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知识问答/存档/2025年3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美国是否有法律规定网站要有18禁警告?

一般来说,进入18禁网站至少会有“你是否已满18岁?”这样的警告,在台湾这是有法律依据的。当然美国18禁网站通常也会有警告,但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吗?还是只是业者自律的行为?--世界解放者留言2025年2月25日 (二) 05:32 (UTC)

2023年之前,美国是没有“18禁”,但是现在就需要看你是从那个州登入,例如德州,要求网站(不限于色情网站),只要是“故意”发布“对未成年人可能有害”的内容,而内容超过三分之一,就需要验证浏览者的年龄,确认浏览者是18岁或者以上。根据 Pornhub(色情网站),Louisiana、Florida 和 Idaho 也陆续开始有类似的要求。 不过有些州认为对年龄审查,有可能泄漏个人资料,立法未必太顺利。--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2月28日 (五) 08:34 (UTC)
有是有但是仅局限于您登陆Google的邮箱是未成年账号或者是学校账号--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2025年3月5日 (三) 17:44 (UTC)

who knows the full company name of Sunotech?

Who knows--Sunotech-Shanghai留言2025年3月11日 (二) 03:17 (UTC)

Are you referring to Suntech Power?--Saimmx留言2025年3月11日 (二) 13:47 (UTC)
保加利亚 Sunotec Group?--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11日 (二) 19:07 (UTC)

“你维”

近日在中文维基百科讨论中频繁出现“你维”一词,个人观察上下文猜测该词指中维。此处正是中维,但“你”作为第二人称,顾名思义的感觉就像说“你们的维基”,听起来有一种把中维和自己对立之感。

我想知道这样的说法怎么来的?是否隐含着一种褒贬?--ZLin2222留言2025年3月4日 (二) 18:21 (UTC)

你国。真的没见过这种用法吗?——暁月凛奈 (留言) 2025年3月4日 (二) 20:50 (UTC)
或者简单一点"你家"--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2025年3月5日 (三) 15:19 (UTC)
可能有批判含义,也不算贬义吧?--SummmerSky留言2025年3月10日 (一) 11:10 (UTC)
取决于使用者的意图吧,如果自身明显是参与者,感觉贬义居多,即割裂或批判。比如“贵司”,依上下文不同,可能是正式、尊重,或者嘲讽,或者自嘲、自傲,等许多意味。--YFdyh000留言2025年3月10日 (一) 11:25 (UTC)
同意,是褒是贬,取决于使用者的意图,不过网友所提及的“你国”,明显是贬义(成为敏感词之后,就更加确定是贬义,最少官方是这样认为)。跟欧洲不同, 身处于亚洲的人,不管是什么国藉,一般都不会(或者不敢)自嘲所处的国家,所以自嘲的可能性也不高。相反,“贵国”就可褒可贬,视乎前文后理,一般都是褒义。不过用“你”,又不一定是负面,以前出差见客时,也有客户说“你们家”的东西不错,然后下订单给我。至于“你维”,是褒是贬,搜索了一下,看了一些内文,从前文后理看,似乎是介乎于贬义与吐槽之间。--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12日 (三) 08:10 (UTC)

最小的维基人几岁阿

如上,看WP:RECORD,最年少的行政员是Jimmy Xu,但实在好奇最年轻的编者,目前为止看到的应该是User:Gaolezhe,2010年出生,像我是2009年的。--August讨论签名 2025年3月4日 (二) 13:12 (UTC)

如果不仅限作出贡献性编辑的用户的话,在学校和日期条目恶作剧的有不少小学生(——暁月凛奈 (留言) 2025年3月4日 (二) 13:26 (UTC)
XD,不过我比较想知道贡献性编辑的--August讨论签名 2025年3月4日 (二) 14:12 (UTC)
:(确实看到好多--SummmerSky留言2025年3月10日 (一) 11:02 (UTC)
年轻真好啊,岁月不饶人。尤其是看父母两鬓斑白,皱纹渐展,倍觉心痛。 --花开夜 留言 ·签名 ·贡献 2025年3月11日 (二) 18:42 (UTC)
好文笔--SummmerSky留言2025年3月13日 (四) 10:11 (UTC)

靠黑洞的引力能不能加速到光速?

原标题为:黑洞为什么中间是黑的?

我一直在想黑洞中间到底有什么,为什么是黑洞,我有一天突然想到有没有可能黑洞的吸力不是能把光都吸住,那是不是应为黑洞的吸力吧反射的光给吸住了才是黑色,应为我们的眼睛是靠反射的光而看到东西,但是应为黑洞的吸力才看不到黑洞里头到底是什么,然后我有想到那被黑洞吸进去的东西是不是被加速到光速了呢, 应为黑洞的吸力<光速那岂不是靠黑洞能把物体加速到光速但这有违背光速是不变的定律,我就一个高一学生不知道怎么解释,希望各位大佬能给我解释,谢谢。--NotFiliHere留言2025年1月30日 (四) 18:54 (UTC)

@NotFiliHere阁下您好,在下也不清楚为什么黑洞是黑的(一定要说的话,就是看起来是黑的),或许是能吸收光的缘故吧。( π )题外话:一般来说条目的讨论页是帮助编辑们发现问题和交流编辑过程的地方,阁下可以到WP:知识问答中去问问天文学专业的编辑吧。--花开夜 留言 ·签名 ·贡献 2025年1月30日 (四) 18:57 (UTC)
我说实话,我想问的是黑洞到第是不是违背了光速不变的定律,应为他的吸力比光速强,那是不是能依靠吸力而加速到光速?(知道了,下次不放到讨论页)--151.43.45.46留言2025年1月31日 (五) 10:33 (UTC)
阁下的认知不像是高中生。力和速度根本不是同一个物理量(在浙江,这是初二/八年级的知识)。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31日 (五) 10:59 (UTC)
“光速不变的定律”?? 这是哪里出来的定律? 我只知道 我在学到 反射问题的时候, 就是因为光 速率不一样,所以 水中的筷子才会"被"折断... 压根没学过啥 "光速不变"的定律... 抱歉~ 书念得少...--Innova留言2025年2月12日 (三) 08:37 (UTC)
光速不变没错,但这是指在真空中所有惯性参考系下光速不变。阁下提到的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好像被折断,是因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不同。--Nebulatria留言2025年2月14日 (五) 02:02 (UTC)
所以,是谁告诉你,"黑洞" 内部 是“真空” 的呢?
连光都逃出不来的地方,会抓不住气体??--Innova留言2025年2月16日 (日) 18:43 (UTC)
我觉得,准确来说,黑洞并不能说是“黑颜色”的,而是“看”不见。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30日 (四) 20:15 (UTC)
正如盲人不知黑为何物。--花开夜 留言 ·签名 ·贡献 2025年1月31日 (五) 01:59 (UTC)
黑洞的速度比光快,黑洞可以吸收一切(包括光)这就是为什么它是黑色的--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2025年1月31日 (五) 19:51 (UTC)
黑洞的速度比光快”大错特错,请不要误导。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31日 (五) 19:56 (UTC)
(没看到规则故此撤回)--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2025年1月31日 (五) 20:24 (UTC)
@NotFiliHere如果您的确有高一知识,您可以这样理解史瓦西黑洞。但是我严重怀疑阁下是否有物理常识。--PexEric💬|📝 2025年2月2日 (日) 06:49 (UTC)
简单说一句,黑洞的光谱是X,而褐矮星冷却之后的黑矮星是Y9。黑洞是绝对黑色(除了吸积盘以外)。--SummmerSky留言2025年2月8日 (六) 05:10 (UTC)
(~)补充,这是因为它吸收所有光。--SummmerSky留言2025年2月8日 (六) 05:17 (UTC)
提示:Y9也叫做T10。--SummmerSky留言2025年2月8日 (六) 11:59 (UTC)
黑洞是密度极高的类星体,因为实在太高密度,所以逃逸速度超过光速,以致所有粒子,包括光都逃不出来。--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2月20日 (四) 18:26 (UTC)
我说,我在意大利高中,这里高一才学到向量,我只是想知道靠黑洞能不能超过光速,应为狭义相对论的两基础理论是光速不变--NotFiliHere留言2025年3月5日 (三) 10:15 (UTC)
根据狭义相对论,光速在真空中的传播速率是一个常数,而且无论观测者是静止还是运动中,观测者看到的光速都是一个常数。原因是时空弯曲了,意思就是运动中的观察者,相对于静止的观测者,时间会变慢,这种现象叫做 Time Dilation。这种变化使到不同的观测者,无论运动速度有多快,他们所测量到的光速都是不变的,都是同一个常数。--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5日 (三) 18:08 (UTC)
按您的意思那靠黑洞的引力是到不了光速--NotFiliHere留言2025年3月5日 (三) 21:38 (UTC)
问题是,黑洞中,并不是"真空"状态--Innova留言2025年3月6日 (四) 02:58 (UTC)
根据广义相对论,跟所有无质量粒子一样,重力波的速度刚好等于真空中的光速。不过,亦看过一些论文主张:如果引力速度等于光速,那么光(电磁波、光子)就可能可以从黑洞中逃出,所以这可能意味着引力速度比光速快。--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6日 (四) 08:41 (UTC)
在真空状态之下,重力速度应该是光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重力速度并不是指物体或者粒子在重力之下的运行速度,而是指重力从物体或者粒子传播的速度。这就是为什么恒星或者气体云太靠近黑洞,被黑洞的引力撕碎,令到气体绕着黑洞运行,形成所谓的吸积盘,这就是为什么黑洞图片的周围会有红色环。--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6日 (四) 08:22 (UTC)
首先请容我确认黑洞的定义,黑洞并非“洞”,它是一个“东西”,一个非常非常小非常非常重的物体,或者说,一切重量夸张到这种程度的物体都可以叫黑洞。你甚至可以把非常非常大量的鼹鼠放在一起,只要总共的重量够大,它们就会自己坍缩成一个黑洞。
它密度和重量达到了一个非常极端难以计量也难以想象的程度,以至于在黑洞附近的世界运行规律也因此受到影响,超出了被人类整理归纳为“科学”的范畴。也就是说,它附近实际会发生什么,目前的科学家们还尚在研究,没办法给你一个足够说服他们自己所有人的完备答案。
我们已经知道的是,我们所知道的“颜色”是光接触物体之后返回,再进入你眼睛里产生的。而“黑”其实就是“没有光”,常规物体显现黑色是因为表面的材料吸收了光,什么光都没有返回,眼睛注意到从“那个方向”原本应该过来的光并没有出现,于是就认为“它是黑的”。
而黑洞,无论构成黑洞的是什么东西,是用木头还是铁,鸡还是鸭子做的,只要是这种极端密度的物体,都能产生足以将包括光在内的一切都拖入其中的强大引力。到了这种程度,黑洞“原本是什么颜色”,或者说,光接触黑洞后原本会返回什么颜色的光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接触黑洞”的光被永远地拖入其中,不可能再返回任何颜色了。因为这种拖入其中的引力和黑色的材料一样不会让任何光返回你眼中,所以对于眼睛来说黑洞和黑色物体一样,都是黑色的。
---
而另外一个问题“靠黑洞能不能超过光速”就需要另行分解了。
首先我需要承认,@Stanleykswong提到的论文我并不了解,我仅讲述我知道的,一些应该是被广泛认同的结论。
根据广义相对论,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不可能达到光速,因为随着速度趋近光速,继续提升速度所需的能量将会飞速增加,最终在非常接近光速时变为无穷大,也就是说你就算耗尽这有限的宇宙中一切潜在的能量,你也不可能让一粒沙子获得它需要的无穷大的能量来加速至光速。
但是光为什么是光速呢?很简单,它的质量等于零,并不是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什么的,根据理论,它就是一种完全无质量的事物。
但如果论及“借助黑洞能不能加速”这个问题,我建议你看看引力弹弓,这是一种借助引力令你获得加速的航天动力学概念,十分复杂,超出了我能讲清楚的范畴,若是你感兴趣可以查看这个条目来进一步了解。
但是据我所知,引力弹弓也不是凭空变出速度来的,它本质是允许你从黑洞手里以动能形式偷走能量。理论上如果存在一个质量无穷大的黑洞,而你在无穷远处的一个安全区域对黑洞使用无穷次引力弹弓,你最终或许确实会在消耗无穷多的时间后达到光速。
但正如你所见,这个计划有这么多的“无穷多”“无穷大”“无穷远”,在这个处处有限的宇宙中实现实在有些过于困难了。--法拉留言2025年3月9日 (日) 16:41 (UTC)
引力弹弓没有那么复杂;
就如同彗星: 当 距离太阳越近,受到引力越大,移动速度就越快! 此时,若你跳脱至非太阳系观点,会看到 太阳在移动! 如果 彗星靠近太阳时,太阳正朝着 彗星移动 相同方向前进,那 彗星需要移动到折返点的距离加长了,受引力影响的时间也跟着加长,所以 彗星到达折返点时的速度 就会比太阳停在原地的时候 来的更快! 相反 也是一样。原理就是这样而已。
严格说来,其实 就是 你偷走行星动能的一部分,作为你自己的动能! 但是 因为行星跟你的质量相比 太悬殊,所以 行星被你偷走的动能 小到无法被察觉而已。--Innova留言2025年3月11日 (二) 01:31 (UTC)
解释得很好,但是你是否打错了“恒”字,太阳是恒星(Star),所以最后一段我猜你是想说偷走恒星的动能,而不是偷走“行”星(Planet)的动能。--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11日 (二) 08:59 (UTC)
应该说,只要 质量"远"比你大的 就行,不局限于 恒星或行星! 当然 质量越大的 效果当然越好;
只是 依照我们现在的航空器的技术,通常仅能局限在太阳系中活动,自然是 以太阳为中心!
此时 是当 太阳是在原地 动能为零 的状态!
你要玩引力弹弓,除了对方的质量要越大越好, 还要他当前的移动速度 越快越好;
而且 跟你同方向 才会加速,跟你反方向 则会减速!
那... 留在原地不动的咧?
你只能靠它改变方向! 不具备 加/减速功能了
又,航空器内部器件 能否承受接近太阳的高热,这会是另一个问题; 220°C 焊接电路用的焊锡就会融化了--Innova留言2025年3月12日 (三) 03:27 (UTC)
有道理,只要质量差足够大就可以。在1959年苏联的月球探测器,已经应用过引力弹弓原理来改变飞行轨道和加速,不过因为月球质量并不大,所以探测器的重力加速相当有限。--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12日 (三) 07:40 (UTC)
你提到“理论上如果存在一个质量无穷大的黑洞……”,令我想起我的物理老师曾经说过:一个黑洞的质量极限是整个宇宙的质量。理论上,黑洞不断吸引其他物质,最终宇宙只剩下黑洞,然后黑洞之间相互吸引,最终宇宙只剩下一个无限大密度的超级大黑洞,然后再来一次宇宙大爆炸,一切重新开始。记得当时我问过他,既然宇宙是无穷大,那么为什么会最终宇宙只剩下一个超级大黑洞(无穷小)呢,两者是否有逻辑上的冲突?不记得当时物理学怎样解释。--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11日 (二) 09:33 (UTC)
下面是个人梦境:
如同 蚂蚁只认得2D的东西,即使蚁窝在树干中间,一只蚂蚁不断向东走,最后可以`神奇`的找到另一个蚁窝,而 这蚁窝里面的朋友 竟然认识自己;再继续不断的往东走,还能再找到另一个一样的...(直到自己累死) :D
也许,我们身处的宇宙,其实是 外界的某个黑洞内部,而我们自己并不自知...
或许,我们现在能观察到的黑洞,在你进去后,会发现 里面其实是另一个宇宙。
也许,我们的宇宙 之所以会不断的扩张,就是因为 外界的这个黑洞,又`吞`掉了什么东西 塞进这 黑洞(宇宙?) 中造成!?
“宇宙产生多重宇宙” ?--Innova留言2025年3月12日 (三) 03:58 (UTC)
有趣的梦境,不过原理上,我们身处的宇宙,不可能在外界的某个黑洞内部,原因是黑洞的基本特性是无限密度,而我们可以确信我们身处的时空并非如此。--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12日 (三) 07:31 (UTC)
有一种说法 是: 进去黑洞的东西,经由虫洞,由白洞出来。
不过 白洞至今仍是理论上的东西;我们已经能观测到这么远距离的星系了;甚至已经发现数百个黑洞了,但是 却无法顺利观测到"一个"白洞及虫洞出来!
毕竟,黑洞 是 不断吃东西进肚不吐骨头的貔貅,连一点可被观测到的光线都不留给我们,我们都能观测到了。但是,一直不断抛东西出来的败家子白洞,我们却一个都看不到,这不合理。
所以 白洞可能就真的只是幻想的理论了。
相较之下,宇宙中的多重宇宙 似乎就比较合理了;
毕竟,对你来说,无限宽广的银河,在另一个维度,可能就是一粒沙而已。
相反,在你看来,是极高密度的东西,在另一个维度,可能却是如宇宙般开阔的空间 - 蚁人 ?
不过,就如同 身处 2D世界的蚂蚁,无法理解 3D世界的运作(为什么东方,总是有另一个跟我老家一样的蚁巢,里面甚至还有我朋友跟爸妈;再下去,还有无限多个蚁巢跟朋友!?)
同样的,身处 3D世界的地球人,也无法正确理解 4D世界的运作规则。
在 4D人眼中,我们现在讨论的东西,它们可能一笑置之;正如同我们嘲笑不断往东走 不断发现自家`新`蚁巢而累死自己的蚂蚁一样。 :D--Innova留言2025年3月13日 (四) 01:21 (UTC)
记得数十年前,太阳神计划前后,欧美曾经兴起科幻潮(例如:Star Trek),而且这热潮影响到亚洲(例如:超时空要塞),其中一个很受欢迎的说法是:其实宇宙不只一个,而两个宇宙是由虫洞连接在一起的,虫洞是时空的奇点,它的一端是白洞,另一端是黑洞。这些科幻故事都认为,透过虫洞可以实现超光速太空旅行。--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13日 (四) 07:44 (UTC)
按照这位大佬的说法我想问靠引力弹弓能不能到达光速,但按照其他人的留言应该是不可能的,你们所光能到达光速是因为他是没有质量才能到达,那们我们是到不了光速除非我们能造出一个没有质量的物体让后拥有一个无限的能量才能到达光速。--NotFiliHere留言2025年3月13日 (四) 20:14 (UTC)
虽然有少部分科学家不同意,但是科学界一般认为没有任何物体可以超过光速。只有无质量粒子(例如光子),才能够以光速移动。原因是,根据爱因斯坦的公式(E=mc2),把有质量的物体加速到光速,需要无限能量。--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13日 (四) 20:56 (UTC)
虽然有少部分科学家不同意,但是科学界一般认为没有任何物体可以超过光速。只有无质量粒子(例如光子),才能够以光速移动。原因是,根据爱因斯坦的公式(E=mc2),把有质量的物体加速到光速,需要无限能量。--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13日 (四) 20:59 (UTC)
至于你说的:如果我们能造出一个没有质量的物体。根据爱因斯坦的公式(E=mc2),因为 m=0,所以 E=0,意味着不需要能量,你说的那个没有质量的物体也能够达到光速。--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13日 (四) 21:07 (UTC)

已知正方形内一点到三顶点距离,求其边长

P为正方形ABCD内一点,P到A、B、D三点的距离分别是√61、√53、√17,则此正方形的边长为何?

请问√50是不是唯一解?

对于这类问题,我找到一个公式,所以想试验并和大家请教它是不是对的。谢谢!---游蛇脱壳/克劳 2025年3月8日 (六) 22:32 (UTC)

列方程组求解,确实是唯一解。你找到的公式是?--极冷留言2025年3月11日 (二) 05:38 (UTC)
维基百科:知识问答/存档/2016年8月#正方形内部一点到四顶点距离,与面积
设正方形边长为,则满足方程式
负值显然不合,而,正方形边长太短,也不合,故。-游蛇脱壳/克劳 2025年3月11日 (二) 16:03 (UTC)
@極冷君:数日没看到您的回应。请问您是忘记了这个话题,还是对其已无意见?谢谢!-游蛇脱壳/克劳 2025年3月15日 (六) 07:42 (UTC)

为什么相机拍下公车的LED灯有点……奇怪?

我在共享资源看图片时,发现多数拍下使用LED灯号标示班次的公车,在照片上变得非常奇怪:大概就是像统联公车717-U5这样,横向出现黑色条纹。当然有少数例子,但不多。

我不太明白,但猜是LED灯闪烁暗灭的速度非常快,然后相机刚好拍下了这段暗灭。不过真是如此吗?是的话,问题提到的“闪烁暗灭”,就是脉冲宽度调变吗?--Saimmx留言2025年3月3日 (一) 18:18 (UTC)

刷新频率低+高速快门导致,那个照片“曝光时间 1/2,000秒”。[1]。更多我不太清楚。--YFdyh000留言2025年3月3日 (一) 18:41 (UTC)
所以看起来是快门速度+频闪效应而不是脉冲宽度调变吗?有趣。--Saimmx留言2025年3月4日 (二) 05:31 (UTC)
视乎设计的不同,LED 显示板的驱动电路可能是水平扫描,亦可能是垂直扫描,意思是电流在同一时间,只供应给其中一行的 LED。因为人眼的 persistence of vision (视觉暂留效应),所以对人来说是看不到每个独立的 LED 灯泡只亮很短暂的时间,情况有点像胶卷年代的电影,你是看不到影像以每秒24格(有些是其他格数,例如16格)投影在银幕上。相机的快门速度,总是比 LED 显示板的刷新的时间间隔更快,例如白天时,一般快门速度都是1/250秒或者更快(感光器越先进,时间越短),所以相机的感光器只能够捕捉到亮起的那部分 LED。手提电话的感光器差一点,所以情况没有那么严重。解决方法是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例如 1/50秒或者更慢),你就可以影到整个 LED 显示器的内容。不过因为有些 LED 在这段快门开启的时间内,有比较多的通电时间(可以是刷新周期比较多,也可以是处于比较完整的刷新周期),所以有些 LED 可能看起来仍然比其他的更亮(或者更暗)。要解决这个问题,你需要用更慢的快门,例如1/4秒,令到每个 LED 快门开启的时间内,都有比较多的通电时间(足够多的刷新周期),那么照片中的 LED 亮度就不会有明显的差异。--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5日 (三) 19:06 (UTC)
有些LED点矩阵(或 矩阵型LED)内部的电路是呈网状排列的。若要显示特定的花样或文字,因为受到这种网状电路配置的限制,可能无法一次就把整个矩阵上所有指定的LED点亮而显示出想要的花样,它一次最多只能将其中一排里面指定的LED点亮,因此若要显示特定花样,可能就要用扫描的方式,将想要显示的花样分割成一排一排的形式,然后一次只点亮其中一排花样的分割。这可能就是对于您拍照结果的解释。--Justin545留言2025年3月16日 (日) 11:40 (UTC)

JoJo的奇妙冒险动画

不会吧JoJo的奇妙冒险动画版到石之海就完结了不会吧不要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2025年3月17日 (一) 17:55 (UTC)

油管youtube的AI对留言审查的情况,似乎越来越夸张了,若留言一旦被油管AI特意隐藏,有人知道会持续多久吗?

我在网络上搜索了许久,对于这种情形的网络中文资源极少,很少人在讨论这个。但英文的网络资源却蛮多,reddit上面有许多讨论,所以我也观看了reddit上面的相关讨论,针对这种情形的英文似乎叫作“shadow ban”。
到底为何被“shadow ban”?老实讲我不知道,即使留言不是负面评价、骂人、种族歧视,仍可能被ban。我就是一例,我搞不清我到底留了啥言,才导致被ban。至少我很确定,我在油管里的所有留言里都没骂过人。
完全是AI自己暗中判定的,当然有可能被误ban,油管AI审查留言已经持续好几年了,AI会针对你的留言进行审查,当它认为你的留言属于不适合时,就会自动隐藏你的留言,只有你能看到,它会让频道主决定是否开放你的留言让其他人观看。这就是所谓的“单一频道ban”。
现在AI则进化到“群组ban”,AI会自动把频道主设定一个群组,如果该频道主讲时政类,那它就会被油管AI【暗中加到时政群组里】,频道主本身并不知道它频道被加到何种群组里,这是一种隐形的参数设定,仅为油管系统自己暗中的偷偷分类。
然后,一旦你在某时政频道被AI ban后(并非频道主block你,拉你进黑单),AI就会判断你的危害程度,来决定你这帐被ban的范围,判处你仅为单一频道被ban、或群组频道里被群ban,例如,我的油管账,就被群组ban,我一连试了数个时政频道,清一色只要一留言,就随即被隐藏,无一例外。即使是我从未留言过的油管频道,仍是相同情况,我一留言就随即被隐藏。
但改到阿猫阿狗宠物频道里留言,则能正常显示,我改用其他账号、无痕模式,均能看到该留言。换成新闻频道也一样,也是能看到留言。就只有在所有时政频道里被ban,我只要一留言就随即被隐藏。
换其他油管账号也一样,油管AI会暗中登记你账号的上网IP,我一连换了几个油管账号,其它账号也一起被连坐,全部被群组ban,无一幸免,这些账号只要一留言就随即被隐藏。
无论我的留言内容是什么,短短几个字也一样,字面上无意义的测试内容也一样,全部一律被随即隐藏,AI不让我的留言被其他人看见。只要我敢留言,油管AI就会随即隐藏留言,不管留言的内容为何。
只有我其中一个长期使用手机的油管账,这个手机一直用本地电信直连IP,与我被群组ban的油管账之wifi IP从不相同。仅有这个油管账,由于IP不同的缘故,才没被群组ban,得以在时政类频道底下留言。
我这边还可以往下推论,不仅单一频道ban、群组ban,甚至还有所谓的“全域ban”。所谓全域ban,就是不管在任何类型频道里,你这油管账,只要一留言,不分留言内容的青红皂白,全部ban掉被设定隐藏,我猜这大概是油管最严重的ban法,通常只有大量散布广告连结的油管账,会比较容易吃到这种全域ban。我这边是推论出来的,因为我仅吃到群组ban,没正式吃过全域ban,故仅能说我是推论,并非亲身实际体验、验证这种全域ban。
至于到底会被ban多久,我不知道,这也是我想问的问题,所以才来这边发文,想请教是否有人知道、或也有类似经验,烦请赐教,谢谢。--Znppo留言2025年3月9日 (日) 11:38 (UTC)

很同情你的遭遇,不过觉得有点儿奇怪,因为过去 YouTube 的 shadow banning 主要发生在 Youtuber 上载的影片 ,很少会发生在听众的留言,而你说你的留言又不涉及歧视,那就更奇怪。--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9日 (日) 19:27 (UTC)
reddit针对留言的ban,其实蛮多的,只要关键字找对就有,针对上传影片的ban还比较少。然后误ban的报告,在reddit也蛮多,他们也说自己正常留言,跟我一样。其余不累述。--Znppo留言2025年3月9日 (日) 19:38 (UTC)
蛮多的+1 ; 我观察到的现象是: 留言刚送出时,即使能看到自己留言;等待三五秒后,再刷新一下,就能看到自己刚才的回复消失不见! 特别是在 批评政府(有颠覆政权倾向的?), 或是文字上有 疑似批评污辱字样的 - 像是 "美猪" 。 虽然,人家的本意 是指 `由美国进口的猪肉`,并不是指 `美国人是猪`... 但,这篇回复基本就会自动被消失!--Innova留言2025年3月10日 (一) 03:00 (UTC)
阁下说的是其中一种情形,就是油管AI直接删除你的留言。
油管AI的思维模式,初始是在你留言按下确定送出后的“30秒至1分钟之间”,AI会瞬间判断你这则留言是存、或删。阁下说的似乎就是【删】的情形。
如果油管AI决定你的留言是【存】,就会同时决定,是【隐】、或【显】,隐就是隐藏(让其他人看不见,仅有你自己和影片上传主,这两人能看见)、显就是显示(其他所有人均能看见此留言)。
就我个人的观察与实测,若在你的留言里,语气的刺激性比较强,让人阅读的感觉有点强烈,不需用到啥疑似骂人、人身攻击、歧视等字眼,也有极大机会被瞬间删除。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的留言,是教导频道主如何钻油管AI审查影片的漏洞教学,也一定会被油管AI瞬删,我就曾因此被删过,只要一发表这类留言就被瞬间删除,屡试不爽。这内容我大概讲一下,这是我在某频道主底下留言教他的内容:
你在油管所上传每一个影片,会被油管AI自动给予一组VID、SID,VID就是Video ID等同于影片的指纹、SID就是Sound ID等同于影片的声纹,每部影片的VID、SID均不尽相同。
然后,油管AI就会把你这部影片的VID、SID,拿去与油管数据库里的所有影片之VID、SID建档进行比对,会得到一个吻合度,如果吻合度达到、或超过某个油管程式员所设计的某百分比时,油管AI就会判断你这个影片侵犯版权,并且寄发一支侵犯版权警告给你这个频道主。
油管对于每个频道上传主,有所谓三振条款,半年之内只要达到三次影片侵权警告,你的频道就会被删除,而且不可恢复。
规避这类影片审查的方法其实也有,我只要在留言里打出这些方法,就会被油管AI瞬间删除该留言,屡试不爽。至于具体是哪些方法,我在这边就不提了,免得被提报到维基百科的其他不当行为。
至于油管AI选择采取隐藏的留言,通常是语气比较不那么激烈、甚至是一般正常留言也有可能被隐,我认为这可能是AI技术还不成熟所导致,然后还会对你这油管账记下一笔违规,选择后续要不要直接ban你这账号,让你一发表留言就被随即隐藏,就如同我上面开串所讲的内容一样。以上是我对油管AI的言论审查机制,屡次测试后的心得,供各位参考。--Znppo留言2025年3月10日 (一) 04:03 (UTC)
( π )题外话:大陆的哔哩哔哩有一套独特的阿瓦隆系统,疑似用AI完成大规模全方面的shadow ban。--花开夜 留言 ·签名 ·贡献 2025年3月11日 (二) 18:45 (UTC)
看来是殊途同归,用的方法其实是差不多。在这科技时代,每个人似乎都只能适应。--Znppo留言2025年3月11日 (二) 21:37 (UTC)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时可能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而政治领域可以说是是非之地,言论审查也可能是社会控制的手段。--Justin545留言2025年3月18日 (二) 01:29 (UTC)

有关于中国未成年防沉迷问题,双减问题,早晚自习

如题,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的一个评论,"在中国性同意要14岁但是玩游戏要18岁难道我下午再家不玩游戏难道出去买吗"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即使中国没有出这个政策但是学生(小学到高中)也会因为没有时间完成作业,没有到晚自习下课的时间玩不了游戏,所以说这个法律到底是怎么下来的,难道大人赌博(例如打麻将,斗地主)就不算是违法,就算中国不让赌博但是还是有一些人去而且这些事情中国从来没有整治过,所以说我认为这条法律纯属没有用处的法律,除非中国减压学生的压力。

如题,双减这个东西纯属是为了学校和政府赚钱,我听我一个国内的同学说他们的学习不让他们去外面的补习班,并且在学校交钱在学校下午学习(放学时间为晚上11点),还有就是很久以前我在中国的时候我记得是一个暑假,我们小学推出了一个东西也就是相当于暑假托管班(需要交钱)我们的老师告诉我们自愿报名,但是我们学校有些人没有报名,我们老师就去打电话劝说过来的,然后等到我们上课老师什么也不讲,就只是让我们写暑假作业,真的这种情况真的要整改了。

如题,我虽然在小学毕业就来美国了但是我在中国还是有朋友的(这件事发生时我已经来到美国6年了)那天我想和我的中国朋友去一起玩游戏我故意起的很早就是为了赶上时差问题,当我打过去电话的是时候是没有人接听,后来我一直等到了差不多国内的凌晨1点多他才给我回话说他晚上11点才下课然后写了三个小时的作业到现在连饭都没有吃,我问他他还玩吗他告诉我不了,他解释说他早上6点要去学校因为在不睡觉每天起不来了,这件事之后我就一直在想为什么中国的教育要这么严格,在我的印象里学生都是朝气蓬勃的但是现在的中国学生一个比一个死。--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2025年3月18日 (二) 13:27 (UTC)

课后补习是亚洲文化的一部分,不只是在中国,在韩国、日本、台湾、星马也很流行。从另一个角度看,课后补习其实是一门大生意,所以学校有动机去善用这个赚钱机会。不同的是家长、学生有没有选择的可能性,在大部分国家,是否参与课后补习,是家长跟学生自己的决定,可去可不去,没有人会施加有型或者无形的压力。--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18日 (二) 14:19 (UTC)
看起来阁下还是没有真实的体验过--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2025年3月18日 (二) 14:22 (UTC)
我对中国的情况真的不太了解,没有真实的体验过,所以可能有偏差。我的中国朋友,大部分是在海外的,估计他们也不一定很理解中国的现状,所以他们告诉我的情况也可能有偏差。记得十多年前经常出差上海、广州、北京,从当地同事口中,得知他们的学习压力很大。不过这都是十数年前的事,不知道真实的近况如何。--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19日 (三) 07:57 (UTC)
其实阁下可以自己去抖音什么的地方哪个去搜索一下这些东西直接就是一目了然--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2025年3月18日 (二) 14:23 (UTC)
我本人也在日本呆过一年啊也上过一年的学(在来美国以前的过渡阶段)实际上日本的学习方式比美国都轻松--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2025年3月18日 (二) 14:24 (UTC)
其实感觉亚洲整体大环境都是这样啦。感觉就是人多>就业压力竞争大>公司看文凭挑人>应试教育 的一个恶性循环--薯条好吃(无敌暴龙战士版).小本本 2025年3月19日 (三) 02:15 (UTC)
对,大环境就是这样,记得卅多年前,第一次出差台湾,在台北火车站后面,看到整条街都是补习学校、家教班。不过在十多年前左右,补习之风减少了,但是就变成学习美语潮。--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19日 (三) 07:47 (UTC)
可能是 selection bias,所以大家看到的东西不一样。我在日本时,大部分同事都是东大工程系和早大商学院毕业,所以他们说从小学就开始要面对家庭的期望和学业压力。到了高中时,压力主要是同学间想追求好成绩,想进入顶尖大学,拿到进入大公司的入场券。--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19日 (三) 07:43 (UTC)
我在的那个时候很少有什么补习班有的话也都是中国人开的--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2025年3月19日 (三) 13:33 (UTC)

维基娘(恋童癖事件)

可能一些人不知道这件事,但是大家去《某娘百科》搜索维基娘就可以看到啊,话说回来到底是谁在画这些东西又或者说谁在看,我在想这个事情和最近中国大陆里面爆火的教科书里面的人物"锐锐"有什么区别--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2025年3月17日 (一) 17:42 (UTC)

大不相同,如果我没记错,引起争议的那张图就是维基娘作者Kasuga自己画的,我认为这是他不谨慎的行为。--世界解放者留言2025年3月18日 (二) 01:46 (UTC)
他本来就是R18作者,这可能属于文化及看法不同。--YFdyh000留言2025年3月18日 (二) 02:07 (UTC)
我知道他是R18作者,但我觉得不能这样说。维基百科是面向大众的网站,即使是成人版的维基娘,将其作为色情条目的附图明显也是不妥的。--世界解放者留言2025年3月18日 (二) 03:32 (UTC)
这可能有点“内容审查”感,面向大众的网站包含很多敏感性的内容,Wikipedia:内容声明。如果是标志性形象是否要介入争议性事物,就是我说的看法不同,并且基金会应该没向作者买断维基娘形象的相关权利。比如,如果用维基娘改作一个特定群体/主张的宣传图、看板娘,是否妥当,是用法多元、包容还是不妥,反对者可能不喜欢啊。理由可能还是照顾大众的感情为主,避免形象最常见的含义被改变。--YFdyh000留言2025年3月18日 (二) 04:04 (UTC)
我有一个想法就是说本来维基娘就很大众而且是一名二次元角色,这就好比p站上的"原神"和"守望先锋"这两个游戏的角色在全世界都是很出名的,也就是说一旦大众了那她(他)肯定就有一些R18东西流出。
题外话但是啊但是,原作者有没有声明维基娘是成年人(虽然我知道这很傻但是我觉得还是有一点关系的)--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2025年3月18日 (二) 13:05 (UTC)
既然有File:Adult Wikipe-tan.png,原版的维基娘显然是儿童。--世界解放者留言2025年3月19日 (三) 12:33 (UTC)
“反对内容审查”不代表什么都要挑战。维基百科是靠大众捐款营运的,自然要考虑大众的观感。而基金会位在美国,儿童外表的维基娘显然是不能碰的禁忌,至于成人外表的维基娘,就如我前面所说还是会引起其他争议。--世界解放者留言2025年3月19日 (三) 12:26 (UTC)
说句不好听的"维基娘通过mai的方式来给维基百科捐款太感人了呜呜呜"--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2025年3月19日 (三) 14:48 (UTC)
玩笑--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2025年3月19日 (三) 14:49 (UTC)
我只是说原作者及其他人似乎有相关权利去做,如果维基娘不是一个商业买断形象,为基金会或维基百科而“谨慎”至多是建议?--YFdyh000留言2025年3月20日 (四) 13:38 (UTC)
我说这是个玩笑--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2025年3月20日 (四) 13:43 (UTC)

使得p、p+10、p+30、p+40、p+60、p+70、p+90、p+100这八个数都是质数的最小的p是13,那么请问次小的p是?

如题。这个问题肇因于我恰好观察到13、23、43、53、73、83、103、113的个位数都相同,且都是质数。谢谢回答!---游蛇脱壳/克劳 2025年3月15日 (六) 11:42 (UTC)

用程序穷举可知是349--GUT412454留言2025年3月20日 (四) 14:31 (UTC)

发牢骚

过于无聊问阁下一个事事情是这样的

我在QQ上加入了一个游戏群,有一天我说了一句"不要把山东人和东北人当日本人"群里就有几个人出来说我还把我踢了,然后我先是把带头骂我的人盒了他全家(我希望阁下可以知道盒是什么意思)我并没有告诉他我也没有干任何违法的事情这事只有我知道,然后我的朋友知道了怎么回事把我拉了 回去随后我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我也没有在意就当作是一个小插曲,第二天那个带头骂我的人找了他的一个管理员朋友把我又踢出去了,随后我把那个管理员的全家盒了,我告诉了我的朋友我的朋友把我说的话把我说的话发到了群里(然后我就不知道了)

(纯属虚构,不如说这是我小时候的一个事)

阁下帮我评判一下谁的错--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2025年3月5日 (三) 15:19 (UTC)

请教一下,“盒”是什么意思?我真的不知道。--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5日 (三) 19:18 (UTC)
开盒人肉搜索之意。--Saimmx留言2025年3月5日 (三) 19:36 (UTC)
该词之的意思是通过不法手段去得知对方的身份证信息从他开始就可以顺藤摸瓜的找到他全家的身份证--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2025年3月5日 (三) 19:36 (UTC)
挖去真是满级了真牛逼
unbeatable
unstoppable
unbelievable
incredible
so strong
so powerful
so undescribable--SummmerSky留言2025年3月10日 (一) 11:07 (UTC)
(开玩笑的)--SummmerSky留言2025年3月10日 (一) 11:08 (UTC)
讲实话我到现自都不知道我当时拿什么耐心一个一个的找的--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2025年3月10日 (一) 13:00 (UTC)
不好,你的脑子被外星人入侵了(开玩笑的)--SummmerSky留言2025年3月13日 (四) 10:34 (UTC)
一会我就把你抓走你等着吧我们现在就缺少你们这种维基天才--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2025年3月13日 (四) 12:57 (UTC)
???--SummmerSky留言2025年3月14日 (五) 05:50 (UTC)
建议别乱用阁下这个词--∮♩♪♫♬♭♮♯☧⚧☦︎ 2025年3月21日 (五) 03:08 (UTC)

皇后大道东 (歌曲) 歌词

这歌有三句不太明白,希望有高人解释一下:

  1. 照买照卖楼花处处有单位 / 但是旺角可能要换换名字(上句大概是经济继续繁荣的意思?维港、弥敦道这些要改名我懂,为什么旺角都要?唯一想到是“旺角”将不再“旺”,但这与上句有点冲突?)
  2. 冷暖气候同样影响这都市 / 但是换季可能靠特异人士(上句大概指大局依旧?“换季”、“特异人士”指什么?)
  3. 会有铁路城巴也会有的士 / 但是路线可能要问问何事(铁路、城巴、的士有没有特别意思?下句是指发展路线要先问中央?)

--惣流·明日香·兰格雷不姓 2025年3月12日 (三) 01:41 (UTC)

只回答问题一:“楼花”那段比起经济繁荣,更多是讲资本主义制度会得到延续,也就是“马照跑,舞照跳”的延伸;至于旺角,猜是说 Mong Kok 变成 Wang Jiao。虽然“旺角不旺”可能也说得通。--Saimmx留言2025年3月13日 (四) 04:46 (UTC)
看了一下“楼花”似乎是香港“发明”的,那确实充分代表了香港的资本特色。Wang Jiao一看觉得有点牵强,但近一两年在网上看到越来越多“XG”(虽然是故意的),难道真是在预言此事?(不过MK大概还要很久才要“换换名字”)--惣流·明日香·兰格雷不姓 2025年3月13日 (四) 12:03 (UTC)
预言”--Saimmx留言2025年3月13日 (四) 16:00 (UTC)
令我最惊讶的是“特异人士”配图诚哥,不过李氏力场貌似是千禧后才有的,除非有人穿越了。。。HK、XG的问题令我想起之前在香港故宫博物馆商店看到一个产品made in Amoy,无知的我还在猜这是哪个不知名小国,才发现一些大陆地名保留了旧洋名(以为像Peking一样不再用了),所以旺角不用太担心(应该)。--惣流·明日香·兰格雷不姓 2025年3月14日 (五) 01:33 (UTC)
我一开始也以为“但是换季可能靠特异人士”是在说李氏力场,但想了想觉得很奇怪。感谢解释,把我觉得很奇怪的地方说开了。--Saimmx留言2025年3月14日 (五) 03:25 (UTC)
Off-plan property 其实西方国家一直都有,最早是在中世纪(大约是中国的明朝)之前已经有,不过主要是富人的投资渠道,通过预付来资助项目,以换取所有权或租金收入。到了19世纪,在欧美已经有将 off-plan property 卖给散客。--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13日 (四) 18:07 (UTC)
请问是在哪里看到?我也觉得不应该是这么近代的发明,但又找不到太多外国的解释。(不过中世纪的屋子也不会建太久吧,还是说城堡之类的大建筑?或者应该说“大厦”的楼花是香港首创会比较有可能)--惣流·明日香·兰格雷不姓 2025年3月14日 (五) 01:41 (UTC)
第二段:估计应该是说香港仍旧受世界政经气候影响,除非有特异人士(有影响力的领导)想改变这种气候(注:当时已经提出了50年不变,不过仍然有些人怀疑)。--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13日 (四) 07:56 (UTC)
主要是在想“特异人士”是不是在指什么特定人物,不过可能是按音律随便填,没特别意思。--惣流·明日香·兰格雷不姓 2025年3月13日 (四) 11:55 (UTC)
第三句:估计应该是说香港的“基本设施”(暗示政治方面)仍然存在,不过如何发展就要看“总路线”。
注:英国的国内政治影响香港,保守党 Margaret Thatcher 政府执政期间,英国加速民主化,权力下放给地方议会(包括香港的区议会)。到了政权移交给工党的 Tony Blair 时,基本上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的政治相当独立,这些民主化的发展也影响着当时的英治香港。--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13日 (四) 08:20 (UTC)
这句后来想想也是类似想法,就是交通工具(制度、机构之类)还在,但路线混乱,原地踏步,甚至开倒车(市民、旁人看到都“问问何事”)。--惣流·明日香·兰格雷不姓 2025年3月13日 (四) 11:52 (UTC)
你要从邓小平搞的改革的层面来看,邓小平打左灯向右转,搞资本主义但硬说是社会主义,当时香港人真的很担心是不是把香港收回去之后要搞计划经济了,邓小平说五十年不变,五十年之后还用变吗,他预计的是中国在五十年以后制度上已经没法跟别的资本主义国家分出多少资社意义上的本质差异了,所以香港人不用担心会遇到计划经济粮票什么的,第一句就是这个意思,以前的经济制度可以延续,但在名目上可能要美化一下。事实上前半句就已经在开始变了,因为他说的是“单位”
八九十年代美国和苏-俄都在投入大笔国家经费研究超能力,当时他们真的觉得也许会有可以心灵感应的人,美国人研究这个也是想要证明神的存在,在理论上把苏联的无神论科学社会主义压下去,那个年代很多科幻作品都在蹭心灵感应的热度,也出现了很多骗子。中国看着美苏都这样,也想跟进,中国的特色是还想结合传统显摆一下悠久的历史,于是钱学森在替亩产万斤站台以后又一次开始吹牛替气功站台,第二次忽悠中国人,在钱学森的忽悠下,中国政府和中国民众大练气功,特意人士的概念很火,实际上中国政府在此还别有用心,因为当时下岗工人太多,怕他们闹事,想给他们一点精神慰藉,所以就默许大师们忽悠下岗工人,法轮功就是这时被共产党扶持起来的。特异人士在那个时候是一个热梗,所以这首歌也拿来用了,在香港民众看来,气功大师也是当时中国的一个特色和象征,这里用这个来代指中国,意思是东西方的规则都会影响香港,但是想把香港完全变成一个靠中央指令走的城市,只能做梦等特异人士发功。
最后一句的意思是日常性的事务还是照惯例办,但是路线问题肯定要服从中央了--∮♩♪♫♬♭♮♯☧⚧☦︎ 2025年3月21日 (五) 03:22 (UTC)

烧脑问题

如果未成年和未成年谈恋爱那男的那方算不算恋童(双方均未满14岁)--后藤 (维基失信人员)留言2025年3月20日 (四) 15:13 (UTC)

推荐咨询您所在司法管辖区的法律工作者,以获得负责和准确的意见。——敬颂冬绥 ZhaoFJx() 2025年3月20日 (四) 15:27 (UTC)
如果是恋童癖,ref DSM-5:“C. 个体⾄少16岁,且⽐诊断标准A中提及的⼉童至少年长5岁。”希望能有帮助。——敬颂冬绥 ZhaoFJx() 2025年3月20日 (四) 15:31 (UTC)
这么 科学吗厉害厉害,这个问题困扰我好久了谢谢--后藤 (维基失信人员)留言2025年3月20日 (四) 15:33 (UTC)
不算,要正式认定为恋童,首先人需年满16岁。
及后,当事人须对11或13岁以下者(视乎用DSM的定义[虽然DSM-5-TR已说因人进入青春期的时间存在差异,所以这是大概的定义]还是用谭纳标准阶段1来区分)存有强烈及持续的性欲望,且比后者大5岁。
这的强烈是指当事人对上述对象的性欲望大于或至少等同(不过是否应用等同这一界线来划分没什么人讨论,上述划分跟从DSM)处于其他年龄层的人。
在上述情况中,人未满16岁,不能正式确定是恋童。
在不管上述条件,假定当事人年满16岁的情况下,还是不能正式确定。若以谭纳标准划分,这一范围包含处于阶段2和3的人,远大于只是阶段1。
最后没有证明当事人对上述对象的性欲望大于或至少等同处于其他年龄层的人。(把性欲望放在量表以1至10来量度,10代表对对象的最大欲望,有人可以把13岁或以下的儿童评为7分,但把成人评为10分,这已不符DSM对恋童的定义。)--S叔 2025年3月21日 (五) 10:14 (UTC)
果然在维基百科写东西的都是天才--后藤 (维基失信人员)留言2025年3月21日 (五) 11:45 (UTC)
才不是,我只是知道我知道的事(与化语系列的羽川翼一样)。你不看恋童这条目的主编是谁?对,就是我。(2017年翻译,2023年半原创地大修)--S叔 2025年3月21日 (五) 11:54 (UTC)
比我聪明就对了,您就看我主页那几个条目一个比一个垃圾--后藤 (维基失信人员)留言2025年3月21日 (五) 11:58 (UTC)

咱就是说,用js能干啥

js感觉很废物的样子,不爱用--zyxZyx20101210 2025年3月20日 (四) 10:20 (UTC)

Javascript是重要的网页技术;您可以试试关闭浏览器的JS功能,看看在这种情况下的网页,与平常有何区别。——敬颂冬绥 ZhaoFJx() 2025年3月20日 (四) 12:52 (UTC)
在TimBL刚发明WWW的时候,互联网的client和server之间,真的可以只用HTML沟通。现在大部分情况都不能只靠HTML,需要JS和CSS配合HTML。而现在的WWW,大约有99%网页都有用JS。--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21日 (五) 07:56 (UTC)
Jeff Atwood: "Any application that can be written in JavaScript, will eventually be written in JavaScript" - 基本上,配着node.js,你整个网站都能用JavaScript写起来(参见MEAN)。另,程式的架构与写法,只要人多就可以改进;但用的人不多,架构与写法再好也是枉然。--Saimmx留言2025年3月22日 (六) 14:42 (UTC)
当看到Javascript可以做出独立的Linux发行版后,我觉得问题已经变成“用Javascript不能干啥”了。--Saimmx留言2025年3月22日 (六) 14:51 (UTC)
严格来说,NodeOS 不算是 ` *独立的* OS` !
参考官方网站 的说法,第一条 就写明了:
```node-os is a full operating system built on top of the *linux kernel* ```
依据他这说法,个人认为他 比较接近Shell, 而不是OS !
OS是提供基础功能的“核心”,而 Shell 是提供用户操作界面(UI)的“窗口”或“工具”--Innova留言2025年3月24日 (一) 01:29 (UTC)
我不太理解你的说法。你是认为,因为 NodeOS 本身没有开发核心,所以 NodeOS 只能是一团 Shell script、而非完整的操作系统吗?
但就我理解,Linux 本身就是核心,而Linux发行版则是基于 Linux 核心的操作系统。如果一个 Linux 发行版必须到开发核心的地步,我觉得这定义似乎太过苛刻、似乎也没有看到有定义要求 Linux 发行版必须开发核心,只是我不很确定。--Saimmx留言2025年3月24日 (一) 02:57 (UTC)
跟Android类似,是一个基于Linux内核的操作系统。--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26日 (三) 09:50 (UTC)

光速以上是什么

如题,我一直在想着问题,既然光是已知的最大速度那比光还快的速度有吗(类似像水滴一样的东西?)--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2025年3月19日 (三) 14:52 (UTC)

请读狭义相对论。水滴并不快。它的威力不是来自速度。——暁月凛奈 (留言) 2025年3月19日 (三) 15:22 (UTC)
坚硬的壳--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2025年3月19日 (三) 16:15 (UTC)
不理解: `水滴` 跟 '光速' 有什么关系??--Innova留言2025年3月20日 (四) 00:29 (UTC)
小说三体--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2025年3月20日 (四) 02:31 (UTC)
量子纠缠:“量子纠缠的作用速度比光速还快。最近完成的一项实验显示,量子纠缠的作用速度至少比光速快10,000倍。这还只是速度下限。根据量子理论,测量的效应具有瞬时性质。可是,这效应不能被用来以超光速传输古典资讯,因此并不违反因果律。”--Justin545留言2025年3月23日 (日) 05:49 (UTC)
那人类有可能将一个飞船或者比较大的物体提到这个速度吗--后藤 (维基失信人员)留言2025年3月23日 (日) 14:06 (UTC)
在小说的世界,用 warp drive 就可以。现实世界应该不可能。--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23日 (日) 17:03 (UTC)
下雨时,雨点从天上降下,其实是经过一个相当有趣的程序,小雨点会互相聚集变成大雨点,同时大雨点的周围因为空气阻力和磨擦的原因,又会被“削走”变成很多小雨点,这个分分合合的过程不断重复,所以雨点的体积一般都是介乎 0.001cc 到 0.3cc 之间,很少会更大。因为体积与表面积(其实是projected area)比的原因,终端速度也很少超过每秒10米。--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23日 (日) 16:51 (UTC)
那如果雨水加速到光速是不是能砸死人--后藤 (维基失信人员)留言2025年3月23日 (日) 17:06 (UTC)
问题是在现实世界是有空气阻力的,所以任何下降中的物体都有一个终端速度,而大雨点的终端速度大约是每秒10米,只是音速的几十分之一,距离光速太远了。--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23日 (日) 17:16 (UTC)
假设没有--后藤 (维基失信人员)留言2025年3月23日 (日) 17:18 (UTC)
那就不需要加速到光速,只要加速到音速,大粒一点的雨点,它的动能已经大到可以跟手枪比较。其实工业用的 water jet cutter,就是把水加压、加速,用来切割金属。--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23日 (日) 17:30 (UTC)
那如果是这样高压水枪在加强一下是不是就是杀人利器了--后藤 (维基失信人员)留言2025年3月23日 (日) 17:36 (UTC)
连超过一吋厚的铝合金都能切,所以操作不当是会有生命危险的。--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23日 (日) 17:42 (UTC)
但假设速度够快的话,应该也有可能直接贯穿吧,这样反而生命危险会低一点。不过也仅限于“一滴”雨水,正常雨量的话大概会碎尸万段,高压水枪也是直接把人切开。--惣流·明日香·兰格雷不姓 2025年3月28日 (五) 08:42 (UTC)
空气阻力是重要因素,此外地心引力作用在雨滴的时间太短,雨滴在未达音速之前就已经落地。若是追求物体的速度,利用太阳帆光子火箭有机会将太空船加速到光速的20%:“据 BBC 报导,在之前 Yuri Milner 就与 Facebook CEO Mark Zuckerberg 合作,耗费一亿美金进行一项开发电脑芯片大小太空船的研究;而现在霍金即将将其实用化,预计在这种微型太空船装上超薄型太阳帆,并经由母船航天飞机送至太空中后再使用激光启动这些小太空船,让它们最终能以 20% 光速往离地球最近的恒星,距离 4.37 光年的半人马座阿尔法星前进(约 20 年即可到达)。”(来源 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6139-interstellar-spaceflight-stephen-hawking-project)--Justin545留言2025年3月23日 (日) 17:42 (UTC)
话说已经过去9年了霍金都死掉了这项计划还在继续吗?--后藤 (维基失信人员)留言2025年3月23日 (日) 17:52 (UTC)
LightSail 1 实验在2015 年完成,LightSail 2 在2019 年升空,2022年返回地球。不知道会不会有 LightSail 3。--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23日 (日) 17:59 (UTC)
希望有--后藤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并且他是动漫世上最厉害最好看的女主角我爱你后藤亲亲亲留言2025年3月23日 (日) 19:19 (UTC)
光帆也可用激光当作动力来源,见此文章提到的“激光光帆”。--Justin545留言2025年3月23日 (日) 17:55 (UTC)
从地球发射高功率激光,为光帆提供动力,其实可行性不高,大气密度并非均匀分布,会有不可预测的折射和散射。记得数十年前,美国的 Star Wars program,其中一个计划就是从地球发射高功率激光,破坏敌军的卫星,结果证明是不可行,原因之一是不均匀介质导致的光散射。--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24日 (一) 08:27 (UTC)
有道理,也许大气是激光光帆的重要问题,这让我想到太空中的星云、尘埃、气体、星际物质也可能对光帆的推进光源有负面影响。所以或许“核动力火箭”是另一种可考虑的星际旅行方法。--Justin545留言2025年3月24日 (一) 12:59 (UTC)

“额济纳”的汉语拼音字母

GB/T 226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说“当行政区划名称以蒙古语、维吾尔语、藏语命名时,其行政区划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执行相应的民族语言音译转写规定,并在代码表中用**号标出”,同标准将内蒙古自治区的“额济纳旗”标注“**”并拼作“Ejin Qi”[2];在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查询“额济纳旗”则显示其拼作“Ejnee Qí”。这里的“Ejin”与“Ejnee”就是“额济纳”(ᠡᠵᠡᠨ᠎ᠡ),应该都是依照蒙古语的汉语拼音字母,为何不同,是由于蒙古语方言,还是其他原因?--102 2025年3月29日 (六) 07:34 (UTC)

“我的人生充满了空虚”、“我的人生充满了空白”是否有语病?

如题。有人说“我的人生充满了苦难”,有人说“我的人生充满了欢乐”,还有人说“我的人生充满了惊奇”,那么看似大同小异的“我的人生充满了空虚”、“我的人生充满了空白”是否说得通呢?

我认为不行欸!很多很多个0聚在一起,它还是0,0不能“充满”某个东西。就好像你可以说“大厅里有几百束蓝色的光”,但你不可以说“大厅里有几百束黑色的光”一样。

想请问大家的见解?---游蛇脱壳/克劳 2025年3月26日 (三) 15:39 (UTC)

没有语病,这是一个象征性的表述,不需要去计算结果。“画面上充满0”不能归纳为画面上显示了0,可能是面板上写满了0。关于“黑色的光”,可能将白色背景下的黑色射线比喻为光束(光柱)?--YFdyh000留言2025年3月26日 (三) 16:33 (UTC)
呃....会呈现黑色,不正是因为没有或几乎没有可见光照射出来吗?所以逻辑上应该没有“黑色的光”才对。你在电脑萤幕上看见黑色事物(比方黑衣、黑发、黑字),那是“非常微弱的”光显现出来的结果,而不是萤幕射出“黑色的光”。如果你用黑色玻璃纸包住黄色灯泡,你会看到“黯淡微弱的黄光”,而不是“黑色的光”。所以也没有“黑色射线”,您若要黑色,那就“不要放射光线”。
至于您前面的比喻,我看不太懂,“面板”是什么事物的面板?是投影机的面板吗?-游蛇脱壳/克劳 2025年3月26日 (三) 20:54 (UTC)
荧幕、展板之类的,写满0是否就“‘充满’了0”呢。
所以可能作“比喻”,但不是真的光。比如桌面上一个圆形的梵塔黑,人们可能说“桌面上有个‘黑洞’”,这不代表它是个洞或者黑洞而构成病句。而“空虚”这种无法具象化的东西,不需要加引号。“空白”倒是有点意味不明。--YFdyh000留言2025年3月27日 (四) 10:29 (UTC)
空白=没有值得一提的事=乏善可陈。我的人生乏善可陈。-游蛇脱壳/克劳 2025年3月27日 (四) 22:42 (UTC)
一个无限小的空间可以“充满”“空虚”吗?这更多是哲学/悖论问题,类似的还有“他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他唯一一次犯错是以为自己犯错”之类。--惣流·明日香·兰格雷不姓 2025年3月28日 (五) 08:34 (UTC)
可是人生并不是“无限小的空间”,而是“有限长的时间”。因此我不认为“他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他唯一一次犯错是以为自己犯错”与我的问题类似。---游蛇脱壳/克劳 2025年3月28日 (五) 12:49 (UTC)
说到无限和有限,想起托里拆利小号。我的本意是“某值为零”(“没有”缺点)可令另一/同一值“变”为“非零”(唯“一”缺点)。换一个角度,虽然人生的时间有限长,但苦难、欢乐、惊喜所“充满”的,不一定是时间吧。假设它们所充满的是一个array,那一个满是0,甚至满是null的array也是被“充满”了。我认为“人生充满了空白”与“大厅里有几百束黑色的光”有少许分别,“空白”是既存的概念,但“黑色的光”不是。又或者参考有趣数字悖论,空白的人生也是“一种人生”。--惣流·明日香·兰格雷不姓 2025年3月28日 (五) 13:59 (UTC)
“我的人生充满了XX”是主观描述,都说得通,亦没有对错。--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28日 (五) 09:02 (UTC)
空虚 可能有多种诠释方式,除了0与一无所有(连空间也不占有),真空也是一种解释。“真空是一种不存在任何物质的空间状态”,真空虽然不存在任何物质,不过是可以占据空间的,是一个真空空间状态下的空间。--Justin545留言2025年3月29日 (六) 04:44 (UTC)
人生本身是一个感性概念,不能如此理性去分析。例如:真空是可以明确定义的,没有就是没有;可是人生没有明确定义。--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29日 (六) 08:23 (UTC)
用感性的观点去解释,那么这题就有许多可能,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感受不尽相同,同样气温下,有人觉得冷就穿得多,有人觉得热则穿得少,可以说“见仁见智”没有标准与统一的答案了。--Justin545留言2025年3月29日 (六) 09:52 (UTC)
问题是,如果想用理性去解释,条件是各个变数都有明确的定义,甚至可以用数学公式去理解。而人生本身就没有明确定义,所以不可能用太过理性的方法去演绎。面对相同处境,每个人的感受会不一样。假设两个人拥有近乎相同的人生,一个人可以觉得“我的人生充满了空虚”,另一个人可以觉得“我的人生充满了乐趣”。--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29日 (六) 13:50 (UTC)
想向各位说明的是:我并不是认为不能用空虚、空白来描述人生,而是认为空虚、空白可能无法充满人生。换句话说,我认为“我的人生是空虚/空白的”“我的人生是一片空虚/空白”逻辑上没有问题。因此这与有趣数字悖论不同。-游蛇脱壳/克劳 2025年3月29日 (六) 14:03 (UTC)
从狭义逻辑的角度看,你说的“我的人生充满了空虚”、“我的人生充满了空白”的确有逻辑上的问题。不过日常用语用的逻辑,并不是逻辑学所说的狭义逻辑,而是约定俗成,并不太严谨,甚至会将错就错。--Stanleykswong留言2025年3月29日 (六) 14:51 (UTC)
“修辞学是增强言辞或文句效果的语言艺术,和语法、逻辑并称三艺,是语言学的范畴。”,以空白来充满人生,可能是一种“修辞法”,下面的导览模板列出许多修辞法,而将“空白”视为“占有空间的物质”,这比较像是其中的“拟物法”:“以物拟物:把一种事物想成是另一种事物,寻找两种事物中的共通性,使两者结合,并产生奇异又生动的联想。”,也有点像是其中的“形象化”。
--Justin545留言2025年3月29日 (六) 17:04 (UTC)
不好意思,因为上面的导览模板前的二级缩进导致以下的讨论串都被缩进到,所以我手动调整了缩排方式--竹林下小径月光映一叶 2025年3月31日 (一) 05:50 (UTC)
讨论工具仍有结构问题,本人调整之后应该好了。——留言 2025年3月31日 (一) 09:04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