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可靠来源/布告板
外观

(重定向自Wikipedia:V/N)
欢迎来到可靠来源布告板。此页面用于讨论特定情境下某些特定来源是否可靠。 | ||||||
---|---|---|---|---|---|---|
| ||||||
虽然我们试图提出第二意见,并且通常可以依赖几位编辑的共识,但答案并非官方意见。 | ||||||
请关注来源的可靠性。这不是讨论其他问题(如编辑行为)的地方,请参阅解决争议方针。 | ||||||
如果您正在寻找特定来源的副本,请去维基百科图书馆。 | ||||||
| ||||||
# | 💭 话题 | 状态 | 💬 | 👥 | 🙋 最新发言 | 🕒 (UTC+8) |
---|---|---|---|---|---|---|
1 | 音乐信息集成查询系统的来源是否可靠? | 状态: 讨论中
|
36 | 24 | 183.171.122.13 | 2025-05-08 10:12 |
2 | 中央通信社的来源是否可靠? | 状态: 讨论中
|
38 | 11 | Saimmx | 2025-05-12 02:14 |
3 | 2025年1月20日以后,白宫(whitehouse.gov)关于生物科学、医学的来源是否可靠? | 状态: 讨论中
|
10 | 6 | Ericliu1912 | 2025-05-12 01:02 |
4 | 镜周刊的来源是否可靠? | 状态: 完成
|
13 | 7 | Saimmx | 2025-05-19 00:16 |
5 | 庭刊的来源是否可靠? | 状态: 讨论中
|
2 | 2 | Prince of Erebor | 2025-05-09 15:51 |
6 | 《黑色文库》的来源是否可靠? | 状态: 讨论中
|
4 | 3 | Saimmx | 2025-05-15 23:46 |
7 | Dimsum Daily的来源是否可靠? | 状态: 讨论中
|
5 | 4 | Prince of Erebor | 2025-05-16 23:41 |
8 | 港人讲地的来源是否可靠? | 状态: 讨论中
|
4 | 3 | Prince of Erebor | 2025-05-16 23:44 |
9 | HKG报的来源是否可靠? | 状态: 讨论中
|
3 | 3 | Prince of Erebor | 2025-05-16 23:47 |
10 | 重新查看UGC等来源有关“第一、二手”来源认定的结论 | 状态: 讨论中
|
8 | 5 | SuperGrey | 2025-05-18 17:26 |
发言更新图例 |
---|
|
|
|
|
|
特殊状态 |
已移动至其他页面 或完成讨论之议题 |
手动设置 |
当列表出现异常时, 请先检查设置是否有误 |
![]() 存档 |
---|
早于3(已结束)或15(讨论中)日的讨论将会由Hamish-bot存档。 |
音乐信息集成查询系统的来源是否可靠?
[编辑]状态: 讨论中
- 来源1:经济部智能产财产局、国家图书馆 国际标准书号中心(ISRC管理中心)
- 条目:一秒一秒约好
- 内容:Abcet10所提供的两则来源:
- 国家图书馆 国际标准书号中心(ISRC管理中心):“发行公司:好言娱乐有限公司,制作公司:喜欢音乐”
- 经济部智能财产局:“著作财产权人:环球音乐 / 喜欢音乐”
如果有些来源作为第一手来源似乎有点弱,需要找第二手来源来代替。大家有何感想?
- 提交的维基人与时间:183.171.121.155(留言) 2025年2月7日 (五) 02:07 (UTC)
- 没看出问题。--YFdyh000(留言) 2025年2月7日 (五) 08:35 (UTC)
- ISRC如果不可靠,那音乐界大概也没有算可靠的。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5年2月7日 (五) 09:13 (UTC)
- 我感觉很OK欸。--MilkyDefer 2025年2月8日 (六) 03:26 (UTC)
- Apple Music、Spotify :“© / ℗ 2021 新禧未来音乐股份有限公司”
- Qobuz :“Label: 喜欢唱片股份有限公司” “2021 新禧未来音乐股份有限公司”
- YouTube :“Provided to YouTube by 喜欢唱片股份有限公司” “℗ 新禧未来音乐股份有限公司”
- 虽然不能直接作为来源,但因为至少是著作权所有者。183.171.122.137(留言) 2025年2月11日 (二) 09:01 (UTC)
- 你忘记了流平台是可以改的,而政府申请文件则是看当初的申请人,看看王心凌、蔡依林这几位换过多家公司的。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5年2月12日 (三) 06:16 (UTC)
- Abcet10称“经询问,5Music音乐、佳佳等登记的发行公司为实体专辑”,并更改为“环球(实体专辑)·好言娱乐”“由喜欢音乐制作,环球及好言娱乐有限公司发行”[1]。 183.171.122.234(留言) 2025年2月14日 (五) 09:11 (UTC)
- 你忘记了流平台是可以改的,而政府申请文件则是看当初的申请人,看看王心凌、蔡依林这几位换过多家公司的。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5年2月12日 (三) 06:16 (UTC)
- 在此二例中可用。第一手来源未必不可靠或不可用,一般缺陷在于会被曲解(如手记、论文实验记载)或非独立而难辨真确(如来自当事方)。独立第三方第一手来源,若不曲解,而清楚明白,或有公认准确的表意格式(如例示图表),无需避免使用。另外,经由独立第三方检查并公布的第一手资料,或许已非第一手来源。可靠来源布告板亦不单纯讨论第一、二手问题。--— Gohan 2025年2月16日 (日) 03:11 (UTC)
- @Abcet10你要牢记他说的话,别跟着闯红灯。--183.171.120.27(留言) 2025年2月17日 (一) 08:38 (UTC)
- 还有Kriz Ju曾经说过电子商务网站是不能直接当作来源。--183.171.121.199(留言) 2025年2月23日 (日) 05:57 (UTC)
- @Abcet10你要牢记他说的话,别跟着闯红灯。--183.171.120.27(留言) 2025年2月17日 (一) 08:38 (UTC)
题外话跟我们讨论毫无关系,请见谅
- 题外话,请183.171.121.199不要屡发邀请,甚至以不同IP2402:1980:2A6:9F0C:E439:CB42:374F:244在跨项目/语言进行邀请讨论,此行为已构成骚扰,请管理员留意此IP用户行为。--🍫巧克力~✿ 2025年2月25日 (二) 02:59 (UTC)
- 我不是有意的,其实自从2月16日没有对方做出任何回应,还有Abcet10以结束讨论称5Music音乐、佳佳等电子商务网站等登记的发行公司为实体专辑(以上链接),却没有理由才无可靠来源为证。--183.171.121.102(留言) 2025年2月25日 (二) 07:24 (UTC)
- 我觉得应该以内容的概念本身去思考,我们所称的“唱片公司”是一个让人比较简易理解的方式,但是发行专辑背后可能牵涉到很多样的商业逻辑。即使国图和智财局的网站上有来源可以供我们参考,发行过程利害关系人的权益合约也有可能每个案例都不太一样,而这个内容如何转化成可以用平白文字表达的概念,以及这些内容对维基百科的读者有什么帮助,都是可以讨论的。在Wikidata中比较讲究本体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限定词及其他的辅助工具,比较没有容易产生歧见的地方。但是维基百科这种以解释为主的平台中,如同楼上Gohan所说的如何去理解这些来源,并清楚的表达,可能需要衡量一下,否则大家都把契约内容粘贴来就好了。tntchn 對話 · 貢獻 2025年2月26日 (三) 04:38 (UTC)
- 这样的话应该要多学学泰勒丝、泰勒·斯威夫特作品母带争议等其相关条目。183.171.123.89(留言) 2025年3月3日 (一) 04:15 (UTC)
- 我有通知Abcet10来这讨论,但可能已读不回。2001:D08:2931:8DF3:182A:910F:1C88:1F34(留言) 2025年3月7日 (五) 16:35 (UTC)
- 不知考虑要不要把国图ISRC、智财局、还有佳佳五大等电子商务网站加入常见有争议来源列表?
- 183.171.122.117(留言) 2025年3月13日 (四) 18:10 (UTC)
- 国图ISRC、智财局争议在哪里?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5年3月14日 (五) 04:45 (UTC)
--
--
- 我觉得应该以内容的概念本身去思考,我们所称的“唱片公司”是一个让人比较简易理解的方式,但是发行专辑背后可能牵涉到很多样的商业逻辑。即使国图和智财局的网站上有来源可以供我们参考,发行过程利害关系人的权益合约也有可能每个案例都不太一样,而这个内容如何转化成可以用平白文字表达的概念,以及这些内容对维基百科的读者有什么帮助,都是可以讨论的。在Wikidata中比较讲究本体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限定词及其他的辅助工具,比较没有容易产生歧见的地方。但是维基百科这种以解释为主的平台中,如同楼上Gohan所说的如何去理解这些来源,并清楚的表达,可能需要衡量一下,否则大家都把契约内容粘贴来就好了。tntchn 對話 · 貢獻 2025年2月26日 (三) 04:38 (UTC)
- 国家图书馆的ISRC管理中心以及经济部智能财产局,我认为都是可信的,不会有问题。另外问题是不是要去Wikipedia_talk:非原创研究讨论啊?--Saimmx(留言) 2025年3月17日 (一) 05:06 (UTC)
- 没记错的话其实有个例子,周杰伦在阿尔发时期之录音著作权归属杰威尔,并显示“著作财产权人 杰威尔”,已在经济部智能财产局被登记。至于国图ISRC,并显示“发行公司:新力博德曼, 制作公司:黑白键(周杰伦)”。[2] [3] --183.171.123.245(留言) 2025年3月23日 (日) 16:24 (UTC)
- 发行公司、制作公司、还有著作财产权人,是不一样的东西(法律百科)。三者不一样是可以接受的,不认为这是矛盾、更别说有影响经济部智能财产局或国图ISRC的可靠度的可能。三个页面的发行公司与制作公司,也看不出什么矛盾。--Saimmx(留言) 2025年3月23日 (日) 16:53 (UTC)
- 快叫@Abcet10把话说清楚,为什么这几天他一直未回应? --183.171.122.94(留言) 2025年3月27日 (四) 04:10 (UTC)
- 我和他没什么关系,也没有他的联系方式。你不妨去他的讨论页问清楚。虽然他看来很忙就是了。--Saimmx(留言) 2025年3月27日 (四) 04:26 (UTC)
- 快叫@Abcet10把话说清楚,为什么这几天他一直未回应? --183.171.122.94(留言) 2025年3月27日 (四) 04:10 (UTC)
- 发行公司、制作公司、还有著作财产权人,是不一样的东西(法律百科)。三者不一样是可以接受的,不认为这是矛盾、更别说有影响经济部智能财产局或国图ISRC的可靠度的可能。三个页面的发行公司与制作公司,也看不出什么矛盾。--Saimmx(留言) 2025年3月23日 (日) 16:53 (UTC)
- 没记错的话其实有个例子,周杰伦在阿尔发时期之录音著作权归属杰威尔,并显示“著作财产权人 杰威尔”,已在经济部智能财产局被登记。至于国图ISRC,并显示“发行公司:新力博德曼, 制作公司:黑白键(周杰伦)”。[2] [3] --183.171.123.245(留言) 2025年3月23日 (日) 16:24 (UTC)
- 吐槽一下,一个没有账号无法发讯息通知的IP用户和不想回复的账号用户一样难找。况且Abcet10给出的方案已经是最好的解决办法,ISRC和实体发行的确展示当时的状况,反之阁下选用一个会定期更改的数字平台并反咬一口这些平台有争议?这是什么用清朝剑斩明朝官的戏码?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5年3月30日 (日) 14:24 (UTC)
- 只不过Abcet10以草草结束讨论称五大、佳佳等电子商务网站等登记的发行公司为实体专辑,但上面提到考虑要不要把电子商务网站加入常见有争议来源列表。 --183.171.122.141(留言) 2025年4月6日 (日) 02:02 (UTC)
- 佳佳、五大网页上为实体专辑之信息,这是我今年2月电邮问ISRC的结果,如认为我是原创研究或疑问,你们直接电邮问ISRC,ISRC会回复你。另外,电邮有一句话“关于数字专辑之发行公司部分信息,因各数字平台皆无显示相关信息,在无明确资料表示发行公司非好言娱乐之情况,本中心网站信息仍以当初申请者所提供之信息(好言娱乐)为准。”供你们参考。--Abcet10(留言) 2025年4月6日 (日) 08:50 (UTC)
- 电邮发问的话,我会认为其无发行,难以被验证。还是ISRC会把电邮去信放在网络上供人验证?--Saimmx(留言) 2025年4月10日 (四) 14:09 (UTC)
- 我认为社群讨论已经在“音乐信息集成查询系统的来源是否可靠?”给出了明确的共识:社群共识认定引用ISRC系统的“音乐信息集成查询系统”的来源为
通常可靠;至于数字流平台,我同意的意见:ISRC音乐信息集成查询系统的著作权标示,可靠性高于数字流平台的标示。我不认为Abcet10加入讨论能改变这个共识。尤其考量到其他意见提及对比的,是会不定期更改著作权标示的数字流平台,我认为改变共识的几率更低了。
- 所以回到问题:按照前面的共识,“一秒一秒约好”的公司应该会围绕在“好言娱乐、环球音乐、喜欢音乐”之间打转。要推翻“一秒一秒约好”的著作权所有者,是这三间公司的陈述,我想,起码要有可信度同等于、甚至高于ISRC的来源。凿于ISRC的权威性,我觉得应该是很难有这样的来源。我会想到二手的中央社或许能推翻ISRC的说法,但他们应该不会报这种事。中央社以下的新闻来源似乎有点弱。以上的话,期刊论文?百科全书?
- 如果有疑问的话,也许去Wikipedia_talk:非原创研究、或Wikipedia:编辑争议讨论问题可能会有更容易得到你想知道的答案。--Saimmx(留言) 2025年4月6日 (日) 07:04 (UTC)
- 顺便说明一下,音乐人(或他们的经纪公司)与唱片公司之间所签订的唱片约,从法律上来讲则是录音作品协议(recording agreement)。唱片约下的合作通常都是独家合作,所以唱片约通常是独家录音作品协议(exclusive recording agreement),合作地区通常会是全球。但如果音乐人在签约之前在特定地区已经存在其他合作关系,唱片公司也会同意将这些特定地区排除在外。请参考知产力专栏 | 当我们谈论唱片约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再说根本不需要ISRC作为来源,请提供如实报导的可靠来源的支持。 --183.171.121.127(留言) 2025年4月10日 (四) 09:30 (UTC)
- 我当然知道音乐人、经纪公司、唱片公司的著作权合约很复杂。但不认为这是排除可靠的ISRC的理由,尤其是二手报导没有提及的情况下(即使二手报导提及,我认为可能很少有新闻社会比政府纪录的ISRC还可靠)。最低限度,只能是给出版公司留白。--Saimmx(留言) 2025年4月10日 (四) 10:01 (UTC)
- 会用ISRC的纪录不就是因为没啥如实报导的可靠来源支持?如果有,那《一秒一秒约好》的发行问题根本没必要讨论,对吧。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5年4月11日 (五) 06:24 (UTC)
- 只要在人物条目章节下将艺人与唱片公司的合约的依据论述(合约期间有出几张专辑/EP,不妨可以参考泰勒丝)。 --183.171.120.162(留言) 2025年4月18日 (五) 13:47 (UTC)
- 所以说ISRC的纪录到底哪里不可信,阁下如果不愿回答只想一直找其他理由塘塞我,那请你以后不要再ping我,谢谢。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5年4月18日 (五) 14:12 (UTC)
- 假设IP用户都是你的话:
- 泰勒丝与泰勒·斯威夫特作品母带争议,到底与一秒一秒约好的发行商有何可比性?要参考什么?又要写什么?
- 为什么在其他人已经要形成“ISRC来源通常可靠”的共识下,你还抗拒使用ISRC作为来源?请想好这个问题后,选一个你最关切的理由。我知道你对这共识颇感困惑,但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比较好。
- 你是想:“维基百科不鼓励使用一手来源,ISRC是一手来源,所以不应该用ISRC”?但这推论并不成立。因为如同Gohan所言,一手来源未必不可靠或不可用。这件事WP:NOR说得很清楚:一手来源可以用于事实性资料,但不能用来解读资料。但我们在这条目中,并没有解读发行商的资料。这里也不是讨论一手来源本身是否可靠的地方。
- 还是你在想:“‘一秒一秒约好’的一手来源互相冲突,因此发行问题要详细讨论与说明”?但社群已经认为:“在‘一秒一秒约好’的来源方面,ISRC比其他一手来源可靠”了。你需要重新说服社群,为什么其他一手来源与ISRC同等可靠、甚至更可靠。
- 如果你认为有必要说明不同发行商的问题,请提示直接讲述“一秒一秒约好”发行商问题的来源(也就是,我只要读该了来源,我就会知道“一秒一秒约好”的发行商不相同,不需要自己推理“一秒一秒约好”的发行商可能不相同这件事)。这是WP:NOR的宗旨。
- 如果你对Abcet10的关闭程序有意见,需要我帮你转到WP:EWI吗?
- 如果想质疑ISRC本身的可靠度,请说明具体理由。
- 如果是其他问题,欢迎提出。
- --Saimmx(留言) 2025年4月18日 (五) 17:54 (UTC)
- 我在AKB48 Team TP已经移除掉“环球音乐” ,有何感想? --183.171.122.36(留言) 2025年4月28日 (一) 04:18 (UTC)
- 你拿一个无关的条目在这边说干嘛?按照查证方针,删除无可靠来源查证我没意见。但这和一秒一秒约好有什么关系?接下来是要在青岛东路cosplay蜘蛛人吗?
- 然后一秒一秒约好我给来源了。--Saimmx(留言) 2025年4月28日 (一) 06:58 (UTC)
- 我在AKB48 Team TP已经移除掉“环球音乐” ,有何感想? --183.171.122.36(留言) 2025年4月28日 (一) 04:18 (UTC)
- 只要在人物条目章节下将艺人与唱片公司的合约的依据论述(合约期间有出几张专辑/EP,不妨可以参考泰勒丝)。 --183.171.120.162(留言) 2025年4月18日 (五) 13:47 (UTC)
- 会用ISRC的纪录不就是因为没啥如实报导的可靠来源支持?如果有,那《一秒一秒约好》的发行问题根本没必要讨论,对吧。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5年4月11日 (五) 06:24 (UTC)
- 我当然知道音乐人、经纪公司、唱片公司的著作权合约很复杂。但不认为这是排除可靠的ISRC的理由,尤其是二手报导没有提及的情况下(即使二手报导提及,我认为可能很少有新闻社会比政府纪录的ISRC还可靠)。最低限度,只能是给出版公司留白。--Saimmx(留言) 2025年4月10日 (四) 10:01 (UTC)
- 顺便说明一下,音乐人(或他们的经纪公司)与唱片公司之间所签订的唱片约,从法律上来讲则是录音作品协议(recording agreement)。唱片约下的合作通常都是独家合作,所以唱片约通常是独家录音作品协议(exclusive recording agreement),合作地区通常会是全球。但如果音乐人在签约之前在特定地区已经存在其他合作关系,唱片公司也会同意将这些特定地区排除在外。请参考知产力专栏 | 当我们谈论唱片约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再说根本不需要ISRC作为来源,请提供如实报导的可靠来源的支持。 --183.171.121.127(留言) 2025年4月10日 (四) 09:30 (UTC)
- 佳佳、五大网页上为实体专辑之信息,这是我今年2月电邮问ISRC的结果,如认为我是原创研究或疑问,你们直接电邮问ISRC,ISRC会回复你。另外,电邮有一句话“关于数字专辑之发行公司部分信息,因各数字平台皆无显示相关信息,在无明确资料表示发行公司非好言娱乐之情况,本中心网站信息仍以当初申请者所提供之信息(好言娱乐)为准。”供你们参考。--Abcet10(留言) 2025年4月6日 (日) 08:50 (UTC)
- 只不过Abcet10以草草结束讨论称五大、佳佳等电子商务网站等登记的发行公司为实体专辑,但上面提到考虑要不要把电子商务网站加入常见有争议来源列表。 --183.171.122.141(留言) 2025年4月6日 (日) 02:02 (UTC)
中央通信社的来源是否可靠?
[编辑]- 状态: 讨论中
- 过往讨论链接:Wikipedia:可靠来源/布告板/存档/1#部分台湾传媒的可靠程度、WP:可靠来源/布告板/存档/2020年7月#关于中华民国中央社是否为可靠来源的质疑?
- 来源1:中央通信社
- 内容:因为一些DKYN评选条目,我翻看了一些资料,看到一些对早年中央社是党媒的批评。可是布告板并没有提到这些问题。我读了之前的讨论记录,第二轮已经有编者提到
中华民国中央社应该对标大陆的新华社
,但是没有继续讨论就结案。 - 我整理了台湾公民组织提到的观点:
- 管中祥的制度不改,中央社永远受到权力者控制一文:
中央社的历史就是一部政治控制史。1924年,中央社成立,是国民党第一个党营的文化机构,成立是让“党国要政,以及各方面的消息不但具有迅速宣传之能,且负有精密审查之责,兼得致贯彻统一之功。”成立的目就是在作新闻审查与宣传,从来就不是个“独立”媒体
。1995年改制,从国民党党媒改组为“国家通信社”,虽然中央社从国民党党营事业转变成国家通信社,政府仍是其主要的财政来源,而董事会也只是从过去执政的国民党转变成实际执政的政府,依然没有独立
- 孤证不立,台湾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上陈炳宏中央通信社是政府的,好吗?一文也提到改制后,变成执政党控制媒体,
中央社董监事是政府说了算,执政党想任命谁就任命谁
,政府拥有媒体,可以用来宣传政策,大选期间更可以攻击反对党
- 根据相关公民组织和学者说法,可以分为两段时期,以1995年改制前后划分。总得来说,我认为应该看齐新华社,评为
半可靠。
- 描述根据新华社修改:中央社在1995年前是中国国民党党媒,其发表的政治类新闻需要审慎对待,尤其是涉及到与中国大陆和台湾相关的负面新闻更要谨慎。1996年后为国家通信社,执政党对其有较大控制力,其发表的政治类新闻需要审慎对待,尤其是涉及到与中国大陆和台湾反对党相关的负面新闻更要谨慎。对于台湾的正面新闻或中性新闻,只要不是出于夸大或扭曲(变成正面新闻),中央社可以作为可靠来源。其转载或编译的国外新闻,应尽量用原始出处的新闻替代。
- 提交的维基人与时间:Nostalgiacn(留言) 2025年4月16日 (三) 08:08 (UTC)
- @Nostalgiacn:过往讨论链接中第二个似乎笔误了?应是“WP:可靠来源/布告板/存档/2020年7月#关于中华民国中央社是否为可靠来源的质疑?”。 ——自由雨日🌧️❄️ 2025年4月16日 (三) 08:25 (UTC)
- 修正了,其实这个你可以直接修改。这不算修改他人观点,只是内链接写错了。--Nostalgiacn(留言) 2025年4月16日 (三) 08:29 (UTC)
- 那既然如此那由台湾政府控制的其他媒体是不是也能以半可靠处理?例如公共电视台(被质疑亲执政当局)、讲客广播电台(隶属于中华民国客家委员会)和中央广播电台(由中华民国文化部管理。之前已经评级过一次,属于通常可靠。)----大筒木博人罪大滔天,搞的甜甜圈怨声载道。 2025年4月16日 (三) 08:30 (UTC)
- 其他请另开讨论,也请给出第三方评论/研究作参考,总不能张口就来。--Nostalgiacn(留言) 2025年4月16日 (三) 08:33 (UTC)
- 公共电视这边的话,主要是围绕21年修改公共电视法引起的争议。例如21年亚洲周刊的报导[4]----大筒木博人罪大滔天,搞的甜甜圈怨声载道。 2025年4月16日 (三) 08:40 (UTC)
- “
其他请另开讨论
”。 ——自由雨日🌧️❄️ 2025年4月16日 (三) 08:42 (UTC)
- “
- 公共电视这边的话,主要是围绕21年修改公共电视法引起的争议。例如21年亚洲周刊的报导[4]----大筒木博人罪大滔天,搞的甜甜圈怨声载道。 2025年4月16日 (三) 08:40 (UTC)
- 其他请另开讨论,也请给出第三方评论/研究作参考,总不能张口就来。--Nostalgiacn(留言) 2025年4月16日 (三) 08:33 (UTC)
涉及到与中国大陆和台湾相关的负面新闻
:注意1949年以前的情况。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学 PJ:两岸] 2025年4月16日 (三) 09:07 (UTC)- 1949年之前国共关系较为复杂,有过合作的蜜月期,有过决裂的对抗期,报道立场是随着两党关系而摇摆的。改为“涉及到与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中国大陆和中华民国相关的负面新闻更要谨慎”如何?--Nostalgiacn(留言) 2025年4月16日 (三) 09:19 (UTC)
- 1996以后的中央社直接与中国新华社对标似乎会有误区。应当对标的是韩国联合通信社:也就是
通常可靠,但部分政治报导应酌参第三方报导或来源:多数媒体不论蓝绿都会引用中央社。也很少看到中央社有编辑争议。1996以前的我没意见,不过超过十多年的,似乎会被中央社放到付费墙。
- 针对台湾媒体,如果想知道
半可靠是什么样子,可以读读TVBS与自由时报看看。我认为这两间新闻算是台湾媒体的
半可靠代表,两者也同时分别涵盖支持国民党与支持民进党的阅听者。
- 如果中央社,甚至公视被视为半可靠的话,那台湾这种媒体偏向政治极化的环境下,就几乎没有通常可靠的来源能用了。
- 参见:维基百科:受资助与受控制。--Saimmx(留言) 2025年4月16日 (三) 12:53 (UTC)
- 另外讲两个政治上
通常不可靠的台湾媒体实例:中国时报与三立新闻。--Saimmx(留言) 2025年4月16日 (三) 12:56 (UTC)
- 美国之音的台湾中央社否认政府干预新闻内容一文(2008)提到
中央社副总编辑庄丰嘉星期三发表公开信,批评马英九政府在5月上任以来,对于新闻报道中有不利于总统府和行政当局的内容,都被挡下不发,或退回重写,让记者成为报喜不报忧的工具
。还有台湾师范大学大众传播所教授胡幼伟认为,在2000年台湾出现第一次政党轮替时,第一次获取政权的民进党,将许多公营事业负责人,都换成政治立场接近的人,就连媒体也不例外,主要是因为民进党认为,当年在野时没有受到公平对待。而现在国民党重掌政权,国家媒体又出现大搬风,这是台湾国家媒体面临的一个困境
。当然这篇报道里面中央社社长表示没这事情,具体怎样我不好说,多看第三方评价吧,上面管中祥和陈炳宏是2016到2017年发表的,那种执政党控制的情况,应该不是空穴来风。--Nostalgiacn(留言) 2025年4月16日 (三) 13:25 (UTC)- 同样是台湾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的调查,中央社可信度蛮高的。参见2014年台湾新闻媒体可信度研究与2019年台湾新闻媒体可信度研究。另外,路透新闻学机构在2018, 2020, 2021的调查,发现中央社同样也有不错的成绩。近几年中央社没有出现,或许是因为被其他媒体压下去了。
- ---
- 至于你提到中央社的政治审查,同样是台湾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的2019年台湾新闻媒体可信度研究(2014年的没有深入讨论),里面针对记者们的访谈,有谈到与你类似的疑问:
- D:
如果是最简单的可信度的话,我觉得最能相信的就是中央社,因为...在词或标题上面,不会去追求流量,所以我自己觉得至少都是用最中性的、客观的...就是很信息性的东西,但至少是有参考价值,或是没有再做一些刻意的煽动...他有些东西就是非常信息性,速度很快,追求一个把信息给出去,所以他的信息都有参考价值...如果就最简单的可信度来说...我觉得那是很可以相信的。
- A:
但就我观察的中央社,其实有过滤掉不利于执政党的新闻的,中央社基本上已经变成了执政党的附属传声筒。包括政党跟总编辑...就我们现在看三立新闻去转中央社的,会发现找工读生转中央社...在自由或三立会怕转到不利于执政党的新闻,但是转中央社会很安全、很放心的,不用去监看工读生转,因为中央社已经过滤掉任何不利于执政党的新闻,所以你说他可信度高吗?
- D:
我不否认。政党换都会一致。这就是可信度不同的面向。
- C:
所以我觉得这个焦点讨论就会有这样的问题,因为每个人对可信度,或是每个题目都想要拿出不同可信度的标准。
- D:
- 按照这样的讨论,我认为这和李百全治下的香港电台为两回事,也不影响中央社可靠度。但可能对反对党相关新闻,需要提示读者要补足其余媒体。--Saimmx(留言) 2025年4月16日 (三) 15:07 (UTC)
- 1996年改制后,政治内容有偏向执政党,个人认为不合适与韩联社的“有维护国家讯息主权之职责”相提并论。我还是觉得香港电台的处理最合适作参考。
- 香港电台拆成了两组“香港电台(2021年2月前所有报导及2021年2月起不涉及政治的报导)”和“香港电台(2021年2月起的政治报导) ”,中央社完全可以采用一样的做法,“中央社(1996年7月前所有报导及1996年7月涉及政治的报导)”是
半可靠。“中央社(1996年7月起不涉及政治的报导) ”是
通常可靠--Nostalgiacn(留言) 2025年4月17日 (四) 15:44 (UTC)
- 在与香港媒体对标前,请注意港版《港区国安法》冲击香港新闻自由的背景。在国安法通过后,反对港府北京的媒体几乎无以生存;香港电台的编辑政策及流程也被要求无条件依国安法报导。这令香港电台有以不客观的手法,支持北京政策之嫌。对于后反送中的人事物,也难有中立的看法。甚至现有的香港媒体也往往出于法律因素,甚至要抽走不利港府北京的新闻。
- 相较而言,中央社编采手册在政治方面,只有在新闻专业伦理,提及“报导政治新闻时不可做出有损中立的行为,工作时不可佩戴政党竞选活动的标志,或展示具有政党色彩的任何对象。”或“记者唯有在接受不以从事游说或政治活动为主要目标的非营利团体邀请而发表演说时,才可以收受演讲费、谢礼或差旅费。”
- 台湾资深记者对中央社主要诟病的,不太发对执政党不利的新闻,这可以靠台湾其余可靠新闻补足(这就是我主张提示读者补足其余媒体的理由);学者提及的独立自主,主要是对“如何维护新闻自主”的提议。但这些和在港台在处于香港新闻自由受冲击的大环境下,自主已经受北京侵蚀是两回事。与港台处境比较像的,或许是《中国时报》抽走六四相关报导吧。最后,媒体偏见与新闻操守是两回事。
- 以实例来说,2023年台湾#MeToo运动明显对执政党不利;但该条目有六成使用中央社,也没因此对条目质量有影响。
- 而就我对
通常可靠和
半可靠的理解,中央社是偏向
通常可靠的。其对执政党不利的新闻报导不足的问题,可通过其他可靠媒体辅助,但不会到必须审慎使用的地步。充其量只能说涵盖不足。
- 不过也许需要更多人讨论。我觉得我们两人讨论总有局限。--Saimmx(留言) 2025年4月17日 (四) 16:52 (UTC)
- 布告板的香港电台有类似情况,
时事类节目须经政治审查后方能播出。有见及此,香港电台于2021年2月后的政治性报道评为
。中央社既有第三方提到执政党会政治审查,当政期间排除异己,加入“自己人”,政治内容应当与香港电台一样标准吧。--Nostalgiacn(留言) 2025年4月16日 (三) 13:34 (UTC)半可靠
- 就本人经验而言,中央社的立场显无香港电台#特别行政区政府时期中提及“控制编采方向,使港台逐渐成为官方喉舌,遂失去报导的中立性。”等情事。且香港电台受北京之国安法影响,台湾则无。故我认同@Saimmx所言将中央社与韩联社对标。--Kanshui0943(留言) 2025年4月17日 (四) 04:00 (UTC)
- 你说的对标韩联社,是1996年改制后吧。--Nostalgiacn(留言) 2025年4月17日 (四) 15:26 (UTC)
- 就本人经验而言,中央社的立场显无香港电台#特别行政区政府时期中提及“控制编采方向,使港台逐渐成为官方喉舌,遂失去报导的中立性。”等情事。且香港电台受北京之国安法影响,台湾则无。故我认同@Saimmx所言将中央社与韩联社对标。--Kanshui0943(留言) 2025年4月17日 (四) 04:00 (UTC)
那台湾这种媒体偏向政治极化的环境下,就几乎没有通常可靠的来源能用了。
我绝对支持把所有费拉不堪的中文媒体都干掉,世界主流通讯社的能力要高过几乎所有中文媒体,但问题是,你能看懂英语,但别人看不懂。真干掉的话,那大家就不用过日子了。
不如多设一级“比较可靠”——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学 PJ:两岸] 2025年4月22日 (二) 17:03 (UTC)- 上面我建议是学习“香港电台”的做法,拆分成两部分,政治内容和1996年之前内容都是半可靠,一般内容可靠。中央社创建以来,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党媒(1926-1996年),说中央社是通常可靠,是给国民党张目。--Nostalgiacn(留言) 2025年4月23日 (三) 13:23 (UTC)
- 另外讲两个政治上
通常可靠 per Saimmx & Kanshui0943,未见编采受影响,不应降级。与新华社有根本上的不同-某人✉ 2025年4月22日 (二) 10:11 (UTC)
- 美国之音的报道提到
中央社副总编辑庄丰嘉星期三发表公开信,批评马英九政府在5月上任以来,对于新闻报道中有不利于总统府和行政当局的内容,都被挡下不发,或退回重写,让记者成为报喜不报忧的工具
,上面也有引文,如果这算“未见编采受影响”。那么新华社也可以说“未见编采受影响”,比较不报道负面内容,也是编采守则(笑)。--Nostalgiacn(留言) 2025年4月22日 (二) 13:17 (UTC)
- 美国之音的报道提到
- 政治内容可以另行讨论,但1996年后发布的其他内容仍属
通常可靠这点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冥王欧西里斯(留言) 2025年4月24日 (四) 09:03 (UTC)
- 感觉是不是可以下这个结论:1996年以后,非政治内容为
通常可靠、政治内容则无共识?我看非政治内容基本上有共识了,但政治内容方面,则是谁也无法说服谁。
- 还是我们需要更多意见、或另外开政治区讨论?--Saimmx(留言) 2025年4月24日 (四) 09:14 (UTC)
- 考虑到中央通信社现时的公信力,反对完全对标新华社与香港电台。1996年后的政治内容需要在现在的讨论中得出结论,而且需要考虑不同的执政党治下对中央通信社有着什么方式、什么程度的影响。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5月2日 (五) 13:05 (UTC)
- 就我目前所知,1996年,起码2015年后的中央社(之前的似乎会被付费墙挡住),会比较不发对执政党不利的新闻。但真要发,也不会有扭曲成分。这种情况,我会认为是有偏见的通常可靠。但很明显,这评价无法说服提案者Nostalgiacn。因为“不发新闻”似乎也是新华社的作法。
- Nostalgiacn的说法是,1996年后的中央社,执政党有直接控制的权力。因此针对当时反对党,与中国大陆相关新闻必须谨慎。甚至台湾新闻也要看有无宣传成分。但是我认为把全亚洲新闻最自由(之一)的台湾,与新闻自由受压迫的中国与香港对标并不恰当。而且中央社在近年报导中国大陆方面,其实已经比多数台湾媒体公允了。
- 这很麻烦。多数人似乎往
通常可靠靠拢,但没几个能与重要反对意见(1996年后政治
半可靠)做出妥协。--Saimmx(留言) 2025年5月2日 (五) 13:58 (UTC)
- Nostalgiacn的意见多少有些政治倾向性了,我觉得不能算正当合理的意见。我们不能让RSN变回OA2021前的状态。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5月2日 (五) 14:09 (UTC)
- 个人在一开始就分开讨论政治和非正式的内容,希望不是太长不看。你想抛开政治不谈,可以就非政治内容达成共识,而不是因为涉及到政治,所以否定所有观点。
给国民党张目
不是虚言,国民党时期的中央社就是一个党媒宣传机构,也许你不了解,你可以看一下相关学者的研究,对当时中央社社长曾虚白的评语:曾虚白始终身处宣传部门,忠诚地执行党的政策,其工作上的发挥也显示了国民党在台湾逐渐稳固的宣传体系
([5])。- 1996年改制后,我上文也引述了美国之音、台湾独立人士的评价,每届政府影响编采的程度都不同,部分执政党会直接干涉人事。这导致政治内容需要独立判断,不能划一都认为可靠。--Nostalgiacn(留言) 2025年5月11日 (日) 03:03 (UTC)
- 反正1996年改制后的中央社不可能对标新华社与(现)香港电台,只要你继续主张1996年改制后的中央社对标新华社与(现)香港电台,那我就无法收回反对意见。对标新华社与(现)香港电台的应该是1996年改制前的中央社。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5月11日 (日) 03:55 (UTC)
- 我同意Sanmosa的意见:依照台湾整体的媒体环境、对比中国和香港的环境,就不难发现,绝对不可能因为政治因素,把中央社与新华社与(现)香港电台对标为
半可靠。但是我同意可以另外说明中央社的政治偏见。--Saimmx(留言) 2025年5月11日 (日) 11:57 (UTC)
- 我同意Sanmosa的意见:依照台湾整体的媒体环境、对比中国和香港的环境,就不难发现,绝对不可能因为政治因素,把中央社与新华社与(现)香港电台对标为
- 反正1996年改制后的中央社不可能对标新华社与(现)香港电台,只要你继续主张1996年改制后的中央社对标新华社与(现)香港电台,那我就无法收回反对意见。对标新华社与(现)香港电台的应该是1996年改制前的中央社。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5月11日 (日) 03:55 (UTC)
- 世界新闻自由指数 台湾亚洲第一、中国倒数第3,台湾24、香港140、中国178,明显不能相提并论。--Kanshui0943(留言) 2025年5月2日 (五) 14:59 (UTC)
- 后来看了一下,即便是在政治内容这块,我也不觉得1996年后的中央社需要降到
半可靠的层级,顶多只能说是建议多引用其他通常可靠的来源来佐证或是平衡观点。--冥王欧西里斯(留言) 2025年5月6日 (二) 09:28 (UTC)
- Nostalgiacn的意见多少有些政治倾向性了,我觉得不能算正当合理的意见。我们不能让RSN变回OA2021前的状态。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5月2日 (五) 14:09 (UTC)
- 中央社近年报道应维持通常可靠,尤在各家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中可见在可信与视角全面之间的高水准平衡。至于在20世纪的质量则不多了解、不予置评。反对对标新华社;新闻学界认同中央社、韩联社、美联社、法新社等是通信社,但当中不少学家不承认新华社是通信社,差距一目了然。参见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均受大股东压力而撤稿不支持贺锦丽、但在英维无需降级,一次庄丰嘉批马事件也不足以动摇中央社总体评级,改稿则另当别论。在我看来,近年中央社(及几乎所有科普媒体)的最大缺陷是其转译注重道地易读,而与原意不时有微妙差别,与纽约时报中文网的生硬翻译截然相反——不过纽约时报中文网的译文一旦不生硬,也不时偏离原文意思。不反对针对涉及翻译的内容要求比对原文或更多可靠来源,但对不涉翻译的自采、中港台内容则是通常可靠。— Gohan 2025年5月6日 (二) 03:42 (UTC)
- 我想1990年代政府民主化前后报导,涉及政治者,尤其需要格外区分。单就这方面而言,Nostalgiacn的意见没有问题。除此之外,近年中央社有一大部分国际政治报导系编译外电,虽有取舍之分,仍多足以视为可靠,或至少近于原始来源。至于台湾及两岸政治方面,则大可能受历来执政党立场影响(如蓝、绿当政时即有不同),确实需要审慎使用。——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5年5月6日 (二) 06:51 (UTC)
- 关于“台湾及两岸政治”方面,我有几点问题想问你。先说,我对你在民主化前报导、与外电编译的看法没有意见:
- 何谓“大可能受历来执政党立场影响”?我知道中央社会倾向不刊发对执政党立场不利的新闻、体制上相较公视也较不独立。不过是否还有其他问题?
- 历来执政党立场,会如何影响中央社新闻准则的执行?是否会严重到符合
半可靠说明的“媒体的编采制度不一定得到严格执行”或其他描述(编辑团队未必完整、在事实查证上声誉受到争议、部分内容有置入性营销或自媒体内容等)?
- 何谓是“审慎使用”?这个动作如果要转化为编辑,具体上如何操作?我想你的意思,可能是代表针对台湾政治或两岸议题,会需要找寻与执政党观点对立的媒体补充,以维护中立的观点。但不确定你是怎么想的。
- 这个问题和实做有关,所以比较琐碎,我自己也没想到解答。所以不回答也没关系:
大量使用中央社的台湾政治条目,我想到2023年台湾#MeToo运动与柯文哲政治献金案这两个。我认为这两个条目的质量有差。你也如此认为吗?是的话,中央社引用过多,是主要问题吗?
- 之前本来希望另开话题,讨论中央社的政治报导;但觉得再怎么讨论,也不会改变各人的意见了。感谢你让政治议题的探讨,可以有点进展。--Saimmx(留言) 2025年5月6日 (二) 08:55 (UTC)
- 历年报导立场变化很微妙,最明显的是新闻报导用词会随政府轮替而变动,例如马英九政府时期用“大陆”,至蔡英文、赖清德政府时期便改用“中国”。这代表中央社新闻格式手册实受政府政策影响。所谓“审慎使用”,自然就如Nostalgiacn所说,可以使用其他媒体报导,或至少同时参酌多家来源,我想你此处说得不错。至于中央社报导使用过多,确实可能有疑虑,台湾还有不少民间媒体,他们的报导可以与官方互相比对。——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5年5月11日 (日) 17:00 (UTC)
- 不反对用词微妙的说法。不过,请问你认为,这种用词差别,有影响到新闻准则吗?我认为没有,至少,没有到让中央社半可靠的地步。因为目前为止,我还没见过什么中央社有事实性的争议新闻,比如,镜周刊在京华城那种报导,就能影响我判断。另,根据新闻专业伦理,中央社禁止做出有损中立的行为。目前为止,除了体制与用词问题外,还没有无端攻击的疑虑。
- ---
- 我觉得我针对2023年台湾#MeToo运动与柯文哲政治献金案的意思不够清楚。但我当时很难组织问题,所以其实也很正常。我当时想知道的问题是:同样是大量使用中央社的来源,但为什么两个的质量差那么多?这是中央社的问题吗?想来,我应该是按照以下断言去论证:
- “2023年台湾#MeToo运动”与“柯文哲政治献金案”同样使用大量中央社的报导。
- 如果中央社的政治报导有问题,那么使用大量中央社的报导、文章质量就不会高。
- 如果断言1与断言2成立,那么两个文章质量应当差不多。
- 但事实上2023年台湾#MeToo运动的质量高于柯文哲政治献金案。
- 如果断言3不成立,那断言1或断言2,至少有一个不成立。
- 由于断言1成立,因此断言2肯定不成立。
- 如果你认为,台湾#MeToo运动的质量比政治献金案好,那就会变成这样;但如果你认为断言2以外有其他断言不成立,那或许可以讨论。--Saimmx(留言) 2025年5月11日 (日) 18:14 (UTC)
- 历年报导立场变化很微妙,最明显的是新闻报导用词会随政府轮替而变动,例如马英九政府时期用“大陆”,至蔡英文、赖清德政府时期便改用“中国”。这代表中央社新闻格式手册实受政府政策影响。所谓“审慎使用”,自然就如Nostalgiacn所说,可以使用其他媒体报导,或至少同时参酌多家来源,我想你此处说得不错。至于中央社报导使用过多,确实可能有疑虑,台湾还有不少民间媒体,他们的报导可以与官方互相比对。——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5年5月11日 (日) 17:00 (UTC)
- 关于“台湾及两岸政治”方面,我有几点问题想问你。先说,我对你在民主化前报导、与外电编译的看法没有意见:
- @Nostalgiacn:过往讨论链接中第二个似乎笔误了?应是“WP:可靠来源/布告板/存档/2020年7月#关于中华民国中央社是否为可靠来源的质疑?”。 ——自由雨日🌧️❄️ 2025年4月16日 (三) 08:25 (UTC)
2025年1月20日以后,白宫(whitehouse.gov)关于生物科学、医学的来源是否可靠?
[编辑]- 状态: 讨论中
- 来源1:https://www.whitehouse.gov/lab-leak-true-origins-of-covid-19/
- 来源2:https://www.whitehouse.gov/articles/2025/03/yes-biden-spent-millions-on-transgender-animal-experiments/
- 内容:错误解读科学研究、主张2019冠状病毒病阴谋论。另外,现任美国卫生部长小罗伯特·肯尼迪是反疫苗人士,可能要考虑美国卫生部的来源是不是可靠医学来源。
- 提交的维基人与时间: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学 PJ:两岸] 2025年4月21日 (一) 09:18 (UTC)
- 补充enwiki正在进行的相关讨论:w:en:Wikipedia:Reliable_sources/Noticeboard#*.gov。--Steven Sun(留言) 2025年4月22日 (二) 09:24 (UTC)
- 其实单就白宫而言,本就不应将其资料用作自然科学方面的主要参考资料吧?——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5年4月22日 (二) 09:39 (UTC)
- Per Eric,白宫本就不应该用作科学参考资料,但仍可用作美国政府第一手资料。另(+)支持限制美国卫生部来源。-某人✉ 2025年4月22日 (二) 10:06 (UTC)
- 意见同上。即使白宫发布的生物科学、医学内容公认可靠、完全无争议,也不应该用作科学参考资料;更别提现在显然有争议了。显然不符WP:MEDRS。--Jdysw(留言) 2025年4月26日 (六) 01:38 (UTC)
- 我确认一下:此处是否认为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自2025年2月13日(或2025年1月20日?)起的来源属
通常不可靠的来源?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5月2日 (五) 13:12 (UTC)
- 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下属有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及众多研究所,都要列入吗?如果列入应考虑同步修订WP:MEDORG。--Steven Sun(留言) 2025年5月5日 (一) 10:00 (UTC)
- @Steven Sun:这可能要视乎Trump或Robert Kennedy Jr.对下辖机构的影响力有多大了。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5月10日 (六) 08:56 (UTC)
- 显然应该确认稿件来源。新闻稿那自然反映的是政府立场,而研究报告依然反映其著作(学)者态度。——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5年5月11日 (日) 17:02 (UTC)
- 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下属有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及众多研究所,都要列入吗?如果列入应考虑同步修订WP:MEDORG。--Steven Sun(留言) 2025年5月5日 (一) 10:00 (UTC)
镜周刊的来源是否可靠?
[编辑]- 状态: 完成
- 过往讨论链接:2025年1月、2025年2月
- 条目:镜周刊
- 内容:因为在用CiteUnseen时发现镜周刊被PJ:VG/S评为可靠,但WP:RSP没有,所以请求给该来源定出普遍分级,以免用CiteUnseen时被误导。
- 提交的维基人与时间: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学 PJ:两岸] 2025年4月30日 (三) 08:33 (UTC)
- 看了看镜周刊条目中列出的争议,看起来还好?半可靠到可靠之间,倾向于
半可靠。( π )题外话:镜周刊条目中的原创研究这么明显,之前竟然没人看出来……--SuperGrey (留言) 2025年4月30日 (三) 09:44 (UTC)
半可靠,至少政治方面:京华城案中镜周刊用不知道用哪里来的资料写故事,然后检察官说他们写错了。最近镜周刊这种在侦查期间脑补写故事的作法或立场也颇受非议(镜周刊、部分编者)。我很难认为这种新闻来源,能产出让人认可的社会或政治报导。--Saimmx(留言) 2025年4月30日 (三) 15:40 (UTC)
- @Saimmx:那镜周刊在其他方面的报导的可信度如何?这会影响我给出的建议评级。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5月2日 (五) 13:25 (UTC)
- 我2022年有读过镜周刊的“台男闯乌俄战场”专栏(全文, 第一篇)。还算可以。但现在我不知道。--Saimmx(留言) 2025年5月2日 (五) 13:29 (UTC)
- 那我的建议是台湾(或两岸四地?)政治、社会相关新闻
半可靠(或
通常不可靠,如果大家有意收紧的话),其他
通常可靠。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5月2日 (五) 13:40 (UTC)
- (+)支持。--SuperGrey (留言) 2025年5月2日 (五) 13:51 (UTC)
- 那我的建议是台湾(或两岸四地?)政治、社会相关新闻
- 我2022年有读过镜周刊的“台男闯乌俄战场”专栏(全文, 第一篇)。还算可以。但现在我不知道。--Saimmx(留言) 2025年5月2日 (五) 13:29 (UTC)
- 社会方面,这有关创意私房的报导得到第21届卓越新闻奖不分媒体类调查报导奖--VAMPIRE!VAMPIRE! All Hands Brace For Shock!Birds Away. Missile intercepted(留言) 2025年5月2日 (五) 13:54 (UTC)
- 再看看其他人的意见,情况许可的话,仅政治相关新闻
半可靠或
通常不可靠也不是不行。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5月2日 (五) 14:12 (UTC)
半可靠,镜新闻未达旺旺中时有偏激诽谤之情形--Kanshui0943(留言) 2025年5月2日 (五) 14:48 (UTC)
- 再看看其他人的意见,情况许可的话,仅政治相关新闻
- @Saimmx:那镜周刊在其他方面的报导的可信度如何?这会影响我给出的建议评级。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5月2日 (五) 13:25 (UTC)
- (!)意见,在油管youtube有个镜新闻频道,“有话镜来讲”,常请镜周刊主编记者俊宏哥,上该频道直播Live讲台湾的政治、社会现象,我个人常看这直播,我认为这人是有所本的,他说他不怕被告,也常在直播说他之所以敢这么讲,就是有掌握相关物证、人证,只要对方敢告,也可以顺便让法院认证。我认为镜周刊在报导政治、社会时,已尽公众媒体的查证之责,我也没看见这新闻媒体有特别闹出乱报、出纰漏之情事发生。
另,我也同意上面人士所讲的,属于半可靠、可靠之间。若硬要我断言,我也认为比较趋近半可靠,因为我无法为其报导政治、社会相关内容时,为其可信度作完全背书。
我的结论,我也认同镜周刊在政治内容属半可靠,至于社会相关内容我无意见,一般其他内容属
通常可靠。--Znppo(留言) 2025年5月2日 (五) 15:26 (UTC)
- 看了看镜周刊条目中列出的争议,看起来还好?半可靠到可靠之间,倾向于
- 公示以下结论7日:镜周刊的政治相关新闻
半可靠,其他新闻
通常可靠。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5月10日 (六) 08:54 (UTC)
- 代@Sanmosa宣布公示结束。镜周刊的政治相关新闻以
半可靠处理,其他新闻
通常可靠。--Saimmx(留言) 2025年5月18日 (日) 16:16 (UTC)
- 代@Sanmosa宣布公示结束。镜周刊的政治相关新闻以
庭刊的来源是否可靠?
[编辑]- 状态: 讨论中
- 来源1:https://hkcourtnews.com/
- 条目:陂坊(示例)
- 内容:最近上方已得出《法庭线》为可靠来源的结论。考虑到同一媒体可信度调查中称同样报导法庭新闻的《庭刊》有3.35/5的可信度(比《端传媒》的3.24/5为高),以及《庭刊》自身的编采模式,建议将《庭刊》同样列为
通常可靠的来源。
- 提交的维基人与时间: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5月2日 (五) 13:19 (UTC)
《黑色文库》的来源是否可靠?
[编辑]- 状态: 讨论中
- 来源1:laogairesearch
.org /wp-content /uploads /2019 /01 /25-%E5%A4%B9%E8%BE%B9%E6%B2%9F%E6%83%A8%E6%A1%88%E8%AE%BF%E8%B0%88%E5%BD%95 .pdf - 条目:Special:PermaLink/87180432#部分受害者
- 提交的维基人与时间:自由雨日🌧️❄️ 2025年5月7日 (三) 12:12 (UTC)
- @魔琴: ——自由雨日🌧️❄️ 2025年5月7日 (三) 12:21 (UTC)
- 半可靠?来自劳改基金会。WP:BIASED,可“归属到来源”。“事实查证上声誉”不清楚,被认为有贡献[9][10],但运营曾遭争议[11][12][13]。--YFdyh000(留言) 2025年5月7日 (三) 13:38 (UTC)
- 有偏见的
通常可靠。作者是赵旭 (作家)、编辑团队应该是劳改基金会。目前他们在事实查核上,我还没看到争议、也没什么人反驳他们的著作指控。目前大英百科全书有介绍他,但也没有事实查核的争议。在半可靠与通常可靠之间,推定通常可靠。
- 但,出于对中国政府的批判性态度,应当视为有偏见的来源,引用时应提及为劳改基金会发行的著作。--Saimmx(留言) 2025年5月15日 (四) 15:46 (UTC)
Dimsum Daily的来源是否可靠?
[编辑]- 状态: 讨论中
- 来源1:https://www.dimsumdaily.hk/
- 条目:香港自治法
- 内容:刚刚查阅香港自治法时发现有一整段都是引用Dimsum Daily作来源。此网媒曾经多次发布假新闻,例如在2020年讹称一名捷克科学家Soňa Peková在电视台的访谈中指新冠病毒是美军制造的生化武器,但传真社发现原访谈的内容完全不符,向Peková本人查证后对方亦指报道失实,自己未曾发表相关言论[14]。他们在反修例运动期间也被《南华早报》和《自由今日大马》点名批评多次发布争议性报道[15][16],例如他们错将一位外国网红称为CIA特工(CIA agent)。事后,他们发表了一则声明,内容提到他们经常“挑衅别人和刊登搞笑的报道”(we always troll people and post funny stories),对被称为假新闻和亲中媒体所带来的流量感到荣幸(We are in fact flattered that we are receiving so much attention for being labelled as a 'Fake news' and 'pro-Beijing' media outlet),并指出他们并非一家认真的新闻机构(we have never positioned ourselves as a serious media outlet)[17]。一家媒体连澄清声明都以这种态度,实在不认为他们的报道能称得上可靠来源。同一篇声明中也提到他们的文章是由freelancers供稿,其中不少仍是学生(we are still a very much small viral media company whose articles are written by freelancers many of whom are students)。翻查网站的About Us和Editorial Standards都没有提及公司管理层和旗下记者的组成和背景,也没有自主编辑的流程,所有报导均未列出作者[18][19]。而据《南华早报》报导,该媒体是由一家名为Asia Media United的营销公司控制,创办人为因贪污而正被马来西亚通缉的商人Toh Lean Seng[20]。综上,个人认为此媒体应列为
通常不可靠,甚至
应停用。
- 提交的维基人与时间:👑孤山王子📜 2025年5月9日 (五) 07:35 (UTC)
- 基本上是英文版的《港人讲地》,挪用香港或香港代表物之名,内容却散播谣言及阴谋论。--Uranus1781(留言) 2025年5月9日 (五) 07:52 (UTC)
- @Prince of Erebor、Uranus1781:Dimsum Daily的Editorial standards称“Dimsum Daily is an international online English news blog which started at the end of 2018”,这样说来Dimsum Daily本来就不被可供查证方针认为是可靠来源。如果Dimsum Daily的文章的信誉实在非常差的话,或许可以考虑直接
列入黑名单。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5月10日 (六) 08:53 (UTC)
- 香港记者郑嘉如贴了篇推文(IA),指责新闻报导有问题。另外还说新闻是托哥所有。按照其他讨论,似乎也有类似结论([21], [22], [23])。总之,事实查证或编辑机制似乎有问题。更重要的是代表团队的 Asia United Media Limited(亚联媒体有限公司)倒了。因此觉得是
通常不可靠以下。
- P.S.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给“news blog”开点例外,但这次不是。
- P.P.S. 英维有60多个页面引用这个网站。可能要一起砍掉。
- --Saimmx(留言) 2025年5月10日 (六) 09:45 (UTC)
- 上面几位似乎皆认为此网媒应该是通常不可靠以下,即
应停用或
列入黑名单。个人同意Sanmosa君所言,Dimsum Daily自身都承认他们并非一家正经的新闻机构,只属于News blog,应该比拥有记者团队和在政府新闻处正式注册的《港人讲地》的评级更低。而且该网媒没有自主编采的内容,大部分文章都是复述其他媒体的内容,不难查找替代的更佳来源,因此我同意应该
列入黑名单。—👑孤山王子📜 2025年5月16日 (五) 15:41 (UTC)
港人讲地的来源是否可靠?
[编辑]- 状态: 讨论中
- 过往讨论链接:2019年、2020年
- 条目:7·14沙田区大游行
- 内容:有鉴于《港人讲地》的可靠性、公信力与声誉长期低下,甚至其审稿流程亦多有疏漏(比如“两份原告”),以致即使以之为“社论及观点内容的参考来源”亦实属不可容忍,因此现建议将《港人讲地》定为
应停用的来源。
- 提交的维基人与时间: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5月10日 (六) 10:34 (UTC)
- 同Sanmosa君和Saimmx君,
应停用。—👑孤山王子📜 2025年5月16日 (五) 15:44 (UTC)
HKG报的来源是否可靠?
[编辑]- 状态: 讨论中
- 过往讨论链接:2018年、2019年
- 条目:喔㕭文化(举例)
- 内容:有鉴于《HKG报》的可靠性、公信力与声誉长期低下,并长期维持其偏激立场,更长期充斥混合观点报导,使读者无法区分事实与观点(比如此文章),以致即使以之为“社论及观点内容的参考来源”亦实属不可容忍,因此现建议将《HKG报》定为
应停用的来源。
- 提交的维基人与时间: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5月10日 (六) 11:50 (UTC)
- “报导”许智峯“潜逃”, 叫杜汶泽滚、把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归咎于美国(顺便嘲讽欧洲)……这还是被标为“时事”的。真的不行。
- HKG报首席执行官兼总编辑zh-yue:周天慧显示也是蛮可疑的。支持开
应停用的先例。--Saimmx(留言) 2025年5月13日 (二) 14:31 (UTC)
- 同Sanmosa君和Saimmx君,
应停用。—👑孤山王子📜 2025年5月16日 (五) 15:47 (UTC)
重新查看UGC等来源有关“第一、二手”来源认定的结论
[编辑]- 状态: 讨论中
- 过往讨论链接:Wikipedia:可靠来源/布告板/存档/2025年4月#UGC应归类为“通常不可靠”,还是“半可靠”?
- 来源1:
政府、企业等组织机构认证账号发布的内容,可作为第一手来源使用。新闻媒体机构认证账号发布的内容,可作为第二手来源使用
- 条目:Wikipedia:可靠来源/常见有争议来源列表
- 内容:此前对UGC可靠度的公示程序存在瑕疵,且与更早之前关涉“第一、二手”来源的部分结论都有对“第一、二手”来源的误解。在该串讨论中,最早一次提及“第一、二手”来源晚于惟一一次公示宣告,亦即未有正式公示效力。更为关键的是,一次文献(第一手来源)“
通常指事件参与者或者事件观察者创作的文献。它可能是……一份记者亲历事件的报道
”,英维亦指“For Wikipedia's purposes, breaking news stories are also considered to be primary sources.
”;“二次文献总结了一个或者多个一次文献或者二次文献/三次文献通常总结了二次文献
”;换言之,新闻媒体发布的可能是第一手信息,政府发布的可能是第二、三手信息。如此误解需要更正。建议日后认定第一手来源都应标明属于“何方”的第一手来源。如在WP:RSP,对第一手来源比较准确的有“可以作为朝方的第一手或观点来源
”;对新闻媒体机构认证账号认定比较可取的有“媒体官方账号的视频则可依照该媒体本身的可靠度使用。
”总之,建议UGC等有关结论改为:
(后文“政府、企业等组织机构认证账号发布的内容,可作为发布方主张的第一手来源使用。新闻媒体机构认证账号发布的内容,可依照该媒体本身的可靠度使用
但应尽量使用该机构的原始出处替代……
”等相同) - 提交的维基人与时间:— Gohan 2025年5月16日 (五) 07:57 (UTC)
- 确实,中维长期有混淆“第一手来源/第二手来源”(即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同“内容和事实的距离”或者说“信息被检验加工的次数”有关)和“当事方来源/第三方来源”(同“内容和来源的距离”或者说“来源的独立性”有关)两组截然不同的概念的问题。(通知@Saigyouji-Noriko。) ——自由雨日🌧️❄️ 2025年5月16日 (五) 08:13 (UTC)
- 怀疑无法仅凭来源及关系判断特定内容是否第一手来源。一篇报道中可能同时有一/二/三手来源,比如记者亲历调查发现(一手信息),并总结历史事件(二手)、总结历史报道(三手)?--YFdyh000(留言) 2025年5月16日 (五) 09:40 (UTC)
- 理论上是这样,但是因为已经发布在UGC平台上了,故对其是否仍能客观产生“三手”报导有疑虑。不过确实,即使是偏颇的三手报导也是三手报导,只是不可靠/不可用罢了,如果强行“降三为二”来看待似乎也不大妥当。--SuperGrey (留言) 2025年5月16日 (五) 19:28 (UTC)
- 故此所建议的定论不对新闻报道作出第一/二/三手认定;而对政府、企业认定的“第一手”信息也仅限于其主张,或可改为“政府、企业等组织机构认证账号,可视作发布方主张的第一手来源”。--— Gohan 2025年5月18日 (日) 08:30 (UTC)
- 我确定一下,你想说两件事:
- “政府、企业等组织……内容,可作为第一手来源使用”,应明确说明是“政府、企业等组织……内容,可作为发布方主张的第一手来源使用”
- “新闻媒体……内容,可作为第二手来源使用”,应改为“新闻媒体……内容,可依照该媒体本身的可靠度使用”
- 这两个吗?
- 另外我不太确定公示程序有瑕疵的意思。3月26日当时公示是说,4月2日到期,我到4月6日才提醒存档。不太明白瑕疵在哪里。不过我承认你对“第一、二手”来源的质疑有道理。三个来源确实不好分。
- 另@SuperGrey:--Saimmx(留言) 2025年5月16日 (五) 16:43 (UTC)
- 第一件事正确。而在该串讨论中,宣告公示的是“
以上未标记来源将以“ 通常不可靠”录入WP:RS/P。
”其后发布的言论若不声明为“公示”或含有公示内容,谁知是公示、辩论,甚或是闲聊呢?--— Gohan 2025年5月18日 (日) 08:31 (UTC)- 没有延长公示期直到讨论结束,确有不妥。感谢指正。此次可以再进一步讨论,精益求精。--SuperGrey (留言) 2025年5月18日 (日) 09:26 (UTC)
- 第一件事正确。而在该串讨论中,宣告公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