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德国南部

坐标49°N 10°E / 49°N 10°E / 49; 10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埃米尔·巴尔巴尼(Emil Barbarini )笔下的贝希特斯加登展现了典型的德国南部风景
高地德语方言分布

南德国(德语:Süddeutschland)是一个地理区域概念。南德国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线,但一般是指使用上部德语的地区。根据1960年版《新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南德是指“位于中德山地门槛(mitteldeutsche Gebirgsschwelle)以南的德国地区,大致包括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莱茵兰-普法尔茨南部以及黑森美因河以南地区。此地区由通常称为西南德的上莱茵平原及其相连的阶地地形、上德国高原(多瑙河以南)与德国阿尔卑斯山构成。”

在语言学上,南德大部分地区属于上德语方言区,该语区还包括奥地利列支敦士登瑞士德语区南蒂罗尔

在政治上,“南德”一词通常指的是1949年成立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中位于南部的巴登-符腾堡巴伐利亚两个联邦州。

在较具文化意涵的范畴中,该词也包括达姆施塔特行政区(即南黑森)、萨尔兰普法尔茨地区,以及至少莱茵黑森的南部地区。其中,萨尔兰莱茵兰-普法尔茨巴登-符腾堡与黑森南部组成德国的西南部,而巴伐利亚则构成东南部。

边界

[编辑]

南德主要与北德形成对比,涵盖了19世纪时未纳入北德意志邦联德国现代领土。北德与南德之间是界线模糊的中德地区(Mitteldeutschland),大致对应中部德语方言的分布区,包括弗兰肯图林根萨克森等地。

德意志邦联(1815-1866年)时期,普鲁士(北德)与奥地利帝国(南德)之间的政治势力分界被称为“美因线(得名自美因河),而联邦议会则设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然而“美因线”并未沿着美因河在法兰克福上游的河道延伸,而是大致对应巴伐利亚王国的北部边界。

语言学上,南德对应上德语方言的分布区。南德在文化与语言上与瑞士德语区奥地利以及德语为主的南蒂罗尔更为相近,而与中部与北部德国的差异则更为显著。一个戏谑的术语用以描述巴伐利亚文化的文化界线是“白香肠赤道”(Weißwurstäquator),即将北德与白香肠故乡分隔开来的“赤道线”。

人口

[编辑]

德国人口最多的两个联邦州——巴登-符腾堡巴伐利亚——皆属于南德地区,两州总人口达2,350万。若广义地将莱茵兰-普法尔茨萨尔兰也纳入南德,则南德地区约有3,000万人居住。因此,约40%的德国人口,以及近30%的德语母语者生活于此地区。

在17至18世纪,来自南德、特别是普法尔茨地区的移民(即所谓的宾夕法尼亚德裔人)成为美国殖民时期宾夕法尼亚省以及现今美国其他重要定居中心的最早移民群体之一。[1]

南德地区以天主教为多数宗教信仰,但也存在相当数量的新教路德宗人口,尤其分布在符腾堡北部、部分巴登地区与弗兰肯(巴伐利亚北部)。这一情况与几乎完全新教化的北德地区形成对比。由于20世纪末大量土耳其人(参见德国的土耳其人)等非基督徒移民的进入,南德地区目前也有少数穆斯林群体(约25万人,占总人口的2–3%)。

历史

[编辑]
德国统一前的德意志邦联,其中奥地利为橙色,普鲁士为蓝色

“南德”一词难以明确界定,与该地区的历史与政治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关于神圣罗马帝国(自约1500年起有时附加“德意志民族”的称号)及其历程。由于14世纪起多数皇帝出自哈布斯堡家族,帝国一方面向东南扩张,另一方面自宗教改革以来,天主教会的影响在南部重新增强,进而加深了帝国南半部在宗教与文化上的多样性。拿破仑战争及其不断变化的同盟关系也对地区政治分化产生重大影响,最终于1806年导致帝国解体。

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成立的德意志邦联(1815–1866)呈现如下格局:北方的大国普鲁士能够掌控大多数北德与中德的邦国(除汉诺威萨克森外);而南方的奥地利则需面对如巴伐利亚符腾堡等大型邦国,这些邦国在拿破仑时期获得了规模与地位,并重视自身的独立性。

1859年,普鲁士提议分割邦联军队最高指挥权:普鲁士掌握北德兵力,奥地利掌握南德兵力,但遭奥地利拒绝。1866年6月,普鲁士再次提出类似计划予巴伐利亚,亦被巴伐利亚否决。

在1866年6月与8月德意志邦联解体后,巴伐利亚符腾堡巴登黑森大公国陷入无军事同盟的境地。根据布拉格和约,它们本可组建南德意志邦联,但此构想未能实现,部分原因是对巴伐利亚可能主导联盟的疑虑。最终这四个邦国于1866/1867年与普鲁士签订了1866年保护与防卫联盟

而北方,普鲁士与其盟友则建立了北德意志邦联这一联邦国家。透过改组后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南德邦国(但非奥地利)已与北德建立起密切的经济联系。但直到普法战争(1870/71年),四个南德邦国才决定加入北德邦联,实现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亦即德意志问题中的小德意志方案的落实。

在此之前,位处普鲁士奥地利之间的“第三德国”仅在少数时期实际存在。即便南德邦国之间也意见分歧,例如巴登倾向立即加入北德邦联,而巴伐利亚则最坚决捍卫其独立性。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Shea, John G. Making Authentic Pennsylvania Dutch Furniture: With Measured Drawings. Courier Corporation. 2012-12-27: 3 [2025-05-11]. ISBN 978-0-486-157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12) (英语). 
  • Handbook for Travellers in Southern Germany: Being a Guide to Wuertemberg, Bavaria, Austria, Tyrol, Salzburg, Styria, &c., the Austrian and Bavarian Alps, and the Danube from Ulm to the Black Sea, Murray's foreign handbooks, 1871

49°N 10°E / 49°N 10°E / 4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