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征求意见/全部
以下讨论需要社群广泛关注:(清除缓存)
传记
[编辑]经济、贸易与公司
[编辑]目前此主题无正在讨论的议题
历史与地理
[编辑]这些古希腊人名地名和现今希腊地名的译名真是头疼。我从现今地名入手:西基翁,其现今希腊语名是Σικυώνα,按照音译表来翻译的话,好像是“锡基奥纳”,但谷歌搜索基本一无所得。地名大辞典、地名词典和新华社资料库里用Sikion来搜索的话都是“西基翁”,其中地名词典里有坐标,跟现今城镇的坐标一致。因此可以确定现今城镇的译名就是“西基翁”了。
而该镇是根据希腊古城邦来命名的,古城的希腊语名是Σικυών,拉丁转写就是Sikyón。按照维基百科:外语译音表/古希腊语来翻译的话应该是“西库翁”或“西库昂”(我不知道译音表里注释“翁不合用时,改用昂”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叫不合用?)。而此古城邦是根据同名神话人物命名的,那是否该人物也是应该译为“西库翁”?根据希腊神话地名译名列表,古城邦是译为“西库翁”的。
而权威来源把现今地名译为“西基翁”,而不是按照一般音译规则译为“锡基翁”或“锡基奥纳”,那表明对应古希腊语名也应该译为“西基翁”吗? 而此条目最初创建时命名为“西基昂”,后来移至“西库昂”,再被移至“西锡安”,又移回“西库昂”。译为“西锡安”的理由不是很清楚。现在各个译名好像都可以找到正规论文或文章的来源。
偶然在网上找到《辞海》第六版的信息:“西息昂”(Sicyon)亦译“西基昂”。
到底选用那个译名为好?各位有何高见?@Aronlee90 @BigBullfrog--万水千山(留言) 2025年3月30日 (日) 20:50 (UTC)
在中国大陆,官方译名“教宗”一词多见于宗教领域,“教皇”一词更为大众熟知(如在读秀搜索“教皇”可搜到227960条结果,“教宗”可搜到17292条结果,前者是后者的13倍),根据“使用常用名称”原则,是否应将本条目在大陆简体显示模式下的译名改为“教皇”?——杰里毛斯(留言) 2025年4月4日 (五) 08:24 (UTC)
WikiProject talk:中国 § 关于两岸分治后的“XX年中国”条目
一看就觉得“迪斯托莫”是根据英语发音翻译过来的。2023年时还可以从新华社历史资料库里搜索到,但现在已经搜索不到了,看来是从数据库里删除了。相反,现在按照纯正希腊语的拼法(或直接中文)可以搜索到“季斯托蒙”的译名,也可以在《世界地名译名词典》里搜索到。《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里则两者都搜索不到。
现在“季斯托蒙”虽然符合现代希腊语的发音,但基本没有别的来源在使用。而其他来源都是使用“迪斯托莫”。那现在维基里是该按照常用名原则把“迪斯托莫”作为约定俗成的译名作为条目名呢?还是把权威来源的“季斯托蒙”作为条目名为好?这个还牵涉到其所属市镇及相关条目的命名。--万水千山(留言) 2025年4月15日 (二) 13:42 (UTC)详见我与@御坂雪奈:在User_talk:御坂雪奈#闽越都城的讨论。争论焦点是城村汉城是否是闽越都城--Perinbaba(留言) 2025年4月30日 (三) 17:10 (UTC)
语言及语言学
[编辑]目前此主题无正在讨论的议题
数学、科学与科技
[编辑]目前此主题无正在讨论的议题
媒体、艺术与建筑
[编辑]Module talk:CGroup/Music § 主唱的转换
Lead Vocal:cn及tw为“主唱”;hk为“主音歌手”,这个转换针对的是一个演唱团体的Lead Vocal(名词)。然而“主唱”一语不止这个用法,其他地区我不熟悉,至少香港人就经常把“主唱”用于描述一首歌曲是谁唱的,“主唱”可以是动词(歌曲由谁“主唱”),也可以是名词(“主唱者”之省略),这种用法的出现几率比描述一个演唱团体要大得多。我早年发现这问题后,自己便采用“演唱”或“原唱”或“所唱”去避免动词变为“主音歌手”,但事实上中维音乐相关条目内存在不少歌曲由谁“主唱”这样的语句,编写的人根本不清楚需注意转换问题,而该些音乐相关条目又未加入NoteTA公用转换,才未有引起注意。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Factrecordor(留言) 2025年4月12日 (六) 12:58 (UTC)
政治、政府与法律
[编辑]WikiProject talk:中国 § 关于两岸分治后的“XX年中国”条目
现在俄乌都有“赫尔松州”,如果只建一个“赫尔松州城市列表”却在条目中只以乌克兰的角度叙事,是否有地域中心或者不中立的问题?因为我前面有提到过相关问题,且条目主编也按照我提到的观点解决了相关争议,但仍有用户在未有任何讨论和通知的情况下把条目移回。现把此情况征求社群意见,希望社群能形成相关共识。另通知@仁克里特、MykolaHK。--—동양성신✍️ 2025年4月24日 (四) 07:51 (UTC)
宗教与哲学
[编辑]在中国大陆,官方译名“教宗”一词多见于宗教领域,“教皇”一词更为大众熟知(如在读秀搜索“教皇”可搜到227960条结果,“教宗”可搜到17292条结果,前者是后者的13倍),根据“使用常用名称”原则,是否应将本条目在大陆简体显示模式下的译名改为“教皇”?——杰里毛斯(留言) 2025年4月4日 (五) 08:24 (UTC)
社会、体育运动与文化
[编辑]目前此主题无正在讨论的议题
维基百科格式与命名
[编辑]Template talk:作品名称 § 不觉得这模版很多余吗?
为啥要刁难读者、把各种译名看完才能读简介?--Akishima Yuka(留言) 2024年12月28日 (六) 12:29 (UTC)
Wikipedia talk:命名常规 § 重提在条目标题中正确使用书名号
Wikipedia talk:命名常规/音乐 § 提议使用拉丁原名作为歌曲的标题
理由如下:
- 目前流媒体收听音乐几乎碾压传统的唱片音乐,而几乎所有的流媒体服务商都主显原名。使用几个中文汉字会使人感到陌生,是“易于识别”的违反,也不符合“使用常用名称”。有一种下位法违反上位法之感。
- 中文用户普遍认识26个字母,即使可能无法理解其含义并朗读,但普遍有能力拼写、传递和辨别是否同一单词。
- 维基百科编者为了符合这一要求,不惜代价地去寻找一个中文名称,最后还弄得读者看不懂,徒劳无功,质量还不高。
- 大部分译文质量不高,做不到“信达雅”,可能只是一些人为了填补“译名”字段空白的草率产物,也不一定是作者原意。
- 一些找不到译名的条目和隔壁某百科使用原文,看上去也没什么问题,甚至更美观易懂。
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册/标点符号 § 提案:允许在中文段落使用斜体(不使用书名号)表示英文书名
见先前讨论,中国大陆有多个规范(草案)规定中文语段中直接使用英文书刊时,使用斜体且不用书名号,而目前中维格式手册规定必须使用书名号(可用或不用斜体)。尽管这些规范(草案)暂非国家标准,但也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学者的意见;并且也常能在各类文献中见到这种使用斜体且不用书名号的用法。考虑到这不是中国大陆唯一的格式体例,且斜体存在的技术问题,该格式不适合用字词转换处理。故仿照图注句号、全/半角分隔号等“两可”的做法,提出放宽另一种格式限制的做法。其他使用拉丁字母的语种亦可能在中文语段使用斜体(而非中文书名号)格式,但我暂不熟悉,且中文维基百科出现频率不高,故本次修订只针对英文;此外使用引号(而非斜体)表示的英文书籍中的篇名、专辑中的单曲名等也不在提案范围。——自由雨日🌧️❄️ 2025年3月20日 (四) 18:18 (UTC)
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册 § 为MOS:空格增加拉丁字母斜体-中文混排的例外情况
在WT:格式手册/标点符号#提案:允许在中文段落使用斜体(不使用书名号)表示英文书名这一提案中,PexEric指出,将斜体拉丁字母和中文混排可能导致单词结尾超出等问题,影响阅读(可能发生于《Armillaria luteobubalina》这类生物学名,以及提案中的书名等情况)。故提议增加这种情况的豁免:
|
|
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册/标点符号 § 提案:统一交通工具专名使用引号的方式
目前格式手册对于舰船、飞机名称如何使用引号并没有规定,条目中使用引号的方式并不一致。例如应该写成“镇远”号铁甲舰还是“镇远号”铁甲舰,“圣路易精神”号飞机还是“圣路易精神号”飞机。我建议在格式手册/标点符号做出规定。--欢颜展卷(留言) 2025年4月18日 (五) 16:36 (UTC)
Template talk:文物保护单位 § 建议文物保护单位模板整合至Infobox historic site模板内
Wikipedia talk:条目命名一致性决议 § 再议有关日本内阁条目的命名问题
前次讨论见WT:条目命名一致性决议/存档2#有关日本内阁条目的命名问题,该讨论提到日本内阁条目的命名在2022年10月6日被TKsdik8900由“第X次某某某内阁”批量移动至“第X届某某某内阁”,当时我认为这种表达方式不合中文的使用惯例(尤其是他把“第X次改组”也改成“第X届改组”的举动完全有悖于中文文法),此外TKsdik8900此举也有悖于条目命名一致性的要求。@Ericliu1912:当时声称“次”字不合中文文法,并进一步声称“‘届’整体而言亦较‘次’常用”。然而经过我最近的查证,我已确认在中文环境下,即使是指代日本的内阁,中文仍然惯用“次”而非“届”(日本以外的内阁惯用“次”的查证工作我之前已经做了:1、2),因此我再一次寻求将现有的日本内阁条目的命名批量移回或移至“第X次某某某内阁”格式的名称,此外条目名称带“第X届改组”字样者亦应改回“第X次改组”,具体的查证稍后补充。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5月2日 (五) 02:21 (UTC)
维基百科方针与指引
[编辑]有鉴于此前提到的部分用户滥建模板的情形至今仍然持续(1、2、3、4),再加上当时将删除模板的要求改为“多余无用,且影响其他模板命名或者百科运作”的讨论并未有效凝聚社群共识,因此现时中文维基百科存在客观、迫切的必要修订“删除理由”第9款,以遏止滥建模板的情形。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1日 (六) 08:42 (UTC)
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册/两岸四地用语 § 废除两岸四地用语格式手册 § 国籍“指定样式表”表列部分国籍标识样式
由于维基百科:格式手册/图标#避免在资讯框使用旗帜图标已成为本站指引,现提议废除维基百科:格式手册/两岸四地用语#国籍“指定样式表”中使用旗帜之样式,如“指定样式1”的1—6。--绀野梦人 2025年2月17日 (一) 01:44 (UTC)
Wikipedia talk:页面评级 § 提议废除甲级、乙上级与丁级
现时本站条目质量有实质区分度的等级,是小、初、丙、优良、典范。设置没有有效差异而又没人使用的等级令人望而生畏,先不说激进的废除乙级,已经被社群冷落的甲级、乙上级与丁级诚可删除。--HoweyYuan(留言) 2025年3月7日 (五) 15:22 (UTC)
Wikipedia talk:生者传记 § 生者传记:避免讨论有争议内容时提及过多敏感资料
我建议参考英文维基百科的相同方针,把讨论有争议内容时的谨慎态度引入中文维基百科。[...]若有编辑善意地在发问或回应时提及过多有争议的内容,可以引用这方针提醒他们尊重隐私。倘若在提醒后仍然以漠视隐私的方式讨论,则可以根据方针加以警告。--像您这样的人建立的哦(留言) 2025年3月7日 (五) 16:21 (UTC)
Wikipedia talk:命名常规 § 重提在条目标题中正确使用书名号
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册/两岸四地用语 § MOS:中国大陆的事实错误
真是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现时,“中国大陆”可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称。据我所知,“现时”肯定不会是在1997年香港回归前加入的,因为维基百科在2001年才成立!
我疑心“两岸四地用语”的作者根本不知道“两岸四地”的“四地”是什么意思,港澳就这么被吞了。--甘糸(留言) 2025年3月11日 (二) 04:06 (UTC)
Wikipedia talk:命名常规/音乐 § 提议使用拉丁原名作为歌曲的标题
理由如下:
- 目前流媒体收听音乐几乎碾压传统的唱片音乐,而几乎所有的流媒体服务商都主显原名。使用几个中文汉字会使人感到陌生,是“易于识别”的违反,也不符合“使用常用名称”。有一种下位法违反上位法之感。
- 中文用户普遍认识26个字母,即使可能无法理解其含义并朗读,但普遍有能力拼写、传递和辨别是否同一单词。
- 维基百科编者为了符合这一要求,不惜代价地去寻找一个中文名称,最后还弄得读者看不懂,徒劳无功,质量还不高。
- 大部分译文质量不高,做不到“信达雅”,可能只是一些人为了填补“译名”字段空白的草率产物,也不一定是作者原意。
- 一些找不到译名的条目和隔壁某百科使用原文,看上去也没什么问题,甚至更美观易懂。
Wikipedia talk:收录标准/人物 § 人物收录标准中影视等作品的制作人员应与演员及配音员之标准看齐
近日WP:收录标准/人物按WikiProject_talk:ACG#大量声优条目不符合收录标准新规有所修订,此修订主要是从配音员收录标准而起,结果是加入了一项适用于配音员及演员的收录标准,与是否有主演作品符合收录标准挂勾。然而,相关新条文未能涵盖作品的主要制作人员,似乎不公。故此建议再作修订。--Factrecordor(留言) 2025年4月2日 (三) 14:49 (UTC)
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册/两岸四地用语 § 条目内文中提及“国家”的部分直接写“台湾”是否违反CS4D
根据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的统计……其中被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评比为完全民主自由的经济高度发展国家而维持死刑的仅有美国、日本及台湾。
个人认为如果前文是“国家”不可以使用“中国大陆”(包括“大陆”,惟在前文未提及“中国大陆”的情况下直接简写“大陆”已违反CS4D)和“台湾”指代两岸政权,应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完整国号(或使用模板{{PRC}}}和{{ROC}})来表述。但查阅CS4D发现并没有对该种情况做明确规定,所以我想确认上述内文是否违反CS4D?也希望在CS4D内文中对该情况做明确规定。--忒有钱 🌊塩水あります🐳(留言) 2025年4月6日 (日) 18:40 (UTC)
Wikipedia talk:编辑战 § 提议修改关于“回退不过三”不是配额等叙述
方针中有以下叙述:惟须注意回退不过三原则不是配额,未违反回退不过三原则(回退不超过三次)的回退战仍构成编辑战,一经发现仍可被提报至对应的布告板以至禁止编辑。
我理解这一叙述的初衷或许是想避免编辑战的参与方把“三次机会”用到极致,但我认为这一叙述同而回退不过三原则(3RR)则是常用作判断的明确界线
存在矛盾之处,因为如果把三次作为明确界限,就不应当在不到三次的时候对用户施加处罚,否则可能引起用户的困惑或管理员的滥权,不利于明确规则。我认为维基百科没必要搞“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那一套。--IuyminirC(留言) 2025年4月19日 (六) 07:15 (UTC)
Wikipedia talk:草稿命名空间 § 关于扩大草稿化适用范围的综合修订
此讨论旨在允许无视新条目是否符合收录标准而对所有劣质新条目进行草稿化,删去“该页面近期由经验不足的编辑建立”才可草稿化的规定,和处理相关冗文。1F616EMO(喵留言~回复请ping) 2025年5月2日 (五) 14:15 (UTC)
维基专题与协作
[编辑]目前此主题无正在讨论的议题
维基百科技术议题与模板
[编辑]Template talk:作品名称 § 不觉得这模版很多余吗?
为啥要刁难读者、把各种译名看完才能读简介?--Akishima Yuka(留言) 2024年12月28日 (六) 12:29 (UTC)
Wikipedia talk:使用时光机 § 时光机难以正常存档流媒体视频内容
经测试,时光机难以正常存档流媒体内容如Youtube、Bilibili等网站的视频内容,只能有效存档静态页面。对此维基百科社群是否有对策?
Template talk:Blocked § 编辑请求 2025-04-04
若某用户或IP匹配过滤器规则而遭到封禁,目前的信息是“由管理员滥用过滤器封锁”,但滥用过滤器作为自动程序(虽然也确实是用户),这个句式难免显得奇怪。故建议改为“由滥用过滤器封锁”,连结目标亦由用户页改为专案页。--1F616EMO(喵留言~回复请ping) 2025年4月4日 (五) 15:03 (UTC)
Module talk:FindSources § 编辑请求 2025-04-10
增加网页版搜狗微信,便于不便使用微信的用户,有许多内容未出现在通用搜索引擎上。搜索链接为https://weixin.sogou.com/weixin?type=2&s_from=input&query=%s&ie=utf8
。
即在L-78前增加,
.. linkbuilder(args, 'https://weixin.sogou.com/weixin?type=2&s_from=input&query=%s&ie=utf8', '+', nil, const('搜狗微信', '搜狗微信')) .. ';'
--Kethyga(留言) 2025年4月10日 (四) 03:30 (UTC)MediaWiki talk:Abusefilter-intro § 编辑请求 2025-04-14
加入<div class="mw-parser-output">
,使{{ombox}}
的样式可以显示。
第1行: | 第1行: |
<div class="mw-content-ltr mw-parser-output" dir="ltr"> | |
{{Abuse filter}} | {{Abuse filter}} |
欢迎访问防滥用过滤器管理界面。通过使用防滥用过滤器,授权用户可以配置大范围的测试,对可能有害的编辑和其它动作添加到[[维基]]之前加以识别和阻止,并自动采取措施。 | 欢迎访问防滥用过滤器管理界面。通过使用防滥用过滤器,授权用户可以配置大范围的测试,对可能有害的编辑和其它动作添加到[[维基]]之前加以识别和阻止,并自动采取措施。 |
第9行: | 第10行: |
{{Warning|'''请在创建和修改过滤器时小心。'''就算是一个错字也有可能干扰到不计其数合法贡献者的编辑。请在启用任何动作前测试你的过滤器。}} | {{Warning|'''请在创建和修改过滤器时小心。'''就算是一个错字也有可能干扰到不计其数合法贡献者的编辑。请在启用任何动作前测试你的过滤器。}} |
</div> |
Template talk:分类重定向 § 编辑请求 2024-05-04
模板:分类重定向在维基共享资源的对应版本c:Template:Category redirect能将尚未清空的已重新导向分类自动归入重新导向目标,效果可见c:Category:Non-empty category redirects下的分类。这种设计可以避免分类移动后未及时调整而形成空分类。本站是否可引入?--绀野梦人 2025年5月4日 (日) 02:17 (UTC)
维基百科提议
[编辑]目前此主题无正在讨论的议题
未分类
[编辑]目前此主题无正在讨论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