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徐應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徐應秋(?—1621年),君義,號雲林浙江衢州府西安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編輯]

徐可求次子,萬曆四十年(1612年)舉壬子科浙江鄉試二十六名,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進士[1]。當過同安、莆田等地兩任知縣,皆有惠政。任禮部儀制司郎時,為魏忠賢所銜,削奪歸里。崇禎繼位,起為儀制司主事,二年升祠祭司員外郎,三年為廣東鄉試主考官,四年升廣東右參議,六年升福建副使。再以軍功升福建左布政。終因不遂權貴要挾而遭讒罷官。他愛好書籍,是著名的藏書家。歸家後,延請鄉中時彥結社於足園,著書立說[2]

著作

[編輯]

著有《玉芝堂談薈》、《雪艇塵餘》、《古文藻海》、《古文竒艶》、《駢字憑霄》等集。

家族

[編輯]

曾祖徐孔昱。祖父徐良德,禮部主事。父徐可求,右僉都御史、四川巡撫。

引用

[編輯]
  1. ^ 《萬曆四十四年丙辰科進士履歷》:徐應秋,雲林,易四房,甲午六月二十八日生。西安人,壬子二十六,會二十七,三甲七十八名。吏部政,授同安知縣,戊午本省同考,己未調莆田知縣,乙丑升禮部主事,丙寅為民。丁卯起儀制司主事,己巳升祠祭司員外,庚午廣東主考,辛未升廣東右參政,癸酉升付建付使。
  2. ^ 《浙江通志》:徐應秋,浙江西安縣人,字君義,號雲林,可求次子,萬曆丙辰進士。有書癖,充棟之蔵,漁獵殆盡。釋褐兩令劇邑,皆有惠政。擢儀部郎,為魏忠賢所銜,削奪歸里。延里中時彥結社於足園,授餐角藝,手為丹黃,戸外事泊如也。著書甚富,其已行世者談薈、雪艇塵餘、古文藻海、古文竒艶、駢字憑霄等集。
官銜
前任:
黃文星
明朝同安縣知縣
萬曆四十四年-四十六年
(1616年-1618年)
繼任:
李燦然
前任:
徐復陽
明朝莆田縣知縣
萬曆四十六年-天啟五年
(1618年-1625年)
繼任:
吳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