵位。同月,「命在乾清門行走。」光緒二十四年十二月(1899年),賞戴三眼花翎。光緒三十二年二月(1906年),因病開去乾清門行走、前引大臣之差使。光緒三十三年二月(1907年),車林巴布回旗養病。當時,車林巴布在清廷已無職務,但光緒帝仍然賞其穿素貂褂[2]

此後,車林巴布的身體狀況一直不佳。清末民初,哲布尊丹巴政權設置議會,車林巴布為議員,經常因病請假[4],回旗治療。蒙古共戴七年(1917年),博克多汗因其不積極參與政務而免去其扎薩克職務,1919年後其職務由該旗協理台吉圖博多爾濟代理[3]。民國七年(1918年),車王再度由外蒙古庫倫來到北京,但身體狀況並未明顯改善。鄂多台在《鄂多台日記》中稱,自己長期代車林巴布領取薪俸、修建房屋、收取地租,並代車林巴布應酬滿蒙王公、向中華民國政府請假。這在《鄂多台日記》中多有記述。比如,民國九年(1920年)元旦之日,「早十時,總統(徐世昌)在懷仁堂受賀。車王禮節單併入門證交來,因病不克到。」同月22日下午6點,「輪子會車王主人擷英,因頭上生瘡避風,請庚(即鄂多台本人)代東,」並記錄了飯費。同年2月26日(農曆正月初七日)「代車王遞呈告假。二月二十八日,筵宴茶會,交入門券二,……。」車林巴布的側福晉常常代車林巴布派手下赴北京大紅羅廠的鄂公府(鄂多台的府邸)支洋、辦事[2]

由於鄂多台實際掌管車王府事務,故鄂多台對外經常用車林巴布的名義寫「喀爾喀札薩克多羅車郡王府為知照事……此照」「准此」 之類文書,並蓋有關防。甚至連中華民國政府、蒙藏院致車林巴布的公函也直接送達大紅羅廠的鄂公府[2]

車林巴布自己則是個「一事不知的人」。民國七年(1918年)8月,鄂多台去問車林巴布的履歷,「車王一概不知,程途亦不曉。由庫至中旗路徑,亦不明白。只可由庚查核呈報典禮科而已。」逾月,鄂多台「至車府問遞差使年月日並請假日期,伊不能答。僅雲在口外將呈被燒。又云:當初,肅王勸說留一差使,以備將來回京地步,銷差當差。又云:所有公事,均由二奶(即車林巴布的側福晉)叫人去辦,伊一概不管。又使大爺進內(宮內)查稟事檔矣。」[2]外蒙古革命後,車林巴博(車林巴布)於蒙古共戴十三年(1923年)死去[5]

參見

[編輯]
  • 車郡王府建築遺存,位於東四三條,已被列為北京市東城區不可移動文物。
  • 車王府曲本,有可能為車林巴布郡王府所藏,後流入書肆,1925年為孔德學校馬廉購得,是明清戲曲、曲藝研究的重要資料。

參考文獻

[編輯]
  1. ^ Зоригт засгийн хошуу (Түшээт хан аймаг). Монголын түүх. [2019-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5). 
  2. ^ 2.0 2.1 2.2 2.3 2.4 2.5 王政堯. 《车王府曲本》研究初得——兼议传承宣南文化的重要意义. 近代中國研究. 2010年6月28日 [2012年11月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4月2日). 
  3. ^ 3.0 3.1 Natsagdorj, Khatanbaatar. МАНЖ ХАЛХЫН УРГИЙН ХОЛБОО ГАРЧИГ ТЭРГҮҮН ХЭСЭГ: МАНЖ ХАЛХЫН УРГИЙН ХОЛБОО. [2023-04-22] (蒙古語). 
  4. ^ Улсын хуралд хожимдсон ван Цэрэнбаавайг шийтгэжээ. Монголын түүх. 2016 (蒙古語). 
  5. ^ 陳棟榮. 《车王府曲本》与车登巴咱尔无关. 《海外文摘》. 2021年, 74 (第19期): 13-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