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日亨
外觀
趙日亨 | |
---|---|
大明貴州左布政使 | |
籍貫 | 雲南雲南府安寧州 |
族裔 | 漢族 |
出生 | 四月二十七日 |
逝世 | 卒年不詳 |
出身 | |
|
趙日亨(?—?),字肖庭,號貞所,雲南雲南府安寧州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編輯]萬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雲南鄉試第二名舉人,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進士,戶部觀政,授任南京太常寺博士,三十五年補任北京,三十八年行取考選,四十年選授山西道御史,四十二年巡視工程,巡視東城,巡按山東[1]。福藩之國,中使躧丈膳田,騷動連省,日亨抗疏調畫得允[2]。山東歲饑民亂,日亨奉命巡按,疏請蠲免,撫綏底定。時有監司恃婦翁為首輔,行殊不法,日亨劾之,並及首輔,由此外轉川南兵備道副使[3][4]。值奢酋叛,募死士斬叛目黃光輝,率兵解省城圍,晉秩賜金,邛雅皆有祠祀之。天啓二年十二月升廣東右參政[5],五年十月升四川安綿道按察使[6],六年閏六月調下南道[7]。崇禎元年(1628年)三月升四川右布政使[8],三年正月升貴州左布政使[9],會以病請,門人張星曰:師勲已勒岷峨,樞撫在旦夕間,何遽言歸也?亨曰:年來中外任事,率植黨營私,大亂將作,每思匡救,愧遐蹤力微,忍逐流乎。遂以貴州左布政使致仕。著《寤歌樓集》[10]。
家族
[編輯]曾祖趙淮,祖趙崑,父趙禧,教授。
參考文獻
[編輯]- ^ 《萬曆辛丑科履歷》:趙日亨,曾祖淮,祖崑,父禧,教授。肖庭,詩一房,甲戌四月二十七日生。安寧州人,戊子二名,會二百四十七名,三甲九十一名。戶部政,授南太常寺博士,丁未補北太常寺博士,庚戌行取考選,壬子授山西道御史,甲寅巡視工程,本年巡視東城,巡按山東,戊午升四川付使,壬戌升廣東參政,乙丑升四川按察使,丙寅調下南道,戊辰升右布政,己巳升貴州左布政,辛未考察。
- ^ 《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五百二十八》:萬曆四十三年正月乙丑,時 福府差承奉往東省丈田,所在擾害。山東巡按趙日亨疏言東人向苦旱,近苦水,今每畝三分,倍逾五分之額,而又以狐假者索之,必至溝殍道殣。且其地半濱海,半聯遼,今中州之窮搜,全楚紛擾,蘆州鹽店之屑瑟,具叢眾怨,而適以酼烏獸,聚者倡之,能必其不揚航操弋,與之響應乎。夫田畝不足,須丈界,至不明,須丈頃。坐派四千四百八十畝,零無尺寸虧也。額租一萬三千四百五十兩,零無纖毫減也。冊籍具明,租戶各定,有司徵不加少,中使營不加多。乞 陛下俯收清丈之命,亟停藩閹之差。每畝三分逐歲,有司徵收依期,解納一如部議。巡撫錢士完亦極言中使清丈之害。 上曰:福府田地既奉有明旨,自行管業,本府差官查丈田地,與冊相同者查收。外近有奸民,故將膏腴藏匿,以荒蕪朦朧搪抵,與冊互異,豈得不行查丈,不必又來煩瀆。
- ^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五百四十四》:萬曆四十四年四月乙卯,河東巡按萬崇德、山東巡按趙日亨各以候代愆期,離任回籍,署都察院事刑部尚書李鋕論奏崇德以母病歸,日亨以輿疾去情,俱迫切。而崇德更甚,但御史為貞憲之官,巡方無逕行之例,宜俟兩臣補官之日,崇德罰俸半年,日亨降俸二級以示懲戒。從之。
- ^ 《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五百七十六》:萬曆四十六年十一月,升湖廣參政施浚明為廣西按察使,河南副使趙良相為山東參政,禮部郎中徐如珂為廣西參政,山西道御史趙日亨為四川副使。
- ^ 《明熹宗悊皇帝實錄卷之二十九》:天啟二年十二月,升太常寺少卿史孟麟為南京太僕寺卿,四川按察司副使趙日亨為廣東布政使司右參政。
- ^ 《明熹宗悊皇帝實錄卷之六十四》:天啟五年十月,升貴州按察司朱芹為本省布政使司右布政使,浙江按察司副使孫枝芳為本省布政使司右參政,廣東布政使司參政趙日亨為四川按察使安綿兵備道。
- ^ 《明熹宗悊皇帝實錄卷之七十三》:天啟六年閏六月,升四川成都府知府李一公為本省副使管驛傳道,改松潘道參政蕭一甲於威茂道,貴州糧道副使史贊舜於松潘道,安綿道按察使趙日亨於下南道,加按察司僉事叚師文為右參議,威茂道參議劉可訓為副使,俱照舊監軍,從吏部覆四川撫按所請也。
- ^ 《崇禎長編卷之七》:崇禎元年三月壬戌朔,升四川按察使趙日亨為本省右布政使。
- ^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崇禎三年正月,以來斯行為福建布政使,趙日亨為貴州布政使。
- ^ 《雲南通志》
![]() | 這是一篇明朝政治人物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