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討論:Aqurs1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新增話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由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在話題2025年第20期技術新聞上作出的最新留言:5 小時前

這是aqurs@討論頁,請遵守討論頁指導方針


  • [協作] 現有142個頁面需維基化484個條目需清理12個移動請求正在討論
  • [獎勵] 現有3名使用者獲提名維基獎勵,歡迎投票。

致新巡查員

[編輯]

您好,Aqurs1。根據您在權限申請頁的申請,現授予您巡查員權限。 這將允許您:

  • 標記他人的編輯為已巡查 (patrol)
  • 使自己的編輯自動標記為已巡查 (autopatrol)
  • 移動文件 (movefile)
  • 移動頁面時不創建來源頁面的重定向 (suppressredirect)
  • 檢視未監視的頁面 (unwatchedpages)

您可以在自己的用戶頁放置{{User Patroller}},一個標識閣下擁有巡查權的用戶框。

最新頁面中記錄了所有被創建的、且未被巡查的頁面。當您打開這些黃色背景的頁面時,您會在頁面右下角看到一個[標記此頁面為已巡查]的連結。如果您認為這個頁面的內容符合維基百科的方針要求,或您認為文章內容有問題,且已經掛上適當的維護清理模板或提交刪除,則可以點擊這個連結,把該頁面標記為已巡查;如果您無法肯定,請不要點擊,交給其他巡查員檢查。

若您(最好永不發生)有濫用權限的嫌疑(例如:在完全沒有履行新頁面巡查義務的情形下標記新頁面為已巡查),您的權限可能被剝奪,甚至您會遭封禁。您可以在參數設置中開啟「工具列顯示當前未巡查的新頁面」的小工具,方便查看未巡查條目列表並連結到最新頁面或條目。許多巡查員同樣檢查最近更改中隱藏的破壞,歡迎您加入他們,比如反破壞工作小組,在那裡打擊破壞。

另外,推薦您閱讀:

如果您超過6個月沒有任何編輯活動,權限會被解除。若您希望自己辭去職務,請至Wikipedia:申請解除權限申請,或是自行移除。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在我的討論頁、互助客棧或是#wikipedia-zh IRC://中提出。

祝您巡查愉快!--千村狐兔留言2025年1月4日 (六) 14:35 (UTC)回覆

送您原星章!

[編輯]
原星章 原星章
咋倆在拼手速防破壞,哈哈哈。感謝閣下對維基百科的維護! 花開夜留言2025年1月4日 (六) 16:00 (UTC)回覆

您好,請問我編輯的頁面有那些錯誤?

[編輯]

我在差不多1小時前編輯了米塔的頁面,請問我的版本有什麼錯誤?--胡桃留言2025年1月5日 (日) 10:42 (UTC)回覆

@Yuchenzhiyili1 請勿於正文加入不可靠/第一手來源 Aqurs1留言三玖天下第一 2025年1月5日 (日) 10:44 (UTC)回覆
所以我可以通過添加引用連結來解決此問題嗎?--胡桃留言2025年1月5日 (日) 10:47 (UTC)回覆
@Yuchenzhiyili1 建議你不要添加這個來源-https://app.ali213.net/gl/1579501.html Aqurs1留言三玖天下第一 2025年1月5日 (日) 10:52 (UTC)回覆
好的--胡桃留言2025年1月5日 (日) 10:53 (UTC)回覆

一杯咖啡送給您!

[編輯]
歡迎您在2025年第一天回歸中文維基百科!(儘管已經1/5了) Sinsyuan✍️5️⃣0️⃣8️⃣ 2025年1月5日 (日) 14:12 (UTC)回覆

Wikipedia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2025-02

[編輯]
The winner this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is

Please be bold and help translate this article!


From 1942 to 1949, Canada forcibly relocated and incarcerated over 22,000 Japanese Canadians—comprising over 90% of the total Japanese Canadian population—from British Columbia in the name of "national security". The majority were Canadian citizens by birth and were targeted based on their ancestry. This decision followed the events of the Japanese Empire's war in the Pacific against the Western Allies, such as the invasion of Hong Kong, the attack on Pearl Harbor in Hawaii, and the Fall of Singapore which led to the Canadian declaration of war on Japan during World War II. Similar to the actions taken against Japanese Americans in neighbouring United States, this forced relocation subjected many Japanese Canadians to government-enforced curfews and interrogations, job and property losses, and forced repatriation to Japan

(Please update the interwiki links on Wikidata of your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article after each week's translation is finished so that all languages are linked to each other.)


About · Nominate/Review · Subscribe/Unsubscribe · Global message delivery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5年1月6日 (一) 03:56 (UTC)回覆

2025年1月9日Rrrrrrrrrr0125的草稿

[編輯]

Draft:隱世靈醫 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你好,請刪除我的草稿,謝謝🙏~~~~(Rrrrrrrrrr0125--Rrrrrrrrrr0125留言2025年1月9日 (四) 11:19 (UTC)回覆

rollin girl

[編輯]

這條是從User_talk:Yumeto下面討論搬過來的,現在按照平假名標題還是保持英文標題尚有爭議--TokumeiC留言2025年1月11日 (六) 11:13 (UTC)回覆

Wikipedia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2025-03

[編輯]
The winner this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is

Please be bold and help translate this article!


Christmas seals are adhesive labels that are similar in appearance to postage stamps that are sold then affixed to mail during the Christmas season to raise funds and awareness for charitable programs. Christmas seals have become particularly associated with lung diseases such as tuberculosis, and with child welfare in general. They were first issued in Denmark beginning in 1904, with Sweden and Iceland following with issues that same year. Thereafter the use of Christmas seals proved to be popular and spread quickly around the world, with 130 countries producing their own issues.

(Please update the interwiki links on Wikidata of your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article after each week's translation is finished so that all languages are linked to each other.)


About · Nominate/Review · Subscribe/Unsubscribe · Global message delivery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5年1月13日 (一) 02:24 (UTC)回覆

2025年第3期技術新聞

[編輯]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5年1月14日 (二) 01:40 (UTC)回覆

電子遊戲專題簡訊2024年第四季

[編輯]
電子遊戲專題圖示
電子遊戲專題簡訊
第廿一號.2024年第四季
專題概覽

截至2024年第四季底為止,電子遊戲專題共有:

本期內容

本期簡訊的內容如下:

Wikipedia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2025-04

[編輯]

The 2010 Nahorno karabakh war were a series of exchanges of gunfire that took place on February 18 on the line of contact dividing Azerbaijani and the Karabakh Armenian military forces. Azerbaijan accused the Armenian forces of firing on the Azerbaijani positions near Tap Qaraqoyunlu, Qızıloba, Qapanlı, Yusifcanlı and Cavahirli villages, as well as in uplands of Agdam Rayon with small arms fire including snipers. As a result, three Azerbaijani soldiers were killed and one wounded.

(Please update the interwiki links on Wikidata of your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article after each week's translation is finished so that all languages are linked to each other.)


About · Nominate/Review · Subscribe/Unsubscribe · Global message delivery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5年1月20日 (一) 01:20 (UTC)回覆

2025年第4期技術新聞

[編輯]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5年1月21日 (二) 01:35 (UTC)回覆

邀請協助評選

[編輯]

誠邀閣下參與Wikipedia:典範條目評選/提名區#初音未來的相關討論。--英國皇家歐拉夫王子留言2025年1月24日 (五) 11:58 (UTC)回覆

Wikipedia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2025-05

[編輯]
The winner this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is

Please be bold and help translate this article!


Jinnah's Birthday, officially Quaid-e-Azam Day and sometimes known as Quaid Day, is a public holiday in Pakistan observed annually on 25 December to celebrate the birthday of the founder of Pakistan, Muhammad Ali Jinnah, known as Quaid-i-Azam ("Great Leader"). A major holiday, commemorations for Jinnah began during his lifetime in 1942, and have continued ever since. The event is primarily observ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itizens of the country where the national flag is hoisted at major architectural structures such as private and public buildings, particularly at the top of Quaid-e-Azam House in Karachi.

(Please update the interwiki links on Wikidata of your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article after each week's translation is finished so that all languages are linked to each other.)


About · Nominate/Review · Subscribe/Unsubscribe · Global message delivery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5年1月27日 (一) 01:30 (UTC)回覆

2025年第5期技術新聞

[編輯]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5年1月27日 (一) 22:13 (UTC)回覆

新春快樂!

[編輯]

圖片 親愛的Aqurs1,

歲值乙巳,蛻舊啟新。諸君秉燭修典,不覺時光荏苒,甲謝辰藏。今欣逢新春,銜珠納瑞,趨謁雅居,敬祝閣下:
筆走龍蛇,良典佳作日日有;
簡傳今古,真知灼見代代承!

花開夜 留言 ·簽名 ·貢獻敬上

花開夜 留言 ·簽名 ·貢獻 2025年1月28日 (二) 15:30 (UTC)回覆

新春快樂!Aqurs1留言三玖天下第一 2025年1月28日 (二) 15:46 (UTC)回覆

謝謝你

[編輯]

謝謝你直接指出問題在哪裡,我可以針對錯誤去修改。

感謝

Who is wind留言2025年1月29日 (三) 16:05 (UTC)回覆

有關台灣企業永續獎的存廢討論

[編輯]

Aqurs1您好, 有關台灣企業永續獎的存廢討論(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25/02/01#台灣企業永續獎), 您之前有投刪除票,想知道您有打算改票嗎?謝謝--Wolfch (留言) 2025年2月1日 (六) 09:33 (UTC)回覆

提報關注度不足過期提醒:趙冠衡、蓮師七句祈請文

[編輯]
 閣下曾提報不符合收錄標準之條目「趙冠衡」已過限期,如閣下認為該條目現時尚未合乎收錄標準,可作提刪
 閣下曾提報不符合收錄標準之條目「蓮師七句祈請文」已過限期,如閣下認為該條目現時尚未合乎收錄標準,可作提刪。 --Cewbot留言2025年2月3日 (一) 00:02 (UTC)回覆

Wikipedia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2025-06

[編輯]
The winner this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is

Please be bold and help translate this article!


The French conquest of Corsica was a successful expedition by French forces of the Kingdom of France under Comte de Vaux, against Corsican forces under Pasquale Paoli of the Corsican Republic. The expedition was launched in May 1768,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Seven Years' War.

(Please update the interwiki links on Wikidata of your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article after each week's translation is finished so that all languages are linked to each other.)


About · Nominate/Review · Subscribe/Unsubscribe · Global message delivery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5年2月3日 (一) 12:21 (UTC)回覆

JF系列R7快速刪除

[編輯]

您近期批量對JF2、3、6、11、12、13、15和DFH21重定向頁提出了快速刪除,理由為R7。目前未見這些重定向名稱可以有其他含義,請說明具體理由。--KirkLU (A) 2025年2月3日 (一) 14:22 (UTC)回覆

複查一次確實不符合r7,我先-csd。不過私應該這種愛好者重定向不應建立,我看看要不要在其他地方如客棧再提。謝謝提醒。Aqurs1留言三玖天下第一 2025年2月3日 (一) 14:38 (UTC)回覆
了解,謝謝回復。--KirkLU (A) 2025年2月7日 (五) 15:39 (UTC)回覆

提報關注度不足過期提醒:吳忠達

[編輯]
 閣下曾提報不符合收錄標準之條目「吳忠達」已過限期,如閣下認為該條目現時尚未合乎收錄標準,可作提刪。 --Cewbot留言2025年2月4日 (二) 00:02 (UTC)回覆

2025年第6期技術新聞

[編輯]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5年2月4日 (二) 00:07 (UTC)回覆

提報關注度不足過期提醒:鄺福兒

[編輯]
 閣下曾提報不符合收錄標準之條目「鞏義勝」已過限期(條目已刪除),如閣下認為該條目現時尚未合乎收錄標準,可作提刪
 閣下曾提報不符合收錄標準之條目「鄺福兒」已過限期,如閣下認為該條目現時尚未合乎收錄標準,可作提刪。 --Cewbot留言2025年2月5日 (三) 00:02 (UTC)回覆

This Month in Education: January 2025

[編輯]

Wikipedia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2025-07

[編輯]
The winner this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is

Please be bold and help translate this article!


On 11 May 1812, at about 5:15 pm, Spencer Perceval, the prime minister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was shot dead in the lobby of the House of Commons by John Bellingham, a Liverpool merchant with a grievance against the government. Bellingham was detained; four days after the murder, he was tried, convicted and sentenced to death. He was hanged at Newgate Prison on 18 May, one week after the assassination and one month before the start of the War of 1812. Perceval remains the sole British prime minister to have been assassinated.

(Please update the interwiki links on Wikidata of your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article after each week's translation is finished so that all languages are linked to each other.)


About · Nominate/Review · Subscribe/Unsubscribe · Global message delivery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5年2月10日 (一) 02:19 (UTC)回覆

提報關注度不足過期提醒:Artisan Lab

[編輯]
 閣下曾提報不符合收錄標準之條目「Artisan Lab」已過限期,如閣下認為該條目現時尚未合乎收錄標準,可作提刪。 --Cewbot留言2025年2月11日 (二) 00:02 (UTC)回覆

2025年第7期技術新聞

[編輯]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5年2月11日 (二) 00:10 (UTC)回覆

來自Howeyu625的問題 (2025年2月16日 (日) 07:59)

[編輯]

您好,請問怎麼在維基上建立資料? --Howeyu625留言2025年2月16日 (日) 07:59 (UTC)回覆

@Howeyu625可以嘗試在草稿空間撰寫你有興趣的東西,等待評審員作出反饋。Aqurs1留言三玖天下第一 2025年2月16日 (日) 08:06 (UTC)回覆

Wikipedia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2025-08

[編輯]
The winner this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is

Please be bold and help translate this article!


A constitutional referendum was held in Madagascar on 17 November 2010, in which voters approved a proposal for the state's fourth Constitution. The Malagasy people were asked to answer "Yes" or "No" to the proposed new constitution, which was considered to help consolidate Andry Rajoelina's grip on power. At the time of the referendum, Rajoelina headed the governing Highest Transitional Authority (HAT), an interim junta established following the military-backed coup d'état against then President Marc Ravalomanana in March 2009.

(Please update the interwiki links on Wikidata of your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article after each week's translation is finished so that all languages are linked to each other.)


About · Nominate/Review · Subscribe/Unsubscribe · Global message delivery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5年2月17日 (一) 01:21 (UTC)回覆

巴倫·川普

[編輯]

無故?您看不到已經寫明了原因了嗎?新冠已經是風土病,寫他何時患過此病跟寫他何時患過感冒沒有分別。完全不是百科應有的內容。--屙篤茄留言2025年2月17日 (一) 09:13 (UTC)回覆

@屙篤茄請勿無故/沒有合理原因移除有來源支撐之內容,若你認為患上新冠疾病是相當普遍不應寫在維基百科,請在討論頁/客棧討論並獲得共識後方能移除。Aqurs1留言三玖天下第一 2025年2月17日 (一) 09:21 (UTC)回覆
維基百科:維基百科不是什麼是經社群商議並採納的方針。請參考WP:NOTNEWS中的第四項:即使個體值得關注,並非所有涉及的事件都是如此。瑣碎的的事情並不符合收錄標準,不應該寫在條目之中。實施方針不需要再度「獲得」社群的共識。--屙篤茄留言2025年2月17日 (一) 10:05 (UTC)回覆
@屙篤茄無法認同提及患上新冠病是瑣碎,更好的做法可以將內容是併入其他章節,但直接刪除實屬不妥。Aqurs1留言三玖天下第一 2025年2月17日 (一) 10:07 (UTC)回覆

「live house」與「展演空間」

[編輯]

我認為二者並不等同,也不是常用的對譯。Google搜尋「live house」、「展演空間」(Geo-location=臺灣)。 另外,從詞語字面上,二者亦存在差異,展演空間涵蓋範圍更廣。條目「live house」中亦未將二者等同:在台灣,部份展演空間被稱為「live house」。--SuperGrey (留言) 2025年2月17日 (一) 10:28 (UTC)回覆

@SuperGrey傾向認同,主要我是看見livehouse條目有這樣的地區轉換我才這樣設定的,我先直接取消嗎?Aqurs1留言三玖天下第一 2025年2月17日 (一) 10:35 (UTC)回覆
Livehouse 條目也應該要修正了。Aqurs1留言三玖天下第一 2025年2月17日 (一) 10:37 (UTC)回覆
行。我改改live house條目。--SuperGrey (留言) 2025年2月17日 (一) 10:38 (UTC)回覆
英維的內容已經翻譯完了。該趁機推新條目推薦了 。--SuperGrey (留言) 2025年2月17日 (一) 11:51 (UTC)回覆
@SuperGrey個人認為符合dyk標準,你要自薦嗎 Aqurs1留言三玖天下第一 2025年2月17日 (一) 12:18 (UTC)回覆
已經放上去了 。--SuperGrey (留言) 2025年2月17日 (一) 12:20 (UTC)回覆

2025年第8期技術新聞

[編輯]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5年2月17日 (一) 21:15 (UTC)回覆

無題

[編輯]

關於你在米蘭敕令回退的編輯版本86203815我有問題想要請教,編輯指引有明確規定每項消歧義項目一般應該只有一個引導連結;多餘的連結將混淆讀者。,因此我只保留一個內部連結,其餘則是刪除。另外{{消歧義}}第一個參數是用來進行分類排序的,「米蘭」的英語應該是Milan沒錯,因此我將M當作分類排序字。第三,執行方針有規定所有回退操作都會自動加上「回退」標籤,而預設的回退操作會自動生成自動編輯摘要。這樣的回退只能用於明顯的非建設性的編輯,例如破壞、本人做出的錯誤或測試性編輯等。至於其他類型的復原(如回退增加侵權內容的編輯),請儘量附帶詳細的編輯摘要,以便日後查閱或跟進。,但是你在使用回退功能的時候沒有在編輯摘要進行任何說明,請詳細說明您依照什麼原因針對我的編輯使用回退功能。--2402:7500:93E:22F6:B4DB:EDD4:85A4:951E留言2025年2月22日 (六) 17:50 (UTC)回覆

加上m沒有問題,但請不要移除內鏈及分類。Aqurs 2025年2月22日 (六) 17:53 (UTC)回覆
分類是我誤刪這點是我的問題,但是你說不要移除內部連結,意思是你要求直接違反編輯指引的規定?--2402:7500:93E:22F6:B4DB:EDD4:85A4:951E留言2025年2月22日 (六) 17:55 (UTC)回覆
有內鏈的話至少留一個最有用的吧,下次我留編輯摘要。Aqurs 2025年2月22日 (六) 17:58 (UTC)回覆
問題在於米蘭敕令 (君士坦丁)米蘭敕令 (拿破崙)英語Milan Decree不就已經是最有用的內部連結,還需要保留哪個內部連結。--2402:7500:93E:22F6:B4DB:EDD4:85A4:951E留言2025年2月22日 (六) 18:01 (UTC)回覆
喔我第一眼看到你綠鏈也移除了,我的問題,我直接改掉算了,感謝提醒。Aqurs 2025年2月22日 (六) 18:05 (UTC)回覆

Wikipedia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2025-09

[編輯]
The winner this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is

Please be bold and help translate this article!


The Cooler Heads Coalition is a politically conservative "informal and ad-hoc group" in the United States, financed and operated by the Competitive Enterprise Institute. The group, which rejects the scientific consensus on climate change, made efforts to stop the government from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Please update the interwiki links on Wikidata of your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article after each week's translation is finished so that all languages are linked to each other.)


About · Nominate/Review · Subscribe/Unsubscribe · Global message delivery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5年2月24日 (一) 02:23 (UTC)回覆

2025年第9期技術新聞

[編輯]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5年2月25日 (二) 00:39 (UTC)回覆

邀請您加入用於討論過濾器的站外渠道

[編輯]

您好,您因為是管理員、過濾器編輯者或過濾器助理而收到了這則消息。社群已於近日通過Wikipedia:過濾器編輯者,並建立了兩個站外討論渠道(郵件列表和 Telegram 群組)供受信用戶使用。為了更好地協調反破壞工作,方便管理員、過濾器編輯者和過濾器助理交流互鑒,我在此謹邀請您加入防濫用過濾器的受信用戶站外討論渠道,詳情請見此頁面。如有打擾,還望諒解。謝謝。

本條消息是由Iming於2025年3月1日 (六) 06:23 (UTC)通過群發消息功能發送給您的。如果您不希望在未來接受所有使用本功能發送的消息,請在您的討論頁加入Category:不接受消息發送這一分類。

您好,想詢問編輯頁有哪些錯誤?

[編輯]

您好,我正在編寫「鄭詩穎」的頁面,但每次收到的回饋都是「過於依賴第一手來源」,想詢問具體是哪個部分、哪句話、哪個引用不合格,唯有知道問題在哪才有辦法解決,這是一位很棒的主持人,真的非常希望能夠讓更多人認識她,希望您能給予指點。謝謝。--Linxin0712留言2025年3月1日 (六) 14:04 (UTC)回覆

@Linxin0712建議先看一下WP:PSTS。另外除了引用過多第一手來源之外,草稿也同樣不能符合收錄標準。--Aqurs 2025年3月1日 (六) 14:10 (UTC)回覆

Wikipedia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2025-10

[編輯]
The winner this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is

Please be bold and help translate this article!


Transmissor de Ondas é um equipamento precursor do rádio, desenvolvido por Roberto Landell de Moura na década de 1890, capaz de transmitir áudio via ondas eletromagnéticas, com sua primeira demonstração pública documentada tendo ocorrido no dia 16 de julho de 1899.

(Please update the interwiki links on Wikidata of your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article after each week's translation is finished so that all languages are linked to each other.)


About · Nominate/Review · Subscribe/Unsubscribe · Global message delivery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5年3月3日 (一) 01:50 (UTC)回覆

2025年第10期技術新聞

[編輯]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5年3月4日 (二) 02:29 (UTC)回覆

Wikipedia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2025-11

[編輯]
The winner this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is

Please be bold and help translate this article!


Smoky (Los Angeles, 1931 o 1932 - Los Angeles, aprile 1934), occasionalmente scritto Smokey, è stato un cane che divenne la mascotte del villaggio olimpico estivo del 1932 e, successivamente, dell'evento generale. Pur non essendo oggi riconosciuto dal CIO, è stato, seppur non in modo ufficiale, la prima mascotte olimpica dei Giochi, oltre che a essere attualmente l'unica a essere stata un animale vero. Le successive edizioni non ebbero mascotte, dovendo aspettare i X Giochi olimpici invernali di Grenoble nel 1968 per ritrovarne una ufficialmente riconosciuta, lo sciatore stilizzato Schuss, allora non considerato ufficiale ma successivamente riconosciuto come tale.

(Please update the interwiki links on Wikidata of your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article after each week's translation is finished so that all languages are linked to each other.)


About · Nominate/Review · Subscribe/Unsubscribe · Global message delivery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5年3月10日 (一) 02:51 (UTC)回覆

2025年第11期技術新聞

[編輯]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5年3月10日 (一) 23:07 (UTC)回覆

This Month in Education: February 2025

[編輯]

User talk:謝乾乾的快速刪除通知

[編輯]

您好,有編者認為您創建的頁面User talk:謝乾乾內容不當,符合快速刪除條件,該頁面很快會由管理員進行覆核並決定是否保留。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如果您想查看已刪除頁面的頁面內容,您可訪問已刪除內容查詢。如果您認為刪除不當,請到存廢覆核請求處提出申請,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 · 刪除指導 · 存廢覆核請求 · IRC聊天頻道--WiiUf 2025年3月13日 (四) 23:24 (UTC)回覆

@WiiUfManchiu ???--Aqurs 2025年3月14日 (五) 05:30 (UTC)回覆
抱歉造成困擾。速刪是因為該用戶改名。--WiiUf 2025年3月14日 (五) 07:15 (UTC)回覆
@WiiUf但該用戶沒有要求刪除重定向?--Aqurs 2025年3月14日 (五) 07:16 (UTC)回覆
如果有用戶以該用戶名註冊,看到自己的對話頁被改成了重定向,可能會造成困擾。--WiiUf 2025年3月14日 (五) 07:18 (UTC)回覆
@WiiUf但重新命名就是這樣... 不是當事人要求的話不應該刪除重定向。--Aqurs 2025年3月14日 (五) 07:20 (UTC)回覆
哦,謝謝。可以找Manchiu恢復。--WiiUf 2025年3月14日 (五) 07:27 (UTC)回覆

來自Syndicentre的問題 (2025年3月16日 (日) 15:40)

[編輯]

導師您好! 上週投稿已上傳,在等待審核中,請問一下,審核需時多久才可正式刊登啊! --先迪留言2025年3月16日 (日) 15:40 (UTC)回覆

@Syndicentre請禁止散播廣告。--Aqurs 2025年3月16日 (日) 15:48 (UTC)回覆
Aqurs導師您好:接受意見,希望修改內容,祈望可以刊登。欲修改,但未能找到或進入修改頁面,請指示。--先迪留言2025年3月18日 (二) 15:10 (UTC)回覆

Wikipedia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2025-12

[編輯]

Amazonas, o maior rio do mundo (lit. 'Amazon: The Greatest River in the World') is a 1922 Brazilian silent documentary film produced in 1918 by Silvino Santos. It is a black-and-white film that portrays life in the Amazon rainforest. Completed in 1920, it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oldest cinematic records of the Amazon. It was presumed lost in 1931 and only rediscovered in 2023 at the Czech Film Archive.

Silvino Santos produced the work over three years using sophisticated cinematic techniques, which led it to be deemed of "immense artistic value" by Le Monde. It has also been described as the "Holy Grail of Brazilian silent cinema" by The Guardian.

(Please update the interwiki links on Wikidata of your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article after each week's translation is finished so that all languages are linked to each other.)


About · Nominate/Review · Subscribe/Unsubscribe · Global message delivery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5年3月17日 (一) 01:57 (UTC)回覆

2025年第12期技術新聞

[編輯]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5年3月17日 (一) 23:47 (UTC)回覆

提報關注度不足過期提醒:輕重

[編輯]
 閣下曾提報不符合收錄標準之條目「輕重」已過限期,如閣下認為該條目現時尚未合乎收錄標準,可作提刪。 --Cewbot留言2025年3月20日 (四) 00:02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技術議題與模板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Template talk:文物保護單位 § 編輯請求(維基百科技術議題與模板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3月21日 (五) 04:46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技術議題與模板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Template talk:文物保護單位 § 擴大小地圖的應用範圍(維基百科技術議題與模板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3月21日 (五) 04:47 (UTC)回覆

Re

[編輯]

閣下好對於MT管理器這個東西還是先放在提刪比較好吧(閣下自己做決定我只是出意見)--後藤 (維基失信人員)留言2025年3月21日 (五) 13:04 (UTC)回覆

提報關注度不足過期提醒:萬有全

[編輯]
 閣下曾提報不符合收錄標準之條目「萬有全」已過限期,如閣下認為該條目現時尚未合乎收錄標準,可作提刪。 --Cewbot留言2025年3月22日 (六) 00:02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Wikipedia talk:封禁 § 建議編寫客觀條文限制 無限期封禁實施 和 管理員拒絕解封(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3月22日 (六) 17:41 (UTC)回覆

提報關注度不足過期提醒:潔而精

[編輯]
 閣下曾提報不符合收錄標準之條目「潔而精」已過限期,如閣下認為該條目現時尚未合乎收錄標準,可作提刪。 --Cewbot留言2025年3月23日 (日) 00:02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歷史與地理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Talk:薩羅尼克群島 § 譯名(歷史與地理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3月23日 (日) 18:02 (UTC)回覆

Wikipedia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2025-13

[編輯]
The winner this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is

Please be bold and help translate this article!


Ala al-Din Ali (January 1353 – August 1380) was the third Sultan of the Eretnids ruling from 1366 until his death. He inherited the throne at a very early age and was removed from administrative matters. He was characterized as particularly keen on personal pleasures, which later discredited his authority. During his rule, emirs under the Eretnids enjoyed considerable autonomy, and the state continued to shrink as neighboring powers captured several towns.

(Please update the interwiki links on Wikidata of your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article after each week's translation is finished so that all languages are linked to each other.)


About · Nominate/Review · Subscribe/Unsubscribe · Global message delivery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5年3月24日 (一) 01:59 (UTC)回覆

關於新詞條「努克姆技術公司」

[編輯]

您好,關於撰寫語氣帶有廣告色彩,已經重新進行了文字編寫,請核查通過。--Cycm1122留言2025年3月24日 (一) 06:12 (UTC)回覆

2025年第13期技術新聞

[編輯]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5年3月24日 (一) 22:41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技術議題與模板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Wikipedia talk:爭議解決布告板/請求 § 語病及功能修正(維基百科技術議題與模板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3月26日 (三) 09:01 (UTC)回覆

致新過濾器編輯者

[編輯]

您好,Aqurs1。根據您在權限申請頁面的申請,現在授予您過濾器編輯者權限。這將允許您:

  • 建立、自資料庫啟用和取消啟用標籤managechangetags)、
  • 檢視標記為非公開的濫用過濾器日誌項目(abusefilter-log-private)、
  • 檢視標記為非公開的防濫用過濾器(abusefilter-view-private)、
  • 啟用雙因素驗證(oathauth-enable)、
  • 建立或修改防濫用過濾器(abusefilter-modify)、
  • 移除自己帳號的過濾器編輯者權限

您可以在您自己的使用者頁面放置{{User_wikipedia/Edit_filter_manager}}以標識自身具備非受限過濾器編輯權限。

同時歡迎您加入為管理員、過濾器編輯者和過濾器助理設置的防濫用過濾器站外討論渠道,目前設有郵件列表和 Telegram 群組,請閱讀Wikipedia:防濫用過濾器/受信用戶站外討論渠道以了解如何加入。

另外,推薦您閱讀:

若您(最好永不發生)有濫用權限的嫌疑,您的權限可能會被剝奪,甚至可能會遭到封禁

如果您已經不需要再使用此權限,請您自行解除權限。若您在應當解除權限時,遲遲未自行解除,您的權限會由管理員解除。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在我的討論頁、互助客棧或是#wikipedia-zh IRC://中提出。

祝您編輯愉快!--千村狐兔留言2025年3月26日 (三) 16:41 (UTC)回覆

授予IP封禁豁免權通知

[編輯]

您好,現已授予您IP封禁豁免權限,登入後即可編輯頁面,該權限的詳細說明請見Wikipedia:IP封禁豁免。如果您遇到無法保持登入狀態的問題,請閱讀Help:自動登出

如果您超過6個月沒有任何編輯活動,權限會被解除。如果該權限已無用,請申請解除權限,或是自行移除。祝您編輯愉快。--千村狐兔留言2025年3月29日 (六) 09:04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Wikipedia talk:討論頁指引 § 關於用戶頁重新導向(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3月29日 (六) 11:48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Wikipedia talk:仲裁委員會/選舉/徵求意見總匯 § 正式確立仲裁委員會選舉規則(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3月29日 (六) 16:32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技術議題與模板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Wikipedia talk:使用時光機 § 時光機難以正常存檔流媒體視頻內容(維基百科技術議題與模板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3月31日 (一) 03:51 (UTC)回覆

Wikipedia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2025-14

[編輯]
The winner this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is

Please be bold and help translate this article!


The Chilembwe uprising was a rebellion against British colonial rule in Nyasaland (modern-day Malawi) which took place in January 1915. It was led by John Chilembwe, an American-educated Baptist minister. Based around his church in the village of Mbombwe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colony, the leaders of the revolt were mainly from an emerging black middle class. They were motivated by grievances against the British colonial system, which included forced labour, racial discrimination and new demands imposed on the African population following the outbreak of World War I.

(Please update the interwiki links on Wikidata of your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article after each week's translation is finished so that all languages are linked to each other.)


About · Nominate/Review · Subscribe/Unsubscribe · Global message delivery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5年3月31日 (一) 03:52 (UTC)回覆

2025年第14期技術新聞

[編輯]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5年4月1日 (二) 00:04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格式與命名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冊/文字格式 § 修改有關外文粗體的規定(維基百科格式與命名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4月1日 (二) 02:51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歷史與地理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Talk:教宗 § 「Papa」的中國大陸譯名(歷史與地理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4月4日 (五) 08:31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技術議題與模板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Template talk:Infobox ship § 關於合併(維基百科技術議題與模板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4月4日 (五) 20:01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技術議題與模板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Template talk:Sockpuppeteer § 編輯請求 2025-04-04(維基百科技術議題與模板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4月5日 (六) 04:52 (UTC)回覆

來自N310B12的問題

[編輯]

您好!

您曾在3月31日審閱了我的草稿,根據您的建議,我進行了更改,請問現在草稿是否合格?

Draft: 後藤一里

非常感謝!--N310B12留言2025年4月5日 (六) 13:26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格式與命名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Template talk:Infobox road2 § 建議更名:「Template:Infobox road2」→「Template:Infobox road」(維基百科格式與命名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4月6日 (日) 09:01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政治、政府與法律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WikiProject talk:中國 § 關於兩岸分治後的「XX年中國」條目(政治、政府與法律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4月6日 (日) 14:42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格式與命名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冊/兩岸四地用語 § 條目內文中提及「國家」的部分直接寫「台灣」是否違反CS4D(維基百科格式與命名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4月6日 (日) 18:41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Wikipedia talk:仲裁 § 仲裁員的不信任(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4月7日 (一) 01:11 (UTC)回覆

Wikipedia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2025-15

[編輯]
The winner this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is

Please be bold and help translate this article!


An earthquake affected Myanmar on 5 May 1930 with a moment magnitude (Mw ) 7.4. The shock occurred 35 km (22 mi) beneath the surface with a maximum Rossi–Forel intensity of IX (Devastating tremor). The earthquake was the result of rupture along a 131 km (81 mi) segment of the Sagaing Fault—a major strike-slip fault that runs through the country. Extensive damage was reported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country, particularly in Bago and Yangon, where buildings collapsed and fires erupted. At least 550, and possibly up to 7,000 people were killed. A moderate tsunami struck the Burmese coast which caused minor damage to ships and a port. It was felt for over 570,000 km2 (220,000 sq mi) and as far as Shan State and Thailand. The mainshock was followed by many aftershocks; several were damaging. The December earthquake was similarly sized which also occurred along the Sagaing Fault.

(Please update the interwiki links on Wikidata of your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article after each week's translation is finished so that all languages are linked to each other.)


About · Nominate/Review · Subscribe/Unsubscribe · Global message delivery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5年4月7日 (一) 01:54 (UTC)回覆

2025年第15期技術新聞

[編輯]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5年4月7日 (一) 18:52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Wikipedia talk:刪除 § 有關模板的刪除理由(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4月8日 (二) 00:21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冊/兩岸四地用語 § MOS:中國大陸的事實錯誤(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4月8日 (二) 00:32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格式與命名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Template talk:Sname § sname模板違反外部連結相關規定(維基百科格式與命名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4月8日 (二) 13:01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Wikipedia talk:收錄標準/人物 § 人物收錄標準中影視等作品的製作人員應與演員及配音員之標準看齊(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4月8日 (二) 13:12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格式與命名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Talk:花拉子模州 § 花拉子模州條目的名稱(維基百科格式與命名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4月8日 (二) 13:12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技術議題與模板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Module talk:FindSources § 編輯請求 2025-04-10(維基百科技術議題與模板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4月10日 (四) 11:41 (UTC)回覆

Natural High variety show

[編輯]

Hi admin, I saw your modification in Bai Jingting page. For all seasons one wikipedia page is created. Hence inside Natural High english wikipedia, details of second seasons mentioned. Hence hyperlink is valid for both topic. I request you to revert based on this information. Thanks--SakuraSmart留言2025年4月12日 (六) 10:51 (UTC)回覆

@SakuraSmart 你好,「日本小姐」的條目在中維已經有了,所以無需再額外添加英維連結,儘管英維可能在相關內容上比較豐富。--Aqurs 2025年4月12日 (六) 10:56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媒體、藝術與建築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Module talk:CGroup/Music § 主唱的轉換(媒體、藝術與建築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4月12日 (六) 13:21 (UTC)回覆

Wikipedia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2025-16

[編輯]

The Museum of Zoology of the University of São Paulo (Portuguese: Museu de Zoologia da Universidade de São Paulo, abbreviated MZUSP) is a public natural history museum located in the historic Ipiranga district of São Paulo, Brazil. The MZUSP is an educational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 that is part of the University of São Paulo. The museum began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as part of the Museu Paulista; in 1941, it moved into a dedicated building. In 1969 the museum became a part of the University of São Paulo, receiving its current name.

(Please update the interwiki links on Wikidata of your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article after each week's translation is finished so that all languages are linked to each other.)


About · Nominate/Review · Subscribe/Unsubscribe · Global message delivery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5年4月14日 (一) 02:27 (UTC)回覆

2025年第16期技術新聞

[編輯]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5年4月15日 (二) 00:23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 § 緊急修正Wikipedia:界面管理員(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4月15日 (二) 05:41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技術議題與模板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MediaWiki talk:Abusefilter-intro § 編輯請求 2025-04-14(維基百科技術議題與模板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4月15日 (二) 08:52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技術議題與模板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Template talk:Blocked § 編輯請求 2025-04-04(維基百科技術議題與模板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4月15日 (二) 08:53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歷史與地理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Talk:迪斯托莫 § 譯名(歷史與地理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4月15日 (二) 13:52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格式與命名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冊 § 為MOS:空格增加拉丁字母斜體-中文混排的例外情況(維基百科格式與命名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4月16日 (三) 20:31 (UTC)回覆

來自Industrial Drone Technician的問題 (2025年4月18日 (五) 09:32)

[編輯]

我想要給大家普及無人機的知識 尤其是大載重的無人機 那麼添加了 【工業級無人機】分類和一些做這些企業...為什麼會被刪帖呀 --Industrial Drone Technician留言2025年4月18日 (五) 09:32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格式與命名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冊/標點符號 § 提案:統一交通工具專名使用括號的方式(維基百科格式與命名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4月18日 (五) 16:41 (UTC)回覆

提報關注度不足過期提醒:喜之郎

[編輯]
 閣下曾提報不符合收錄標準之條目「喜之郎」已過限期,如閣下認為該條目現時尚未合乎收錄標準,可作提刪。 --Cewbot留言2025年4月19日 (六) 00:02 (UTC)回覆

最高裁判所」不應不留重定向移動吧?

[編輯]

日本國最高裁判所」這一名稱作為重定向沒有問題[62][63]。 ——自由雨日🌧️❄️ 2025年4月19日 (六) 06:16 (UTC)回覆

我也認為如此,感謝您的支持。--IuyminirC留言2025年4月19日 (六) 06:22 (UTC)回覆

關於日本國最高裁判所的移動

[編輯]

我已經向做出回退的用戶討論頁留言,見使用者討論:Yumeto,但是考慮到其前兩次回復均沒有給出任何理由,我認為已經違反了WP:EWIS,因此我認為保留我的版本是合理的。考慮到對方已經與我討論,我可以待討論結束之後再決定是否移動。

但是,即使做出不移動的決定,閣下對日本國最高裁判所不留重定向顯然也是不合理的。故我暫時恢復了該頁面作為重定向頁面,希望閣下理解。 ——IuyminirC留言2025年4月19日 (六) 06:18 (UTC)回覆

此外,如果我的行為曾令閣下誤解,希望已經澄清。並且希望閣下在討論中保持友善等合宜的態度,而非威脅其他編者。另外我不知道anm是什麼。--IuyminirC留言2025年4月19日 (六) 06:34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Wikipedia talk:編輯戰 § 提議修改關於「回退不過三」不是配額等敘述(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4月20日 (日) 08:11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Wikipedia talk:禁止歧視 § 建議廢除「禁止歧視」方針的本地方針地位,並將全文替換為軟重新導向(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4月20日 (日) 09:21 (UTC)回覆

電子遊戲專題簡訊2025年第一季

[編輯]

提報關注度不足過期提醒:石家莊市盛世長安小學

[編輯]
 閣下曾提報不符合收錄標準之條目「石家莊市盛世長安小學」已過限期,如閣下認為該條目現時尚未合乎收錄標準,可作提刪。 --Cewbot留言2025年4月21日 (一) 00:02 (UTC)回覆

Wikipedia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2025-17

[編輯]
The winner this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is

Please be bold and help translate this article!


Fear of crime refers to the fear of being a victim of crime, which is not necessarily reflective of the actual probability of being such a victim.

(Please update the interwiki links on Wikidata of your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article after each week's translation is finished so that all languages are linked to each other.)


About · Nominate/Review · Subscribe/Unsubscribe · Global message delivery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5年4月21日 (一) 02:24 (UTC)回覆

2025年第17期技術新聞

[編輯]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5年4月21日 (一) 20:59 (UTC)回覆

管理人員選舉(2025年4月)

[編輯]
管理人員選舉
二〇二五年四月梯次
2025年4月梯次管理人員選舉一覽
申請成為管理員 申請頁 安全投票頁
SCP-2000(申請續任)
S8321414(申請續任)
0xDeadbeef
Kanashimi
申請成為介面管理員 申請頁 安全投票頁
Diskdance
LuciferianThomas
Kanashimi
申請成為行政員 申請頁 安全投票頁
Manchiu
申請成為監督員 申請頁 安全投票頁
Ericliu1912
Manchiu
Peacearth

2025年4月梯次管理人員選舉正在進行。

本梯次有4名用戶申請成為管理員,3名用戶申請成為介面管理員,1名用戶申請成為行政員,以及3名用戶申請成為監督員

您因符合投票資格而收到此訊息。

投票期從2025年4月22日 (五) 00:00 (UTC)起,至2025年5月6日 (五) 00:00 (UTC)結束,誠邀您踴躍參與提問和投票。您可在右方(或上方)的一覽工具欄找到每名候選人的個人選舉頁面及投票連結。

請注意:所有符合當選條件的候選人均會當選;各候選人的支持率均分別計算,支持票不限於一票

本條消息是通過群發消息功能發送給您的。如果您不希望在未來接受所有使用本功能發送的消息,請在您的討論頁加入Category:不接受消息發送這一分類。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5年4月22日 (二) 02:21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技術議題與模板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Template talk:作品名稱 § 不覺得這模版很多餘嗎?(維基百科技術議題與模板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4月24日 (四) 07:21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政治、政府與法律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Talk:赫爾松州城市列表 § 條目命名問題(政治、政府與法律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4月24日 (四) 08:02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格式與命名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Template talk:文物保護單位 § 建議文物保護單位模板整合至Infobox historic site模板內(維基百科格式與命名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4月27日 (日) 05:51 (UTC)回覆

Wikipedia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2025-18

[編輯]
The winner this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is

Please be bold and help translate this article!


The heritage preservation system of South Korea is a multi-level program aiming to preserve and cultivate Korean cultural heritage. The program is administered by the Cultural Heritage Administration (CHA), and the legal framework is provided by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ct of 1962, last updated in 2012. The program started in 1962 and has gradually been extended and upgraded since then.

(Please update the interwiki links on Wikidata of your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article after each week's translation is finished so that all languages are linked to each other.)


About · Nominate/Review · Subscribe/Unsubscribe · Global message delivery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5年4月28日 (一) 00:57 (UTC)回覆

2025年第18期技術新聞

[編輯]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5年4月28日 (一) 19:31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技術議題與模板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Template talk:Reflist § Reflist自動分欄(維基百科技術議題與模板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4月29日 (二) 05:11 (UTC)回覆

提報關注度不足過期提醒:雲林縣立東和國民中學

[編輯]
 閣下曾提報不符合收錄標準之條目「雲林縣立東和國民中學」已過限期,如閣下認為該條目現時尚未合乎收錄標準,可作提刪。 --Cewbot留言2025年5月1日 (四) 00:02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經濟、貿易與公司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Talk: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 請求重要度評級(經濟、貿易與公司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5月1日 (四) 03:11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技術議題與模板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Template talk:作品名稱 § 不覺得這模版很多餘嗎?(維基百科技術議題與模板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5月1日 (四) 10:01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Wikipedia talk:草稿命名空間 § 關於擴大草稿化適用範圍的綜合修訂(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5月1日 (四) 14:51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歷史與地理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Talk:閩越 § 閩越都城(歷史與地理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5月1日 (四) 18:11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格式與命名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Wikipedia talk:條目命名一致性決議 § 再議有關日本內閣條目的命名問題(維基百科格式與命名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5月2日 (五) 02:31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技術議題與模板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Template talk:分類重定向 § 編輯請求 2024-05-04(維基百科技術議題與模板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5月4日 (日) 07:41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媒體、藝術與建築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Template talk:藝人 § imdb欄位(媒體、藝術與建築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5月4日 (日) 12:41 (UTC)回覆

Wikipedia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2025-19

[編輯]
The winner this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is

Please be bold and help translate this article!


Lhamana, in traditional Zuni culture, are biologically male people who take on the social and ceremonial roles usually performed by women in their culture, at least some of the time. They wear a mixture of women's and men's clothing and much of their work is in the areas usually occupied by Zuni women. Some contemporary lhamana participate in the pan-Indian two-spirit community.

(Please update the interwiki links on Wikidata of your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article after each week's translation is finished so that all languages are linked to each other.)


About · Nominate/Review · Subscribe/Unsubscribe · Global message delivery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5年5月5日 (一) 07:29 (UTC)回覆

提報關注度不足過期提醒:口袋證券

[編輯]
 閣下曾提報不符合收錄標準之條目「口袋證券」已過限期,如閣下認為該條目現時尚未合乎收錄標準,可作提刪。 --Cewbot留言2025年5月6日 (二) 00:02 (UTC)回覆

2025年第19期技術新聞

[編輯]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5年5月6日 (二) 00:13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Wikipedia talk:使用條款 § 建議將使用條款更換為軟重新導向(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5月9日 (五) 05:31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冊/序言章節 § 標註俄語時不應標註重音符號(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5月9日 (五) 19:52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Wikipedia talk:命名常規/電子遊戲 § 消歧義第4條存在的問題(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5月10日 (六) 09:21 (UTC)回覆

討論邀請:就維基百科格式與命名主題討論徵求意見

[編輯]

有使用者正就Talk:最高裁判所 § 建議更名:「最高裁判所」→「日本国最高裁判所」(維基百科格式與命名主題)徵求意見。感謝您的幫助。
您因訂閱了請求回饋服務而被隨機選中接收此邀請。如果不再想接收此類訊息,可隨時移除您的使用者名稱來退訂。

--路西法的爪牙 · 死亡筆記 2025年5月10日 (六) 12:11 (UTC)回覆

Wikipedia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2025-20

[編輯]
The winner this Translation of the week is

Please be bold and help translate this article!


Sileno ed Egle con Mnasilo e Cromi, meglio noto come Gruppo del Sileno, è un monumento in marmo di Carrara, realizzato da Jean-Baptiste Boudard nel 1765 per il Giardino Ducale di Parma; sostituito nel 1991 con una copia in polvere di marmo e resina, l'originale si trova provvisoriamente nel chiostro della Fontana del monastero di San Paolo, in attesa della definitiva collocazione prevista all'interno del palazzetto Eucherio Sanvitale nel parco Ducale.

(Please update the interwiki links on Wikidata of your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article after each week's translation is finished so that all languages are linked to each other.)


About · Nominate/Review · Subscribe/Unsubscribe · Global message delivery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5年5月12日 (一) 02:29 (UTC)回覆

Special:Diff/87245151

[編輯]

你是怎麼把這些標籤的順序弄亂的,我看了{{NAC}}模板沒問題啊, Stang1349 2025年5月12日 (一) 12:13 (UTC)回覆

hmm 我是複製貼上的,我下次注意一下。--Aqurs 2025年5月12日 (一) 12:21 (UTC)回覆

2025年第20期技術新聞

[編輯]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5年5月12日 (一) 22:37 (UTC)回覆